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高峻 《化石》2001,(2):34-35
鸟类起源问题在学术界仍然存在分歧 ,现在大多数古生物学家都支持鸟类起源于恐龙之说。虽然化石证据表明恐龙和早期鸟类之间确实存在很多相似之处 ,但是仍有一些疑问无法得到合理解释 ,那么鸟类是否起源于恐龙呢?很多学者认为霸王龙和驰龙类同鸟类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但是却无法解释这类进步的恐龙为何出现在比中生代早期化石鸟类更晚的地层之中?笔者认为霸王龙及驰龙类的始祖同鸟类最终始祖之间可能存在较近的亲缘关系 ,可以认为霸王龙及驰龙类在它们的演化过程中除体型以外在其他方面同其始祖之间并无较大区别 ,笔者认为霸王龙可能处于…  相似文献   

2.
王旭日 《化石》2023,(4):22-23
<正>恐龙的食性包括植食性、肉食性和杂食性。植食性恐龙一般体型较大,脑袋较小,牙齿多呈勺状、棒状或片状。我们熟悉的大型蜥脚类恐龙,如梁龙类、腕龙类和巨龙类等都是植食性恐龙。肉食性恐龙的体型差异较大,小到几十厘米,大到十几米,牙齿多呈锋利的匕首状、边缘多发育小锯齿。肉食性恐龙除了凶猛的暴龙类,还有许多乖巧的小型兽脚类,如驰龙类和伤齿龙类。杂食性恐龙多具有像鸟类一样的喙部,有的仍保留牙齿,有的完全没有牙齿,如镰刀龙类和窃蛋龙类。  相似文献   

3.
霸王龙霸王龙又名暴龙,是一种大型的肉食性恐龙,身长约13米,体重约7公吨,生存于白垩纪末期。化石分布于北美洲的美国与加拿大西部。  相似文献   

4.
《植物杂志》2011,(2):94-95
霸王龙 霸王龙又名暴龙,是一种大型的肉食性恐龙,身长约13米,体重约7公吨,生存于白垩纪末期。化石分布于北美洲的美国与加拿大西部。  相似文献   

5.
余逸伦 《化石》2013,(1):18-20
恐龙是地球上最成功的脊椎动物类群之一,它们在地球上生存了近1.7亿年.在这期间出现了数以千计的不同物种,其中包括形态多样的各种肉食性恐龙. 肉食性恐龙的主要猎杀武器是长着尖锐牙齿的嘴.乍一看,它们的头骨似乎很像,但其实差别很大,这些差别决定了它们不同的杀戮方式.我们比较熟悉的肉食性恐龙大概有七类,包括"腔骨龙类"、阿贝利龙类、蛮龙类、棘龙类、异特龙类、暴龙类和驰龙类.笔者下面对几类恐龙头骨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提起恐龙,在大多数人印象里都是些体型庞大、暴躁凶残的食肉动物。旗下云集了始盗龙、暴龙、异特龙、窃蛋龙等一大批白垩纪著名"杀手"的兽脚类恐龙就更应该是这样了,兽字当头,岂能食素?但古生物学家最近发现,兽脚类中的似鸟龙类(Ornithomimosauria)却并不像以前人们认为的那样以肉食为主,而是一群偏爱植物的素食主义者。似鸟龙类恐龙与现生的一些犬型鸟类,如鸵鸟、鹈鹕,在形态上相当接近,只不过它们  相似文献   

7.
王原  金海月  谢丹 《化石》2019,(3):2-5
<正>别一张口就是霸王龙,能说出几种中国恐龙才更有范儿!你认识哪几种恐龙呀?脱口而出的很可能是霸王龙、三角龙、腕龙吧!但这些都是外国的恐龙。作为一个中国人,你能说出几个中国恐龙的名字吗?世界上恐龙种类最多的国家是哪个?美国?英国?谁说日本我只能"呵呵"了:那可是个火山岛国。中国有多少个省区产恐龙化石?骨骼、蛋、足迹都算上?请注意,这里是指"非鸟恐龙",因为鸟类是恐龙的后代,是"未亡的恐龙"(引自徐星老师同名书):现在还有1万多种恐龙  相似文献   

8.
李妤瑾 《化石》2002,(2):29-30
肉食类恐龙在6500万年之前已经绝灭了 ,它们如何捕猎 ,如何打发闲暇时光 ,它们的群栖生活行为及繁殖等习性 ,人们均可通过了解化石记录去寻求答案。在描述肉食类恐龙的生活方式时 ,我不以为研究爬行动物的生理学可以推断出恐龙是变温动物还是恒温动物。然而这个曾经有争议的问题 ,现在很快获得了认可。肉食类恐龙有三种基本类型 :胫骨龙、原蜥脚类、和兽脚类。前两类是四趾型的 ,他们在地史时期的发展较局限。兽脚类是三趾型的恐龙 ,为数较多 ,延续时间较长 ,其中有较著名的霸王龙、跃龙和腔骨龙。因为有类似鸟的运动特性 ,这群生物从三…  相似文献   

