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自1986年6月至1989年6月检查了634例病人的胃粘膜,从幽门弯曲菌(CP)的细菌学、致病性、病理学、诊断方法及药物治疗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探讨CP与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关系。结果发现CP有两种形态并与空弯菌不同,不产生肠毒素;消化性溃疡的CP检出率为80.9%,慢性胃炎为41.6%,显著高于正常胃粘膜(3.7%);CP与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炎特别是活动性炎症有密切关系;CP对胃型上皮或粘液有某种亲和性;观察到上皮细胞破溃处有大量细菌聚集,CP有致细胞病变的能力。用阿的平代替吖啶橙荧光染色,并制成CP感染快速诊断试剂盒。呋喃唑酮促进溃疡愈合,使45~73%病例CP消失,50~70%胃炎好转。但有复发,根除CP有困难。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应用RIA法,观察了大鼠胃组织cAMP含量与急性胃粘膜损害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由消炎痛或失血性休克引起的急性胃粘膜损害时,胃组织cAMP含量明显降低;事先使用异搏定(10mg/kg)可使胃组织cAMP含量明显增加,并使由消炎痛引起的急性胃粘膜损害相应减轻。(2)在正常情况下,胃窦、胃体组织间cAMP含量并非相等,胃窦部组织cAMP含量高于胃体部组织,与此相应的是急性胃粘膜损害主要局限在胃体部。上述引起急性胃粘膜损害的诸因素均可使这种差别加大。5和10mg/kg剂量的异搏定可使消炎痛所致急性胃粘膜损害的大鼠胃体部组织的cAMP含量明显增加,与胃窦部组织cAMP含量的差值变小,结果是胃体部粘膜的损害明显减轻。提示胃组织cAMP含量变化在急性胃粘膜损害中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慢性前列腺炎病人尿道和前列腺液细菌培养结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普宁市慢性前列腺炎(CP)病人前列腺液(EPS)和尿道细菌感染状况.方法应用培养法,检测患者中EPS和尿道拭子中的细菌.结果 EPS细菌阳性率为27.8%,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类白喉棒状杆菌等革兰阳性细菌为主.结论该地区CP病人病原体以多重耐药的条件致病性革兰阳性细菌为主,EPS和尿道拭子细菌阳性率差异有极显著性,说明通过排尿,可排除大部分前尿道的细菌污染EPS;两者细菌种类接近,说明尿道细菌是引起CP感染的主要来源;单纯尿道拭子培养细菌的意义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松树抽提物可治疗 胃溃疡 日本的两家公司最近联合推出了一种可治疗胃溃疡的草药。这种草药是利用松树抽提物制成的。它可以保护胃粘膜,促进胃内壁损伤组织的愈合,以及杀死影响治疗的有害细菌。这种草药是一种颗粒状的粉剂,可以同溃疡组织产生的清蛋白和其他蛋白结合,从而形成一层可以保护胃粘膜,使之免于遭受胃酸和消化酶损害的障壁。  相似文献   

5.
cAMP在急性胃粘膜损害中的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应用RIA法,观察了大鼠胃组织的cAMP含量与急性胃粘膜损害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由消炎痛或失血性休克引起的急性胃粘膜损害时,胃组织cAMP含量明显降低;事先使用异搏定(10mg/kg)可使胃组织cAMP含量明显增加,并使由消炎痛引起的急性胃粘膜损害相应减轻。(2)在正常情况下,胃窦、、胃体组织间cAMP含量并非相等,胃窦部组织cAMP含量高于胃体部组织,与此相应的是急性胃粘膜损害主要  相似文献   

6.
刘立华 《微生物与感染》1999,22(5):17-19,30
幽门螺杆菌(HP)是慢性消化道疾病的病因。除了细菌产生的毒性致病因子外,由于感染诱导的自免疫反应也可能是引起胃粘病变的重要因素;(1)Hp感染可致B细胞异常增殖,在胃粘膜后期青草厢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2)HP感染不仅诱导抗菌抗体,而且可诱导针对胃粘膜结构的自身抗体,这些抗体参与胃粘膜的炎性损害并可能与粘膜萎缩有关;(3)HP菌体成分与胃粘膜上皮组织间存在交叉怕,这是该菌感染导自身抗体的原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各国学者对一类与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相关的微生物-幽门弯曲菌(Campylobacter pyloriclis,简称(P)研究报告日趋增多,并已引起全世界医学界的广泛兴趣和高度重视。自从1983年澳大利亚Marshall首次从胃窦活检标本中分离培养cp获得成功。随后Marshal等用自身试验和Girdwood等通过比较正常人及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的病人CP分离阳性率与疾病转归的关系以及对治疗效果的观察等,提出了CP胃炎的观点,并认为CP是引起CP胃炎及胃肠溃疡的病原菌。病人CP的分离率一般在50—90%以上,[4.6.7]但在正常的胃和十二指肠活检标本中却很少能查出此菌。曾有报道,让志愿者吞服10~9个CP后,引起低胃酸性胃炎,持续时间约2周,病理学检查和  相似文献   

