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对宁波北仑NBBL钻孔约6.5m长柱状样中的有孔虫进行分析及定量统计,结合AMS14 C测年结果,恢复了宁波北仑中晚全新世古环境变化历史。研究结果显示,该区在全新世经历了一个完整的海进-海退演变过程。早中全新世(~7 300Cal aBP以前),宁波北仑为陆地;自~7 300Cal aBP开始,海水开始影响北仑地区,该区域为滨岸沼泽相;~7 150—2 480Cal aBP演变为近岸浅海环境,此时段为海侵最盛期;~2 480Cal aBP以后,海水影响逐渐减弱;其后海水完全退出该地区,北仑地区变为陆地。  相似文献   

2.
对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野鹿荡DF20钻孔21 m长沉积物岩芯开展了详细微体古生物学定量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沉积物中浮游有孔虫仅在下部部分层位少见,含丰富的底栖有孔虫化石。研究共识别出47属66种底栖有孔虫,尤其以Ammonia beccarii var.,Cribrononion vitreum,Cribrononion subincertum,Elphidium advenum,Pseudononionella variabilis,Stomoloculina multangula,Elphidium magellanicum,Pararotalia nipponica,Elphidium hispidulum和Ammonia compressiuscula等近岸和内陆架浅水分子高含量为主。其中Ammonia beccarii var.最高达87.5%,平均含量超过50%。结合钻孔底部沉积物中贝壳的初步测年资料,该钻孔底栖有孔虫组成和变化揭示了野鹿荡地区近七千年来沉积环境存在一个由相对较深的近岸浅水海洋环境向海陆过渡相半咸水环境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3.
浙江岸外东海内陆架MD06-3040柱状样完整保存有10.6 cal.kaPB以来的全新世沉积记录,采取257个沉积物样品进行了有孔虫和介形虫定量分析.依据丰度上的优势成分和特征种的分布,识别出6个底栖有孔虫组合和4个介形虫组合.应用属种组合和不同生态(表生/内生、内陆架/中-内陆架、暖水)种的丰度,探讨了研究区全新世以来的古环境变迁.分析结果揭示了研究区全新世早期海面快速上升,沉积环境由滨岸内陆架(10.6-9.8Cal.kaBP)、内陆架外缘(9.8-7.8 cal.kaBP)转变至中陆架内侧并达全新世最高海面(7.8-3.4 Cal.kaBP).台湾暖流在8.O Cal. kaBP起开始发育,并在5.7-2.8和0.7-O cal.kaBP二个时期派生出明显的上升流.台湾暖流及其所派生的上升流是造成东海陆架泥质快速沉积的最主要原因.依据浮游有孔虫Globigerina bulloides的丰度变化,推测浙闽沿岸流在4.9-3.2 Cal.kaBP时期最为强盛.  相似文献   

