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高纯α-亚麻酸为芯材、亚麻籽胶为壁材的微胶囊,并以微胶囊化效率和含油率为指标,考察了制备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微胶囊原料配方为:芯材与壁材的比例为(m/m)3∶2,料液浓度为5%,进料温度为20℃;最佳喷雾干燥工艺条件:进风温度为180℃,出风温度为80℃,雾化器转速21000 rpm,进料速度为42.01 mL/min.在此工艺条件下亚麻酸的微胶囊化效率为96.18%,含油率为60.09%.  相似文献   

2.
【目的】优化鲟源嗜水气单胞菌拮抗解淀粉芽孢杆菌微胶囊的制备工艺,并观察其特性。【方法】以明胶为壁材,采用单因素法,考察了明胶浓度、进风温度、进料速度、空气流量等因素对解淀粉芽孢杆菌微胶囊有效含菌量的影响,并进一步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制备解淀粉芽孢杆菌微胶囊的喷雾干燥工艺参数,观察其微胶囊颗粒形态以及对人工模拟胃液和肠液的耐受力。【结果】解淀粉芽孢杆菌微胶囊喷雾干燥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明胶浓度为3%,进风温度为155°C,进料速度为8 mL/min,空气流量为700 L/h,各因素对其喷雾干燥工艺的影响程度为:明胶浓度进料速度空气流量进风温度。此外,解淀粉芽孢杆菌微胶囊的颗粒呈球形,表面有凹陷,但没有孔和裂纹,颗粒粒径分布基本均匀,平均大小为9.22μm,对人工模拟胃液和肠液具有较好的耐受力,对鲟源嗜水气单胞菌具有良好的生长抑制效果。【结论】本研究结果为鲟源嗜水气单胞菌拮抗解淀粉芽孢杆菌微胶囊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灵芝孢子油微胶囊制备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灵芝孢子油是从灵芝孢子粉中提取的具有一定药理活性的脂质成分。为提高灵芝孢子油稳定性,以大豆分离蛋白和麦芽糊精为壁材,采用喷雾干燥法和冷冻干燥法制备灵芝孢子油微胶囊。通过试验优化了制备工艺条件并比较了两者干燥方式制备微胶囊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最佳工艺为大豆分离蛋白和麦芽糊精质量比1:1、固形物含量20%、均质压力30MPa、壁材芯材质量比4:1。两种干燥方式微胶囊流动性、溶解性均较好,差异不显著。但两种微胶囊形态差异较大,喷雾干燥微胶囊整体呈球状、表面紧密无裂缝有凹陷,包埋率为90.84%;冷冻干燥微胶囊结构疏松呈片状,表面多孔。因此喷雾干燥法更适合包埋灵芝孢子油。  相似文献   

4.
微胶囊制剂能够利用壁材将囊芯物质包裹起来,减少外界环境的不良因素对其造成的影响,但存在产品残效期和速效性的矛盾、成本过高等问题。聚γ-谷氨酸具有成膜性,可生物降解。本文通过自制的枯草芽胞杆菌聚γ-谷氨酸,对开发聚γ-谷氨酸微胶囊的工艺展开研究。对壁材浓度、搅拌转速、反应温度、聚γ-谷氨酸∶明胶质量比、菌悬液体积和甲醛的用量进行优化,建立了聚γ-谷氨酸微胶囊制备工艺,微胶囊对枯草芽胞杆菌的包埋率达到94.2%。同时考察了微胶囊制剂对热、紫外线和极端pH的抗逆性,结果表明聚γ-谷氨酸-明胶微胶囊能赋予微生物细胞更强的抗紫外能力和耐热性。在极端pH条件下热处理,聚γ-谷氨酸-明胶微胶囊剂中枯草芽胞杆菌的存活率也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
生姜精油喷雾干燥法微胶囊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以阿拉伯胶、麦芽糊精及大豆分离蛋白作为包埋生姜精油的壁材,采用三因子单形重心法优化确定壁材的最佳配方及工艺条件,采用喷雾干燥技术进行生姜精油的微胶囊包埋处理以获得固化的生姜精油微胶囊产品。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双歧杆菌NQ1501对环境的耐受性。方法采用流化床底喷工艺,以蔗糖、麦芽糊精、海藻糖和改性淀粉为内层壁材,聚丙烯酸树脂为外层壁材制备双歧杆菌NQ1501微胶囊,并对制得微囊进行评价。结果制得4种双歧杆菌NQ1501微胶囊均具有较好的耐酸和肠溶能力,25℃贮存6个月后对照菌粉存活率为4.8%,采用4种不同内壁材的微胶囊存活率分别为蔗糖28.6%,麦芽糊精45.7%,海藻糖38.9%,改性淀粉55.2%。结论采用该制备工艺制得双歧杆菌NQ1501微胶囊具备较好的耐酸性、肠溶性和常温保存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研究采用湿法制粒流化床包衣工艺, 分别以明胶、乙基纤维素、玉米醇溶蛋白为壁材制备微胶囊饲料, 比较其对黄姑鱼稚鱼生长和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粒径(178-590) m的3种微胶囊饲料质量均大于50%. 扫描电镜观察微胶囊饲料的表面均有一层较为致密的包衣薄膜. 壁材明胶、乙基纤维素、玉米醇溶蛋白微胶囊饲料的包含率分别为95.4%、95.6%和95.8%; 脂类包埋率分别为72.6%、76.5%和64.3%; 氮保留率分别为53.5%、62.3%和54.6%. 将3种微胶囊饲料分别饲喂15日龄黄姑鱼稚鱼30d. 明胶组和玉米醇溶蛋白组稚鱼的体重、全长均显著高于乙基纤维素组(P0.05), 但成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 明胶组稚鱼的体重、全长和成活率均高于玉米醇溶蛋白组, 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 明胶组稚鱼的胰蛋白酶活力显著高于乙基纤维素组和玉米醇溶蛋白组(P0.05), 但淀粉酶和碱性磷酸酶活力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 与乙基纤维素、玉米醇溶蛋白相比, 明胶更适合作为黄姑鱼稚鱼微胶囊饲料壁材.    相似文献   