8.
细菌性前列腺炎病原菌及临床耐药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汕头地区慢性前列腺炎(CP)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确定病原菌分布情况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VITEK-60全自动细菌鉴定仪。结果 葡萄球菌是汕头地区CP的主要致病菌(67%),其中表皮葡萄球菌的检出率最高,为21.58%。葡萄球菌引起的CP对苯唑西林、头孢唑林、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红霉素等基本无效;而肠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为0。治疗首选万古霉素、呋喃妥因、克林霉素和利福平等抗生素。结论 该地区CP的致病菌以葡萄球菌为主,其中表皮葡萄球菌已成为CP的主要病原菌。为减少浪费、提高疗效,建议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生素。  相似文献   

9.
一、Ti质粒的发现 根癌病土壤杆菌是引起许多植物(据文献记载有83属300余种)冠瘿(crown gall)肿瘤的病原体。有关它的研究是从1907年Smith和Townsend提出该病的病原学开始的,40年代While和Braun等人用无菌冠瘿组织证明肿瘤的发生基于肿瘤基因的转化以后,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去进行这种基因的分离和转化研究。特别是60年代,Schilpcroort等人用免疫学和分子杂交的技术,在无菌冠瘿细胞中分别测到了细菌的抗原和细菌Ti质粒的DNA序列以后,这方面的文章更是指数地增加。  相似文献   

10.
胃癌病因迄今不明[1]。胃肠道的微生态环境的改变参与了人体的生理、生化及病理等过程[2]。为了探讨胃微生态环境与胃癌的关系,我们对叽例不同消化道疾病患者胃粘膜微生物群进行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91例消化道疾病患者,其中女36例,男55例,年龄22岁~79岁。均经电子胃镜检查和胃粘膜活组织检查确诊。胃癌组34例(实验组),其它胃病患者57例(对照组),后者包括胃溃疡25例,萎缩性胃炎13例,浅表性胃炎19例。1.2取样培养在电子冒镜检查时,由活检孔无菌方法取病变胃粘膜组织3~4块进行细菌分离培养。1…  相似文献   

11.
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is, CP)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胰腺内外分泌功能紊乱,可导致胰腺结构和功能发生不可逆性损伤,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CP的病理特点是腺泡细胞损伤导致巨噬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浸润,从而分泌大量促炎细胞因子,在胰腺组织微环境中引起胰腺星状细胞活化,进而产生大量的细胞外基质,表现为胰腺纤维化。而新近的研究提示:胰腺纤维化是一种动态病理现象,需要由多种自分泌和旁分泌的细胞因子组成复杂的网络,作用于相应的信号通路,最终导致纤维化形成。现以CP胰腺组织微环境中出现的主要细胞,如胰腺星状细胞、巨噬细胞、腺泡细胞及其在CP胰腺纤维化进展中的变化和作用为切入点,对CP胰腺纤维化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科学家在 2 0世纪 80年代发现 ,幽门螺杆菌是引起胃溃疡的主要病因 .2 0年后 ,最新了解到世界上有一半人胃中聚集着幽门螺杆菌 ,但科学家对为什么局部感染会导致溃疡仍然存在困惑 .现在有一项用小鼠的研究提示 ,胃细胞表面有一种蛋白质帮助幽门螺杆菌产生的毒素来损坏胃粘膜 .早些时候的试验发现了该蛋白质 ,称其为PTprz ,在实验皿中该蛋白质位于暴露在幽门螺杆菌毒素的胃粘膜细胞表面 .其他研究说明 ,幽门螺杆菌毒素在胃粘膜细胞间隙引起酸的充盈而使胃粘膜细胞不稳定 .为了测定PTprz在胃溃疡中起什么作用 ,研究者给 2 4只小鼠口服称为Va…  相似文献   

