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獭兔(Oryctolagus cuniculus),即力克斯兔,享有"兔中之王"之称,为皮肉兼用型兔。目前研究多在獭兔皮的利用和肉的营养成分等方面,而对獭兔肉质的蛋白组研究目前较少。本研究通过对双向电泳的上样浓度、IPG胶条pH值和长度、第一向聚焦方式和强度、第二向SDS-PAGE等条件进行优化,采用Image Master Platinum 7.0凝胶软件分析系统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獭兔肌肉合适的IPG胶条pH值为3~10,长度为24 cm,SDS-PAGE的凝胶浓度为12.5%,主动水化30V、13h,聚焦强度为60000Vhr,上样量为247.5μg,硝酸银染色,能够有效的分离獭兔肌肉总蛋白。本研究建立了适合獭兔肌肉分离的双向电泳条件,为獭兔肌肉蛋白组学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黄土高原4种植被类型的细根生物量和年生产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强  李婷  袁志友  焦峰 《生态学杂志》2014,25(11):3091-3098
细根(≤2 mm)在陆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的分配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碳循环和水土保持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采用土钻法和内生长法,以黄土高原刺槐人工林、落叶灌木、退耕草地和沙蒿群落4种主要植被类型为对象,研究0~40 cm土层细根生物量、垂直分布和细根年生产量. 结果表明: 细根生物量与纬度呈线性负相关. 4种植被类型0~40 cm土层细根生物量的大小顺序为落叶灌木(220 g·m-2)>刺槐人工林(163 g·m-2)≈退耕草地(162 g·m-2)>沙蒿群落(79 g·m-2). 退耕草地直径≤1 mm细根生物量占直径≤2 mm总细根生物量的74.1%,在4种植被类型中最高;4种植被类型细根生物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最大值均出现在0~10 cm土层. 退耕草地0~10 cm土层细根生物量占0~40 cm土层总细根生物量的44.1%,显著高于其他3种植被类型;细根年生产量与纬度呈线性负相关. 4种植被类型0~40 cm土层细根年生产量大小顺序为退耕草地(315 g·m-2·a-1)>落叶灌木(249 g·m-2·a-1)>刺槐人工林(219 g·m-2·a-1)>沙蒿群落(115 g·m-2·a-1),其中退耕草地显著高于其他3种植被类型. 退耕草地0~10 cm土层细根生产量占0~40 cm土层总细根生产量的40.4%,在4种植被类型中最高. 退耕草地细根周转时间为0.51 a,低于其他3种植被类型.  相似文献   

3.
彩色兔     
彩色兔是法国科学家从普通家兔的“突变兔”中选育出来的。毛皮有黑、白、红灰、黄棕、紫蓝、巧克力色、银灰、米黄等20多种,色彩和谐迷人,绒毛细密,皮板轻薄,质地致密,制成的服装美丽如花,轻柔如棉,保温力如鸭绒。  相似文献   

4.
我们用医用血压计、乳胶管等材料 ,设计和制作了“收缩压”、“舒张压”、“脉搏跳动”教具。教学中通过该教具间断充气的操作 ,模拟心室收缩向动脉血管充血的过程 ,学生可以看到“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变化 ;可以看到“心室间断的收缩”和“血液的不断流动” ;并感触到“脉搏”的跳动。这对于帮助学生理解以上 3个概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1 材料 医用水银柱式血压计 (去掉橡皮囊袖带 ) 1台、内径 0 .5cm的乳胶管 40 0~ 5 0 0cm与 5 0cm长的各1根、长 1 5~ 2 0cm的玻璃管 1根 (用喷灯将其一端拉细使管内径为 0 .2~ 0 .3cm)、5 0 0mL…  相似文献   

