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纺足目昆虫又被称为足丝蚁,因为其具有独特的纺丝习性而被人所熟知;纺足目是昆虫纲中一个较小的类群,目前只有400余种被描述。本文简述了足丝蚁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回顾了足丝蚁现生类群与化石研究历史及进展,概述了近年来足丝蚁的系统发育学研究进展,并提出研究该类群有待解决的问题,展望了纺足目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虫系)蜂科sclerogibbidae。隶属于膜翅目肿腿蜂总科Bethyloidea,是一相当稀有的类群。寄生于足丝蚁成虫或若虫体外,多寄生或单寄生,因属而异。(虫系)蜂科的特征是:触角17—40节,着生处紧靠唇基;口器在头部下方,至少无翅雌蜂如此。雌蜂大部分无翅;雄峰有翅,前翅基部有2或3个关闭的翅室,1个关闭的径室,并常有1个关闭的肘室。(虫系)峰科在我国尚未见报道,本文为首次纪录。  相似文献   

3.
细足捷蚁Anoplolepis gracilipes为我国南部地区新发现的外来入侵物种,对入侵地区生物多样性已造成严重威胁。本研究针对其个体小、表型特征较难鉴定等问题,建立基于SS-PCR技术的细足捷蚁快速分子检测鉴定技术体系。以细足捷蚁为阳性对照,以其他7种形态相似种和常见种为阴性对照,采用基于线粒体DNA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mt DNA COI)基因序列的种特异性PCR方法 (species-specific PCR,SS-PCR),研究其快速分子检测鉴定技术的关键指标和反应条件。利用昆虫mt DNA COI基因通用型引物LCO-1490/HCO-2198获得细足捷蚁及其他7种形态相似种和常见蚂蚁种的COI序列,根据测序比对及筛选得到1对高灵敏度引物APGPF/APGPR,其扩增片段大小为374 bp。种特异性检验结果表明,该引物只对细足捷蚁的COI基因具有扩增能力,对其他7种形态相似种和常见种包括拟光腹弓背蚁Camponotus irritans(Smith,1857)、费氏弓背蚁Camponotus fedtschenkoi(Mayr,1877)、尼科巴弓背蚁Camponotus nicobarensis(Mayr,1865)、黄猄蚁Oecophylla smaragdina(Fabricius,1775)、大阪举腹蚁Crematogaster osakensis(Forel,1900)、宽结大头蚁Pheidole noda(Smith,1874)、大头蚁Pheidole sp.不具有特异性扩增效果。灵敏性检验的结果表示,该对引物不仅对成年工蚁具有良好的扩增能力,对不同品级与龄期的蚂蚁卵、蛹、幼虫也具有同样的扩增能力,其检测阈值为22.00 pg/μL(相当于1/51 200头成虫)。建立的细足捷蚁对其他7种形态相似种和常见种的物种特异性检测鉴定技术,可用于细足捷蚁的快速识别、监测预警和控制清除等相关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4.
促性腺激素在白蚁脑中的免疫细胞化学定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苏晓红  奚耕思  李柯 《动物学报》2004,50(2):240-244
为研究昆虫卵泡刺激素 (FSH)和黄体生成素 (LH)的存在与分布 ,我们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技术对FSH和LH在尖唇散白蚁 (Reticulitermesaculabialis)脑中的分布进行了定位研究。结果显示 :FSH免疫阳性神经细胞及神经纤维分布在雌性繁殖蚁分飞期前脑的左叶、右叶及中部 ,雌性末龄若虫前脑的右叶 ,雄性繁殖蚁前脑的右叶 ;LH免疫阳性物质分布在雌、雄繁殖蚁前脑左叶 ;在工蚁和兵蚁中未见有FSH和LH免疫阳性物质存在。研究结果表明 :FSH和LH在白蚁脑中的存在具有发育阶段特异性 ,并且有可能像其在脊椎动物中那样参与调节性腺发育及精卵成熟 ;可能调节繁殖蚁、兵蚁、工蚁的产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探索形态测量学方法在蚁科昆虫分类中的应用价值和我国厚结猛蚁属Pachycondyla种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对国内保存有标本的厚结猛蚁属13种进行了形态测量学研究。【方法】选取厚结猛蚁属13种各9个个体进行测量,以体长(TL)、头长(HL)、头宽(HW)、触角柄节长(SL)、前胸背板宽(PW)性状特征及头长宽比(CI)、触角柄节比(SI)共12个度量特征为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研究表明,3个主成分在头长、头宽、头长宽比及触角柄节比有较高的载荷值,差异显著。聚类结果显示,13种厚结猛蚁聚成4支:第1支(短背厚结猛蚁P.brevidorsa(Xu)、拟黑厚结猛蚁P.melanaria(Emery)、红足厚结猛蚁P.rufipes(Jerdon)和列氏厚结猛蚁P.leeuwenhoeki(Forel))与第2支(片突厚结猛蚁P.lobocarena Xu、郑氏厚结猛蚁P.zhengi Xu和敏捷厚结猛蚁P.astute Smith)的相似度最高,亲缘关系最近;与第3支(多毛厚结猛蚁P.pilosior(Wheeler)、安南厚结猛蚁P.annamita(Andrè)、邵氏厚结猛蚁P.sauteri(Forel)和爪哇厚结猛蚁P.javana(Mayr))的相似度次之,亲缘关系较远;与第4支(中华厚结猛蚁P.chinensis(Emery)和黄足厚结猛蚁P.luteipes(Mayr))相似度最低,亲缘关系最远。聚类关系与传统分类的结果基本一致:中华厚结猛蚁与黄足厚结猛蚁外部形态特征相似,聚为一支;郑氏厚结猛蚁、敏捷厚结猛蚁、邵氏厚结猛蚁、爪哇厚结猛蚁与片突厚结猛蚁外部形态特征相似,聚为另一支,亲缘关系较近。【结论】研究结果证明形态测量学方法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适用于蚁科昆虫分类研究。  相似文献   

