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福建水稻蓟马的调查研究,我组曾在《昆虫学报》第18卷第1期进行过报道,现将近两年继续进行调查研究的结果续报如下。 我省为害水稻的蓟马主要有两种,即稻蓟马(Thrips oryzae Williams)和稻管蓟马[Haplothrips aculeatus (Fabricius)]。稻蓟马近几年来在全省各地发生为害都较为严重,成为水稻秧田期和分蘖期的一种重要稻虫。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蓟马一些种类为害农作物颇为普遍,例如南方稻区稻蓟马均有发生,一些地区水稻受害严重,成为水稻生长前期的重要害虫。广东疏菜区,瓜亮蓟马为害节瓜、西瓜十分普遍,严重影响节瓜的生产。此外,端带蓟马、甘蔗蓟马、烟蓟马等在南方各地亦经常发生为害农作物。 蓟马体形小,常见种类体长在0.8—2.0毫米左右,形态相似,且活动隐蔽,常在作物的幼芽、嫩叶或花内取食、繁殖,为害初期不易察觉。过去由于种类容易混淆,曾有认为稻蓟马直接由各种紫云英转移为害水稻,  相似文献   

3.
贵州锦屏水稻蓟马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我县为害水稻的三种主要蓟马——稻蓟马(Thrips oryzaeWilliams)、禾蓟马[Frankliniella tenuicornis(Uzel)]、稻管蓟马[Haplothrips aculetus(Fabricius)]的世代历期、寄主范围、繁殖和为害习性、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等。 稻蓟马主要在水稻秧田期及分蘖期发生为害,嗜食嫩绿稻苗。稻株受害后矮矬发黄,返青分蘖推迟,有效分蘖减少。禾蓟马、稻管蓟马偏嗜穗花,主要在水稻穗期为害,食害稻花,使颖壳变为褐色并成为空壳,双季晚稻空壳率一般达10—20%,最高达41%,直接引起产量损失。 从我县水稻蓟马发生为害的情况来看,初步认为,对水稻蓟马发生为害比较适宜的相对湿度范围在77—89%之间。在日平均温度为20—27.8℃的范围内,较高的温度对水稻蓟马的发生为害比较有利。降雨日多或降雨量大则抑制其为害。 我县推广双季稻和种植单季晚稻后,栽培制度复杂,插花混栽现象严重,是造成水稻蓟马近几年来加剧为害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大力发展生产、推行改制的同时,还应注意全面规划,合理布局,改变插花混栽现象,使同一季稻、同一品种尽可能集中成片栽插,防止水稻蓟马在各类稻田中不断转移繁殖,可以有效地减轻其为害。 药剂防冶试验表明,对稻蓟马的防治适期应掌握在秧田三至四叶期及水稻分蘖初期。对禾蓟马、稻管蓟马则应掌握在孕穗末期至出穗期。  相似文献   

4.
我区水稻随着双三熟面积的扩大,稻蓟马的为害日益加重,已成为水稻主要害虫之一。我所于1973年开始进行研究,兹将三年来所获主要结果介绍如下。 一、为害水稻的蓟马种类 通过三年的调查,为害水稻的蓟马(共检查五万余头成虫),主要有稻蓟马Thrips oryzae Williams、花蓟马Frankliniclla,formosae Moulton和少量稻管蓟马(禾谷蓟马)Haplothrips aculeatus(Fabricius);还有零星端带蓟马Taeniothrips distalis Karny、黄带蓟马Taeniothrips, flavidulus (Bagnall) 与葱蓟马Taenio-  相似文献   

5.
本文叙述了北京郊区玉米上蓟马的种类鉴别、寄主、为害征状及严重性、生活习性、发生为害与环境因素的关系和防治。种类有玉米黄呆蓟马Anaphothrips obscurus(Müller),禾蓟马Frankliniellatenuicornis(Uzel),稻管蓟马(又名禾谷蓟马)Haplothrips aculeatus (Fabricius),长角六点蓟马gcolothrips longicornis Priesner,横纹蓟马 Aeolothrips fasciatus(Linnaeus)。前3种是害虫,后2种是天敌昆虫。本文着重报道了玉米黄呆蓟马。它过去在京郊为害不重,而1975年严重发生为害。成虫有长翅型、短翅型及半长翅型。雄虫至今未发现。主要是成虫对玉米苗造成严重为害。以春玉米上虫数最多,但对套种玉米为害最重,这与耕作改革有关。麦类是它向玉米上过渡的虫源基地。6月下旬,春玉米和中茬玉米的生长期已不适合,它便向其他寄主上转移。降雨对其数量消长影响最显著,干旱对其发生有利。防治上,对玉米适时灌水施肥,加强管理甚为重要;药剂防治可用40%乐果乳剂1,500倍液喷雾。  相似文献   