8.
作为葡萄加工的副产物,葡萄籽中富含葡萄籽油和低聚原花青素。作者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葡萄籽后所得的残渣为原料,以含有0.8%醋酸的乙醇溶液为提取剂来提取其中的原花青素,在55℃条件下进行两次重复提取,葡萄籽残渣与提取液的比例控制在1∶8(W/V),每次提取60 min,原料中原花青素的提取率可以达到98.2%;为提高产品的贮藏稳定性,还对以阿拉伯胶与麦芽糊精组合作为原花青素微胶囊壁材来进行微胶囊化的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阿拉伯胶占壁材40%、芯壁材比为3∶7,混合液中固形物含量为20%的条件下,经喷雾干燥后所得原花青素的产率为88.84%,微胶囊化效率达到99.2%。检测结果表明,原花青素紫外吸收光谱在微胶囊化前后没有变化,而其贮藏稳定性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9.
花青素作为植物界广泛存在的一种天然食用色素,安全、无毒、资源丰富,而且具有一定营养和药理作用,然而花青素对pH值、氧气、温度、光、金属离子等十分敏感。拟利用微胶囊化技术,保护花青素的抗氧化特性,并比较了2种常用的微胶囊方法(喷雾干燥法和锐孔法)的包埋效果,以期为花青素的使用提供一定参考。结果表明,啧雾干燥法制备紫玉米花青素微胶囊效果较锐孔法更好,而且当选择麦芽糊精和阿拉伯胶1:1作喷雾干燥的壁材,芯材(花青素)与壁材按1:16制备时,其包埋率可达34%,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肉豆蔻精油因刺激性气味及易挥发的特点限制了其在食品中的应用,为提高肉豆蔻精油的适用性,利用喷雾干燥技术制备肉豆蔻精油微胶囊。方法:以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麦芽糊精(OSA/MD)为复合壁材制备微胶囊,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 MS)法测定了包埋前后肉豆蔻精油的成分组成及相对含量,并对微胶囊稳定性进行考察。结果:制备的肉豆蔻精油微胶囊包埋率和保留率分别达到99.28%和88.15%,且40℃时保持稳定。结论:以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麦芽糊精(OSA/MD)为复合壁材,利用喷雾干燥技术制备肉豆蔻精油微胶囊包埋效果好,且稳定性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微胶囊化蒜粉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蒜粉微胶囊化工艺可以保护蒜粉中的生物活性物质不被破坏.本文研究了不同的工艺条件对微胶囊化蒜粉的产率和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蒜粉粒径范围30~100目,EC壁材溶液浓度3%,心材与壁材比4∶ 1,壁材与聚乙二醇(PEG)比4∶ 1,此时微胶囊化产率和效率分别达到95%和96.8%.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解决乳酸菌产品活菌数的不稳定性,对乳酸菌进行微胶囊化包埋。方法用海藻酸钠和明胶的混合体系作为壁材,对乳酸菌进行静电喷雾包埋处理,并让微胶囊化乳酸菌在模拟胃肠液的环境中进行耐酸性和肠溶性实验。结果混合体系的壁材与乳酸菌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优选得出当芯壁材为12时包埋率最高(96.3%),微胶囊化乳酸菌在经人工胃液处理2h后,活菌数比未经微胶囊化的对照组高出2个数量级,且在经人工肠液处理40min后,乳酸菌几乎全部释放。结论静电喷雾法制备的乳酸菌微胶囊具有一定耐酸性和肠溶性。  相似文献   