5.
Du YX  Pan GX  Li LQ  Hu ZL  Wang XZ 《应用生态学报》2010,21(8):1926-1932
为了解喀斯特生态系统退化过程中树木细根生物量和土壤养分的变化,选择贵州中部喀斯特山地乔木林、灌木林和灌草丛3种植被生态系统,比较分析不同深度(0~5 cm、5~10 cm和10~15 cm)土壤细根数量及其养分情况.结果表明:树木细根主要分布在0~10 cm土层,并随土层加深而减少.在0~10 cm土层中,乔木林、灌木林和灌草丛的活细根生物量分别占0~15 cm总细根生物量的42.78%、56.75%和53.38%,总活细根生物量的83.36%、86.91%和93.79%.不同植被下优势种植物细根生物量存在差异.0~5 cm土层乔木林活细根氮素和磷素储量均显著高于灌草丛和灌木林(P0.05),但灌木林和灌草丛间没有差异;5~10 cm土层乔木林活细根氮和磷储量显著高于灌草丛和灌木林(P0.05),灌木林下又显著高于灌草丛下(P0.05).0~10 cm土层的活细根生物量与植株地上部分生物量呈正相关,植物叶片氮、磷养分含量与细根比根长呈显著的负相关,说明细根的养分储量对地上生物量的建成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发挥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鼎湖山南亚热带森林细根生产力与周转   总被引:57,自引:3,他引:5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道了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群落0~40cm土层中细根(≤2mm和2~5mm)的现存量、死亡量、生产力和周转率,并比较了用“连续钻取土芯法”和“埋无根土柱法”来估算表层土(0~20cm)细根生产力的差异。结果表明:在0~40cm土层中,季风常绿阔叶林≤2mm和2~5mm细根现存量分别为6.59t·hm-2和4.81t·hm-2,死根比率各为29.9%和22.9%;针阔叶混交林≤2mm和2~5mm细根现存量分别为5.35t·hm-2和4.24t·hm-2,死根比率各为34.4%和24.0%。细根现存量的季节性变化不显著。季风常绿阔叶林细根年分解量、年死亡量和年净生产力分别为0.90,1.59,2.65t·hm-2·a-1 (≤2mm)和0.41,0.63,1.25t·hm-2·a-1(2~5mm),针阔叶混交林的相应数值各为0.80,1.4l,2.42t·hm-2·a-1(≤2mm)和0.37,0.62,1.21t·hm-2·a-1(2~5mm)。季风常绿阔叶林细根年周转率为0.57 (≤2mm)和0.34次·a-1(2~5mm),针阔叶混交林分别为0.69(≤2mm)和0.38次·a-1(2~5mm)。  相似文献   

7.
宁夏大罗山4种主要植被类型的细根生物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根钻法,分析了宁夏大罗山4种主要植被类型(青海云杉纯林、油松纯林、落叶灌木和荒漠草原)0~40 cm土层的细根生物量、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容重,并对50 a、70 a和100 a 3种树龄的青海云杉纯林细根生物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4种植被类型的细根生物量集中分布在0~20 cm土层,大小顺序为油松纯林>青海云杉纯林>落叶灌木>荒漠草原,其中油松纯林显著高于其他3种植被类型;不同树龄青海云杉纯林细根生物量表现为70 a > 100 a > 50 a,且其活细根和死细根生物量分配比例无显著性差异;4种植被类型下0~40 cm土壤含水量的大小表现为:青海云杉纯林>油松纯林>落叶灌木>荒漠草原;土壤容重则呈相反的规律,并与细根生物量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大田期烟草根系构型参数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采用“根箱”法研究了大田期烟草根系构型参数在时间、空间上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 烟草2级侧根总长度的增加明显大于1级侧根,根快速增长期分别出现在移栽后26~40和56~70 d.栽后57 d(打顶)前,烟草根系的分枝密度表现为10~20>0~10>20~30>30~40 cm,此后随土层的加深呈递减趋势.在主根上,以7~21 cm范围内的分枝密度最大.打顶前,比根长随着入土深度的加深而递增;栽后90 d,比根长随土层的加深而递减.1级侧根根长密度在0~10 cm土层内的变化呈“S”型曲线,10~20、20~30和30~40 cm内表现为双峰曲线;2级侧根根长密度随生育期的进程而增加,其中0~10 cm根长密度的变化为“S”曲线,其它层次为单峰曲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低频超声终止妊娠的可能性及其对胎盘形态学的影响。方法利用低频聚焦声束超声(353 kHZ“超声终止早孕治疗机”样机)6种声强各60 s体内直接照射妊娠第10天兔胚胎,妊娠20 d时观察各组胚胎死亡率和胎盘、子宫的形态学变化。结果对照组胚胎总死亡率为12.65%(32/253);照射组中声强30 W/cm2、35W/cm2及≥40 W/cm2组的胚胎死亡率分别为25.00%(12/48)、72.88%(43/59)和100%(64/64、43/43、40/40、35/35)。超声辐照后的即刻改变:光镜下主要为胎盘(绒毛及子宫蜕膜)出血、坏死;电镜下胎盘细胞正常结构消失,子宫平滑肌、内膜上皮细胞中线粒体肿胀。变化随剂量的增加而明显。照射后10 d观察:光镜下见绒毛、蜕膜细胞仍有变性或坏死;电镜下胎盘组织细胞坏死呈致密团块状,子宫内膜上皮、平滑肌及血管内皮细胞均未见异常。结论胎盘较子宫对低频超声更敏感,更易受损,子宫照射后变化轻微且可恢复,低频超声抗早孕是有效而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国营北京南郊农场用“力克司”“琴祺拉”(绒鼠兔)等良种兔进行杂交试验,饲育出很多新品种兔。这些新品种兔,毛的色泽很美丽,毛和绒整齐稠密,体重比一般家兔重3—4倍,皮质厚两倍以上,并且免疫力强,繁殖较快。一对兔一年累计繁殖(?)40-50只,皮兔八个月就可成长。这种兔子饲养很方便,只喂野菜、菜叶、豆渣等就可以了。中国畜产公司已同北京南郊农场签订了收购全部新品种兔的合同。这种兔毛是高贵纺织品的原料,制出的皮料,能做各种轻暖美观的穿戴用品。(根据新华社讯)  相似文献   