4.
文中对上海奉贤DY03孔222m长的沉积物柱状样样品进行有孔虫定量统计分析,结合颗石藻、孢粉等其它古生物学资料,重建了晚新生代长江三角洲南部沉积环境变化。钻孔孔深60m以上发现有孔虫产出,包括60—40m与24.6—2m两层位,尤以24.6—2m有孔虫丰度较高。孔深60m附近有孔虫丰富,底栖有孔虫主要属种为Ammonia beccarii vars.,Nonionella stella,Protelphidium tuberculatum,Elphidium advenum和Astrononion tasmanensis等,而58.8—49.2m则不含有孔虫;孔深48.8—40m,有孔虫丰度、分异度均从下而上降低,从以Ammonia beccarii vars.-Elphidium advenum组合为主,Ammonia compressiuscula,Florilus decorus,Pseudononionella variabilis及Nonionella stella等繁盛的面貌,变为仅含少量的Ammonia beccarii vars.和Elphidium limpidum等。有孔虫群落在60—40m层位呈现了其沉积环境由滨岸演变为浅海、又转变为滨岸的演化序列。另一有孔虫丰富层位(埋深为24.6—2m)中,有孔虫分布连续、丰度高、属种分异度高,其中下部21.4—8.8m含有大量的低盐种Pseudononionella variabilis,Stomoloculinasp.以及少量Heterolepaspp.和Lagena hispida;中部8.4—5.0m产出大量深水型分子Ammonia compressiuscula及代表高温、高盐环境的瓷质类型Quinqueloculina seminula,Triloculina rotunda和Spiroloculina laevigata;上部4.8—2m中深水类型缺失,从下至上显示了一个海水由浅到深再变浅、海水盐度由低到高再变低、海水温度由低到高再变低的海侵-海退过程,且本次海侵较上次海侵水深更深、范围更广。对比显示,DY03孔24.6—2m地层相当于中国东部广泛存在的第一海侵层(全新世),而60—40m地层则相当于第二海侵层(晚更新世),有孔虫等生物群落演化反映了该地区晚更新世以来的两次较大海水进退过程。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广东江门市蓬江区沉积物钻孔产出有孔虫的鉴定与定量统计分析,结合沉积物中双壳类壳体AMS~(14)C测年结果,揭示了该区晚更新世末期以来经历了陆相-海陆过渡相-陆相的沉积古环境演变过程。海陆过渡相地层中的有孔虫分异度极低、但丰度较高,以近岸浅水种Ammonia beccarii vars.和Elphidium magellanicum为优势种,反映三角洲平原环境受径流影响强烈。位于同一剖面的多个钻孔横向对比显示海水最远达到江门市蓬江区弓田村附近。最大海侵发生应晚于7540aBP(日历年)。  相似文献   

6.
南海北部HY4-901孔浮游有孔虫特征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海北部HY4-901孔沉积连续、粒度均匀,浮游有孔虫丰富,共鉴定10属26种,其中以暖水种占优势,凉水种也有相当含量。浮游有孔虫组合的研究表明,本区的溶解作用不强,不是影响CaCO_3分布的主要因素。全新世的气温变化,可以分为五期:1)迅速升温期,2)高温期,3)降温期,4)温暖期,5)温凉期。  相似文献   

7.
8.
崇明东滩DT孔有孔虫组合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崇明东滩DT孔的微体古生物学研究,结合沉积物粒度特征、环境磁学特征及14C测年分析,详细阐述了崇明东滩13.0kaBP年来的有孔虫组合特征。自下而上将该孔有孔虫划分出5个组合带,探讨了DT孔5个有孔虫组合带潮流作用变化特点,自组合带1(13.0—8.0kaBP)至组合带4(1.0—0.36kaBP)潮流作用依次增强;组合带4(1.0—0.36kaBP)至组合带5(0.36—0kaBP)潮流作用呈减弱趋势变化;沉积速率自组合带1(13.0—8.0kaBP)至组合带5(0.36—0kaBP)变化特点为较低→高→较高→低→较低;自13.0kaBP年来,按浅海→浅海-河口湾→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河口沙坝→潮汐水道-潮滩的规律演变。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IODP349航次U1433站岩芯上部0~300m更新世沉积物样品中的有孔虫,目的是寻找深水海盆钙质沉积的证据并探讨其古环境意义。该站位于南海西南次海盆残留扩张脊,水深4 379m。沉积物主要由泥质、砂质及钙质软泥层组成,具明显的深海浊流沉积特征。结合古生物、古地磁和颜色反射率的年龄框架指标,确定本段岩芯年龄为0-2.23Ma,包含氧同位素MIS 1-85期。结果显示,有孔虫丰度变化很大,个体普遍较小、分选好,持续分布差,属典型的远端浊流沉积。不同沉积层之间相对应的有孔虫特征(如丰度和保存情况)不对称,可识别17个浊积层组,标志超冰期尺度的浊流活动大事件。浊积物的源区,主要为南海西北部河流以及南部的巽他陆架和婆罗洲-巴拉望岛以及周围岛礁,而南海东北部和西部陆源区也可能有所供给。远端物源的证据是更新世浊积物含渐新世-中新世浮游有孔虫属种,这些老地层多见于南海北部和东南部陆坡。因此我们推测,U1433站的更新世浊流沉积物,主要来自周边地区,部分原产于北部陆坡,可能以与现代相似的涡流方式被搬运至西南次海盆。  相似文献   

