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南部的晚二叠世地层相当发育并产有丰富的菊石和鹦鹉螺化石。赵金科等(1978)曾对华南晚二叠世菊石进行较系统的研究,关于鹦鹉螺,限于标本,仅描述了部分保存较好的。近年来,在安徽、湖南、广西又陆续发现一些鹦鹉螺化石,其中有的保存相当完整,特在此文予以报道。头带角石科鹦鹉螺是二叠世常见的化石,本文新建的Nodonautilus gen.nov.与Neoclavinautilus gen.nov.即属于此类。这类鹦鹉螺的壳面往往饰有发育的肋与瘤,有时骤然一看,与假提罗菊石类有某些相似之处,如果标本好,保存有缝合线则就不难区分,因为鹦鹉螺的缝合线远较菊石的简单。 Permonautilus属系首次在我国发现,这类鹦鹉螺很特征,即在近口部处脐缘迅速向侧部 相似文献
2.
贵州西部晚二叠世长兴期菊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记述的菊石采自贵州安顺轿子山、六枝纸厂、郎岱黑拉嘎、晴隆中营和大煤山等地,时代都是晚二叠世长兴期。依据地层的纵向分布规律,可分为二个鲜明不同的组合,代表早、晚两期。早期组合以含Shevyrevites,Paratirolites,?Abichites,为特征,其余分子有Pseudogastrioceras及少量原始的Pseudotirolites。这一组合仅见于安顺轿子山螺蛳坡。晚期组合以含丰富的 相似文献
3.
贵州西部晚二叠世的䗴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系统描述了贵州西部晚二叠世的(竹蜓)类6属、51种、一亚种和一未定种,其中24新种;建立了两个带和两亚带,自下而上为:1.Codonofusiella 带,2.Palaeofusulina 带,后者包括(1)P.minima-Nankinella guizhouensis 和(2)Palaeofusulina sinensis 两亚带。对Codonofusiella 带的涵意作了进一步阐述,讨论了Palaeofusulina 作为二叠系和三叠系分界标志的重要意义。并扼要介绍了国外晚二叠世含(竹蜓)地层和贵州西部晚二叠世的(竹蜓)类化石带的对比。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的晚二叠世轮藻化石产自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南部之地表及井下剖面中,计有2属4种,其中2新种(Stomochara kulunshanensis sp. nov., Porochara moyuensis sp. nov.)。这一化石组合不同于我国目前已知的晚二叠世轮藻类组合,而与欧洲同期轮藻类组合相近,可能反映了当时塔里木盆地与欧洲气候环境相近。文中还讨论了晚古生代末期轮藻类的演化关系,指出无顶孔的Paracuneatochara应起源于早二叠世早期或晚石炭世末期的Cuneatochara或与其性状相近的某属。 相似文献
5.
贵州晴隆、安顺晚二叠世三叶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记述贵州晴隆、安顺晚二叠世的三叶虫2属6种,其中属于Pseudophillipsia 的5个新种。建立了一新属Acropygy,丰富了晚二叠世三叶虫化石资料。 相似文献
6.
记述的鹦鹉螺主要产于太原组煤层顶板的深灰色砂质泥岩,少数产于石灰岩中,共4科7属14种。其中Tainoceratidae科和Grypoceratidae科标本颇为丰富,前一科属种较多,有3属9种。Pleuronatilus属曾见于我国北方甘肃、山西、河北等省的上石炭统(尹赞助,1933),而Tainoceras,Gzheloceras则为华北地区上石炭统首次发现;后一科除我国北方各省已报道的Domatoceras外,另建立1新属新种Feichengocerasfossalumgen.etsp.nov.。Trigonoceratidae科和Koninckioceratidae科在本区上石炭统各发现1属,即Aphelaceras和Foordiceras。从鲁西晚石炭世Foordiceras的发现,表明此属最早应始于晚石炭世,繁盛于二叠纪。晚石炭世本区海水时进时退,在滨海沼泽之后,随之而来的大面积海侵,由于陆缘浅海区阳光充足、盐度正常、藻类极度繁盛,为营游泳生活的鹦鹉螺和底栖生物提供了生存和繁衍的有利条件,故能在生物繁盛、沉积物堆积速度较快的情况下,保存大量完好的生物化石。 相似文献
7.
记述的菊石采自鄂东南大冶柯家湾晚二叠世大隆组,主要产于硅质页岩、硅质岩的灰岩透镜体中,共8属11种.此区大隆组仅相当于长兴阶的上部;Meitianoceras 在本区的出现,表明此属不仅分布于长兴阶的下部,也可延伸到长兴阶的上部.整个大隆组的化石,以自游生物为主,底栖类型很少.菊石中壳体大、壳面肋瘤发育者数量少,而壳饰弱、个体小者大量繁盛,呈现高丰度、低分异度的特点.保存化石的灰岩透镜体中具星散状的黄铁矿.本区晚二叠世晚期处于局部封闭的海湾环境. 相似文献
8.