9.
世界最著名、最权威的杂志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 ,1999年第11期刊出了几幅制做精美 ,色彩艳丽的“带毛恐龙”的照片和复原图。文章用醒目的标题 ,大字刊出“霸王龙有羽毛吗?”文章开篇报道了一种似鸟非鸟似龙非龙的动物。作者引用了研究者给这个特殊的动物起的名子叫做辽宁古盗龙(Archaeoraptorlianigensis)。文中记述这只似鸟似龙的动物 ,长着始祖鸟一样的头和翅膀 ,有着典型小形兽脚类恐龙 -驰龙式的棒状的尾巴 ,并声称他们找到了连结鸟类和恐龙类进化过程中缺失的环节。结论是鸟类由小形兽脚类恐龙进…  相似文献   

10.
你是否知道,在我国的古生物中,有一种动物的名字是与伟大的抗日战争联系在一起的,这就是卢沟龙(Lukousaurus)。卢沟龙,是一种比较原始的恐龙,属虚骨龙类。该化石并非来自卢沟桥,而是产于云南禄丰,时代为晚三叠世(约距今两亿年前)。这一标本是已故著名地质古  相似文献   

11.
从霸王龙啃过的骨头得知 ,它是一个不大讲究饮食的主儿。近年来 ,一些恐龙专家就霸王龙究竟是掠食者还是食腐者展开了争论。例如巴克与柯里 ,二人对霸王龙品头论足 ,各叙己见。巴克认为霸王龙是无能之辈 ,是食腐者 ;柯里却说 ,霸王龙能干得很 ,是掠食者。有关巴克与柯里各自的理由 ,本文不准备多加表述。这里仅说说古生物学家在化石中的有趣发现。白垩纪末期 ,北美洲曾是霸王龙耀武扬威的地方。在那些年代的地层里 ,常常发现霸王龙当年啃过的植食恐龙的骨头化石 ,其标志是 ,骨头上有大王的牙痕。研究者注意到 ,在鸭嘴龙和三角龙的遗骨上 ,霸…  相似文献   

12.
四川盆地,位于我国西南腹地。这里群峰环绕,林木青翠,景色宜人。你可知道,一亿多年前,它也曾是各类恐龙来去自如的胜地。在盆地内,如今广泛分布的中生代红色岩层中,地质古生物工作者经常可以发现许多恐龙的化石。除了早已闻名的马门溪龙、峨眉龙、沱江龙以外,1977年夏,这里新出土了一具颇为完整的肉食龙的骨架,为古四川盆地恐龙家族的历史增添了异彩。早在1915年,四川荣县地区曾经来了一邦人,其  相似文献   

13.
徐星  傅静芳 《化石》1999,(1):7-8
恐龙世界种类繁多,形态各异,有长着长长脖子的马门溪龙,有高大凶猛的霸王龙,有小巧可爱的鹦鹉嘴龙,也有形态奇特的三角龙。其实,这些都不是最为奇特的恐龙。大家都知道,在哺乳动物王国中,有一类非常珍稀奇特的动物,它就是俗名叫做“四不象”的驯鹿,它的头似马非...  相似文献   

14.
湖南株洲晚白垩世恐龙化石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南方上白垩统产丰富的恐龙蛋化石,但发现的恐龙骨骼化石的种类和数量相对较少。本文对湖南株洲天元区新发现的恐龙化石进行详细研究。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该化石点恐龙种类丰富,可能包括至少两种蜥脚类、三种兽脚类和一种鸭嘴龙类。其中部分蜥脚类材料可能归属于梁龙超科,填补了该类群在东亚上白垩统的空白记录;一个蜥脚类坐骨则显示泰坦巨龙类的典型特征。兽脚类材料可能来自于小型的虚骨龙类、暴龙科和鲨齿龙科。前两者为晚白垩世的常见类群,而鲨齿龙科的化石记录在上白垩统非常少见。本文为鲨齿龙科可能在东亚一直延伸至晚白垩世提供了新的证据。该地区多门类恐龙化石的发现表明我国南方恐龙的种类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丰富得多,而且可能是梁龙类和鲨齿龙类的最后栖息地。株洲恐龙动物群的发现对于了解亚洲特别是中国恐龙的生物地理区系的分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贾程凯 《化石》2005,(3):8-10
客观的说,在上世纪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有关恐龙的科学没有出现富有意义的进展。多数的时间都被用来分析研究在“恐龙热潮”中所发现的恐龙化石。在此期间仍不断有新的发现。例如,1902年在蒙大拿发现了赫赫有名的霸王龙。在1900年到1945年之间无论有怎样的新观点提出,都要归功于两次大规模的古生物考察活动。  相似文献   