6.
细足捷蚁(Anoplolepis gracilipes)是新发现入侵我国南方地区的外来物种,对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造成了严重威胁。为探究细足捷蚁的潜在扩散风险及其野生种群在我国的适生区范围,本文将细足捷蚁的分布点分为本土分布点和全球分布点,并分别构建了本土预测模型和全球预测模型,采用对细足捷蚁生存影响比较大的7个环境变量,通过调用ENMeval数据包调整MaxEnt模型参数,分别采用默认参数和优化参数并基于上述两种模型,对细足捷蚁在我国的适生区范围进行了预测,最后采用pROC方案对模型结果进行可信度检验。研究发现,在相同参数条件下,基于全球模型和本土模型的细足捷蚁适生区分布范围预测差异较大,而模型参数对模型预测的影响较小。综合4种情况的模型预测结果,发现细足捷蚁在我国云南、广西、广东、福建、海南和台湾均表现为高度适生,在湖南、贵州、江西和四川的部分地区表现为中度适生。此外,在世界范围内细足捷蚁于非洲中部和美洲中北部表现出高适生性。因此,作者认为,入侵昆虫细足捷蚁本土分布范围的界定对其在入侵地的预测结果有较大影响,也是影响模型预测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鉴于云杉大树蜂(又名冷杉大树蜂)在我国研究报导的资料很少,及一般《森林昆虫学》书籍对雄虫形态特征记载有错误,兹根据我们1955—1957年在甘肃兴隆山林区所采到的标本和片断观察,简要叙述如下。 一、为害情况 仅为害青杆(Picea wilsonii Mast.)(又名魏氏云杉)的濒死木、枯立木及新伐倒木,幼虫在木盾部蛀食成许多粗大的隧道。树木受害严重时,每株树上有羽化孔达20余个,使木材工艺价值大为降低。如把未发现羽化孔的被害木材用作建筑等,将会造成更大损害。 二、形态特征 成虫 雌虫体长为20—35毫米,雄虫20—25毫米。体呈圆筒形,大部分为黑色而有光泽。触角丝状,雌虫为黄褐色,雄虫为暗褐色。头部两侧复眼后方、足的胫节和跗节(除雄虫后足外)均力黄褐色。翅膜盾透明黄褐色,脉纹茶褐色。雌虫腹部第1、2、7、8节及第9节后缘两侧与末端的角状空起为赤褐色或褐色,第3—6节及第9节大部分为黑色;而雄虫腹部第1、2  相似文献   

8.
婆罗洲丝蚁的耐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纺足目昆虫是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温暖地区的昆虫,这类昆虫在我国分布较少。1978年美国昆虫学家Ross将我国至今已记载的纺足目昆虫种类鉴定为4种,其中婆罗洲丝蚁Apothonia borne(?)sis(Hagen)是广东、广西最常见的种类之一。此虫是根据在婆罗洲(加里曼丹)采集的标本定名,因此它的分布从热带一直到我国的南方。据在广东的初步调查,它的分布愈向北愈少。关于它的分布北界现在还不清楚,冬季低温对它的活动和生存的影响也不知  相似文献   