11.
渭北旱塬不同龄苹果细根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甘卓亭  刘文兆 《生态学报》2008,28(7):3401-3407
以渭北旱塬3龄、10龄、15龄和20龄苹果树为对象,采用根钻法,沿3等分园半径方向(径向)、距树干1.0、1.5m和2 0m处设置采样点,研究了不同树龄的细根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3龄苹果细根主要分布于径向1.5m以内和垂向0.5m以上,15龄和20龄苹果细根分布超出径向2.0m和垂向1.4m,10龄细根分布范围大于3龄,与15龄和20龄接近.在根系主要分布区内3龄和10龄细根分布稀疏,15龄和20龄细根分布密集;细根空间分布演化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即3~10龄为细根范围扩张阶段,10~15龄为细根密度扩张阶段,15~20龄为细根密度退化阶段;苹果细根空间分布无明显方向性差异;10龄、15龄和20龄苹果表层(0~20cm)平均根长密度低于下层(20~40cm),高峰值一般出现在40~80cm,此深度以下根长密度随深度递减,3龄苹果表层平均根长密度高于下层;在径向2.0m内随径向距离增大,3龄、15龄和20龄平均根长密度逐渐降低,而10龄根长密度逐渐增加.根长密度在径向变化上存在局部变异现象.  相似文献   

12.
以广西桂东和桂南地区3种林龄(7、14和25 a)红锥人工林细根为对象,在红锥生长旺季,采用根钻法,分表层(0~20 cm)和亚表层土壤(20~40 cm)获取细根,研究不同林龄红锥人工林细根在不同土层的形态、生物量以及衰老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特征,以期深入认识红锥生长发育机制及林分生产力,为红锥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相同土层中,随林龄增加,红锥细根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生物量、比表面积、细根活力、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显著增加,而比根长、游离脯氨酸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减少;在相同林龄下,随土壤深度增加,红椎细根比根长、比表面积、细根活力、各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均显著增加,而根长密度、表面积密度、生物量、MDA含量显著减少;林龄和土层的交互作用对细根生物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MDA含量有显著影响。细根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和生物量与各土壤因子间呈显著正相关;细根游离脯氨酸含量与各土壤因子间呈显著负相关;细根活力、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仅与土壤含水率、速效氮呈显著正相关。因此,7 a红锥细根易衰老,更新快,14 a林次之,25 a林细根更新慢;表层土(0~20cm)的红锥细根代谢旺盛,周转速率快,寿命较短。  相似文献   