6.
新近在厦门地区发现灰莉(Fagraea ceilanica)植株上有蓟马卷结嫩叶为害,虫害严重时整棵植株挂满卷包虫瘿,最后导致大量落叶,严重影响观赏性。经鉴定为钝鬃滑管蓟马(Liothrips sp.)为害。本文对其为害情况、形态识别以及该虫发生与环境的关系进行描述,并讨论其防治策略及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7.
广东晚稻粘虫大发生虫源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粘虫在广东主要于9—10月间为害水稻、1—3月间为害小麦,往往猖獗成灾。解决粘虫大发生的虫源问题,是掌握发生规律、准确进行预测预报和贯彻防重于治的重要前提。关于广东晚稻粘虫大发生前的虫源问题,存有争论。1961年广东省粘虫会议上多数代表认为本省粘虫大发生是以本地虫源为主。1962年  相似文献   

8.
【目的】明确甘蔗蓟马Fulmekiola serrata的发生动态及其在不同品种甘蔗上的为害情况,为探讨该虫对不同甘蔗品种的选择性和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奠定基础。【方法】田间种群动态调查于2013年4月初到7月末进行,研究了12个品种在新植甘蔗和宿根甘蔗田块遭受甘蔗蓟马为害情况。【结果】甘蔗蓟马种群数量先逐渐上升后又下降,发生高峰期集中在6月中旬到7月上旬。12个甘蔗品种均受到甘蔗蓟马为害,其中,新植甘蔗中云瑞06-189甘蔗蓟马数量最多,平均有25.80头/株,闽糖01-77甘蔗蓟马数量最少,平均有7.80头/株;宿根甘蔗中ROC22甘蔗蓟马数量最多,平均有106.93头/株,云蔗06-80甘蔗蓟马数量最少,平均有33.60头/株。同一田块不同品种甘蔗蓟马若虫和成虫数量不等,同一品种宿根甘蔗蓟马数量多于新植甘蔗,株虫量差异范围为10.10~90.90头/株。【结论】甘蔗品种和植期影响甘蔗蓟马发生,不同品种甘蔗蓟马为害程度和抗性水平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
一、发生及为害情况 甜菜象(虫甲)又称象(虫甲)虫在本区早有发生,但过去农民一直认为它并不为害作物,因而把它叫做“放羊牛牛”,“好牛牛”等。自从1952年种植甜菜以来,遭到象(虫甲)严重为害,以后随着甜菜的发展扩大而大量蔓延。1955年土默特旗七区共种了6,700亩甜菜,在幼苗期即被象(虫甲)吃掉1,800苗;尤其是1958年春季因象(虫甲)  相似文献   

10.
王祥庆 《昆虫学报》1977,(2):237-238
稻绿刺蛾(Parasa sp.),俗称禾辣蛆或辣椒蛆,在容县山区的石头、松山、灵山等公社,桂平县的罗秀、沙坡等公社是为害水稻的重要害虫之一。每年发生两次为害,一次在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为害早稻,发生面大,为害重;另一次在9月上旬至10月中旬为害晚稻,发生面小,为害较轻。禾蔸被害后严重时叶片被全部吃光,只剩下光秃的穗株,严重影响光合作用,降低千粒重,造成减产。发生面积,一般年约占公社面积5—10%,严重年约占20—30%。但是过去未见有该虫为害水稻的报道,遵照毛主席关于“灭虫保苗”的教导,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稻田作物被蓟马为害日趋严重,尤以稻蓟马为害水稻更为突出。蓟马为害有二个共同点,一是为害作物的心叶嫩叶,使呈斑点、枯焦、卷缩;一是为害初花,使花不孕,影响结实。过去对稻田作物的蓟马种类及为害情况,报导尚少。近年来我们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2.
水稻食根金花虫(Donacia Provosti Fairm.)是云南的重要稻虫之一。近年来发生面积日趋扩大,为害亦严重。在局部地区甚至造成较大灾害。自1963年起,我所选择广南地区设点进行研究,经两年来的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3.
1992年我国棉铃虫大发生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屈西峰 《昆虫知识》1993,30(4):252-256
<正> 1992年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a Hubner在我国棉区发生为害是有史以来最重的一年。一代棉铃虫严重为害小麦,虫量之大,实为历年所未见。据河北、河南、山西等省情况统计,小麦和早播棉花上棉铃虫发生面积达439万公顷。河北中南部及山东西部麦区,田间幼虫量是历年同期平均值的几倍至几百倍,有些麦田地表被一层灰白色虫粪所覆盖,棉铃虫取食小  相似文献   