9.
金佛山自然保护区首次发现白颊黑叶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据资料记载,我国黑叶猴主要分布于广西和贵州的部分地区,四川省尚未见黑叶猴分布的报道。1980—1991年间,我们在金佛山渔泉后河村的猎户家收购到白颊黑叶猴(Presbytis francoisi francoisi Pousargues)标本两具,一雌一雄。雌体长41、尾长75、后足长22、耳长3.4cm,体重11.5kg;雄体长44、尾长86、后足长24、耳长3.5cm,体重13.4kg。1991年8月  相似文献   

10.
<正> 黑草蚁Lasius fuliginasus Latreille对草原有严重的破坏性,近几年来我们对此蚁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探讨,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一、形态特征 (一)成虫 职蚁:体长3.5—4毫米,体灰褐色,密被  相似文献   

11.
小家蚁     
小家蚁(Monomorium Pharaonis Linnaeus)属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膜翅目、细腰亚目、蚁总科、蚁科。色棕黄,雌(蚁后)、雄(蚁王)蚁体较粗大,生殖期有翅(照片3,见封三),交配后翅脱落,找木缝、墙缝、管道缝等处安窝筑巢,卵乳白色,椭圆形,幼蚁在巢内成长;工蚁无翅,不能繁殖,承担觅食、运输、哺育幼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2.
河曲丝叶蜂形态特征、习性及防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曲丝叶蜂Nematus hequensis Xiao近年来成为北京柳树上的一种重要害虫。在检查了河曲丝叶蜂的模式标本后,发现对于雄虫的后足颜色描述有误。本文描述了各虫态的形态特征(附有彩色生态图和雌性锯腹片特征图)、调查了相关生物学特性,并提出了防治策略,重点在于树干上设置粘性胶环防治上下树的大龄幼虫和人工防治地下树干周围的茧。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 fomosanus(Shiraki)幼蚁、工蚁、兵蚁触角感器种类、数量及分布的研究,分析不同龄幼蚁、工蚁和兵蚁的触角感器特征,为进一步研究触角感器发育特点及不同个体的行为分化机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扫描电镜观察触角形态,分析触角节数、感器种类、数量及分布特征。【结果】工蚁、兵蚁、幼蚁个体触角长度差异显著,触角长度顺序:工蚁>兵蚁>3龄幼蚁>2龄幼蚁>1龄幼蚁;触角感器共有9种类型,分别为短毛形感器、长毛形感器、短刺形感器、长刺形感器、锥状B?hm氏鬃毛、球状钟形感器、刺突状钟形感器、球状钟形感器与刺突状钟形感器中间型、长刺具泡状感器。工蚁、兵蚁缺少长刺具泡状感器。幼蚁触角感器种类和数量随龄数而增加,1龄幼蚁具7种感器,缺少球状钟形感器和球状钟形感器与刺突状钟形感器中间型2种类型;2龄幼蚁具有8种感器,缺球状钟形感器;3龄幼蚁具有全部9种类型感器。【结论】黑翅土白蚁幼蚁、工蚁、兵蚁触角节数和感器显著差异,可作为幼蚁龄数以及非生殖品级判别的形态指标,应用于白蚁非生殖品级行为多型等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4.
稻田网箱养殖辽河水系中华绒螯蟹幼蟹的个体生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在室外网箱内监测辽河水系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幼蟹阶段个体生长发育的每一次蜕壳生长情况。2013年实验选取雄蟹和雌蟹各200只,记录了每个蜕壳阶段雌蟹和雄蟹的生长,包括壳长、壳宽、总重和蜕壳间隔时长(d),并且观察雌蟹和雄蟹形态特征的变化。实验共进行111 d,幼蟹共蜕壳11次。实验结束时,雄蟹剩余34只,雌蟹剩余42只;雄蟹的特定生长率为(7.176 5±0.168 4)%/d,雌蟹的特定生长率为(7.283 3±0.174 3)%/d;雌蟹生长蜕壳过程中腹部的形态变化大,腹部由三角形变成卵圆形;雄蟹在生长蜕壳过程中螯足的增长明显较雌蟹快,并且在本实验最后一次即第11次蜕壳后螯足腹面内侧出现1小撮绒毛,外侧也出现少量绒毛,但不易被发现。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 fomosanus(Shiraki)生殖行为及不同配对方式对新巢发育的影响。【方法】分别对雌虫、雄虫和配对的雌雄成虫生殖行为进行观察。将雌、雄虫组合成9种配对方式,室内建立170个新巢,分析初建巢生长发育状况。【结果】成虫日活动节律的两个高峰期分别位于9:00—10:00和21:00—22:00,交配集中在高峰期进行,交配前雌雄成虫有触角触碰、首尾衔接成环、互相舔食的标志性行为。生殖蚁来源于同巢和异巢的处理组,在召唤、配对、串联、交配和产卵等生殖行为中均存在差异,来源于异巢的生殖蚁,其配对时间显著长于同巢(P<0.05)。未经分飞的成虫可交配、产卵且成功孵化,3个月后,新巢死亡率为0.61%~0.99%,而分飞蚁新建巢的死亡率为0.22%~0.58%。孤雌生殖可产卵,但卵不能孵化。【结论】成虫的生殖行为有两个高峰期;远亲交配分飞蚁新建巢的生存竞争力最强。  相似文献   

