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3.
目的 分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的工作倦怠情况及影响因素,探讨两类机构中医务人员倦怠的水平差异。方法 采用Maslach职业倦怠普适量表(MBI-GS)对东北某地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乡镇卫生院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工作倦怠检出率为27.8%,工作倦怠程度影响因素是学历、职称、工资收入和绩效方案合理性。乡镇卫生院工作倦怠检出率为34.1%,倦怠程度主要受性别、工作时间、工作量和工资收入影响。结论 乡镇卫生院较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的工作倦怠感严重,应引起有关管理部门的重视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武汉市综合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协作的各种模式,提出推动城市两级医疗机构分工协作的建议措施。方法 运用快速评估方法,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结果 武汉市两级医疗机构的协作模式主要有大医院托管、直管、直接举办和对口帮扶。2007—2009年,各协作模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提供情况、双向转诊工作完成情况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结论 综合医院大力扶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医技水平的提升,是实施有效分工协作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5.
随着医师多点执业的进一步放开和人才发展体制环境的变化,以体制外医生为主的医生集团不断涌现,对推进医改、分级诊疗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均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从人事管理角度出发,分析体制外医生集团的优势与劣势、机遇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如推动以医生集团名义参与职称评聘、增设医师责任险、完善医保支付衔接等。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徐州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s,CHSC)居民素养认识情况以及健康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检索、定量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徐州市CHSC居民健康素养以及对健康管理满意度进行分析,了解其存在的问题。结果:青年组在健康知识、健康行为的正确率均显著高于老年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居民对计划免疫接种工作、传染病防治工作以及妇幼卫生保健工作满意度较高。但在健康教育宣传以及医护人员服务态度满意度较差。在健康管理机制上仍存在诸多问题。结论:徐州市居民健康素养存在较大年龄差异,居民对健康管理满意度有待提高,要加强借鉴与创新的结合,尽快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的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7.

通过文献评阅、专家访谈和现场调研等方法,对我国公立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目前的合作模式进行了归纳,并对每种模式的成效、优缺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临床医生人文素质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为提高临床医生综合素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方法 采用德尔菲法制定临床医生人文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在通过随机抽样法开展现场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法验证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各级指标的客观权重值;采用方差分析等方法分析临床医生人文素质现状。结果 方差齐性检验可知,Levene统计量为33.469,P=0.000,样本适合做方差分析。方差分析F=579.665,P=0.000,说明一级指标间得分具有显著性差异。对临床医生人文素质影响因素的探析结果显示,除了年龄维度中的25岁以下组得分显著低于其他年龄组,不同医疗单位间临床医生人文素质得分差异性呈弱显著性外,其他各维度间的得分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建立一个科学的临床医生人文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上海市三级综合医院临床医生工作幸福感现状,分析影响临床医生工作幸福感的多维因素,探索和实践具有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的改善方法和途径,建立常态长效机制,不断提高临床医生工作幸福感。 方法 以上海市隶属于4个不同系统的8家具有代表性的地方三级综合性医院的临床医生为调查对象进行抽样调查,调查结果使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在统计分析过程中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等分析方法。 结果 上海市三级综合医院临床医生的积极情感多于消极情感。临床医生的工作幸福感认知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对人际关系的幸福感认知较高,对福利报酬的幸福感认知较低。消极情感体验与上海市三级综合医院临床医生工作幸福感呈负相关,积极情感体验与上海市三级综合医院临床医生工作幸福感呈较强的正相关。结论 心理健康状况、收入水平、职业发展是影响上海市三级综合医院临床医生工作幸福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针对当前医疗资源的结构性失衡、居民看病就医的“倒金字塔”现象突出等问题,国家和各省市均采取了相应的政策导向和举措,目的在于引导秩序就医及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新型的区域医疗卫生协同网络在促进医疗资源纵向整合上有着明显优势,从上海浦东新区区域医疗中心联合区域内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构建业务紧密型的医疗卫生协同网的实践,围绕新农合按人头支付政策实施,探索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患者就医科学、合理的模式。  相似文献   

11.

Objectives

To reveal the equity of health workforce distribution in urba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HS), and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in China.

