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记述了异科一新属,即滇属 Dianphasma gen.nov,一新种即微翅滇Dianphasma microptera sn.nov.。标本采自云南省小中甸,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2.
在整理中国农业大学收藏的广西■目标本中,作者发现有采自武鸣大明山异■科一新属和一新种,现记述如下。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文中采用长度单位为mm。仿圆筒报属Paragongylopus新局体中型,圆筒状。体表粗糙,背与腹面被不规则瘤突,具纵脊与侧脊。头略延长,眼间有一对锥突;触角短,3节,远短于前股节,柄节膨大,梗节短小,鞭部仅1节,不规则律状。缺前、后翅。3对足股胜节具少量钝齿,前股节棱脊明显,基部略内弯,中后足股、胜节棱脊平钝而不明显。臀节稍长,后缘中央微内凹。腹瓣较扁平,后缘几成截形,不超过腹… 相似文献
3.
本文记述来自四川省科、短肛属BaculumSaussure二新种。模式标本分别存放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和北京林业大学。文中度量单位为mm。 相似文献
4.
本文记述采自云南西双版纳,长腹瓣■属ProsentoriaBrunner一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长度单位为mm。版纳长腹瓣根Proentorabannaensis新种(图1~2)雌性:体瘦长,光滑,被稀疏短毛。黄褐色。头长,背面平坦,中央具1纵沟,后头形成4个隆起。复眼深褐色,近圆形外突。眼间无角刺。触角分节明显,24节,约为前股图1~2版纳长腹瓣糊Prose。tor。bannaens。ssp.nov.旱,腹部7~9节1.背面观;2.侧面观节长的1/3;炳节扁宽,具中脊;梗节短柱形,约为柄节长的1/3;鞭节端部两节长于其余各节。前胸背板长方形,中央… 相似文献
5.
蜉蝣属一新种(蜉蝣目:蜉蝣科)(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详细描述了采自安徽黄土坑的一新种:黑翅蜉(Ephemeranigropterasp.nov)的形态特征,并对前人划分蜉蝣属各亚属的标准作了修订。认为将前翅MP2脉与CuA脉在基部连接与否作为划分蜉蝣亚属的标准比较可行。这样,黑翅蜉应归入到蜉蝣属叉蜉亚属(Dicrephemera)。黑翅蜉区别于蜉蝣属其它种的特征为:1)雄成虫前翅外侧大部分呈棕红色,半透明,雌成虫的前翅只具少许斑点,翅透明;2)后翅外侧缘具棕红色斑纹,半透明,而雌成虫后翅不具斑纹,透明,3)雄、雌成虫腹部背板上的斑纹形式及排列;4)雄成虫的尾铗大部分为黑色;5)雄成虫的阳茎的形状独特,且两阳茎紧靠。 相似文献
6.
记述云南省目异科刺属Cnipsomorpha 1新种:昆明刺Cnipsomorpha kunmingensis, sp. nov..模式标本分别存放于北京林业大学与西南林学院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7.
在海南省琼中县、陵水县和乐东县发现埃蜉属一新种,定名为海南埃蜉Ephoronhainanensissp.nov,新种与广泛分布于欧洲、亚洲北部(俄罗斯、蒙古、中国东北)的贞洁多脉蜉Ephoronvirgo(Oliver,1791),相近似,但新种前翅MA脉分支点不与Rs脉第2次分支点位于同一纵线上,而在Rs脉第2次分支点之后;贞洁多脉蜉的前翅MA脉分支点与Rs脉第2次分支点位于同一纵线上。两者有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8.
华枝(虫脩)属Sinophasma Günther隶于长角枝(虫脩)亚科Necrosciinae中的一个属。迄今为止,世界上其它地区尚未发现该属种类,仅有我国南方数省产此属昆虫。竹节虫分类学家Günther于1940年将我国福建、广西产的一种订为本属模式种,特用Sino-词首,意产自中国。当时共计有四种,但不了解其寄主和危害性,经我们观察,这属昆虫常生活于壳斗科植物的锥木林内,有的能对林木生长造成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来自中国沈阳的利姬蜂属一新种:弓脉利姬蜂Symphertacurvivenica,sp.nov。本新种与羚利姬蜂S.antilope(Gravenhorst)相近,可通过下列特征与后者区别:腹部第一节背板无背中脊;后小脉在下方0.2处曲折,上段稍微向基方引雌性触角鞭节三色:第1-3节黄白色,第(8)9-12(13)节白色,其余的黑色;翅基片,前足基节,中足的腿节和胫节暗褐色。 相似文献
10.
