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灰树花菌丝体多糖G.F.-2的理化性质及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G.F.-2是一种均一性好、分子量为7.24×105的大分子纯多糖,其单糖组成的摩尔比为Xyl∶Man:GaL∶Glc=0.7:1.0:1.5:4.3;G.F.-2由β-D-葡聚糖单元以糖苷键连接而成,主链以β-1,3和β-1,4为主,分枝点主要发生在C6位,形成β-1,6糖苷键;同时,该多糖具有清除氧自由基,显著促进小鼠淋巴细胞增殖的生物活性功能。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紫球藻多糖的化学结构,本文采用化学分析和光谱分析方法对紫球藻多糖的一级糖链结构进行了分析。GC分析表明该多糖由木糖、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为一种杂多糖,其摩尔比为:2.96∶1.25∶3.06;红外光谱分析结果显示紫球藻多糖为硫酸化多糖,糖苷键类型为β构型;化学分析结果推断紫球藻多糖糖链连接方式以1→3为主,存在少量1→2,1→4,1→6键型,且半乳糖在支链或主链末端有较大量的存在,木糖和葡萄糖在主链或靠近主链区域有特定分布;NMR分析显示紫球藻多糖的硫酸酯基连在C-6上,且多糖的糖苷键为β型;GC-MS联机分析进一步确定紫球藻多糖为一种主要含有1→3糖苷键,并含有1→4,1→6糖苷键的杂多糖。综合上述分析,推断出紫球藻多糖的糖链主链的重复单元结构。  相似文献   

3.
金顶侧耳(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子实体的3%三氯乙酸提取液经甲醇分级,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等进一步提纯得到水溶性多糖PC-3。经Sepharose CL-4B柱层析,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PC-3为均一级份。G.C.与P.C.分析表明,Gal、Man为该多糖的组份,其单糖摩尔比为2.5∶1.0。PC-3的分子量约为67000,比旋光度[α]_D~(18°)=+28°。经核磁共振谱等分析,PC-3不含β型糖苷键。部份酸水解、高碘酸氧化、Smith降解、完全甲基化、G.C.及G.C.-M.S.的分析表明,PC-3是由α(1→6)糖苷键相连的半乳糖构成分子的主链,部分残基C_2上带有分支,每5个Gal残基带有1个侧链,侧链为α(1-2)Man-α(1-2)Man。  相似文献   

4.
从魔芋根际分离的固氮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azotofixans YUPP-5对多种β-1,4糖苷键连接的多糖具有水解作用。通过构建该菌的fosmid文库,克隆到2 157 bp的基因片段,编码环糊精糖基转移酶。大肠杆菌中表达此酶,能降解葡甘聚糖、羧甲基纤维素钠盐、几丁质、木聚糖等多种β-1,4糖苷键连接的多糖,同时该酶还能以葡甘聚糖为底物生成β-1,4糖苷键连接的环糊精,而文献报道这种酶仅能利用α-1,4糖苷键连接的淀粉为底物生成环糊精;并展示了环糊精糖基转移酶的一些新功能。  相似文献   

5.
灰树花活性多糖构效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灰树花是一种珍贵的食药用菌,具有降血糖、抗肿瘤、免疫调节和抗病毒等多种生物活性。灰树花多糖是其主要的活性成分,多糖的生物活性与多糖的结构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从20世纪80年代起国内外已报道的灰树花活性多糖的结构表征。部分研究认为多糖的降血糖活性可能与β-1,6-葡聚糖主链化学结构相关,而灰树花多糖结构为β-1,6主链或β-1,3主链葡聚糖时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然而多糖结构异常复杂,精细结构的解析困难,导致目前灰树花多糖结构表征一般止步于单糖组成、分子量、糖苷键类型、分支结构和粗略分子链构象,但二维核磁(two dimensional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2D-NMR)和高分辨质谱联用等技术的发展将有助于解开灰树花多糖构效关系,并为灰树花活性多糖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优化雪松松针多糖超声波酶法的提取工艺,并研究多糖结构及其抗氧化性。通过响应面法分析确定最佳提取参数为:3. 0 g松针粉末,液料比20∶1(m L∶g),提取温度80℃,超声功率560 W,超声时间47 min,纤维素酶用量12 FPU/g原料,提取两次,多糖得率高达10. 39%。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光谱等对松针多糖进行了结构表征,松针多糖以β-糖苷键为主要连接方式,并由葡萄糖、果糖、阿拉伯糖和半乳糖等单糖组成。体外抗氧化性研究结果表明:松针粗多糖对羟基自由基(·OH)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的清除能力远高于纯化多糖,呈现出良好的量效关系,粗多糖对·OH和DPPH·的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 47 g/L和0. 076 g/L。  相似文献   

