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等生物育种是当今生物技术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用生物技术手段来克服当前常规育种的局限性是人们梦寐以求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仅靠常规育种方法已不能完全满足人类的需求。目前广泛使用的常规育种方法主要存在三方面的局限性:①用常规基因转移的技术主要靠有性杂交,但大多数种间不能进行有性杂交,这即是所谓的种间壁垒。自然界各物种中存在着大量种类的基因,且一个物种只含有其中的一部份。由于物种壁垒的存在,使常规育  相似文献   

2.
为了使T7RNA聚合酶(T7RNAP)表达系统真核化,首先,利用两种方法建立能够表达T7RNAP的真核细胞:(1)共转染表达T7RNAP的真核表达重组质粒于靶细胞;(2)利用稳定表达T7RNAP的BHK-21细胞系。然后,将FMDV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RES)序列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定向克隆进原核载体pET-40a-c( )的T7启动子下游,得到的重组质粒pIERS-EGFP-E。用该质粒分别转染上述两种细胞,在紫外显微镜下都能够观察到绿色荧光,表明真核化的T7RNAP偶联表达系统建立。并利用流式细胞仪对偶联表达水平进行了分析。这为利用该系统真核高效表达外源蛋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用实验证明了FMDV5′端含有IERS具有介导非帽依赖性的翻译的功能,为以IERS为基础的双顺反子表达系统的建立及深入研究IERS与相关蛋白的功能奠定了基础。T7RNAP偶联表达体系是一种良好的外源基因表达体系。  相似文献   

3.
EDAG是在胚胎发育阶段造血干细胞特异性表达的基因.为了在早期造血组织细胞中实现相关基因的条件敲除,构建了含有早期造血组织特异性表达的EDAG启动子和Cre重组酶基因的转基因EDAG-Cre表达载体质粒.通过显微注射的方法将线性化的5.6kb的EDAG-Cre转基因片段导入小鼠受精卵细胞核,获得的新生小鼠经过PCR鉴定,常规方法培育传代.结果发现,共获得了6只阳性转基因首建鼠,其中4只已经建系并稳定传代.RT-PCR分析表明Cre重组酶基因在阳性转基因小鼠的骨髓、脾脏、胸腺、外周血以及胎肝等组织中均有表达,重组酶活性也在脾和骨髓中获得确认.EDAG-Cre重组酶转基因小鼠的建立,为研究早期造血组织以及造血干细胞特异性基因条件敲除小鼠模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多种基因工程抗体、酶、激素、血浆蛋白和疫苗等都已在植物的叶、茎、根、果实、种子以及植物细胞和器官中得到表达 ,然而提取和纯化始终是大规模利用植物生产重组蛋白的主要障碍 .Borisjuk和Komamytsky等 (1999年和 2 0 0 0年 )依据内质网和内质网信号肽在蛋白质合成中的作用 ,把 3种重组蛋白 ,嗜热细菌来源的木聚糖酶、水母的绿色荧光蛋白和人胎盘分泌的碱性磷酸酶 (SEAP) ,定位到质外体中 ,通过植物根分泌和叶分泌途径获得表达 ,从而建立了 2种新的重组蛋白表达系统———植物根分泌和叶分泌 ,简化了分离和纯化程…  相似文献   

5.
枯草杆菌表达系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枯草杆菌由于具有非致病性、分泌蛋白能力强的特性的良好的发酵基础,是目前原核表达系统中分泌表达外源蛋白较理想的宿主。本阐述枯草杆菌基因表达的一般特点、表达载体、表达类型以及分泌表达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转基因在体内的特异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基因在体内的特异表达黄长晖,傅继梁(第二军医大学生物教研室,上海200433)关键词转基因,表达转基因小鼠作为一种在活体内研究特定基因功能的有用工具在发育遗传学、免疫学和医学遗传学等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愈来愈广泛。随着转基因技术的进步,转移至体内的外...  相似文献   

