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教材倡导“启发式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方法渗透了由感性到理性,由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论点,融入了“过程式教学”思想。因此,它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那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是否能很好地贯彻“...  相似文献   

2.
在上海解放後半年,中学生物教学研究会即有筹备的组织,由上海市教育局领导。从1949年冬到1951年冬二年中发展得很快,各种学习研究形式如大组报告,小组讨论、互助组、观摩展览会等都有。参加的生物教师先後共有二百数十人,在教学效能上质量上,亦有相当的提高改进。可是关於“观摩教学”,由於种种条件的限制,还不能很好的展开。因此,大家虽然经过集体的讨论,而在实际教学上,还不免各自个别摸索,对“观摩教学”的效果问题,亦往往发生种种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由于植物教学的特殊性,组织与领导同学们在植物园内按期地进行各种观察、实习、实验,对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给学生以巩固的有系统的米丘林生物科学的基础知识……”“使学生认识生物科学在农业上的实际应用,并培养学生在自然界独立工作的能力,使学生对农业上的实际工作有所准备”,是有突出重要的意义.根据几年来的实际体验,如果学校领导和生物教师本身不重视这一工作,不认真地组织领导同学进行各种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则很难使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因为不这样做,就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自觉性.就做不到将现实的材料加以概括分析上升为理论得出规律.就不能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就达不到“知”“能”“熟”的完整教学过程.教师是教条式的教,而学生则是教条式的学,这样便无法也不可能保证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北京师大生物系三年级学生许德明於1955年5月23日,在师大附中正值教育实习期间举行过一次公开教学,講题是初中植物学笫八章第二節的后半段——米丘林冬别里梨的培育,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米丘林冬别里梨的培育过程,并初步了解米丘林利用杂交法创造新品种的原理”,课的类型是综合课,教学方法主要是讲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演示了小  相似文献   

5.
“组织”一节内容是初中《生理卫生》“人体概述”这章的重点,这节内容教学的成功与否,会直接影响以后其他章节的学习。为了让学生掌握好这部分基础知识,我在教学中初步尝试了自学——实验法,取得一定的效果。为了指导学生自学这节内容,我并没有过多地给学生定框框,而是尽量使学生摆脱对教师的过分依赖,旨在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组织”一节内容包括两大部分。前一部分是细胞分化,组织的形成和组织的概念。这部分内容学生自学时,问题不大。因为在学习《动物学》“两栖纲”时,学生采集了“蟾蜍发育过程”标本,对于细胞分化和组织的形成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我要求学生在看书自学时,对照标本中从受精卵开始直到幼蟾蜍的形成,理解随着胚胎发育过程的不断进行,分别形成各种组织。后一部分是人体四种基本组织的分布、结构  相似文献   

6.
一、用图“原则”学生对图象的认识,是由具体转化到抽象的思维过程。由于学生思维的目的性、趋向性、序列性、灵活性和差异性,都会直接影响到对图象语言的感受、贮存和处理。因此,教学过程中需根据对象的实际,准确灵活地“播映”图象,以此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启动其思维,发展其智能。1、要对比“播映”,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如“图21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和“图22有氧呼吸过程的图解”两幅图,形象地反映了光合作用和  相似文献   

7.
“绪论”的结构动物学的绪论,现在是由教学大纲的两个题目组成的:即本来的狭义的“绪论”和“对动物体及其生活条件的一般认识”。按教学大纲“绪论”只分给一堂。这一堂课的目的是:给与学生以动物学作为一门科学的一个初步概念,以及动物学在改造苏联动物界上的意义,并要在动物学第一堂课教学中就联系到我国劳动人民在这方面的成就。这一堂课任务的完成,一定有助於从学习动物学的第一步起就贯徹了米丘林生物学的思想。  相似文献   

8.
“植物界的进化”这一课是植物分类一章的总结课,其目的要使学生认识植物界的发展规律——植物由水生到陆生,由简單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从而进一步认识植物界是统一的整体。要完成本课的教学目的,必须以全章的知识作为基础。因此,在讲这一章时,教师必须做好全章的教学计划,使自已对植物界各门有一完整的体系。在讲授本章时,要注意各门植物的对比及其小结,从而找出各门植物的主要特征,以加深学生的印象。为此,在讲完一门之后,要以小结形式找出本门  相似文献   

9.
初中动物学中“低等脊索动物——文昌鱼”一节,怎样通过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并向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写几点意见供参考。文昌鱼的名称是怎样来的呢?我国福建省厦门北刘五店的海面上有个鳄鱼屿,岛上有座古庙叫文昌寺。最初这一带渔民捕到大量这种“鱼形小动物”,于是根据古庙给它取了一个“文昌鱼”的名字,这个名称渐渐流传开去。文昌鱼在世界范围的海滨地区,特别是在  相似文献   

10.
由於生物课教学的特殊性,有计划的组织同学们到农场、农田、菜园、苗圃等去参观,对於贯徹“总路綫”,将旧的农业生产加以社会主义的改造,和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上是有重要意义的。它是我们领导同学们接受生物学知识的一种形式,这并不是单纯的参观,而是能使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一种必要的教学方法,应当引起我们应有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邓鹏  丁娟 《生物学通报》2007,42(6):40-42
“相异构想”是学生围绕“前概念”建立起来的错误思维形式,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思维障碍、学习效率低的原因之一。探讨了“相异构想”在生物学中形成的原因,以及在生物学教学中应采取的矫正策略。  相似文献   