13.
益生菌作为抗生素的替代品被广泛用于肠胃疾病的治疗,但是益生菌容易受到胃肠液环境的破坏,不能有效发挥其药效。为了提高地衣芽孢杆菌在胃肠液的存活率,以结冷胶、β-环糊精和酪朊酸钠为复合壁材,在冻干条件下将地衣芽孢杆菌包埋为微胶囊,以冻干微胶囊的包埋率为响应值,设计正交试验考察3种壁材间的最佳配比。在复合壁材最佳配比条件下,进行壁材浓度、反应转速和地衣芽孢杆菌添加量单因素实验,再根据单因素实验结果进行正交试验,优化微胶囊制备工艺,测定地衣芽孢杆菌冻干微胶囊的理化性质以及在模拟胃肠液(SGJ)中的存活率。结果表明,地衣芽孢杆菌微胶囊完全暴露在模拟胃液(simulated gastric fluid, SGF)环境中180 min后,微胶囊的活菌数平均为6.87 lg(CFU/g),比未包埋的芽孢杆菌高3.14 lg(CFU/g);地衣芽孢杆菌微胶囊完全暴露在模拟肠液(simulated intestinal fluid, SIF)环境中180 min后,微胶囊的活菌数平均为10.36 lg(CFU/g),比未包埋的芽孢杆菌高2.34 lg(CFU/g)。实验为微囊化的地衣芽孢杆菌在肠胃疾病防治...  相似文献   

14.
花椒精油微胶囊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研究了以阿拉伯胶、麦芽糊精及大豆分离蛋白作为壁材。采用正交实验法优化确定壁材的最佳配方及工艺条件,采用喷干燥技术进行花椒精油的微胶囊包埋处理以获得固化的花椒精油微胶囊产品。  相似文献   

15.
生姜油树脂微囊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生姜为原料,经连续渗漉抽提的油树脂为心材,以食用胶为壁材,经均质、乳化、喷雾干燥获得生姜油树脂微胶囊,对其主要技术参数测定结果表明:含水率为3.81%,心材包埋率为96.76%,收得率为92.1%。姜油酮含量为1.7285%(WW)。溶剂残留量为4.5ppm。研究中用日立S-450扫描电镜研究了微胶囊的外形结构,未发现微胶囊破裂情况,在姜油酮检测中,用电位滴定法发展和完善了羟胺法。  相似文献   

16.
为了制备包埋率高、稳定性好的火麻仁油微胶囊,拓展其在食品领域的应用范围,以火麻仁油为芯材、单双脂肪酸甘油酯为乳化剂、酪蛋白酸钠为壁材、固体玉米糖浆为填充剂、柠檬酸钠为缓冲盐、抗坏血酸棕榈酸钠为抗氧化剂,通过喷雾干燥法制备60%载油率的火麻仁油微胶囊,以微胶囊包埋率为响应值,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干物浓度、进风温度、出风温度为实验因素,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法进行优化。随后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火麻仁油微胶囊表面形态结构,以确定包埋效果。并利用油脂氧化分析仪检测火麻仁油微胶囊的氧化稳定性。研究确定微胶囊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干物浓度42%、进风温度168 ℃、出风温度74 ℃,在此条件下制备得到的火麻仁油微胶囊包埋率可达92.15%。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到火麻仁油微胶囊表面圆滑无裂痕,表明火麻仁油微胶囊包埋效果比较理想。经油脂氧化分析仪测定,与对照组(火麻仁油)相比,试验组(火麻仁油微胶囊)的氧化诱导期时间较长,能够达到30 h以上,说明通过对火麻仁油进行微胶囊包埋可以较大程度地提高油脂的稳定性。研究结果为火麻仁油在食品工业领域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
β-胡萝卜素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β-胡萝卜素合成主要有化学合成、微生物发酵两种方法。本文重点对发酵法制备β-胡萝卜素所用的菌种及相关工艺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8.
微胶囊固定化过氧化氢酶的制取及对H_2O_2的分解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乙基纤维素为膜材,用溶液干燥法制取了微胶囊固定化过氧化氢酶,探讨了制取过程中明胶的加入对微胶囊产率及固定化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同时论述了存放时间、温度以及环境pH值对微胶囊固定化过氧化氢酶稳定性的影响.深入研究了微胶囊固定化过氧化氢酶对H2O2的分解作用,获得了十分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海藻酸钠明胶协同固定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不同因素对固定化微胶囊的影响以及不同物质向微胶囊扩散的规律。方法:采用海藻酸钠与明胶协同固定化制备微胶囊,考察了海藻酸钠、明胶浓度等因子对微胶囊直径与机械强度的影响,以及牛血清蛋白与葡萄糖向微胶囊扩散的状况,并利用非稳态传递模型计算了这两种物质在微胶囊中的有效扩散系数。结果:随着海藻酸钠质量浓度的升高,微胶囊的直径与机械强度逐渐增大。制备的最优条件是CaCl2浓度为10%,滴定速度为180滴/min,最优浸泡时间为30min。在此条件下,葡萄糖与牛血清蛋白的有效扩散系数分别为4.63×10-5cm2/min、1.01×10-7cm2/min。结论:海藻酸钠明胶协同固定化制备的微胶囊作为一种生物载体,非常适合细胞或酶的固定化。  相似文献   

20.
微胶囊固定化过氧化氢酶的制取及对H2O的分解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乙基纤维素为膜材,用溶液干燥法制取了微胶囊固定化过氧化氢酶,探讨了制取过程中明胶的加入对微胶囊产率及固定化过化氢酶活性的影响,同时论述了存放时间、温度以及环境PH值对微胶囊固定化过氧化氢酶稳定性的影响,深入研究了微胶囊固定化过氧化氢酶对H2O的分解作用,获得了十分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