14.
油杉蚧类三新种乃在昆明附近氟严重污染区内采集,寄主是受污染严重的油杉。过去国内关于这个地区的油杉蚧虫报道很少。 早在1953年美国斯坦福大学Ferris教授,曾在云南安宁温泉附近油杉上记录过两种蚧虫。其中一种误定为广泛发生在日本、严重为害各种针叶树的Aspidiotus cryptomcriae  相似文献   

15.
<正> 稻象甲Echincocnemus squameus Billberg,又名水稻象鼻虫,属鞘翅目,象虫科。该虫以成虫和幼虫为害水稻,成虫害叶,幼虫害根,以幼虫为害较重。 历年来,我区水稻秧苗受该虫为害较轻,均为零星发生,但1989年以来,稻象甲发生区域在扩大,为害亦在加重。据查阅有关病虫情报等资料,1990年稻象甲已在我区的兴安、合浦等38个县(市)发生,占我区总县数的44.2%。其中,早稻秧苗受害株率在30~40%的有永福县;在20~  相似文献   

16.
任绍富  吴高荣 《昆虫知识》1990,27(5):303-304
<正> 棉大造桥虫 Ascotis selenaria diarnia Hübner原是一种为害棉花、花生、豆类等农作物的食叶害虫。1984年发现该虫转主为害部分水杉苗木,由于不太严重,当时没有引起重视。1987年9月下旬,我县国营三台林场棉大造桥虫大发生,严重为害水杉。仅几天时间,在该虫发生中心地带就有250亩14年生的水杉  相似文献   

17.
棕榈蓟马生物学特性初步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七十年代以来,华南各地棕榈蓟马Thripspalmi Karny为害节瓜逐年严重,其为害至今未能有效控制。 过去对蔬菜的几种黄蓟马曾有所混淆,因此,对棕榈蓟马生物学特性研究的准确性有一定影响。本文在确切鉴定蓟马种类的基础上,着重将棕榈蓟马的寄主范围、田间分布、生殖方式等生物学特性观察结果整理如下,以供防冶该虫参考。  相似文献   

18.
水稻象鼻虫是我区为害旱播秧苗严重的害虫之一,各县均有发生,尤以曲江、英德、从化、乳源、韶关等县较为普遍。据群众反映此虫有很久历史,不过以往早造旱播育秧很少,因此为害也不甚突出,但自1955—1956年来,技术改革进展很快,水播改旱播全区占40%,但播后受此虫为害严重的达50%,从化县旂杆乡有80亩秧苗被食去一半,英德县大镇区前进社的2000斤谷种,其中有200斤谷种也被食去一半,乳源县检查每平方尺秧苗中有20多个,其余各县赤普遍发生为害,严重威胁水稻增产。 此虫性喜晝伏夜出,每年约有二代。第一代成虫在清明至谷雨之间,群集秧苗叶鞘之处,  相似文献   

19.
竹螟又叫竹苞虫,我地群众有的叫打苞虫、苞叶虫等。从1968年起开始为害水稻,且一年比一年严重。据我们在1973年调查,发生严重的丘块,早稻苗期被害比当代螟虫还重得多。 竹螟的越冬场所和虫态未摸清。已调查到,4月初开始见蛾,盛蛾期为4月23日左右,以后分别于5月30日、7月21日、9月27日出现几个蛾高峰。成  相似文献   

20.
<正> 稻蓟马在我国南方稻区早有发生为害水稻的记载,七十年代为害更为普遍。当时国内有关稻蓟马的文章及书刊报道,其学名均沿用Thripsoryzae Williams,1916。事实上Priesner(1957)已根据成虫中、后胸腹板内骨不具小刺(Spinula)为主要特征(图1),建立一新属苗蓟马属Chlo-ethrips,并将T.oryzae Williams移入该属,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