12.
初中生的认识是从现象到本质,从简单到复杂的逐步深化的渐进过程。学生掌握书本知识需要以感性知识为基础。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学能力、思维能力,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自主而又轻松地学习,在生物教学中,我对学生进行以下学习方法指导。1观“观”是让学生...  相似文献   

13.
生物学通报1954年11月号发表北京师大女附中赵汝英同志,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创始者对于达尔文学说的评价”一节的教学。阅读以后,收获很大,我同意赵同志的分析,这一堂课是很重要的,也是此较难讲的,同时也同意分析出所以很重要与难讲的道理,提出的教学目的,也是正确的。这里只是对于如何才能贯彻这些目的,在教学过程上,提供一些意见,不正确的地方,请批评指正。赵同志所介绍的教学过程,可能主要是讲述法,根据教材内容的广泛来看,单赁教师上述恐怕学生的印象不会深,收效不会大.普希金教授说过,教师把教材咀嚼得很烂喂学生,教师过高的积极性,使学生思惟处在睡眠状态中,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工作的开展,群组式学习模式被越来越多地探讨并应用到实际教学中,但将此学习模式与虚拟仿真类实验课程相结合进行教学研究的实例相对较少。针对微生物类实验实践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以哈尔滨工业大学“微生物生理学”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研究为例,提出基于群体协同交互式学习模式的“微生物生理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研究,以期打造微生物学科一流实验/实践类教学课程。本文阐述了群体协同交互式学习模式的内涵、构成要素及优势,论述了群体协同交互式学习模式在“微生物生理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的实现过程,并总结了该模式的不足与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如何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确定生物教学有效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突破口,并在实践运作的基础上,形成具有发展意义的理性认识,这是本课题研究的基本任务。受新教学观念的启发,生物教学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探究是按以下思路展开的。1 为学生学会学习奠定方法基础1.1 让学生学会通过实验掌握知识的方法 在生物教学中,实验往往是知识的来源,自然实验也就成为教学的依据,因此教师必须重视让学生学会通过实验掌握知识的方法。例如,在“植物的呼吸作用”内容的教学中,按照常规,则先由教师将呼吸作用的公式写出来,然后通过几个演示实验一一作…  相似文献   

16.
“光合作用”(人教版高中《生物》)一节是新陈代谢部分非常重要和关键的内容,常有教师由于知识本身的抽象和枯燥感到教学上困难很大。从教材本身内容来看,基本思路是先给光合作用的概念,再给出反应式,然后直接揭示反应过程和实质,是一个封闭的演绎过程;从教学实践来看,这节课的重点往往就完全落在如何落实知识,让学生掌握反应过程上,成为一个单一的“特殊认识过程”。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修正单一的知识教学目标,把科学知识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的载体;此外,在教学模式上,更应注重认识的一般规律的体现,使学生完成由现象到…  相似文献   

17.
组织学与胚胎学优质教学资源开发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胚胎学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正常人体微细结构以及人体发育过程和机理,为病理学、妇产科学及生殖工程学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在传统教学中,由于受教学条件及资源限制,示教内容多为平面、静止的图片,学生常感抽象和难以理解。为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针对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教研室应用Dreanweaver、Frongpage、Flash等软件制作了“组织胚胎学本科网络课程”,为学生提供组织胚胎学的理论全课程CAI课件、实验课组织切片显微镜图、组织切片制作及胚胎发生过程录像、先天畸形标本图片等教学内容丰富、动静并茂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18.
周茜 《生物学通报》2007,42(3):48-49
由于多种原因,人们在理解和实施探究性教学中出现2个方面的偏差,一是随意地给一些人们早已熟知的教与学的形式贴上探究的标签:另一是只把从问题的提出、证据收集、方案的制订和实施到解释的形成、验证和结论的得出等等都是由学生自主发现、由学生独立完成的活动才归为探究。这2种理解都背离了探究性学习的本质意义。笔者结合学习与实践的体会,谈谈对生物学课程中渗透探究的理念的理解与认识。  相似文献   

19.
“认识微生物三剑客——细菌、真菌和病毒”是北京版教材初中《生物学》“生物的多样性”一章中一个单元的学习内容,是笔者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整合形成的单元教学设计。本研究深入挖掘和拓展教材,结合社会资源、互联网资源,着重突出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包含学生在调查周边资源的过程中形成并解决探究性问题的学习过程。整个单元教学实践过程为优化发展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提供了强有力的“实证”。  相似文献   

20.
尝试生物学科的探究性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香华 《生物学通报》2002,37(11):50-51
探究性学习是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和技能、体验和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形成和提高创新意识、树立科学的价值观的活动过程。而以能力立意 ,联系生产实际 ,关注社会热点 ,考察学生能力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大势所趋。在生物学教学实践中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落实“探究性学习”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实现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1 在实验中落实探究性学习实验是人们认识和研究物质或验证某一理论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 ,而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让学生参与到实验中来 ,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