13.
白三烯与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鼠及人的胃粘膜可释放白三烯(LT)。LT可引起胃蛋白酶分泌增多,胃粘膜血流量减少,影响胃的运动及降低跨胃电位差。乙醇引起的胃粘膜损伤与LT释放量增加呈平行关系。脂氧酶抑制剂等保护胃粘膜的作用与抑制LT释放有密切关系。脂氧酶抑制剂有可能成为一类有效的胃溃疡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4.
SNCG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SNCG在胃癌及正常胃粘膜组织中的蛋白和mRNA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0例胃癌及40例正常胃粘膜组织中SNCG蛋白表达情况,同时应用RT-PCR检测29例胃癌及15例正常胃粘膜组织中SNCG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SNCG蛋白在胃癌组中的表达高于正常胃粘膜组(Uc=7.149,P〈0.05),胃癌组中SNCG蛋白阳性表达与癌组织的浸润深度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Uc=2.742,Uc,3.970,P均〈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无关。SNCG 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胃粘膜组织(t=4.399,P〈0.01)。结论:SNCG在胃癌组织中的高表达与胃癌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密切相关,可能会成为胃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以及判断转移、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SNCG在胃癌及正常胃粘膜组织中的蛋白和mRNA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0例胃癌及40例正常胃粘膜组织中SNCG蛋白表达情况,同时应用RT-PCR检测29例胃癌及15例正常胃粘膜组织中SNCG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SNCG蛋白在胃癌组中的表达高于正常胃粘膜组(Uc=7.149,P<0.05),胃癌组中SNCG蛋白阳性表达与癌组织的浸润深度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Uc=2.742,Uc,3.970,P均<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无关。SNCG 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胃粘膜组织(t=4.399,P<0.01)。结论:SNCG在胃癌组织中的高表达与胃癌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密切相关,可能会成为胃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以及判断转移、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6.
血清胃泌素变化与急性胃粘膜病变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大白鼠血清中胃泌素水平的变化与急性胃粘膜病变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以消炎痛为诱因引起的急性胃粘膜病变大白鼠血清胃泌素水平明显增高。而维酶素可以抑制因消炎痛引起的急性胃粘膜病变时血清胃泌素的释放,对胃粘膜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构建呈现人白细胞介素-13(interleukin-13,IL-13)抗原肽的Qβ噬菌体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s,VLPs)疫苗。方法:将人IL-13抗原肽经基因重组插入Qβ噬菌体衣壳蛋白(CP)的C端。在BL21细菌中,经IPTG诱导CP及C端接有IL-13抗原肽的CP(CP/IL-13)同时表达。以硫酸铵沉淀及蔗糖密度梯度离心进行VLPs纯化及分析嵌合VLPs的存在,以HPLC分析VLPs纯度,以电镜观察颗粒形态。小鼠经皮下免疫VLPs后采集血清,以ELISA检测人IL-13特异性Ig G抗体水平。结果:重组蛋白CP与CP/IL-13获得成功表达,两者在密度梯度离心中有一致的、与QβVLPs相同的沉降行为,而CP/IL-13单独无Qβ颗粒行为。经纯化获得了高纯度颗粒,嵌合颗粒与Qβ颗粒形态相似。此外,该VLPs疫苗诱导小鼠产生了IL-13特异的抗体应答。结论:利用共表达策略可成功构建呈现人IL-13抗原表位的嵌合VLPs,为以主动免疫方式调控IL-13在疾病中的病理作用,提供了具有临床应用潜能的疫苗形式。  相似文献   

18.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命名的过程1982年4月,Marshall等人在培养人体胃粘膜活组织解剖样品时,发现了一种螺旋状的细菌,由于它具有弯曲杆菌属(Campylobacter)的特征,被定名为Camplobacter pyloridis后发现该种名的加词在拉丁文语法上是错误的,因此更名为幽门弯曲杆菌(Campylobacter pylori)。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在牙菌斑及胃粘膜分布状况。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 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对80 例慢性胃溃疡患者的牙菌斑及胃粘膜组织进行Hp 检测。结果:48 例胃粘膜Hp 阳性的患者中12 例牙菌斑Hp 阳性;胃粘膜Hp 阴性的患者无一例牙菌斑Hp 阳性;胃Hp 阳性检出率大于牙菌斑。结论:幽门螺杆菌不仅存在于胃粘膜组织中,也存在于口腔牙周组织中。提示牙菌斑可能是Hp 的重要寄居地。  相似文献   

20.
用细菌浸出法从低品位硫化铜矿中回收铜的研究及生产应用日益增多。但是,这种方法只对次生硫化铜矿及某些氧化铜矿效果好,而对于在铜矿中含量最大的原生黄铜矿,则浸出时间长,效果较差。黄铜矿的细菌浸出法在国外研究较多,取得一定进展。最近,Bruynesteyn及Duncan等人用细菌浸出磨细的黄铜矿精矿,可以加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