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伊贝母(Fritillaria pallidiflora Schrenk.)4月上旬,地温3—5℃,更新芽萌发出土。接着开花、结果。与此同时,地下部分完成新、老鳞茎的更替。地上部分于6月中旬枯萎。地下鳞茎中更新芽的形态发生是在8—22℃条件下完成的,同时又奠基新的腋芽原基。10月下旬以后进入冬季休眠。因此,一个更新芽的全部生活过程须经3个生长季。每年中,出苗以后的地上生活期为80—90天,其余270—280天为地下生活期。此外,试验表明伊贝母新磷茎的形成与光照条件没有直接关系,而鳞茎的大小与芽的分化及花的发端有关。  相似文献   

2.
以10年生深山含笑(Michelia maudiae Dunn)为材料,研究其年生长发育节律、芽的种类、混合芽分化、分枝类型和成花规律.结果显示:(1)深山含笑芽可为分未分化芽和分化芽,其中分化芽包括营养芽、混合芽和花芽.(2)年生长周期依次划分为营养芽生长期、混合芽分化期、混合芽快速膨大期、混合芽/花芽发育滞缓期、开...  相似文献   

3.
植物名称:华西贝母(Fritillaria sichuanicaS.C.Chen,sp.nov.) 材料类别:取2—3年生的幼嫩贝母鳞茎和4—5年生的老贝母鳞茎。经0.2%升录消毒15分钟,无菌水冲洗干净,在无菌条件下将鳞茎切成0.3—0.5厘米的小块。培养条件:(1)诱导出愈伤组织及叶状体的胱分化培养基是MS_9(MS NAA 1毫克/升 2.4-D2毫克升),(2)形成小鳞茎、不定芽及分化出根、苗等,用培养基MS_(16)(6BA13毫克/升 NAA0.5毫  相似文献   

4.
小麦根愈伤组织胚胎发育过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验通过对6个人工合成小麦品系和对照品种“中国春”种子根愈伤组织分化形成再生植株的过程进行形态和组织切片观察,发现分化初期有2种途径,一种是从愈伤组织先形成不定胚,然后再发育成不定芽和不定根,另一种途径是直接从愈伤组织中分化发育成不定根和不定芽;分化后期不定芽和不定根生长发育有3种类型:一种是不定芽发育先于不定根,一种是不定芽与不定期不定芽和不定根生长发育有种类型:一种是不一定芽发育先于不定根,一  相似文献   

5.
地下芽植物能够通过地下储存器官占据生境资源、储存营养物质等策略来获得生态优势,其地下储存器官多样性以及生物量分配策略,对地下芽植物物种组成以及生态系统功能产生重要影响。然而,以往研究多关注草地生态系统的地下芽植物,对森林地下芽植物的了解仍然缺乏。采集了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分布的693个草本植物个体,分析了地下芽植物及其地下储存器官的类型与多样性,比较了地下芽植物与非地下芽植物的地上、地下各器官的绝对、相对生物量。结果显示:(1)地下芽植物的相对丰富度为69.1%,相对多度为88.2%。大多为根状茎植物,主要由禾本科、莎草科、堇菜科和蕨类植物组成。(2)除茎外,地下芽植物各器官的绝对生物量(叶:1.94g,根:0.65g,地上部分:2.0g,地下部分:4.1g)均大于非地下芽植物(叶:0.26g,根:0.13g,地上部分:0.68g,地下部分:0.13g)。(3)地下芽植物叶(0.40)与茎(0.14)的相对生物量小于非地下芽植物(叶:0.48,茎:0.35),地下部分相对生物量(0.56)大于非地下芽植物(0.17)。本研究表明,以根状茎植物为主的地下芽植物是古田山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草本植物的主要构成者,且个体普遍较大,倾向于将生物量投资于地下器官。这些结果为认识地下芽植物的生态策略与功能以及草本植物群落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新疆贝母属8种药用贝母地上茎、叶与地下鳞茎部位总生物碱含量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总生物碱的含量。结果:新疆贝母属8种药用贝母不同部位生物碱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叶鳞茎茎;新疆贝母属8种药用贝母总生物碱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伊犁贝母裕民贝母新疆贝母黄花贝母托里贝母大白花贝母滩贝母小花贝母;地上部位中总生物碱含量为地下鳞茎中的1.174~1.499倍。结论:新疆贝母属8种药用贝母植株中总生物碱含量因品种及部位不同而存在差异,但总体上地上茎叶的总生物碱含量高于地下鳞茎,存在进一步研究与开发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药用植物款冬花芽分化过程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实验以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款冬花序芽突起为材料,通过制作石蜡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款冬花序芽分化各阶段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款冬花序芽从7月上旬开始花序(盘)分化至十月初小花胚珠分化完成,分化时期可分为分化前期、花盘形成期、花原基分化期、中央花(筒状)花瓣原基分化期、中央花雄蕊原基分化期、中央花雌蕊原基分化期、边缘花(舌状)花瓣原基分化期、边缘花雌蕊原基分化期、中央花花粉分化形成期、子房胚珠分化期共10个时期,阐明了款冬花序芽分化各时期与生长时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在自然条件下,伊贝母的组织器官每年都进行一次体面的营养更新。研究其生长发育和形态结构,认为它属于具有发达鳞茎器官的多年生短生物类型,它的更新芽的形成和生长,分别在3个生长季中进行。在人工条件下,生长发育过程可以加快进行。切除主芽能引起侧芽和不定芽的大量发生,并在两上生长季发育成苗。在组织培养试验中,1年内可磊量试管苗。  相似文献   