7.
植物外源蛋白表达系统已取得较大进展。目前已经能够利用转基因植物表达和生产多种外源蛋白,但仍存在诸多难以克服并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作者从植物组织再生率、转化频率、调控元件、转基因植物遗传稳定性及其潜在的安全性问题、外源蛋白在植物体内的表达、调控、稳定性及其下游加工问题等方面综述了植物外源蛋白表达系统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外源蛋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表达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Bordetella bronchiseptica,Bb)DNT蛋白,并以此建立检测Bb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方法参照GenBank公布的猪源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dnt基因序列(AB020025)针对其N-端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PCR扩增出相应的核苷酸片段。将PCR扩增产物连接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载体中,以E.coli BL21(DE3)为表达菌株进行诱导表达,以纯化重组蛋白DNT1作为诊断抗原,通过探索最佳抗原包被量和抗体血清稀释倍数,建立检测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重组蛋白DNT1抗体的ELISA方法。结果成功克隆了dntN-端的基因序列,并在E.coli BL21(DE3)中获得高效表达,经SDS-PAGE、Western blot分析显示重组蛋白DNT1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应用重组蛋白DNT1为抗原建立了检测Bb血清抗体的间接ELISA诊断方法。试验确定重组蛋白DNT1抗原的包被浓度为6.25μg/mL,最适血清稀释度为1∶100。结论建立的ELISA检测方法,不仅为Bb抗体检测提供了一种比较实用的血清学检测手段,也为进一步开发Bb检测试剂盒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乳腺特异性表达172^HIS突变型p53转基因鼠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53基因突变几乎存在于所有人类肿瘤中,尤其与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恶性肿瘤-乳腺癌关系密切。研究表明:野生型p53基因是抑癌基因,而突变型p53基因则是癌基因-呈显性负调控突变型。本研究首次构建了这种类型的172^HIS突变型p53基因的转基因鼠,用以研究p53基因突变与乳腺癌发生的关系。用重组PCR法把小鼠p53基因的第172个密码子CGC突变成CAC(由编码精氨酸突变为编码组码组氨酸)信号序列之间。 获得置于pBL119(Fig.1)上的表达结构WAP-172^HISmtp53-SV40。经过BssHII酶切,纯化该表达结构部分,通过显微注射,将其分别导入FVB和C57BL品系小鼠受精卵中,获得32只F0代鼠。经PCR鉴定,其中9只为转基因阳性鼠(Fig.2)。对其进行的Southern分析(Fig.3)证实了PCR的鉴定,并得出了每只鼠中整合的转基因拷贝数(Table1)。当这9只鼠哺乳第二天时,取乳腺制备RNA,进行Northern杂交分析,其中5只的乳腺中有转基因表达,其中3只呈高水平表达(Fig.4),似乎转基因的拷贝数与其在乳腺中的表达水平并无直接关系,对表达水平最高的第8512号转基因鼠的免疫组化分析表明:172^HIS突变型p53基因的表达定位于乳腺上皮细胞的胞核及胞浆中(Fig.5AB)。该鼠地培养至11月龄第4次哺乳时右侧第3乳腺了典型的乳头腺癌。一周后增至体重的三分之一,其组织学检查见图5C,其它组织、除肺上皮细胞有原发性增生(Fig.5D)以外,均未见异常。上述转基因及其表达特性已稳定遗传至第八代,为乳腺癌发生的研究提供了一个稳定手乳腺特异性表达的显性负调控p53转基因鼠模型。基因表达研究中常用基因敲除实验来观察该基因正常表达时的作用。然而、p53基因敲除得的转基因鼠未见乳腺肿瘤发生,而无法利用。我们设想:高水平表达的突变型p53与代水平表达的野生型p53基因敲除的小环境。本实验敲除的小环境。本实验中仅一例p53基因突变的事实暗示:还可能存在有其它致癌因子共同参与乳腺癌的发生。可用其它(如:TGFα)乳腺特异性表达的转基因鼠与之交配来研究其它因素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1.
转基因植物中外源基因的整合特性及其研究策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综述了外源基因在宿主中的整合特性及结构变化的多样性.将外源基因在宿主中的整合方式分为3种:单拷贝单位点整合、串联多联体单位点整合及单拷贝或多拷贝在多位点整合.分析了不同整合方式对表达的影响.详细讨论了植物转基因的整合机制,阐述了以基因组的双链断裂修复为基础的整合模型.最后介绍了国内外的研究者对不同的整合方式所采取的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12.
用直接注射法生产转基因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报道了对鲤鱼、鲫鱼受精卵不加任何去膜处理,用显微操作器把外源基因直接注射到卵核附近,构建转基因鱼的方法。本法操作方便,孵化条件简单,成活率高。斑点杂交和Southern Blot杂交结果表明,外源基因的整合率与其它方法构建的转基因鱼的外源基因的整合率相近。从1988年至今,本组运用这个方法生产转基因鲤鱼、鲫鱼一万余尾。  相似文献   