1963年,我所的一个野外队,在河南济源大峪槐圪塔岭,采集了一批脊椎动物化石。野外地点号是63024。本文就这一地点的一些脊椎动物化石,加以鉴定。根据野外工作的人员观察,所有化石均属于石千峰统下的石盒子统上部。化石的保存是十分破碎的。大多数不能鉴定。看来是由于原来保存情况不好,堆积 相似文献
9.
江西宜春晚二叠世早期菊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78年春,笔者之一(马俊文)及赵永庆、徐章廷等,在宜春卢村一带系统测制乐平组剖面,并在原老山段及王潘里段,采得丰富的菊石及少量鹦鹉螺化石,经鉴定,菊石有3属、23种,本文只描述其中2属、16新种及1未定种.同时,根据这一材料,对王潘里段的归置作一初步探讨.王潘里段就是冯景兰(1950)创立的王潘 相似文献
10.
通过综合岩相和生物群落特征对贵州罗甸干田坳晚二叠世生物礁进行分析,将研究区划分出三期造礁旋回。对造礁海绵在三个造礁阶段,以及礁前砾屑岩的成分面积进行统计,计算出各阶段的造礁成分组成状况,还原当时的造礁群落。共鉴定出纤维海绵纲3科4属,房室海绵纲9科10属和硬海绵纲2科2属。数据表明自始至终纤维海绵纲的小领针海绵属都为造礁群落里的优势生物,其中S1阶段房室海绵纲的多囊腔海绵属种、叠瓦腔海绵属种和泡腔海绵属种为造礁主体;S2阶段小领针海绵和一纤维海绵未知属种为造礁主体,S3阶段房室海绵的多囊腔海绵占造礁主导地位。统计表明造礁海绵群团的分异度由S1至S3期降低明显。同时着重对本礁点主体的S2阶段骨架礁岩各个部分的结构特征进行细致分析,尤其是RFC的形成历史进行探讨,碳氧同位素测试得到的数据表明S2阶段古水温经历了高达16℃左右的波动,而RFC形成时的古水温为37.86℃,它是一种高温海水的反映;最后通过与南盘江盆地同期的紫云礁和茅口期的广西隆林礁进行对比,揭示它们的成礁模式和演化的异同。 相似文献
11.
贵州晴隆中营的上二叠统、下三叠统已有详细的研究。本文仅对地层中出现的腹足类化石做生态学的研究。本区上二叠统划分为峨眉山玄武岩组、龙潭组、凉风坡组,下三叠统为飞仙关组。龙潭组是一套碎屑岩夹一层厚层状石灰岩,含海相化石;凉风坡组也是一套碎屑岩,但夹有较多的硅质结核和硅质灰岩层。飞仙关组和凉风坡组之间是连续过渡沉积。根据沉积物和古生物特征推测,从龙潭组到凉风坡组的岩相是由滨海沼泽相变为浅海滨海相(姚兆奇、徐均涛等,1980),海水由龙潭期的时进时退变为长兴期的逐步加深。岩相的变化在古生物面貌 相似文献
12.
新疆塔里木盆地西缘晚二叠世介形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晚二叠世海相和非海相介形虫的研究比较薄弱,仅在贵州、云南(王尚启,1978)、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关绍曾等,1978)及河南(徐茂钰,1981)等地零星地发现和描述,在新疆北部也有发现。本文记述的是新疆塔里木盆地西缘的材料,系吴绍祖同志采自柯坪印干村、苏巴什、塔格等地上二叠统沙井子组的标本。共4属9种(其中7个新种),包括非海相 相似文献
13.
天津张贵庄晚二叠世孢粉植物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天津张贵庄SR13号钻孔原归为石盒子组的地层近顶部发现了丰富的孢粉化石,这一组合兼具上石盒子组和孙家沟组孢粉组合的特征。一方面,它与上石盒子组(特别是其上部)组合有不少共同分子,在蕨类孢子和裸子植物花粉(包括具肋花粉)的含量比例上也可以与之对比,但缺乏一些标志分子。另一方面,在属种组成上,当前组合与已知的孙家沟组合也颇可比较,而且出现了一些中生代色彩的分子。这一组合的揭示与研究有助于提高人们对华北晚二叠世晚期孢粉植物群特征的认识。依据当前组合与已知相关孢粉组合的对比讨论,将其时代定为晚二叠世,并倾向于晚二叠世晚期(对应于孙家沟组)。 相似文献
14.