9.
张玲 《生命世界》2023,(12):30-33
<正>我们见到的竹子,有的像毛竹,一株一株,彼此骄傲独立;有的像慈竹,一丛一丛,相互紧紧依偎。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要从竹子地下的奥秘说起。竹子的地下部分也是一节一节的,但和地上部分不同,它们是横着生长的,我们称之为地下茎。地下茎上有节,节上着生芽和根,芽可以形成竹笋出土生长成竹子,也可以形成新的地下茎继续在地下延伸。根据竹子地下茎的形态特征,我们把竹子分为单轴型、合轴型和复轴型三个类型。  相似文献   

10.
伊贝母组织培养中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组织培养和细胞液印迹直接荧光观察法相结合,建立了伊贝母组织培养生物合成高含量贝母碱的技术,并通过薄层层析和薄层扫描对贝母生物碱的组成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论是组织培养物还是栽培贝母中都含有母碱的主要成分-西贝素。但根中贝母碱的成分要比其它组织或器官中更为复杂,含量和活性也较高。继代培养8代的不定芽和不定根中贝母碱的含量分别高于栽培5年贝母根的0.01%和0.02%。  相似文献   

11.
花生的胚芽外植体在附加KT、BA或ZT(2—5毫克/升)的MS培养基上培养时,可从基部切口处分化出具有数量众多的营养芽和花芽的芽簇。将芽簇切开后转移到同样的培养基上继续培养,两种芽都能不断分化。营养芽能够迅速生长成为完整的再生植株。花芽可进一步形成花蕾,并在既无根又无叶片的情况下开花。每天24小时光照,培养基中附加BA,有利于营养芽的分化和生长;而每天12或16小时光照,培养基中附加KT,有利于花芽的分化和开花。花生胚芽的离体培养不仅可为器官分化和开花生理的研究提供一种实验系统,而且可作为快速无性繁殖和种质保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细枝木麻黄(Casuarina cunninghamianaMiq.)愈伤组织分化过程的细胞组织学,对离体培养条件下的愈伤组织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石蜡切片观察,分析愈伤组织的细胞分裂、分化以及芽再生的发生过程。结果表明,新鲜外植体培养于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上,伤口处的薄壁细胞开始脱分化,培养1周后形成明显的愈伤组织;继续培养2周后,胚性愈伤组织形成,且表层细胞启动分化形成芽原基;培养4周,可肉眼观察到胚性芽原基,数量增多并逐渐分化形成不定芽;培养至第6周,生成不定芽,并大量增殖和分化。因此,细枝木麻黄是通过愈伤组织分化形成胚状体的途径进行植株再生的,为建立细枝木麻黄组织培养高效再生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蔡永立  宋永昌 《生态学报》2000,20(5):808-814
根据中国亚热带东部藤本植物的特征,修订并扩充了Mueller-Dombois和Ellenberg生活型系统中藤本植物分类部分。对本区生活型分析的结果表明,中国亚热带东部藤本植物的生活型谱是以高位芽藤本占绝对优势(72.7%)其次为地下芽藤本(17.5%)、地面芽藤本(6.2%)、1年生藤本(2.7%)和地上芽藤本(1.5%),除地下芽藤本比例略高外,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活型谱十分接近,具有比较明确  相似文献   