13.
通过双原核显微注射提高转基因小鼠研制效率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高效的转基因小鼠制备技术,为开展遗传工程动物模型研究奠定技术基础。方法通过向小鼠受精卵原核中注入不同浓度的DNA分子,筛选最适注射用DNA浓度;将K14/hCTLA4-Ig基因表达载体分子通过显微注射分别导入小鼠受精卵雌、雄原核,并设立单原核注射对照组;利用输卵管腹壶部穿刺移植法将注射后的小鼠受精卵移植于同期发情的受体母鼠;利用PCR对出生的转基因首建小鼠进行筛选。结果最适DNA分子浓度为10ng/μl;在单、双原核注射组胚胎2细胞卵裂率分别为52.3%(132/253)和45.0%(108/240),差异有显著性(P<0.05);注射胚胎移植后体内存活率分别为18.1%(24/132)和16.7%(18/108),差异无显著性;转基因首建小鼠阳性率分别为3/24和5/18,转基因阳性小鼠占总注射胚胎的比例为1.2%(3/253)和2.08%(5/240),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尽管双原核注射对胚胎的2细胞卵裂率有一定影响,但通过双原核注射可有效提高转基因小鼠的制备效率。  相似文献   

14.
转基因植物中外源基因的遗传学行为   总被引:64,自引:0,他引:64  
1984年,首次利用农杆菌Ti质粒将外源基因导人烟草获得成功[1」,随后,转基因禾本科作物在水稻上也获得了成功[2,3]。随着各种遗传转化技术的创立与改进,近十几年来,在许多作物上都获得了转基因植株。植物遗传转化技术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中的价值得到了很大体现。尤其是在应用研究上,植物遗传转化技术与常规的育种技术相比,它以超越种间隔离的特点吸引了广大的分子育种家投入到这方面的研究。迄今为止,许多有应用前景的基因已导入到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并有少量转基因植物已释放到大田应用[4,5]。我们实验室…  相似文献   

15.
突变靶基因xylE转基因小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以pESnx穿梭质粒为载体,选用恶臭假单孢杆菌TOL质粒上的xylE基因作为突变靶基因组构建的重组构件,经微注射导入ICR小鼠549枚受精卵雄原核,将存活的352枚卵移入24只假孕鼠输卵管内,7只妊娠,共产仔41只,其中7只死胎,出生后死亡4只,30只存活。注射卵存活率为64%(352/549),出生率为11.6%(41/352)。存活鼠经PCR-Southern检测,整合率为57%(17/30)。在整合阳性鼠中选择了杂交信号较强的2只当代公鼠,通过回收载体和转化试验,结果表明整合基因完整,具有转化的功能,由此,建立了突变靶基因xylE转基因小鼠模型。  相似文献   

16.
    
