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激光对生物组织热和热致机械损伤的物理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从物理学角度阐明激光照射生物组织时在组织中形成热源的微观机制,系统分析这一热源对生物组织所产生的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并进行量化描述,其结果对揭示和理解激光照射生物组织时所产生的宏观效应以及激光医疗应用都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设计了以微型加热装置为核心并辅以电热软膜的电子化温针灸.为了比较电子化温针灸与传统温针灸的温热性质,通过ANSYS软件对传统温针灸及电子化温针灸的温度场进行建模仿真.分析比较得出:在一定的条件下电子化温针灸的温度场与传统温针灸的温度场基本一致.这为电子化温针灸的进一步改进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国产Nd:YAP激光组织热损伤效应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比较1 341 nm Nd:YAP与临床常用激光器脉冲Nd:YAG和连续Nd:YAG对皮肤、肌肉、静脉和肝脏组织的热损伤效应,了解Nd:YAP激光的作用特点,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大鼠作为实验对象,分为皮肤、肌肉组和静脉、肝脏组。皮肤、肌肉组:Nd:YAP激光、连续和脉冲Nd:YAG选择能量密度1000 J/cm2、2 000 J/cm2,静脉、肝脏组采用Nd:YAP激光和连续Nd:YAG两种激光器,能量密度选择500 J/cm2和1 000 J/cm2,对组织进行非接触式点状照射。照射过程中观察组织变化和损伤直径大小,并于照射后即刻、3天取材做病理切片,光镜下观察病理变化,比较相同能量密度下三种激光器对组织的热损伤和损伤修复情况。结果:皮肤、肌肉组:Nd:YAP激光在1 000 J/cm2条件下对组织的损伤以热凝固效应为主,2 000 J/cm2条件下组织发生明显气化、有一定的切割作用。相同能量密度下,脉冲Nd:YAP激光气化作用较两种Nd:YAG激光显著,而凝固损伤范围较连续Nd:YAG浅,较脉冲Nd:YAG深。肝脏、静脉组:Nd:YAP激光对肝脏的热凝固效应与Nd:YAG激光近似,气化作用明显;Nd:YAP激光对血管及其周围组织的凝固及气化作用均较连续Nd:YAG激光明显。结论:Nd:YAP激光具有良好的凝固与气化作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组织工程角膜,尤其是组织工程角膜上皮和基质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在动物水平或临床应用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在标准化、眼表严重损伤的治疗效果和远期治疗评价等方面仍有一些重大科学问题尚未解决。本文对组织工程角膜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情况进行介绍,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近十多年来的PRK治疗近视的中外文文献计量分析,以揭示该技术的发展过程、现状及尚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科学地预测PRK治疗近视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辛丽娜滕妍白晶马莉郭彦玲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2(21):4118-4120
目的:研究并探讨护理干预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与价值.方法:以我院2011年6月-2012年3月期间共收治进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的8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运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所有的患者分成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由400例进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的患者组成,对照组的患者在手术治疗之后进行常规的护理即可,而治疗组的患者则在手术之后进行必要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组的400例进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的患者中,显效的为341例,有效的为39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对比P<0.05,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患者进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的治疗之后,对其进行必要的护理干预,不仅能够使其更加积极的配合治疗,更加有助于临床治疗效果的提高,值得在现代的临床中进行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热重法(Thermogravimetry,TG)对凤眼莲生物质的热解、燃烧、气化特性进行了考察,研究了升温速率对生物质热解特性的影响,同时采用Kissinger法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凤眼莲的热解、燃烧动力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凤眼莲在不同的气氛条件下,反应过程明显不同。氧气条件下发生了剧烈的氧化反应,产物以CO2和H2O为主。氮气气氛下,生物质主要发生的是分子结构中较弱的化学键受热分解的过程,气体产物以有机小分子为主。在二氧化碳的氛围下,生物质主要发生的是二次反应,气体产物主要以合成气和焦炭为主。生物质的热解和燃烧过程均可以用一级动力学方程来描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准发子激光原位角膜镶术(laser in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手术后屈光回退与术前各项检查结果间的相关性。方法:将135例(241只眼)近视患者按屈光度数分为A组126只眼(-6.00 D~-9.00 D)和B组115只眼(≥-9.00 D)。记录术前的屈光度数、眼压和角膜厚度,依据预期校正屈光度数计算理论残余角膜厚度,行LASIK手术后记录术后视力、屈光度数,进行统计学分析。术后平均随访时间19.14个月。结果:A组中正常术眼108只眼(85.7%),回退术眼18只眼(14.3%);B组中正常术眼74只眼(64.3%),回退术眼41只眼(35.7%);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术后平均视力A组为1.17±0.20,B组为0.99±0.28,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两组术后的平均屈光度数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平均理论残余角膜厚度A组为(452.53±28.47)μm,B组为(439.61±30.11)μm,两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屈光回退度数与术前近视屈光度数显著正相关(r=0.35,P<0.001),与理论残余角膜厚度显著负相关(r=0.13,P=0.04),与术前眼压及术前角膜厚度无相关性(r=-0.48,P=0.46;r=-0.39,P=0.55)。结论:LASIK手术术前屈光度数越大,术前计算的理论残余角膜厚度越小,术后越易出现回退。对于-6.0 D~-9.00 D的高度近视患者,LASIK手术的预测性和术后稳定性相对较好;对于≥-9.00 D的超高度近视患者,应结合手术技术和术前计算的理论残余角膜厚度慎重选择进行手术。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研究LISS-DF治疗股骨远端骨折近端螺钉不同固定方式对应力分布规律的影响,寻找符合生物力学原理的固定方式,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ANSYS9.0软件中建立LISS-DF钢板固定股骨远端骨折(AO/OTA33-A3型)的实体模型和有限元模型。在近端螺钉不同单、双皮质固定方式下,通过模拟生理应力做轴向加载实验并进行有限元计算和分析。结果1、3孔单2、4孔双皮质固定时,近端螺钉最大应力值在不同固定方式中最小为24.21975Mpa,位移值为0.131424um与其它固定方式相当且均较小,说明该固定方式可以取得较好的力学效果。结论近端螺钉靠近骨折端处双皮质固定,其余螺钉间隔单双皮质固定时,可以减少应力集中现象,得到更好的把持力,使固定更牢固,从而降低固定失败的风险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