16.
【目的】2016年7月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从泰国进境商品山竹果中检出双色多刺蚁,经查询,该种为我国进出境检疫部门首次检出。了解多刺蚁属情况可为该类昆虫的检疫鉴定提供依据。【方法】笔者通过对双色多刺蚁及多刺蚁属相关文献进行翻译和整理,详细介绍了双色多刺蚁的分类地位、分布、形态特征及近似种,以及多刺蚁属在中国的种类,并简要分析了我国检疫系统对多刺蚁属的截获情况。【结果】双色多刺蚁(膜翅目:蚁科)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和澳大利亚地区,在我国仅分布于云南省。多刺蚁属在我国已知45种1亚种。2003—2016年7月我国检疫系统共检出多刺蚁属2097批次。【结论】多刺蚁属随货物包装携带入境的概率较高,各进出境检疫部门应加强对该类昆虫的检疫工作。  相似文献   

17.
昆虫是动物界的最大类群,形态的变异,发育的畸形,时有发生。国内外虽有报道,但为数不多。加藤(1943)曾报道过发现8只足的棉叩头虫Pectocera fortunei Candeze雄虫;7只足的螽斯Mecopoda nipponensis De Hean雄虫。何俊华(1984)报道了8只足的螟黑纹茧蜂Bracon onukii Watanabe雌虫。 1987年7月间,在捕捉药用昆虫独角仙Allomyrina dichotoma(Linnaeus)时,发现1头发育畸形的雄性成虫。该虫前后足正常。左中足亦正常,腿节长14mm,宽4.5mm;胫节长10mm;跗节8mm;爪2.5mm。右中足畸形,在  相似文献   

18.
徐亚君 《蛛形学报》2000,9(1):58-58
1999年5月2日,发现我家东墙(与围墙隔成封闭小巷)爬山虎叶间有一雌性悦目金蛛(Argiopeamoena),体长约12 mm(目测),网心无丝区。有X形支持带,网面与墙面平行,整墙上末发现其它同类蜘蛛。6月14日突然发现有一雄蛛织简网(精网),平行于雌网内侧,雌雄蛛间相距约30 mm。雄网仅有框架丝(主要2条与雌网互用)和5条经丝,中心有一圈半纬丝,整日与雌蛛一样不离网心、头向地下垂、8足分4组默然相对。18日下午见雄网心附近有露状液1滴(精液)。19日下午雄蛛已弃精网,停于雌网下缘的框架丝上,24 h内原地静伏不动。  相似文献   

19.
《生命科学研究》2016,(3):230-234
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齿缘刺猎蝽(Sclomina erinacea Stal)成虫触角及前足跗节上的感受器,结果表明:齿缘刺猎蝽触角5节,由柄节、梗节和3个鞭节构成,梗节最短;雌、雄虫前足跗节均为3节。触角上共有3种感器,分别为毛形感器、刺形感器和锥形感器,其中,毛形感器、锥形感器各有两种类型,刺形感器有3种类型。雌、雄个体间触角感器类型及分布未见明显差异。前足跗节上仅存在刺形感器,该感器在雄虫前足跗节上的分布较雌虫密集。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利用自制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收集装置对红火蚁婚飞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本试验过程中共观察到婚飞273次,无论大、中、小蚁巢均有有翅蚁婚飞现象;共收集到有翅蚁10 618头,雌雄比为2.1:1;单次婚飞有翅蚁均为雌虫的有167次,均为雄虫的有25次,单次婚飞有翅蚊既有雌虫又有雄虫(雌虫+雄虫)的共81次;同一蚁巢可以发生多次婚飞,同一蚁巢不同次婚飞的有翅蚁性别比也会发生变化;除2009年11月和2010年2月未收集到有翅蚁,其余各月均可观察到有翅蚁婚飞,婚飞最高峰期为2010年4月和5月,其次是2009年6-9月,婚飞次数和收集到的有翅蚁数量成明显的正向相关关系;8:30-15:00均有有翅蚁婚飞,而婚飞高峰期为11:30-13:30,婚飞一般持续30~150 min.婚飞一般发生在雨后晴天或相对低温后气温快速回升以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