14.
灰叶胡杨根蘖繁殖的形态解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对灰叶胡杨(Populus pruinosa)根蘖繁殖特性进行形态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 灰叶胡杨横走侧根由周皮、次生维管组织和四原型的初生木质部构成, 具有次生维管组织中维管射线、次生韧皮薄壁组织发达的结构特征。灰叶胡杨的根蘖繁殖源于横走侧根上不定芽的发生及生长发育。不定芽起源于横走侧根的木栓形成层, 木栓形成层经细胞分裂活动形成不定芽原基, 不定芽原基细胞分裂和生长分化形成在横走侧根表面可观察到的不定芽, 进而生长发育为根蘖苗。不定芽的发生具有同步或非同步的时间特征和单点或多点聚集的空间分布特点, 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其基部可以产生新的不定芽。不定芽发生、分布和生长特点是根蘖苗大小不一、密集丛生的内在原因, 表明灰叶胡杨具有较强的根蘖繁殖能力。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5种土壤侵蚀环境(阳沟坡、阳峁坡、峁顶、阴峁坡、阴沟坡)下的植被组成、芽库组成、芽库季节动态及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 该区拥有永久性芽库的多年生物种占总物种数的80.3%,具季节性芽库的一年生植物占19.7%.在侵蚀严重的阳沟坡和阳峁坡,植物返青期的永久性芽库存量较大,而在侵蚀强度较小的峁顶、阴沟坡和阴峁坡,植物开花结实期的季节性芽库密度较大.不同侵蚀环境下地下部分芽库库存量占总永久性芽库的比例较稳定,地面永久性芽库存量在阳坡较大,而地上部分季节性芽库存量在阴坡和峁顶较大.由于不同侵蚀环境下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不同,加上土壤侵蚀干扰和植物季节更新,影响了芽库在季节及垂直分布上的变化.在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更新过程中, 芽库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5种土壤侵蚀环境(阳沟坡、阳峁坡、峁顶、阴峁坡、阴沟坡)下的植被组成、芽库组成、芽库季节动态及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该区拥有永久性芽库的多年生物种占总物种数的80.3%,具季节性芽库的一年生植物占19.7%.在侵蚀严重的阳沟坡和阳峁坡,植物返青期的永久性芽库存量较大,而在侵蚀强度较小的峁顶、阴沟坡和阴峁坡,植物开花结实期的季节性芽库密度较大.不同侵蚀环境下地下部分芽库库存量占总永久性芽库的比例较稳定,地面永久性芽库存量在阳坡较大,而地上部分季节性芽库存量在阴坡和峁顶较大.由于不同侵蚀环境下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不同,加上土壤侵蚀干扰和植物季节更新,影响了芽库在季节及垂直分布上的变化.在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更新过程中,芽库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全球变化引发的极端气候事件严重影响草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然而,作为多年生草地重要繁殖体库,半干旱草甸草原地下芽库如何响应极端干旱尚未明确。本研究以内蒙古呼伦贝尔草甸草原为对象,利用模拟极端干旱样地平台,探究地下芽库及其与地上植被关系对模拟生长季极端干旱的响应。结果表明,环境降水水平与干旱处理下总芽密度分别为1443和1128芽·m-2;分株总密度分别为1791和1346株·m-2;群落整体分生组织制约系数分别为0.84和0.83。极端干旱对草甸草原地下芽库、地上分株密度以及二者之间关联均无显著影响。就优势植物功能群根茎型禾草而言,极端干旱对其地下芽库同样无显著影响。因此,地下芽库表现出对极端干旱一定程度的抵抗力,可作为草甸草原植被应对极端气候事件的保险策略,有效促进草甸草原在极端气候胁迫下的种群更新与植被恢复,有助于草甸草原植被稳定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维持。  相似文献   

18.
激素对樱桃番茄两种外植体诱导再生植株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魏琴  周黎军  周锦霞  曹有龙  陈放 《广西植物》2002,22(5):441-T008
以 MS为基本培养基 ,附加不同浓度的 6-BA、IAA和 NAA培养樱桃番茄两种外植体以诱导再生植株。结果表明 :含 NAA的 MS+6-BA2 mg/L(单位下同 ) +NAA0 .2培养基诱导的叶片愈伤组织 ,经继续培养无芽的分化 ,含 IAA的 MS+6-BA2 +IAA0 .2培养基诱导的愈伤组织 ,经继续培养诱导芽的分化 ;含 NAA或IAA的 MS+6-BA2 +NAA0 .2和 MS+6-BA2 +IAA0 .2培养基利于下胚轴愈伤组织的诱导 ,而不含生长素的 MS+6-BA1 .0培养基可直接诱导芽的分化。  相似文献   

19.
进行了四种培养基对朵朵香[Cymbidium goeringii(Rchb.f.)Rchb.f.]种子萌发生长影响的试验。其结果是在MS培养基上,根茎较粗壮。进行了不同成熟度种子的萌发试验,结果表明授粉后九个多月的种子已达到生理成熟。研究了激素对根茎分化出芽的影响,NAA与BA配合使用时,NAA用量高于BA,则根茎继续生长不分化出芽;NAA低于BA时,根茎分化出芽。但将芽再转入无激素或NAA高于BA的培养基时,并不能促进芽生根,而是芽停止生长,芽的基部又长出根茎。  相似文献   

20.
烟草愈伤组织分化和芽原基形成期间呼吸代谢途径的改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接种在继代培养基上的柳叶烟草愈伤组织,未观察到组织分化和芽原基形成。在分化培养基上生长的愈伤组织,接种后第6天可见拟分生组织和管胞分化,9—12天有芽原基形成,15—18天可观察到苗端结构。根据碘乙酸、Na_3PO_4和丙二酸抑制试验,以及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与琥珀酸脱氢酶活性测定结果,初步表明烟草愈伤组织呼吸中存在有EMP、HMP和TCAC代谢途径.在发生输导组织和芽原基分化的愈伤组织中(接种后第6—12天),HMP途径的运行程度较高;而芽原基的继续生长(培养12天以后),则与EMP途径的增加有关;分化培养基上生长的愈伤组织,始终较继代培养愈伤组织具有较高的FCAC活性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