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蝗虫微孢子虫病对东亚飞蝗聚集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旺鹏  张龙  闫跃英  严毓骅 《生态学报》2003,23(9):1924-1928
采用行为生测法和触角电位法研究了感染蝗虫微孢子虫病的东亚飞蝗对其聚集信息素粗提物的行为反应。在第3龄时部分蝗虫每头接种10^6个蝗虫微孢子虫,与健虫同一条件下饲养。用二氯甲烷从健康蝗虫的粪便、体表或卵囊中抽提聚集信息素,粗提物经纯化和浓缩后保存于冰柜中待用。结果表明,感病飞蝗对其信息素的感受能力下降,聚集行为反应减弱。行为生物测定发现,微孢子虫病对第4龄雌性蝗虫和第5龄蝗虫的聚集行为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第4龄雄蝗的影响较小;总的看来,信息素粗提物对感病雄蝗和高龄蝗虫的作用分别高于对感病雌蝗和低龄蝗虫的作用。触角电位(EAG)测定表明,感染了微孢子虫病的东亚飞蝗蝗蝻和成虫,对其信息素粗提物的敏感性降低,且对不同来源的聚集信息素的电生理反应不同,其中对从雄性成熟蝗虫、第4龄蝗蝻及第5龄病虫的粪便中抽提制备的信息素粗提物、第4龄蝗蝻粪便挥发物、第4龄蝗蝻活虫体表挥发物的电生理反应显著下降;但对第5龄雌蝗和第5龄散居型蝗虫的粪便抽提物的电生理活性,病健虫无明显差异。此研究结果证明,施用微孢子虫治蝗时,微孢子虫对蝗虫的聚集行为有明显的影响,为微孢子虫的控害机理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2.
听觉对拟环纹豹蛛(Pardosa pseudoannulata)定位猎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蜘蛛的听觉感受器在寻觅定位猎物中的作用,在实验室内比较拟环纹豹蛛(Pardosa pseudoannulata)对有果蝇振翅声源端和无声源端的反应。结果表明:近距离内,拟环纹豹蛛对有声源端选择指数显著高于无声源端,但距离增大至15 cm后,拟环纹豹蛛选择指数无显著差异;拟环纹豹蛛停留时间也呈类似变化,距离12 cm内,拟环纹豹蛛在有声源端停留时间较长,多于总观察时间的1/2,且拟环纹豹蛛在有声源端停留时间显著高于无声源端,距离增加后,拟环纹豹蛛对声音敏感程度下降,停留时间无显著差异;总之,离声源距离越近,拟环纹豹蛛对声音的敏感性越高,随着距离增加,敏感性逐渐降低,声源间距与拟环纹豹蛛成功定位猎物有明显负相关性,拟环纹豹蛛在一定距离下可以依靠听觉定位猎物;另外,拟环纹豹蛛性别对听觉感受器的敏感度有一定影响,雌性拟环纹豹蛛对果蝇振翅声音更为敏感,选择指数更高。  相似文献   

3.
西藏飞蝗虫粪粗提物的成分分析及其活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飞蝗作为青藏高原独有的飞蝗亚种,近年来发生危害严重,对其聚集机制的研究是西藏飞蝗生态治理的基础.采用自制Y型嗅觉仪、气质联用(GC-MS)和触角电位反应(EAG)等方法对西藏飞蝗虫粪粗提物进行了活性测定和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乙醇浸提法是提取西藏飞蝗虫粪粗提物的较好方法.西藏飞蝗虫粪粗提物活性随虫龄增加,并且群居型成虫虫粪粗提物的活性最强.散居型蝗虫对蝗蝻虫粪粗提物的趋向性高于同虫态群居型蝗虫对蝗蝻虫粪粗提物的趋向性.不同虫态的西藏飞蝗虫粪粗提物所含化合物种类及含量有所差别,部分化合物与东亚飞蝗聚集信息素成分相同.西藏飞蝗对人工合成化合物的电生理反应变化趋势可分为三类:2μL/mL浓度下触角电位反应值最高;不同虫态西藏飞蝗对同一化合物的电生理反应变化趋势不一致;随浓度增加电生理反应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4.
1.用玻璃微电极记录了光引起的家蝇复眼和视叶不同深度的综合电反应。2.波形:(1)在网膜记录到的为 Autrum 所描述的快型 ERG,不同深度网膜层的电位变化很少。(2)神经节层的反应主体为一个正方形波和附加其上的正相给-反应和负相撤-反应。(3)髓层的电位为一个负的给-和正的撤-反应。3.关于复眼所产生的反应的主要结果如下:(1)当电极从髓层进入神经节层时,给-和撤-反应同时在外髓层的“壳”反极,表示产生这些反应的偶极子在第二突触区。反极后的给-和撤-反应在神经节层和网膜层衰减很少。(2)除去髓层的给-和撤-反应后,神经节层的 LGP和正常振幅一样,它包括一个通过电紧张形式抑制外髓层的成分,它的解除引起撤-反应。要引起髓层和神经节层本身的给-反应,必须假设 LGP 也包含一个 EPSP 成分。(3)在神经节层和外髓层交界处注射微量局部麻醉剂可以取消基底膜以下组织极大部分的反应,这时网膜层产生的为一个负单相的感受器电位(RP)。(4)如果不考虑到衰减,ERG 为 RP 和通过弥散引导的 LGP 和主要由髓层产生的反了极的给-和撤-反应之和。4.结合本工作,对其它作者对 ERG 反应成分的鉴别和解释加以讨沦。  相似文献   