16.
葛旭 《化石》2011,(1):33-33
一亿两千万年前,古老又充满了勃勃生机的热河地区曾经生活着大量的爬行动物、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当时的这里是动物的天堂,赫氏近乌龙、小盗龙、中华龙乌、胡氏耀龙等恐龙世界的小精灵和中国翼龙分享着在天空翱翔的乐趣。当然,这里也有着可怕的肉食恐龙:灵活的帝龙以及这个世界的霸主中华暴龙,都想把那些小精灵变成它们口中的美餐。  相似文献   

17.
单炳清 《化石》2022,(4):8-11
<正>我国蜥脚类恐龙的时空分布蜥脚类恐龙是恐龙家族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类群。广义上的蜥脚类分为原蜥脚类(基干蜥脚型类)和真蜥脚类,而真蜥脚类又可进一步的划分成新蜥脚类和非新蜥脚类真蜥脚类,新蜥脚类可以进一步划分成梁龙超科和大鼻龙类,大鼻龙类则可以划分成非巨龙形类和巨龙形类。  相似文献   

18.
正恐龙是我们地球上非常奇特的一类动物,主要生活在距今2亿年前到6千6百万年前的侏罗纪和白垩纪,包括了体型巨大的蜥脚类和凶猛的霸王龙等兽脚类。不过霸王龙却很少能遇到蜥脚类,因为霸王龙生活在白垩纪晚期,那时北半球的动物世界里植食性的恐龙主要是鸭嘴龙类和角龙类,尤其是体型较大的鸭嘴龙。鸭嘴龙是群居的,它们头顶上常常长着奇形怪状的中空的嵴冠,这是它们鼻腔的延伸,可以让鸭嘴龙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是彼此交流非常  相似文献   

19.
徐星 《化石》2014,(3):45-55
正如果问恐龙迷们:哪类恐龙最奇特?不同的人自然会有不同答案,但相信许多人会选择单爪龙类。确实,这类恐龙长得太奇特了,它们怪异的外表导致了科学家们无休止的争论,许多著名的古生物学家都卷入了这场争论。虽然一直保持着对这类恐龙的浓厚兴趣,但确实没有想到自己也会涉猎这个类群的研究;尤其没有想到,我们居然在新疆准噶尔盆地1.6亿年前沉积形成的地层中,发现了单爪龙类的侏罗纪祖先。故事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当时美国纽约自然博物馆的学者和蒙古国同行一起,在著  相似文献   

20.
辽西下白垩统九佛堂组尾羽龙类—新属(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记述了一件采自辽西热河群九佛堂组一新的窃蛋龙类:义县似尾羽龙(Similicaudipteryx yixianensis gen.et sp.nov.),并依据其和尾羽龙属的相似特征,及其匕首状的尾综骨,肠骨、踱骨和脚趾的形态等将其归入窃蛋龙类的尾羽龙科,但其所具有的一些特征也不同于该科已建立的尾羽龙属,如尾综骨的形态和较大的个体等。该化石具有许多典型的窃蛋龙类的特征,如短尾、较短的前肢等,有别于其他窃蛋龙类的特征还包括耻骨和肠骨的长度比为1.46,背椎上发育2个大而深的椎体下突、背椎侧部具孔等。义县似尾羽龙是又一类具有真正尾综骨的恐龙,表明尾综骨这一曾经被认为是鸟类特有的结构可能是在恐龙中独自演化的。它具有一些进步的特征如具尾综骨等,但同时也具有一些原始的特征如5个愈合的荐椎,耻骨联合长,表明在窃蛋龙类中存在着特征的镶嵌进化现象。似尾羽龙与驰龙类、其他窃蛋龙类等恐龙一样,脚趾并没有对握,已有的证据说明完全的对握目前还只是出现于鸟类中。根据其短尾、中部收缩的趾骨和灵巧的身体等都表明它是一类适于快速奔跑的动物。目前为止,已知的尾羽龙类化石均发现于北票四合屯地区的义县组下部尖山沟层(段),距今约125Ma。新标本发现于义县西二虎桥地点,属于九佛堂组,距今约120Ma,这也是迄今为止在九佛堂组发现的惟一一件尾羽龙类化石,对研究早白垩世窃蛋龙类的演化和热河生物群恐龙组合的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