10.
文中报道的拉氏大眼蟹化石(Macrophthalmus latereillei),产自浙江瑞安上望地区海滨泥鎏,为新近纪全新世的化石遗体。从沉积环境分析,进而证实这是一类穴居于海滨沿岸沙泥滩的类型。它为我国稀有的蟹类化石增加了新的记录。为探讨与周缘地区蟹类动物群的关系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长江口北支兴隆沙XL2孔25个沉积物样品的有孔虫定量分析,发现该孔自下而上有4个有孔虫组合带(含10个有孔虫组合亚带),有孔虫分异度偏低,丰度变化大,壳径偏小,含有壳径细小的浮游有孔虫,部分壳体有机械破坏现象,这些特点反映出埋葬群在形成过程中受潮流的搬运、机械分选和破坏作用.结合沉积物粒度分析和环境磁学分析,揭示了该孔沉积环境自下而上按潮流脊-潮汐水道-潮流脊-潮坪演变的模式,进而探讨了长江口北支沉积水动力和物源.  相似文献   

12.
在山东半岛南部近岸海域QDZ03孔16.2m的沉积记录中,通过有孔虫和介形类化石群落的定量分析,探讨了研究区晚第四纪氧同位素(MIS)4期以来古沉积环境演变。在距今6万年前后开始的黄海海退期(相当于MIS4期),发育了有多次沉积间断的第1层(孔深16.2~12.0m)陆相地层。进入玉木亚间冰期(相当于MIS3)后,由于海平面的震荡上升,发育了第2层—第5层的滨岸弱海相—陆相沉积层,其中第5层上部可能包含部分MIS2期的产物,而MIS2期绝大部分沉积地层缺失。在距今12 000—11 000年前,海水逐渐由黄海入侵到青岛地区,发育了第6层下段(孔深9.1—8.6m)的海陆过渡相沉积层;在全新世最大洪泛面MFS来临之前(距今约11.0—9.0ka期间),海平面进一步上升,钻孔中发育了第6层中段(孔深8.6—7.7m)的滨岸相沉积层。随着距今6 000年前南黄海最大海泛面出现,后降至现今水平,并基本保持稳定状态,在黄河、近岸短源河流以及海岸带基岩侵蚀物等物质联合贡献下完成了南黄海中部泥质沉积体在近岸的延伸(7.7m以上),其中顶部约4.8m以上粒度粗化及与之相关的较多含量胶结壳有孔虫化石的出现,可能与约3 000—2 000年以来海岸带地区人类活动的加剧有关。  相似文献   

13.
作者对舟山港区43个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定量分析,共鉴定出底栖有孔虫33属60种。研究海域各站位均发现浮游有孔虫壳体,个体细小、属种单一,未发现活体个体。研究海域底栖有孔虫组合以玻璃质壳为主,平均含量86.71%,有孔虫丰度均值为1 676枚/50克,总体有孔虫组合为Ammonia beccarii vars.-A.maruhasii-Epistominella naraensis。研究发现,表层沉积物中大个体有孔虫(Ammonia beccarii vars.等)与小个体有孔虫(Epistominella naraensis)分布与潮流搬运呈密切相关关系,提示可能存在不同的搬运机制。与前人研究相比,研究海域有孔虫组合呈现以下变化:(1)胶结质壳有孔虫含量增加,个别站位出现15.89%的高值;(2)出现耐污染属种;(3)环境敏感属种畸形比例增加。研究表明,沉积搬运作用和环境参数变化是影响研究区有孔虫组合的重要因素,为有孔虫作为环境指标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4.
青海省南部治多-杂多一带早石炭世有孔虫动物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青海省南部的治多—杂多一带1/25万地质填图中,于杂多群中首次发现非筵有孔虫,建立2个组合,即Endothyra-Mediocris—Archaediscus组合和Bradyina-Endothyranopsis组合,地质时代为早石炭世大塘期德坞期,与华南、塔里木盆地、西秦岭、前苏联等地同期生物群可很好地对比,同时结合大冢相似系数的计算表明,青海南部地区在早石炭世属于特提斯大区华夏生物区华南省。  相似文献   