Methods

A community-based, cross-sectional study was conducted in China from September to December 2011. In the study, 190 CHS centers were selected from 10 provinces of China via stratified multistage cluster sampling. Human resources profiles and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CHS centers were collected. Lorenz curves and Gini Coefficient were used to measure the inequality in the distribution of health workforce i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s by population size and geographical area. Wilcoxon rank test for paired samples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differences in equity between different health indicators.

Results

On average, there were 7.37 health workers, including 3.25 doctors and 2.32 nurses per 10,000 population rati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in all indicators across the samples, while Beijing, Shandong and Zhejiang ranked the highest among these provinces. The Gini coefficients for health workers, doctors and nurses per 10,000 population ratio were 0.39, 0.44, and 0.48, respectively. The equity of doctors per 10,000 population ratio (G = 0.39)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doctors per square kilometer (G = 0.44) (P = 0.005). Among the total 6,573 health workers, 1,755(26.7%) had undergraduate degree or above, 2,722(41.4%)had junior college degree and 215(3.3%) had high school education. Significant inequity was found in the distribution of workers with undergraduate degree or above (G = 0.52), which was worse than that of health works per 10000 population (P<0.001).

Conclusions

Health workforce inequity was found in this study, especially in quality and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These findings suggest a need for more innovative policies to improve health equity in Chinese urban CHS centers.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武汉市大医院“直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诊模式的实施效果。 方法 通过对转诊组与非转诊组各200例患者进行对照比较分析,从治疗效果、治疗费用及费用构成等方面进行评价。 结果 “直管”项目有效促进了社区与大医院之间双向转诊的开展,减少了患者住院天数与住院费用。结论 建议明确界定“直管”模式的政策定义、加快建设区域信息网络共享机制和加大政府医疗保险政策的支持力度,从而进一步发挥“直管”项目在促进双向转诊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院前急救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建立,可合理利用卫生资源,完善院前急救网络建设,充分发挥各级医疗机构的作用,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技术和质量,实现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共享和突发事件应急救援联动,完善双向转诊和分级诊疗体系,形成有效衔接的联动机制,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北京市123家医疗机构网站信息披露情况的调查,分析我国医疗机构信息披露情况与医疗机构服务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 建立数据字典,利用词频统计方法,以医疗质量词频为例,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分析网页词频与医疗机构运行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 网页中“医疗质量”出现的词频数与医院的住院死亡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同时较好的信息披露可以有效消除因死亡率高给医疗机构带来的负面效果。结论 目前,我国医疗机构的信息披露工作薄弱,披露内容单一,我国在公立医院改革中需重视医疗机构的信息披露工作,建立公立医院绩效评估体系,定期向公众发布。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分析深圳市社区健康服务运行机制改革试点措施的最新进展及实施效果。方法 对深圳市未实施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改革试点的TR1区、TR2区以及改革试点地区RE3区共计65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改革试点地区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P=0.003)、中级职称及以上人员(P=0.000)比例均高于非试点地区,学历及职称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08—2009年改革试点地区双向转诊人次增长率高于非改革试点地区。结论 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运行机制改革试点进一步促进了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与举办医院之间在人员、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协作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以SWOT模型作为理论框架,运用词频分析法梳理相关文献,归纳三级综合医院健康管理中心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并在此基础上,为三级综合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提出相应的SO、ST、WO、WT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以医用“SERVQUAL理论为基础,根据医院实际重新设计了”SERVQUAL模型‘(服务质量差距模型“各条目,对与”SERVQUAL模型“ 在医疗服务质量评价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 以北京市某医院117名患者及48位医务人员为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测算患者对医院服务质量的SQ值(患者对于医疗服务的期望程度与实际感受程度之差)及医务人员的服务自我评价。结果 患者对医院服务质量的SQ值呈现了其在对医院医疗服务的感知与期望间有较大的差距,并通过医患之间的数据对比阐明医务人员所提供的服务质量与患者所感受的服务质量间同样存在差异。结论 SERVQUAL模型是一种从患者角度评价服务质量的方法,可以结合患者对于医疗服务的期望和实际感受,科学地了解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程度,并据此发现医疗服务中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