记述了华枝属Sinophasma Günther一新种越北华枝Sinophasma vietnamense新种。描述了新种的外部形态特征,并与近似种比较区别,附主要特征图。 相似文献
11.
Abstract A new species, Sinophasma largum sp. nov., is described from China (Sichuan, Guizhou, Hunan, Hubei and Guangxi Provinces). The type specimens are kept in the Institute of Zoology, Academia Sinica. 相似文献
12.
记述中国长角枝(螩)亚科1新属及5新种:微翅股(螩) Lopaphus micropterus sp.nov.,广东玛异(螩) Marmessoidea guangdongensis sp.nov.,树椿拟管(螩)Pseudosipyloidea shuchuni gen.et sp.nov.,大明山拟管(螩) Pseudosipyloidea damingshanensis gen.et sp.nov.及刺突臀(螩) Scionecra spinosa sp.nov..新种模式标本存放于上海昆虫博物馆及香港昆虫学会.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采自海南省界科瘤胸属Trachythorax Redtenbacher一新种,褐脊瘤胸Trachythorax fuscocarinatus sp.nov.。对新种作了描述,附有特征图,并与近似种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
记述了华枝(虫骨)属Sinophasma Gnther一新种越北华枝(虫骨)Sinophasma vietnamense新种.描述了新种的外部形态特征,并与近似种比较区别,附主要特征图.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This paper deals with two new species of Phasmatodea from the Xizang Aut. Reg. belonging to Phasmatidae and Heteronemiidae. Their comparisons with close species and figures of characteristics are given. 相似文献
16.
目(竹节虫目)的昆虫具有很强的断肢再生能力。该文通过对华枝属(Sinophasmaspp)三种昆虫的实验,表明其再生能力与断肢发生的时间及数量有关。断肢1只或2只的1~4龄虫体发育至成虫期或至若虫末龄时,其再生足的长度与相应的正常足长度相近。若在5龄初时断肢1~2只,也具有再生能力,但至成虫期其再生足的长度则短于相对应的正常足。若在6龄及成虫时断肢,则无再生能力(若6龄时出现断肢再生,则若虫期多为7龄)。实验结果还表明,若断肢为3只或3只以上,则虫体不能存活,且多在断肢后2~3d内死亡。观察中尚发现,再生足生长速度明显高于正常足。而且,断肢的龄期越高,再生足生长速度越快。再生足的伸长生长与正常足一样,均出现于虫体蜕皮时。 相似文献
17.
记述越南新棘(螩)族1新纪录属,陈(螩)属 Cheniphasma Ho,2012,并记述1新种,粒突陈(螩) Cheniphasma granulatum sp.nov..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采自云南大理和广西龙州的竹节虫目科和枝科各一新种,即滇喙尾Rhamphophasmadianicumsp.nov.和邻皮phraortessimilis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北京林业大学林业资源学院.文中采用长度单位为mm. 相似文献
19.
对海南省短角枝(螩)属Ramulus Saussure进行分类整理,共计9种,含l新种,吊罗山短角枝(螩)Ramulus diaoluoshanse Ho,sp.nov.;及1新组合,尖峰岭短角枝(螩)Ramulus jianfenglingense(Chen et He,2008)comb.nov.,新种模式标本存放于广州中山大学生物博物馆. 相似文献
20.
Jinkun Sheng 《Insect Science》1998,5(1):26-28
Abstract This paper deals with a new species of Mesocomys Cam. The Mesocomys aegeriae sp. nov. is described. Specimens of the new species is from Hancheng, Shaanxi Province and preserved in 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