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为了突破血液循环途径教学的难点,我们设计了血液循环图解教具,可边讲边演示,给学生以感性认识,加深了学生对血液循环知识的理解。材料长120cm,宽70cm的胶合板一块;白广告色三小瓶、黑油漆半两,红、蓝广告色各一小瓶;2.5V的小灯泡108个、小开关10个、插座1个、插销二个、变压器一个、电线6米;长120cm、宽70cm的镜框一个、玻璃一块、装变压器小木盒一个。制做方法 1.用白广告色刷胶合板2—3遍、放干待用。 2.在胶合板上绘血液循环图。 3.着色:心脏染红色,左右心室、左右心房  相似文献   

2.
蛋白质合成演示图的制作方法范淑秋(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365001)“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历来是教学难点。笔者的自制教具——蛋白质合成演示图能形象直观地将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这一微观的动态过程展示给学生,对于突破这一难点有一定的帮助。1材料小黑板一块(12...  相似文献   

3.
初中动物学三年级上学期的课,在讲到两栖类青蛙的时候,其中关于血液循环器官一小节,介绍了两个循环途径:一个是大循环,一个是小循环。这两个血液循环的途径,一般说来,学生比较不容易理解,所以为了给学生建立明确的概念,往往配合直观的教具——蛙的血液循环注射标本,来给学生观察。关于注射的方法,一般都在主动脉处注射红色膠液(或淀粉液)腹大静脉处注入蓝色胶液,可是其中困难最大处就是用棉线穿过动脉圆锥,扎结此处,使隔绝心室与主动脉的相通,以免色液倒流。因为动脉圆锥与心室间有薄膜粘连,如果没有熟练的技术,往往不是把动脉管穿破,就是把静脉窦刺破,以致血液流出,标本损失。我们开始做的时候就遭到了这样的结果,后来我们发现如果不穿棉綫而用血管钳钳住主动脉干下部,同样  相似文献   

4.
简讯     
举办生物自制教具展览△江西省教育厅于去年十月六日至十四日在南昌市召开了全省生物学科实验教学经验交流会、并举办了自制教具展览。会议收到经验材料36篇、自制教具118件。经过会议评选、“膝跳反射”、“青蛙血液循环模拟动作仪”、“人体呼吸运动原理演示器”、“细胞有丝分裂连续过程演示器”等四项被评为一等奖。全省约四千人参观了展览。 (本刊通讯员符小扉) △佳木斯市教育学院、生物学会、生物教学研究会于1983年10月31日至11月9日举办中学自制生物标本教具展览,展出标本、教具1089件。  相似文献   

5.
谈生物课中的演示教学王少中(安徽省蚌埠师范,233000)演示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教具或教学仪器进行表演和示范操作,利用样品、标本、模型等实物和各种挂图、音像资料向学生提供感性材料,并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归纳以获得知识的行为方式。本文介...  相似文献   

6.
针对物理学中"光的合成"内容,自制"色光合成演示装置"教具。旨在突破教学难点、强化知识,锻炼学生的动手技能,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7.
凱洛夫在教育学上册第六章第四节内写道:“使学生认识所学习的东西和过程之最普通的方法,由教师把这些东西陈示给学生们。用实物来陈示各种各样的东西,材料,教具和试验的方法,叫做演示。”但是在生物学教学中,有很多教材内容的实物是非常小的,(例如瘧原虫)。有些教材内容不能够在短短的几十分钟的课堂时间来观察实物,例如生物体的发育过程。甚至有些东西我们很难找到,例如海洋中的某些生物。另外也有些教材内容很难用实物来演示,例如土壤的肥沃原因等等。所以凯洛夫在该节又写道:“在缺乏实物和立体教具时,就得利用平面教具;绘画,照片,  相似文献   

8.
针对2例中学生物学教学演示实验,即植物的呼吸作用和人类心脏瓣膜单向流动性实验,利用简单的生活器材,开发了新的实验教具,达到了"高见度"的教学演示效果。  相似文献   

