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茶树是铝、氟超富集植物,过量铝、氟累积于叶片严重威胁了人类健康,了解铝、氟在茶树体内的代谢机理对降低茶叶中的铝、氟含量很有必要。本文系统阐述了茶树对铝、氟吸收、转运、累积和解毒的最新研究进展,推测了茶树对铝、氟吸收、转运及解毒的机制,提出了今后茶树铝、氟富集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以一年生茶树扦插苗为材料,采用水培法研究了添加钙铝对茶叶主要化学品质及茶树钙、铝、锌、铁吸收积累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1)适量铝(10或20mg·L-1)有利于提高茶叶茶多酚、咖啡碱、黄酮、可溶性总糖和氨基酸的含量;添加钙可提高上述化学成分的含量,且在高铝浓度(30mg·L-1)下提高的幅度最大.(2)适量的铝可促进茶树对铝和铁的吸收和积累,而高浓度的铝(30mg·L-1)抑制茶树对铝和铁的吸收与积累;添加铝可降低茶树根对钙和锌的吸收,但适量添加铝不影响茎和叶对钙和锌的积累.(3)添加钙可提高茶树体钙的含量,降低铝和锌的吸收与积累,但对铁的吸收与积累没有明显影响.研究表明,铝和钙可调控茶叶化学品质含量和茶树体微量元素的吸收;合理控制茶园土壤铝积累,并适量补充钙可能有利于提高茶叶品质,创建生态高值茶园.  相似文献   

3.
铅在茶树体内的分布及化学形态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水培试验,结合亚细胞组分分离和化学形态提取技术,研究了茶树品种龙井43和迎霜不同器官的Pb含量,及其在根系亚细胞中的分布和化学结合形态.结果表明: 在Pb胁迫下,两个品种茶树根系的形态特征不同;龙井43新叶中Pb含量随营养液Pb浓度的提高显著增加,而迎霜的变化不显著.两个品种茶树根系亚细胞中Pb的含量分布及结合形态均存在差异,低浓度Pb处理下, 龙井43根亚细胞组分(除可溶物质外)中Pb含量均低于迎霜;而高浓度Pb处理下,龙井43根亚细胞组分(除细胞壁外)中Pb含量均高于迎霜;龙井43根中醋酸(HAc)提取态的Pb含量比例最高,其他化学形态的高低顺序为NaCl提取态>HCl提取态/H2O提取态>乙醇提取态;而迎霜根中NaCl提取态Pb成分比例最高,其他化学形态的高低顺序为HAc提取态>HCl提取态/H2O提取态>乙醇提取态.迎霜对Pb毒害的耐受能力强于龙井43.  相似文献   

4.
5.
为研究模拟酸雨和铝(Al)对茶叶主要化学品质与Al积累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采用3个酸度水平(pH 3.0、4.0、5.0)和4种Al浓度水平(0、10、20、30 mg L-1),用溶液培养法研究茶叶的主要化学指标和Al含量的异同.结果表明,在模拟酸雨下,茶叶的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随酸度增加先增加后下降,氨基酸、儿茶素和...  相似文献   

6.
水体中铝(Ⅲ)的化学形态及其生态效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着重论述了水体中各种铝络合物的形成结构、分布特征和转化规律,分析了当前广泛使用的几类定量鉴别方法,阐明某些形态的铝对生物体及人类的毒性作用和生理功能性障碍等生态效应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提出未来研究的重点领域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茶树品种、叶片生育期和茶叶化学成份对内生真菌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茶树品种、叶片龄期及叶片化学成份对茶树内生真菌分布影响的研究,发现:(1)在供试的4个茶树品种中,黄旦的内生真菌分离频率达100%,而福云六号只有7.5%,表明茶树品种不同或遗传背景不同,其叶片中内生真菌的发生存在明显差异。(2)随着茶树叶片的成熟,叶片中内生真菌的种类与数量逐渐增多,与叶片龄期呈正相关,叶片龄期影响茶树内生真菌的种群结构。(3)不同龄期叶片水浸提液对Colletotrichum、Pestalotiopsis、Guignardia三种茶树上的主要内生真菌的生长产生不同的影响;在PDA培养基中添加15%的茶多酚,对此3种内生真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抑制程度有所不同,表明茶树叶片的化学成份是影响内生真菌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苗进  韩宝瑜 《生态学报》2007,27(10):3973-3982
应用可视DC-EPG方法研究了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 Gothe)在9个品种茶苗上的口针刺探行为,共发现并初步确定了7种主要波型,即A波、S波、C波、E波、F波和R波、以及非刺探波NP波。A波为刺探波,S波为口针向韧皮部刺探和进入韧皮部中的分泌唾液波,C波为口针到达韧皮部之前的主动取食波,E波和F波为口针在韧皮部中吸收波,R波为取食间歇波。以该叶蝉在不同品种茶树上的平均刺探次数和各波形平均持续时间为指标,或者以其在不同品种茶树上含有各波形的单次刺探平均持续时间为指标,分别进行聚类分析,均将9个品种分为3个不同的组。S、E和F波对应着假眼小绿叶蝉在茶树上的主要取食活动,可能与茶树抗假眼小绿叶蝉的取食密切相关。以S、E和F各波的平均持续时间、以及含有各波形的单次刺探的平均持续时间为指标,对品种的抗性强弱排序,评判9个茶树品种抗叶蝉取食能力由强至弱的顺序为:龙井长叶、黄旦、政和大白茶、黔湄601、红芽佛手、中茶102、中茶302、龙井43和安吉白茶。该顺序与田间查得的9个品种茶树上假眼小绿叶蝉种群密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一致,表明DC-EPG方法简捷、可信度高,可作为检测茶树品种对叶蝉抗性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用去壁低渗法,研究了九个茶树品种花蕾体细胞染色体的核型。结果表明,在九个品种中,除了政和大白茶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45是三倍体外,其余八个品种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30是二倍体。所有品种的核型特征各不相同,乔木大叶型品种的核型为较对称的“2A”类型,而灌木中叶型的品种为较不对称的“2B”类型。研究指出茶树乔木大叶型品种是较原始的类型,而灌木中小叶型品种是较进化的类型;采用花蕾为材料研究茶树染色体是较为简便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哀牢山北部木果石栎林的元素积累及循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根据对哀牢山北部徐家坝地区木果石栎林化学元素的吸收、分布及其生物循环的研究结果表明,碳素在树干中含量最高,而其它元素的含量均以叶片最高,枝和根其次,树干最低。该森林群落中碳、氮、磷、钾、钙、镁、锰、钠、铝和铁元素的积累量达260346kg/hm^2,其中乔木层的元素积累量占该群落元素总积累量的98.5%,灌木层和草本层的元素积累量仅分别占1.3%和0.2%。在该群落中各元素的积累量以碳>钙>氮>钾  相似文献   