5.
有关蝗虫感觉器官的研究报告不很多,其中值得指出的有Slifer(1935,1936,1938,1950,1951,1954)对于几种蝗虫的弦音器、勃氏器、具橛感器等研究,McFarlane(1953)对于小迁移蝗的弦音器研究,Marshall(1945)对于红腿蝗上唇感觉器的研究,其他尚有Fulton(1928)对于直翅目听器的研究,Friedrich(1930)对于直翅目胫节上具橛感器的比较研究,和徐凤早等(1952)对于几种蝗科昆虫的腹昕器和蟋蟀科与螽蟖科昆虫的足听器研究等。  相似文献   

6.
王珊  那宇鹤  冷雪  那杰 《昆虫知识》2010,47(4):652-656
昆虫的听器是一类对声波具有特异感受作用的器官,对其生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昆虫的听器主要有听觉毛、江氏器和鼓膜听器3种类型。本文主要介绍了昆虫3种听器的结构和功能特点,并从系统发生和个体发育角度介绍了鼓膜听器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7.
《昆虫知识》2007,44(3):309-309
一项研究发现,大脑中神经元的地形阵列给蝗虫方向感。许多昆虫把蓝天中的偏振光当作导航的指南信号。Stanley Heinze和UweHomberg发现,当蝗虫通过它们眼中的光受体接受到偏振光后,线性偏振光的电场矢量(E-矢量)的方向在蝗虫大脑中心复合体的柱体中是以一个地形图来代表的。中心  相似文献   

8.
两种硬蜱哈氏器的嗅觉功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般认为硬蜱足Ⅰ跗节上的哈氏器(Haller's organ)是它的嗅觉器官。 D.A.Haggart等(1979)用电生理技术研究哈氏器对刺激的反应能力,曾用血红扇头蜱Rhipicephalus sanguineus Letreille研究它对氨的神经原放电反应。曾证明在浓度较低的氨(0.2—72×10~(-9)mol/sec)的刺激下就引起电位的反应,氨是诱使其趋向动物宿主的物质;于1981年又以电生理方法证明美洲花蜱Amblyomma americanus对信息素2,6-二氯酚敏感,此敏感的神经原在足Ⅰ跗节前凹。我们用中华硬蜱Ixodes sinensis Teng和缺角血蜱Haemaphysalis inermis Birula为材料,观察该两种硬蜱的哈氏器对弱酸、弱碱气味的电生理反应,今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9.
亚洲小车蝗(Oedaleus decorus asiaticus B.-Bienko)和鼓翅皱膝蝗(Angaracris barabensis Pall)为内蒙古草原同域分布、生活时间重叠、但食性不同的两种蝗虫, 亚洲小车蝗为禾草专食者, 鼓翅皱膝蝗为蒿草专食者. 利用触角电位技术(EAG)比较研究了这两种蝗虫的雌雄个体对37种植物挥发性化合物的嗅觉反应, 结果发现, 这两种蝗虫的雌雄个体对绿叶挥发化合物的EAG反应要高于对萜类及芳香族化合物的反应, 其中6个碳原子的醇(1-己醇、反-2-己烯-1-醇、顺-2-己烯-1-醇、顺-3-己烯-1-醇)、醛(顺-2-己烯-1-醛)、酯(反-3-己烯基乙酸酯), 以及7个碳原子的1-庚醇引起的EAG反应最强; 对具有醇、醛功能团的单萜类化合物的反应高于其他单萜类化合物, 倍半萜类化合物引起的嗅觉反应较低; 在所实验的芳香族化合物中, 苯甲醛引起的反应最强. 对绿叶挥发化合物的反应, 亚洲小车蝗高于鼓翅皱膝蝗, 亚洲小车蝗雄虫的反应高于其雌虫, 鼓翅皱膝蝗无性别差异. 测定两种蝗虫的雌虫对6种化合物的剂量反应曲线, 两种蝗虫对所测化合物的EAG反应浓度为10−3~10−2 mol/L, 只有鼓翅皱膝蝗对松油醇的反应阈浓度为10−2 mol/L. 对苯甲醛与正己醛的反应随浓度增加EAG反应增强. 比较触角不同部分对植物挥发性化合物的EAG反应发现, 触角电位反应主要由触角远端的感器产生, 而非近触角基部的7节.  相似文献   

10.
豚鼠听皮层的调频诱发电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平均技术在豚鼠记录了持续纯音调频时所引起的皮层诱发电位并测定了反应阈(⊿F_m)。调频信号为50毫秒的矩形波,每秒一次。纯音的声压通过声反馈压缩系统维持恒定。调频诱发电位的一般特性与声音诱发电位的相似。80—100dB SPL 是记录调频诱发电位的最佳强度。调频诱发反应可以分别是“给”、“撤”或“给-撤”型,与频率变化的方向有一些关系。当频率F>1000赫时⊿F_m 随 F 的增加而增大,⊿Fm/F略小于1%。当F<1000赫时⊿Fm 在12赫上下。此分辨精度大致与人对短时程纯音的频率辨别精度相近。文中对所用新研究方法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12.
13.
A study of four species of Erysiphaceae (Uncinula salicis, Podosphaera leucotricha, Erysiphe cichoracearum, and Microsphaera diffusa) revealed that the binucleate stages of the ascocarp are initiated in a similar manner to those of Diporotheca rhizophila Gordon & Shaw. The “appendages” developing on immature ascocarps are considered to be receptive hyphae. Appendages characteristic of mature ascocarps are produced much later. Lysis of certain centrum cells occurs, and asci are initiated from some of the remaining binucleate centrum cells. Resorption of centrum cells by the asci is supported by this investigation, corroborating Björling's earlier studies on Erysiphe graminis.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