9.
心脏结构和血液循环途径的知识是"血液循环"一节的教学重、难点,概念多且抽象,学生易混淆、难理解。在教学中采用挂图、模型、图表等直观教具辅助教学,使学生的学习由抽象变为具体,既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又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使教师易教、学生易学,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初中生物新教材第一节《叶的形态》中有关网状脉的内容,需要给学生演示,但通常的演示物为叶片或画有叶片的投影片。运用这样的教具,演示的效果往往不太理想。本人通过教学实践发现以下方法制成的“投影片”演示效果较好。这是一种实物投影片,具体制作过程如下。工材料选取制作叶脉标本要选择叶片坚硬,叶脉比较坚韧的树叶,如桂树、珊瑚树等的叶片。2制作过程2.1工具和用品剪子、镊子、铁架台、酒精灯、烧坏、线、解剖盘、毛笔(或软毛刷)。2.2药品配制用10Oml水,加入氢氧化钠4g、碳酸钠3g,即配成叶肉的腐蚀溶液。2.3处理过程将…  相似文献   

11.
以一滴血的旅行为线索,围绕"血液沿着怎样的途径在心脏与血管之间循环"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画图、比图、写图、思图4个环节构建生物模型,通过展示、讨论、互评、合作等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探究活动,用"以画促学"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出发,构建血液循环途径和意义的重要概念,并将此概念应用于实际生活,从而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2.
答:初中《生理卫生》教材,在介绍肺的血液循环时,只提到了肺循环这条途径。因而学生皆以为整个肺部就只有这一条循环途径;但肺部细胞所需的氧气、养料的供给以及代谢终产物的排出是如何进行的呢?肺部的血液供应有两条途径:一条为肺循环,也就是《生理卫生》教材中所提到的。此途径的血管为肺的功能血管。从右心室射出的血液为静脉血,它由肺动脉经肺门入肺、随支气管反复分支,最后形成毛细血管网,包绕在肺泡壁上,在这里静脉血中的CO。因其浓度高,通过扩散进入肺泡,而肺泡中的0。浓度高,通过扩散进入血液。结果,静脉血变为动脉…  相似文献   

13.
在中学课堂教学中,关于巴甫洛夫的商级神经活动学说基本原理,如何在讲解过程中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这与使用教具演示有密切的关系。要在随手可取,随时可制的情况下,又要求运用的教具使学生的感觉有完整性和系统性,我采取了下列方法,使用简易图解教具。1.制作:(1)将铅粉调入胶水中,在小黑板上画一放大到最后座学生可以清楚观察的,狗头反射图解,干燥后  相似文献   

14.
利用简易材料构建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引导学生分析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结构特点和构建血液循环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难点。  相似文献   

15.
在生物教学中,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学生才会感到有兴趣,才能对所学知识由无意注意转向有意注意,才去积极主动地思维,获取知识.因此,教学过程的形象直观性是搞好生物学教学所必需的. 目前,在我们使用的一些教具中,有些挂图、教具已经陈旧或者画面、体积太小,或者内容显示不全.例如《家兔》部分的挂图,只有内部构造图、生殖系统图.使用这些挂图上课,图中  相似文献   

16.
肾单位结构演示教具陈兆麟(江西省安福县平都中学343200)为突破肾单位结构的教学难点,特设计制作了本教具,其特点是:取材容易,制作方法简单,直观性强,演示效果好。1材料红色毛线白色气球或33mm、35mm避孕套、10mm直径的白色塑料胶管、3mm直...  相似文献   

17.
酶的实验     
这组实验与高中生物课的《新陈代谢与酶》一节的教学相配合演示给学生。  相似文献   

18.
MCAI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MCAI)应用于《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导入环节、实验模拟和演示、知识强化以及实验教学结束环节的模式和效果,着重探讨了MCAI在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利用自制磁铁教具动态模拟基因表达的过程,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降低了心理上的难度,提供足够的思考时间,有利于对相应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又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当前《计算机图形学》课堂教学情况进行了分析,基于我校学生特点,根据笔者在实际教学中的经验,从教学内容、教学演示系统开发、规范实验设计和报告填写、分组学习讨论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