12.
赵小钒 《植物研究》1999,19(4):457-460
本文报道石蕊科的两种地衣植物的化学成分。我们从地衣植物林石蕊(Cladonia arbusculd),雀石蕊(Cladonia stellaris)中分离鉴定了松萝酸(Usnicacid)、黑茶渍素(Atranorin)、珠光酸(Perlatolic acid)和四个相应的单芳环衍生物:赤星衣酸(Haematornmic acid)、赤星衣酸乙酯(Uthyl haematommate)、2-羟基-4-甲氧基-6-正成基苯甲酸(2-hriroxy-4-methoxy-6-n-pentylbenzoic acid)、2,4-二羟基-6-正戊基苯甲酸(2.4-dihydroxy-6-n-pentylbenzoic acid)。上述资料,对开发利用这种植物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杜仲茶加工工艺与营养成分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氨基酸自动分析仪等对不同加工工艺所生产的杜仲茶中的绿原酸、氨基酸、水溶性糖及蛋白质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采用炒青的加工工艺所得的杜仲茶质量最佳。  相似文献   

14.
15.
云南蒜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云南曲靖产大蒜(Allium sativum L.)蒜油用气相色谱和色谱-质谱法进行了分析,鉴定了20个化合物。其中:6-甲基-1-硫杂-2,4-环己二烯(6-methyl-1-thi-2,4-cyclohexadiene),5-甲基-1,2-二硫杂-3-环戊烯(5-methyl-1,2-dithi-3-cyclopentene),4-甲基-1,2-二硫杂-3-环戊烯(4-methyl-1,2-dithi-3-cyclopentene),4-乙烯基-1,2,3-三硫杂-5-环己烯(4-vinyl-1,2,3-trithi-5-cyclohexene)及甲基烯丙基五硫醚(allyl methyl pentasulfide)等为蒜油中首次报道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16.
侧沟茧蜂Microplitisspp .是鳞翅目害虫的重要天敌 ,它们在生物防治中的成功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成功的搜寻行为。在影响侧沟茧蜂搜寻行为的诸多因素中 ,化学信息物质起着关键作用 ,茧蜂通过感受来自于害虫、植物、害虫 -植物复合体的化学物质而找到害虫。茧蜂还通过学习与经验调整其行为 ,以适应不同的环境 ,提高搜寻的效率。蜂龄、成蜂生理状况、寄主的饲养方法等也对其搜寻行为有影响。本文对上述情况进行了总结 ,并对其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3个茶园土壤的PH值与土壤中的全硒量及水溶性硒量之间的关系,并对土壤的缓冲性能及其由来作了一些探讨.结果表明:土壤全硒量与土壤PH值没有明显相关性,而土壤中全硒量与土壤PH值只是影响土壤水溶性硒的主要因素,土壤水溶性硒在土壤PH值4.5~7.5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测定的3个茶园土壤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4、0.967、0.980.当PH值增大时,3个土壤的水溶性硒量和硒的水溶率均随着增大,而PH值为7.5时,3个土壤样硒的水溶率达30%左右:  相似文献   

18.
19.
王定勇  牟树森 《生态学报》1999,19(1):140-144
按酸沉降危害程度的差异及不同功能区,进行了大气、植物、土壤汞的同步调查采样分析。结果表明,大气汞对土壤-植物系统汞累积的影响非常明显,土壤、植物含汞量均随大气汞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土壤-植物系统汞累积与大气汞浓度有显著的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植=0.882**,n=53;r土=0.741**,n=52)。调查还发现,当大气汞浓度大于30ng/m3时,土壤-植物系统汞累积较为明显,因此把30ng(Hg)/m3作为本地区大气汞对土壤-植物系统造成二次污染的临界浓度  相似文献   

20.
茶叶中硒素总量测定结果表明:土壤含硒量的高低是直接影响茶叶中硒的总量。茶树根、茎、叶、果中均有硒元素,叶片是茶硒积累的主要器官,尤其是老叶,其含量是嫩叶的几倍.茶树品种间含量的差异显著,最大差异达10倍以上.毛茶加工的成品茶含硒量受加工技术措施影响较大,其不同等级的含硒量与级别没有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