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2.
3.
在心脏病发作或中风引起脑缺血时,脑内神经细胞将遭受不可逆的、无法治愈的损伤;但根据英国Merck Sharp and Dohme 实验室 Leslie Iverson 的报道,一种原设计作为抗惊厥的药物——MK-801可能预防上述脑缺氧所造成的损伤。Iverson 在华盛顿召开的美国神经精神药理学年会上指出,MK-801容易 相似文献
4.
5.
脑内肾上腺素能神经元系统与血压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6年Von Euler曾报道:哺乳类动物脑内存在着肾上腺素(adrenaline,AD),由于其含量只为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A)的1/50~100,依靠Falck-Hillarp(1964)的荧光组化技术不易将AD与NA区别开来,因而难以证明脑内有单独存在的AD能神经元及AD能通路。一直到1974年,免疫荧光组化技术发展以后,上述问题才有可能解决,并证明脑内AD能神经系统的功能与血压调控有密切关系,这为神经药理学的研究开拓了一个新领域。一、脑内肾上腺素神经元及其通径、受体(一)脑内PNMT活力与AD能神经元的鉴定确定AD能神经元的重要标志是依靠苯乙醇胺-N-甲基转移酶(phenylethanolamine-N-methyl-transferase,PNMT)的存在。儿 相似文献
6.
7.
8.
利用单感器记录与神经元示踪结合对棉铃虫主要性信息素感器内神经元投射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鉴定雄性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成虫触角性信息素感器嗅觉受体神经元的功能、形态及中枢投射路径。【方法】利用单感器记录技术记录棉铃虫嗅觉受体神经元对性信息素的反应,同时采用荧光染料作为示踪剂染色标记嗅觉受体神经元;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处理相应的脑组织,标记脑内触角叶的神经纤维球结构;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获取图像数据,使用图形软件ZEN和Amira 4.1.1进行三维结构重建。【结果】记录到雄性棉铃虫成虫触角上长毛形感器对主要性信息素成分Z11-16∶Ald产生明显的电生理反应,并成功染色标记了该感器内的嗅觉受体神经元。染色标记显示该感器内具有两个嗅觉受体神经元,其轴突通过触角神经分别投射触角叶内的云状体神经纤维球和普通神经纤维球。【结论】单感器记录与神经元示踪两技术结合能够用于鉴定昆虫触角嗅觉受体神经元的功能、形态和投射至神经纤维球的路径。与赖氨酸钴方法比较,使用荧光染料法进行神经元示踪,操作更简便,且易于进行三维空间分析,为调查棉铃虫其他嗅觉神经元的投射路径以明确外周气味受体感受与中枢系统的联系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成年动物脊髓损伤后神经元不能再生,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抑制性损伤微环境的存在和损伤神经元内在的再生能力低下.阻断和/或中和髓鞘及瘢痕组织中的抑制成分以及它们共同的信号通路是目前促进脊髓损伤后再生的主要策略之一,但仅阻断微环境中的抑制信号而不改变神经元内在生长状态,不足以诱导广泛的再生.因此,目前对如何提高成年神经元内在的再生能力,如提高成年神经元内cAMP/PKA水平、阻断神经元内Rho/ROCK信号通路、调节转录因子等,使其不再对抑制环境中抑制分子起反应,已成为研究成年脊髓再生的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该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14.
15.
《昆虫知识》2008,45(6)
果蝇脑中蘑菇体结构内的神经元,是学习、记忆和睡眠调控等过程所必需的。Sung-Tae Hong等人所做的一项研究表明,它们在温度喜好行为中也起一定作用。一些动物,同我们人类一样,通过改变它们的代谢来从内部调控体温。但对像果蝇等其他动物来说,体温是与它们环境所进行的热交换的结果。果蝇能够本能地寻找一个与它们在遗传上所喜好的体温相匹配的环境,这个过程与哺乳动物设定固定体温的过程相似。当蘑菇体神经元中依赖于AMP的环状激酶活性被人为调低时,果蝇便不能找到它们所期望的温度;当这个活性增强时,它们便喜欢较高的温度。这项研究表明,温度感觉可能与学习和基因共享一些细胞机制。 相似文献
16.
17.
兔脑内Orexin B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定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10只青紫蓝兔脑内Orexin B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定位。结果显示,Orexin B免疫阳性神经元分布于下丘脑的室旁核、背内侧核、穹隆周核、外侧区和后区以及底丘脑的未定带。以下丘脑背内侧核、穹隆周核和外侧区的阳性神经元数量较多,下丘脑室旁核、后区和未定带较少。表明了兔脑内Orexin B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分布与Orexin A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存在一些差异,提示两种Orexin的产生部位和生理功能可能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8.
Erulkar和Stopp等作者提出家鸽的耳蜗投射至三对耳蜗核一角状核(Nucleus angularis,NA)、巨细胞核(Nucleus magnocellularis,NM)和层状核(Nucleus laminaris, 相似文献
19.
哺乳动物成体神经元的再生现象是最近三十年才被科学家们所认识并逐渐接受的。随着科研方法与实验技术的发展,在成年哺乳动物的一些特定脑区,比如海马齿状回(Dentate gyrus of the hippocampus)、室下区(Subventricular zone)和杏仁核(Amygdala)中发现了新生细胞。研究表明,内外环境因子可影响成体神经元的再生。具体表现在环境多样性、自主活动、有益社会交往、短日光照、化学刺激以及诸如5—羟色胺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等神经递质水平的增加,都会促进新生细胞的增生或存活。而负面社会交往及应激激素皮质酮对成体神经元的再生有抑制和降低作用。研究还表明,根据种和性别的差异,类脂醇激素对成体神经元的再生起到促进或抑制作用。最新的实验证实新生细胞在成体中具有显著功能[动物学报49(2):151—162,2003]。 相似文献
20.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基因表达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对持久的记忆痕迹的建立至关重要。作者曾报道单独双向主动回避训练能明显诱导c-fos mRNA的积聚,但长时程训练达到一定限度后,则测不出c-fos表达。为了进一步探讨在学习过程中是否有特异的基因表达,本实验作如下设计:采用3个月龄雄性Wistar大鼠16只,其中12只行双向主动回避训练,4只作为对照不予训练。训练方法是:前8天每只大鼠每天训练50次,每次间隔30s,条件刺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