13.
细根是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主要器官。全球变暖背景下,研究森林细根生物量及其环境因子的变化对生态系统碳平衡、碳收支及其贡献率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土钻法和室内分析法对青海省森林6个海拔梯度上5种林分类型的细根生物量和土壤理化性质进行测定,并分析了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青海省森林0—40 cm土层总细根生物量平均为8.50 t/hm~2,随着海拔梯度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不同海拔梯度细根生物量差异显著(P0.05),最大值出现在2100—2400 m处。(2)5种林分0—40 cm土层总细根生物量为:白桦白杨云杉圆柏山杨,不同林分间细根生物量差异不显著。(3)细根垂直分布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且70%的细根集中在表层(0—20 cm)。(4)土壤容重深层(20—40 cm)显著大于表层(P0.05),并随海拔梯度逐步增加,且林分间差异较大。(5)全碳(Total carbon, TC)、全氮(Total nitrogen, TN)、全磷(Total phosphorus, TP)含量表层显著高于深层。TC、TN随海拔升高先增后降低,TP则随海拔逐步降低。不同林分间土壤养分差异较明显。(6)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得到海拔、土层、容重直接影响细根生物量,细根生物量直接影响土壤养分。林分类型通过土壤容重间接影响细根生物量。因此,林分和海拔通过影响土壤微环境而影响到细根生物量及其空间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14.
不同品种油茶细根时空分布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赣无1、赣永5、长林4、长林40和赣447 等5个品种的油茶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微根管技术对0~40 cm土壤剖面的油茶细根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观测,并分析了总根尖数(TRT)、平均根长密度(ARLD)、平均直径(ARD)的时空分布动态规律.结果表明: 2016年下半年,各品种的TRT和ARLD变化相对稳定,2017年上半年,各品种的TRT和ARLD变化幅度较大,尤其体现在赣无1与长林40中.赣无1的TRT和ARLD在2017年5月出现峰值,长林4的ARD在2017年3月出现峰值.赣无1的TRT和ARLD 以及长林4的ARD在整个观测期都显著大于其他品种.不同品种油茶细根在土层中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动态变化存在明显差异,赣无1和赣447的细根主要分布在0~20 cm土层中,长林4和长林40的细根以20~40 cm土层居多,空间分布动态变化较其他3个品种稳定;赣永5的空间分布动态变化幅度较大,根量分布各土层无显著差异;长林4的ARD表现为20~40 cm土层>0~20 cm土层,其他品种的ARD在不同土层中无显著差异.赣无1的细根生物量最多,主要分布在上层;长林4的细根直径最粗,主要分布在下层.  相似文献   

15.
武夷山不同海拔高度植被细根生物量及形态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福建武夷山不同海拔高度4种植物群落为对象,采用挖掘法获取土壤细根样品,用WinRHIZO根系分析仪分析细根形态,分别测定了不同海拔高度不同土层(0-10、10-25 cm)土壤细根现存生物量及各形态指标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0~10 cm土壤活细根生物量、活细根根长密度、活细根表面积密度、活细根体积密度均是常绿阔叶林<矮林<针叶林<高山草甸,各群落间呈现极显著差异(P<0.01);不同海拔高度植被,活细根和死细根的生物量、根长密度、细根表面积密度、细根体积密度均指标均是0~10>10~25 cm;4种植被在0~10、10~25 cm土层中≤2.0 mm径级的活细根、死细根对细根总长度、总表面积的贡献最大;土壤细根生物量及细根的主要形态指标总体趋势是高海拔显著大于低海拔;同时表明了土壤含水率是影响活细根各指标垂直变化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獭兔腹泻发生后盲肠菌群结构的变化情况,为微生态防治断奶兔腹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分别提取5只健康和腹泻獭兔盲肠内容物总DNA,应用PCR-DGGE及Real-Time PCR技术比较分析獭兔盲肠中菌群结构的差异。【结果】腹泻獭兔PCR-DGGE图谱条带丰富度、均匀度、多样性指数与健康獭兔相比差异均不显著,但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PCA)能够将腹泻组和健康组区分开。Real-Time PCR检测显示,腹泻獭兔盲肠正常菌群普雷沃氏菌、梭菌类群Ⅰ数量与健康獭兔相比没有变化(P0.05);链球菌属、梭菌类群Ⅳ和ⅩⅣa、白色瘤胃球菌、溶纤维丁酸弧菌、普拉梭杆菌等有益微生物数量显著降低(P0.01),而埃希氏大肠杆菌数量却显著升高(P0.05)。【结论】獭兔腹泻发生后盲肠有益微生物数量降低,有害微生物数量升高;菌群结构有差异但不显著(P0.05),腹泻獭兔盲肠菌群结构有复杂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间伐对黄龙山油松中龄林细根空间分布和形态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油松细根生长与抚育间伐的关系,以黄龙山林区4种不同间伐强度(对照,轻度,中度,强度)下的油松人工中龄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根钻法,分3层(0—20,20—40,40—60cm)获取细根样品,研究了间伐强度对油松细根生物量和形态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油松细根生物量主要分布在0—20 cm土层,不同间伐强度下细根生物量差异显著(P0.05),随间伐强度的增大,细根生物量先升高后降低,强度间伐下0—20 cm土层细根生物量显著降低(P0.05),20—40 cm土层和40—60 cm土层细根生物量所占比例随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大。细根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密度在不同间伐强度和不同土层间均差异显著(P0.05),且变化规律与生物量基本一致。细根比根长和比表面积随间伐强度的增加而增大,且强度间伐与其他强度呈显著性差异(P0.05)。轻度和中度间伐对小径级细根(0—1.0 mm)有显著影响,对较大径级细根(1.0—2.0 mm)的影响则不显著(P0.05),强度间伐对0—2.0mm的细根均有显著影响(P0.05)。中度间伐(保留郁闭度0.7)条件下,油松林地细根总生物量达到最大1022.43 g/m2,此条件下细根的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密度也达到最大,能充分利用林地的立地资源,最有利于保留木的生长。  相似文献   

