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吉林省鸟类光口科吸虫记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光口科(Psilostomidae)吸虫在国内报道不多,至今仅发现3属6种。我们在吉林省鸟类中发现了光睾属3个新种和光孔属1个种。光睾属为国内新纪录。标本保存于白求恩医科大学寄生虫学教研室。  相似文献   

2.
真杯科(Eucorylidae Skrijabin,1924)顿水属吸虫,迄今共记载了35种,系世界广布的种类,分布于亚洲、欧洲、非洲、美洲等地。以巴西记述的最多,东亚较少,尤其在我国记述更少。我们于1964年4—8月和1965年3—5月在云南省的芒线、四方井、蚂蝗菁、勐止、腾冲、大塘、盈江等地区,进行了鸟类吸虫的调查。在7种鸟类(隶属于4目、4科、6属)的肾脏输尿管中,检得顿水吸虫5种,其中包括1个新种及3个我国新纪录,7种鸟类系不同种虫的宿主新纪录。  相似文献   

3.
1982年4月至5月,内蒙古水产科学研究所组织了对乌梁素海(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之北)的调查。我们采到鸟类的异形吸虫三种,其中有一个新种、一个国内和宿主新纪录、一个国内新纪录。现记述其特征如下。测量单位为毫米。  相似文献   

4.
本文记载我国寄生于海产鱼类的扇盘吸虫属 Rhipidocotyle Diesing 1858,共有4种,两种为已有记载的杖形扇盘吸虫R.baculum(Linton,1905)Eckmann,1932与侧杖扇盘吸虫 R.adbaculum Manter,1940, 这两种为我国的新纪录;另两个为新种:大黄鱼扇盘吸虫R.croceae,sp.nov.与棒囊扇盘吸虫 R.clavivesiculum,sp.nov. 。  相似文献   

5.
1974年2月到4月我们检查了几种在贵阳市捕获的野鸟~*共得五种吸虫,其中四种是新种,一种是我国的新纪录。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寄生于北京地区的家鸭、家鸡与家鹅体内的棘口科(Echinostomatidae Dietz,1909)吸虫共获得12种,隶属于2亚科:1.棘口亚科(Echinostomatinae Odhner,1910)计有2属:(1)棘口属(Echinostoma Rudolphi,1809)有8种,其中2种为国内新纪录与1种未定名种。(2)棘绿属(Echinopharyphium Dietz,1909)有3种,其中1种新种与1种未定名种。2.低颈亚科(Hypoderaeina Skrjabin et Baschkirova,1956)只有1属1种。 卷棘口吸虫与似锥低颈吸虫的感染率最高,感染强度也较大(接睾棘口吸虫最大)。 宿主以家鸭体内的吸虫种类为多,计有11种,家鸡与家鹅体内仅获得2—3种,寄生部位棘口亚科以大肠为主,而低颈亚科以小肠为多。 感染率一般较昆明与福建为低。 文中附有鸭、鸡与鹅三种家禽的棘口吸虫属与棘缘吸虫属的检索表以及名录和分布地区。  相似文献   

7.
我们于1978年3—4月在广东省广州、江门、肇庆等地进行了野生动物寄生蠕虫的采集。从几种两栖类、鸟类、兽类体内获得一批吸虫标本。经鉴定,共有7种(包括1新种),分隶于7属6科,并发现1个宿主新纪录(详见表1)。现仅将新种描记于后。文内量度  相似文献   

8.
1、本文为太湖鱼类的寄生蠕虫报告之二。 2、本文报告四种寄生鱼体的複殖吸虫,即鲶后睾吸虫Opisthorchis parasiluri,sp.nov.,寄生鲶胆囊;河鲈源吸虫 Genarches goppo(Ozaki,1925),寄生暗色吐(鱼父)胃肠;鲶似单孔吸虫 Paratormosolus siluri Dubinina et Bychovsky,1954,寄生黃颡鱼及鲶肠;朝鲜鲫吸虫 Garassotrema koreanum Park,1938,寄生鲫、平胸鳊、鲤、蒙古鲌、红眼鳟、青魚、花鲢、白鲢、鲩、短尾鲌、(?)条鱼等消化道。四虫分隸四科四属,其中鲶后睾吸虫为新种,馀三种皆为我国的新纪录。  相似文献   

9.
在白洋淀鸟类的吸虫区系调查中,发现有真杯科的三种标本。经鉴定后,系属不同的两属。一种定名为白洋淀真杯吸虫,新种 Eucotyle baiyangdienensis sp.,nov.真杯属的种类,不但为我国新纪录(陈心陶,1956),即在亚洲也少报导(Yamaguti,1958),宿主斑嘴鸭(Anas poecilorhyncha zonorhyncha Swinhoe)也是初次纪录(Walden,1960)。另一种大  相似文献   