15.
长江三角洲DY03孔颗石藻及沉积环境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上海奉贤DY03孔的颗石藻化石。钻孔60.8-2m深度产颗石藻化石,涵盖上更新统的川沙组、南汇组,全新统的娄塘组、上海组和青浦组。颗石藻化石赋存于灰色泥、泥质粉砂或粉细砂中,但化石种类贫乏。群落面貌以Gephyrocapsa oceanica占绝对数量,Braarudosphaera bigelowii,Helicosphaera hyalina和Heli-cosphaera wallichii等偶现,属典型的单种类组合。研究依据颗石藻定量统计,划分出两个海相层:第一海相层,孔深61-40m,属上更新统川沙组和南汇组,颗石藻丰度低,属种单一,代表了海侵过程中的潮上带环境;第二海相层,孔深24.8-2.0m,属全新统娄塘组、上海组和青浦组,颗石藻化石丰度较高,并有数个属种共生,反映当时的滨岸潮上带-河口滨海-浅海近岸海湾的环境演化过程。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长江三角洲全新世海侵之强度和范围都超过晚更新世发生的海侵。此外,本文仔细讨论了Gephyrocapsa oceanica的生态特征,显示其为一个盐度适应能力较强、分布广泛的暖水种。  相似文献   

16.
长江口及其邻近水域叶绿素a的垂直格局及成因初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2005年9月~2006年5月逐季进行的4次多学科综合调查, 报道了长江口及其邻近水域叶绿素a的垂直分布特征, 并探讨了环境因子和长江冲淡水过程对浮游植物生物量垂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 水柱平均叶绿素a在春季最高、冬季最低, 高值区位置因季节而异, 常出现在低盐或等盐线密集的水域; 河口区和外海区水体垂向混合均匀, 除夏季外叶绿素a的垂直变化均较小; 冲淡水区水体呈现层化特征, 叶绿素a高值集中分布在浅层水体。低盐的长江冲淡水占据上层水体, 良好的营养盐条件促进了浮游植物的生长; 外海高盐水控制的下层水体, 较低的营养盐浓度和较弱的光强不利于浮游植物生物量的积累。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南黄海西北陆架边缘的300个表层沉积物样品中的底栖有孔虫数据,与相应站位的水深、底层水温、盐度、沉积物粒度、有机碳含量等环境参数作了分析研究。除趋势对应分析(DCA)、典型对应分析(CCA)表明有孔虫种群分布与水深、夏季底层水温(Ts)和冬季底层水盐度(Sw)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数值对应关系。利用加权平均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WA-PLS)建立了底栖有孔虫数据与上述环境因子之间的数值转换函数。水深、Ts与Sw转换函数的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分别是10.8%、11.5%和12.5%,与利用其他指标建立的此类转换函数水平(8%—20%)相当。利用此类统计建模方法建立近岸底栖有孔虫分布与浅海环境因子之间的数值关系是一项新的尝试,结果表明在我国近海底层水体古环境研究中底栖有孔虫转换函数是一种具有一定潜力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次报道了湖北京山地区早三叠世有孔虫动物群,计6属15种,其中包括4新种,在对该动物群分析基础上,作者建立了Aulotortuschialingchiangensis-Dichospirasinensis组合带,通过对其古生态特征及生物相研究,揭示了该动物群的生活习性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简述了该有孔虫动物群的发现在地层划分对比及油气勘探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对西格陵兰海域GA306-GC3孔中的89个样品进行鉴定,共发现46个属的107个硅藻种及其变种,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后发现该孔可分为3个硅藻带和2个亚带。硅藻丰度变化与格陵兰冰芯重建的6 700年以来的温度变化具有明显一致性,同时也与其它古气候记录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共同追溯了西格陵兰海域6 700年来的气候变化,记录了全新世大暖期、黑暗时代冷期、中世纪暖期和小冰期等古气候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