Transgenic founder rabbits carrying a gene construct consisting of a 2.5 kb murine whey acidic protein promoter (mWAP), 7.2 kb of the human clotting factor VIII (hFVIII) cDNA and 4.6 kb of 3′ flanking sequences of mWAP gene were crossed for three generations. All transgenic animals showed stable transgene transmission. Transgenic females showed high level of recombinant hFVIII (rhFVIII) mRNA expression in biopsed mammary gland tissues, while marginal expression of rhFVIII mRNA was observed in the spleen, lung and brain. No adverse effects of ectopic expression on the physiology of the rabbits were observed. Expression was not detected in the liver, kidney, heart and skeletal muscle. In transgenic females derived from three generations, rhFVIII protein was secreted from the mammary gland of lactating females, as shown by Western blotting. Biological activity of rhFVIII protein, as revealed in clotting assays was ranged from 0.012 to 0.599 IU/ml corresponding to 1.2% and 59.9% of the hFVIII level in normal human plasma. No apparent effect of secreted rhFVIII on the milk performance of rabbits was observed. Our results confirm the possibility of producing a significant amount of a biologically active rhFVIII in the mammary gland of established transgenic rabbit lines.  相似文献   

17.
显微注射法制备转基因小鼠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转基因技术是发生工程学或胚胎操作技术中的一部分。这一技术包括有受精卵的采集,受精卵的体外培养,胚胎移植等技术,转基因动物制作是其应用技术之一,它是将外源DNA片段用显微注射法直接注入受精卵原核,使外源DNA随机整合到寄主基因组中而形成转基因小鼠。我们建立完善这一技术的目的是在实验动物的生产中为转基因动物的生产提供稳定可靠的保证。我们将pCXTGAP、pCSLN等基因分别注入受精卵原核制备相应的转基因动物模型,并从中总结较佳的操作技术。结果经检测阳性转基因小鼠占出生幼鼠的1638%。我们认为不仅要有精细的微注射技术、动物的选用和饲育、严密的胚胎操作都是转基因动物制作成功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TNNI2突变转基因小鼠模型。方法构建pEGFP-tnni2转基因构件,TNNI2基因的第175个氨基酸缺失,通过原核显微注射法。把线性化、纯化后的外源基因pEGFP-tnni2注射入BDF1小鼠受精卵中。胚胎移植给同期发情的假孕受体母鼠,获得子代小鼠。用PCR和Southern方法检测子代鼠尾DNA鉴定基因型。通过RT-PCR方法检测tnni2基因表达。结果移植注射胚胎115枚给4只假孕小鼠共出生了23只后代鼠。经PCR和Southern方法检测得到4只阳性小鼠。对其子代进行RT-PCR检测,tnni2基因在肌肉、心脏内表达。结论通过显微注射法使外源基因pEGFP-tnni2(TNNI2基因的第175个氨基酸缺失)在小鼠基因组中得到整合,建立了转pEGFP-tnni2的转基因小鼠模型。  相似文献   

19.
提高转基因植物外源基因表达效率的途径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前,外源基因在转基因植物中表达效率低是一个普遍存在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现结合当前国内外在植物基因工程中取得的进展,初步探讨实现外源基因高效表达的种种途径,包括:启动子的选择和改造;目的基因的改造;构建含有核基质结合区的表达载体;建立位点特异重组体系;利用细胞器定位信号和采用叶绿体进行转化等。同时对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前景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将人的钙蛋白酶抑制蛋白( calpastatin, CAST)外源基因整合到C57BL/6J小鼠中,构建高表达CAST的转基因小鼠模型。方法利用Gateway技术构建pRP.EX3d-EF1A-CAST-IRES-eGFP载体,回收片段后通过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片段注入到C57 BL/6 J小鼠受精卵中,将其胚胎移植至同期发情的假孕受体母鼠输卵管内获得子代小鼠。采用PCR方法鉴定出阳性的转基因小鼠,确定首建鼠,通过与C57BL/6J小鼠回交后互交数代建系。利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CAST基因和蛋白在各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将90枚注射受精卵移植到3只假孕鼠中,3只均怀孕,移植成功率100%,产下23只子鼠,经PCR鉴定得到2只转基因阳性首建鼠,阳性率为9%。子代小鼠进行RT-PCR检查显示,CAST基因在转基因小鼠的心、肝、脾、肺、肾、脑和骨骼肌中均有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查显示,CAST蛋白表达在转基因小鼠中显著高于同窝阴性小鼠。结论通过显微注射法成功构建CAST高表达的转基因小鼠,为进一步研究CAST奠定了良好的模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