10.
作者在圆尾斗鱼 Maropodus chinensis的鳃上获得一种关睾吸虫HeteronchocleidusBychowsky,1957,其中小钩关睾虫H.buschkieli Bychowsky,1957, 为珠江水系新纪录,大钩关睾虫H.magnihamatus为新种。现将新种记述于下。模式标本保存于华中农学院水产系。文中量度单位均为毫米。  相似文献   

11.
在近年采集和对过去的标本复查中,检得五种囊双科吸虫,有四种是我们的报告(1965)及其它学者尚无报道的,一种是我国的新纪录。四个新种的描述如下。 虫体各器官量度均为毫米,卵子为微米。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相似文献   

12.
王淑芳 《昆虫学报》1983,(3):342-343
本文记述长白山地区犁姬蜂亚科4种姬蜂,其中包括一个新种,两个新纪录。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1.无瘤中闭姬蜂Mesoclistus atuberculatus新种(图1)雌蜂 前翅长9毫米。  相似文献   

13.
在广东省海南岛与云南省西部鸟类肝脏的胆道与胆囊中共采得双腔科(Dicrocoeli-idae)吸虫共25种,分隶于9属,其种类与我国北京、江苏、山东、福建、湖南、贵阳等省市的种类几无相同。且这些种类均为国内初次发现,宿主也为新纪录。其中云南省采得的短盘属Brachydistomum的3个新种与平形属*Ptatynotrema的1个新种已先行发表(李敏敏等,1978)。本文将提及17个已知种的名录(表1)及描述4个新种。器官测量以毫米  相似文献   

14.
渤海湾头鲻、鳆鲻的寄生动物 Ⅰ.汉沽地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汉沽地区头鲻、(鱼夋)鲻的寄生动物共7种,其中单殖类吸虫1种、复殖类吸虫1种、线虫幼虫1种、棘头虫2种、寄生桡足类2种。对多刺四旋棘虫、新种Quadrigyrus polyspinosus进行了形态上的描述。  相似文献   

15.
费瑞  朱传典 《蛛形学报》1993,2(1):23-26
记述了采自我国吉林省长白山地区的闪腹蛛属1新种与1新纪录种,记述的新种是:沟突闪腹蛛Hypselistes fossilobus sp.nov.;记述的1新纪录种是:杰氏闪腹蛛Hypselistes jacdsoni(Cambridge,1902)。本文所记述的种类,其测量单位均为mm,所有种的标本均保存于白求恩医科大学生物教研室。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在湛江市附近海域海鸟体内获得的两种吸虫,经鉴定为新种,命名为巨口类茎吸虫,新种Microphalloides macrostonrs sp.nov.,珊瑚多黄吸虫,新种Multivitellus coralius sp.nov.  相似文献   

17.
两广的吸血蠓(双翅目:蠓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铁生 《昆虫学报》1975,(4):433-436
1973年我所在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许多地区,进行了吸血蠓采集工作。经整理共有2属,26种。其中,库蠓属(Culicoides)23种,包括2新种及1新纪录,拉蠓属(Lasiohelea)3种,包括1新种及1新纪录。新种模式标本均保藏于中国科学院北京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18.
记述我国巨螯螨属1新种和1新纪录。新种为李氏巨螯螨Macrocheles liguizhenaesp.nov.,新纪录为莫岛巨螯螨Macrocheles moneronicus Bregetova et Koroleva,1960.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乌鹳(Ciconia nigra Linnaeus)的肠内找到三种棘口类吸虫,为乌鹳异棘口吸虫、新种(Allechinostomum nigriconiatum sp.nov.),中国肿头吸虫、新种(Chaunocephalus sinensis sp.nov.),肿头吸虫(Chaunocephalus ferox Dietz,1909)。对两个新种作了描述。 乌鹳异棘口吸虫、新种与该属的其他各种主要区别在具有卵巢后子宫环盘曲。中国肿头吸虫、新种与肿头吸虫的区别主要在卵黄腺滤泡呈横行排列,分布向后达体后部、角棘较小等特征,并与该属的其他种也作了比较。肿头吸虫属种的发现不但在我国而且在东亚均为首次。 文内对异棘口吸虫属(Allechinostomum Odhner,1910) 与肿头吸虫属(Chaunocephalus Dietz,1909)的分类位置各作了论述,并均列有种的检索表。  相似文献   

20.
作者在广东省梅县市发现四个吸虫新种:1.鼠丽色吸虫,新种Reesella ratta sp. nov., 2.后囊蛙蠕吸虫,新种Batrachotrema optstosacca sp. nov., 3.梅县后平睾吸虫,新种Opisthioparorchis meixianensis sp. nov., 4.大卵后平睾吸虫,新种Opisthioparorchis megaloonos sp. nov.,它们分别归隶于蹲茎科Cathaemasiidae及蛙蠕科Bstrachotrematidae。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山医科大学寄生虫学研究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