18.
彩色獭兔为典型的皮用兔,除具有獭兔的短、平、密、细、美、牢的优良毛皮品质外,其色泽艳丽,无需染色,环保自然,很受市场欢迎。本研究首先以海狸色、青紫蓝色、紫貂色、蓝色、黄色和黑色獭兔为研究对象,利用RFLP-PCR对agouti和Mc1r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并使用采用邻接法和最大似然法分别以哺乳动物、啮齿类和兔类Mc1r基因序列构建分子进化树。E位点的Mc1r基因在彩色獭兔共发现两个等位基因A和B,A/-包括了海狸色、青紫蓝色、白色、紫貂色、黑色和宝石蓝色獭兔,隐性纯合基因型BB仅包括黄色獭兔,由于缺失30 bp的碱基序列(c.304_333del30)造成的;黄色、黑色、蓝色獭兔在332(GA)和510(CT)发生无义突变。Mc1r基因单一位点发生突变能改变被毛颜色。进化分析显示,彩色獭兔Mc1r基因的分类学地位与在传统的形态学和生化特征分类的进化地位基本一致,说明Mc1r在进化过程中分子改变和功能性质之间的联系,在理解动物的自然适应性方面提供了有用的线索。  相似文献   

19.
全球变暖对滨海湿地植物细根的影响目前尚不十分清楚。以长江口崇明东滩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湿地为对象,利用开顶式生长箱法进行模拟升温。于2019年5-10月,结合微根管法和根钻法,对0-40 cm土层细根(直径≤2 mm芦苇须根)的总根长、总表面积、比根长、比表面积、平均直径和生物量等指标开展连续观测,并计算其净生长速率和周转速率,分析气温升高对芦苇湿地细根形态特征和生长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整个生长季,升温显著提高了0-40 cm土层细根的总根长、总表面积和总生物量,且主要表现在0-20 cm土层,而对比根长、比表面积无显著影响。升温显著增强了0-40 cm土层细根的净生长速率,且使其季节变异性加大。升温显著提高了10-40 cm土层细根的周转速率,但在0-10 cm土层影响不显著。总之,升温显著提高了芦苇湿地细根的总量和生长速率,改变其在土壤中的垂直分布格局,但对其水分和养分吸收效率无显著影响。升温使细根周转速率加快,同时使参与周转的细根总量增加,导致各土层特别是0-20 cm土层根源有机碳输入显著增加,这可能会深刻影响芦苇湿地的土壤碳平衡。  相似文献   

20.
树干圆柱形,高可达4m,叶痕宿存,密被红棕色绒毛;羽状长65~150cm,叶柄长14~20cm,两侧具3~17对长约1~3mm的短刺,羽片80~105对,条形,成“V”字形开展,厚革质,长8~23cm,宽4~7mm,边缘平或微反卷,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两侧不对称,中脉显著隆起,背面无毛。雄球花纺锤状圆状形,常微弯,长25~45cm,径6~10cm,黄褐色;小孢子叶长4~6cm,宽1.8~2.8cm,顶端具3~5mm长的短尖头,密被锈褐色绒毛。大孢子叶密被黄褐色至锈褐色绒毛,顶片宽卵形或菱状卵形,篦齿状分裂,侧 裂片钻形,柄部长5~10cm,着生4~5枚胚珠,胚珠近方状圆形,光滑,金黄色。种子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