7.
β-1,3.1,4-葡聚糖酶是一类能水解β-1,3.糖苷键和β-1,4-糖苷键的酶,因其主要分解大麦中的β-1,3-1,4-葡聚糖和细菌地衣多糖,所以又称地衣多糖酶。综述了β-1,3.1,4-葡聚糖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抗菌活性与机理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牡蛎中糖蛋白成分的分离纯化及其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青岛产牡蛎为原料,通过低温水提取工艺得到牡蛎糖蛋白粗提物,然后用凝胶柱层析(Sephacryls-100 HR)进行纯化,最后用高效液相色谱制备得到纯度较高的物质F22.由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证实F22是纯度较高的单一组分;分子量为34.2 kDa;等电聚焦的结果显示等电点为5.5;红外色谱呈现出典型的糖的特征吸收峰;气相色谱分析结果显示F22的中性单糖是由葡萄糖这一种单糖组成的同多糖;β-消去反应表明F22的糖肽键应为N-型糖苷键.  相似文献   

9.
食用菌多糖因具有抗氧化、免疫调节、抗肿瘤、降血糖、降血脂等生物活性而备受关注.食用菌多糖的结构影响其生物活性,具有(1→3)、(1→4)、(1→6)及混合糖苷键的β-D-葡聚糖是高活性食用菌多糖的结构特征之一,展现出提高抗氧化酶活性、促进分泌抗癌因子、刺激脾脏和胸腺细胞增殖等不同功能.酸碱、超声波及微波、Sevag法、...  相似文献   

10.
凉粉草胶的初级结构与流变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凉粉草胶经过DEAE-Sepharose FF分离可以得到中性糖和酸性糖两种组分,其中中性糖的尖峰分子量Mp为5227,酸性糖的尖峰分子量为6566,前者的单糖组成(以摩尔百分比计)为半乳糖:葡萄糖:甘露糖:木糖:阿拉伯糖:鼠李糖=9.9∶15.3∶4.31∶1.48∶11.6∶1,后者的单糖组成为半乳糖:葡萄糖:甘露糖:木糖:阿拉伯糖:半乳糖醛酸:鼠李糖=2.66∶1∶0.37∶2.29∶12.5∶23.5∶5.99。两者再经Sephadex G-100凝胶色谱分离,均为单一对称峰,酸性糖经琼脂糖凝胶电泳,甲苯胺蓝显色为均一斑点,表明所分离得到的两种组分都为均一组分。紫外光谱分析表明两种糖都不含蛋白质或肽段,红外光谱分析表明NMBG和AMBG都具有多糖特征吸收峰,NMBG仅在872 cm-1附近有吸收峰,表明其结构中只有β-糖苷键,AMBG在896和858 cm-1附近有吸收峰,表明其结构中既有β-糖苷键,又有α-糖苷键。流变学实验表明在1%~5%(w/w)内中性糖不具有流变学性质,但酸性糖却表现出明显地流变学性质。  相似文献   

11.
12.
《Ibis》1930,72(S1):458-461
A part from considerations as to where it is best wedged into the linear sequence, the brachyptera group is defined in general terms as a compact group of four small or very small species which resemble one another in many important specific characters and the other thirty-six species classified here as Cisticola in so many ways of form, coloration and behaviour as to make them best understood by classifying them also under that generic name.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