滇西晚石炭世一早二叠世苔藓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4个双壳类化石组合特征及沉积环境,描述了双壳类2新属(Sichuatrigonia, Pseudoburmesia)和11新种(包括新亚种).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贵州募役剖面长兴期腕足动物群进行了系统分类鉴定和古生态分析,发现其与前人所报道的华南同时期腕足动物群存在着显著的差别,以Spiriferellina为绝对优势属,包含少量华南长兴期的常见分子,如Fusichonetes、Araxathyris和Peltichia等。募役剖面的腕足类化石主要产自碎屑岩层位,与华南同期碎屑岩相剖面的腕足动物群落相比,该动物群中的优势分子个体较大、壳体较厚且发育较粗大的壳疹,这可能与长兴期募役剖面动物群所处的特殊栖息地环境(浅水碳酸盐岩台地与深水硅质碎屑岩盆地之间的过渡地带)有关。二叠纪末期大规模的火山作用导致水体中碎屑物质含量增加,影响腕足类的滤食效率,而募役剖面清澈、水动力弱的水体环境,为滤食性的腕足动物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最后,通过与华南长兴期不同沉积相区腕足动物群落(六枝剖面、稻堆山剖面、中寨剖面、新民剖面、马家山剖面和仁村坪剖面群落)的对比分析,发现募役剖面腕足动物群与毗邻的六枝剖面腕足动物群在属级组成上的相似度较高,且过渡岩相栖息地环境下的腕足动物群在生物灭绝事件前也呈现出高优势度、低均匀度的群落结构特征,指示海洋底栖生物群落已经先于二叠纪末期生物集群灭绝事件出现了早期危机信号。 相似文献
16.
17.
记述了甘肃玉门上二叠统西大沟组上部恐头兽类Anteosauridae科一新属新种-玉门中华猎兽(Sinophoneusyumenensisgen.etsp.nov)该化石与俄罗斯伊舍夫地区Ⅱ带的Titanophoneus处于同一进化水平,其时代应为晚二叠世早期,这是我国首次发现的原始肉食anteosaurid恐头兽类头骨化石,甘肃西部在继俄罗斯,南非之后该类原始似哺乳爬行动物化石的又一重要产地。 相似文献
18.
贵州西部晚石炭世腕足动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描述贵州普安、晴隆地区晚石炭世晚期及少数早二叠世腕足动物的新属、种,建立本区上石炭统上部的两个腕足动物化石组合。认为腕足动物显著的演进更新不是发生在Tritici-tes 带与Pseudoschwagerina 带之间,而是出现在Robustoschwagerina schellwieni 带之上,为划分中国南方石炭系和二叠系的界线提供了又一佐证。 相似文献
19.
《古生物学报》2016,(4)
晚二叠世长兴期至三叠纪末,地球经历了一系列重大全球性事件,全球的地质和古地理环境以及生物群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对于海洋底栖的腕足动物来说,影响尤为巨大,发生了明显的属种更替。本文通过全球1 421个化石点采集到的9 934条分属2 458种、482属、105科、12目的腕足动物化石数据,建立这一时期的腕足动物全球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分析腕足类多样性从长兴期到三叠纪各期的演变规律。从腕足动物分异度变化来看,晚二叠世长兴期到三叠纪末经历了一个灭绝期、残存期、萧条期、复苏-辐射期和灭绝期的过程。腕足动物的属种构成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晚二叠世主要以长身贝目、直形贝目、石燕贝目、小嘴贝目、正形贝目和无窗贝目为主,此外还包括穿孔贝目、准石燕贝目、舌形贝目等属种多样性较低的类型。受二叠纪末大灭绝事件影响,长身贝目、直形贝目和正形贝目灭绝,在中—晚三叠世大量繁盛的主要是小嘴贝目、准石燕贝目和穿孔贝目分子。 相似文献
20.
湖南慈利晚二叠世松藻类化石古生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发现,湖南慈利虾米洞剖面上二叠统长兴组含有丰富的松藻类和粗枝藻类化石,并且两者各自成带。松藻类化石包括3属(Anchicodium,Gymnocodium,Permocalculus)7种;粗枝藻类化石包括3属(Epimastopora,Mizzia,Macroporella)。基于形态结构和矿物组构的相似性,本文建议将以前归入裸海松藻科的化石属全部归入松藻科。松藻类化石分布在代表低能环境的粒泥岩和泥粒岩中;而粗枝藻类化石产出在松藻类层位之上代表高能环境的亮晶颗粒岩中。由于对光线的依赖,本文把晚二叠世松藻类的古水深范围限定在20–80 m,把粗枝藻类的生活环境限定在水深约为20 m以浅的浪基面之上的较高能浅水环境。认为该剖面从下部的松藻类群落演替到上部的粗枝藻类群落的主控因素是水深的变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