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水分胁迫对苹果树生长和叶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简报)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水分胁迫时,盆栽的苹果新梢生长受抑,枝条节间长度缩短,叶水势下降,叶面积减小。植株萎蔫后翌日供水,大部分功能叶脱落,第3d供水,植株则不能成活。水分胁迫及干旱后恢复供水时,叶中矿质元素的含量、变化不一样。  相似文献   

2.
长白山的野生杜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白山山势崔嵬、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十分复杂。每年的五、六月份正是杜鹃花开的季节 ,此时的长白山好像一个巨大的杜鹃花园,披上了绚丽的衣衫。据统计:长白山共有野生杜 鹃2属9种3变型。下面本文将重点介绍一下牛皮杜鹃、苞叶杜鹃、兴安杜鹃等几种杜鹃花, 以便让更多的人了解长白山丰富的野生杜鹃花资源。牛皮杜鹃(Rhododendron chrysathum) 常绿小灌木,高10—60厘米。茎横卧,枝斜生,老 枝灰褐色,枝皮剥离。单叶互生,叶片倒卵状长圆形至倒披针形,全缘革质。花4—10朵, 淡黄色或白色,径3厘米,漏斗状。蒴果。花期5—7月,果期8…  相似文献   

3.
以北京东灵山胭脂花自然分布地野生群体中2年生以上植株为研究对象,于2008~2010年连续3年观测了野生胭脂花的年生长发育进程,并采用石蜡切片法制片,通过普通光学显微镜和体视显微镜观察了胭脂花花芽分化和花序发育的过程,以探明野生胭脂花生长发育和花芽分化的规律,为人工栽培胭脂花提供依据。结果显示:(1)胭脂花的年生长发育进程可分为萌芽期、营养生长期、开花期、果实发育期、果熟期、花芽分化期和休眠期等7个阶段;5~9月为胭脂花的生长季,生长环境凉爽,日平均气温为5℃~20℃。(2)胭脂花花芽分化期为7月中下旬~9月上旬,历时约2个月,整个过程包括未分化期、花芽原基分化期、小花原基分化期和小花分化期;花序上的小花由外向内逐渐形成并发育,雌雄蕊的发育从8月中下旬开始到9月上中旬结束;花序发育完全的胭脂花植株进入休眠期,经过当年10月份至来年4月份的低温阶段翌年开花。胭脂花花芽分化进程和外部形态密切相关,可根据植株的外部形态特征快速判定花序发育状况。  相似文献   

4.
在3种处理条件下对猴面包树Adansonia digitata种子进行播种育苗,观察记录种子萌发特性、苗高和地径,以及连续观察两年物候。结果表明:(1)70 ℃热水浸种发芽率和发芽势最高,分别为18.72%、6.20%。(2)苗高和地径增长呈“S”型,苗木生长分为缓慢期、速生期和停滞期;苗高和地径的速生期起点均为7月上旬,一直持续至9月上旬,在8月中旬出现苗高和地径速生点。1年生猴面包树苗高和地径可达81.9 cm和12.6 mm,苗木整齐度较好,苗木质量较高,苗木移栽成活率高达90%以上。(3)在云南元阳县干热河谷地区,2年内猴面包树苗期的物候无显著差异,生长发育正常,证明该地区是猴面包树理想的引种栽培区域之一。  相似文献   

5.
盾叶薯蓣试管株芽的诱导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盾叶薯蓣(Dioscoreazingiberensis)试管植株为材料,选取带芽茎段为外植体,转接到株芽诱导培养基上15d后,原茎段基部开始产生株芽突起,30d后每一茎段可产生3-5个已生根的株芽,株芽诱导率为100%,株芽诱导数为180个/40株,其移栽成活率可达90%以上。株芽形成的适宜培养条件:温度为26±2℃,光照时间14hd-1,光照强度为1500-2000lx;适宜培养基组成为:MS+6-BA4.0mgL-1+IBA1.0mgL-1+蔗糖6%-9%+活性炭0.5%+琼脂7%。离体诱导的盾叶薯蓣试管株芽能直接发育为新植株,为盾叶薯蓣的快繁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武汉对从云南红河州采集的野生淡黄花百合进行引种栽培,研究其物候期、生长发育规律及繁殖栽培技术,为引种栽培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淡黄花百合适应性较好,植株生长健壮,开花结实正常,观赏价值高,耐热性良好;通过鳞茎、珠芽、种子繁殖,以珠芽繁殖效果较好;开展基质、施肥对珠芽生长的试验,表明泥炭与珍珠岩比例为1∶1、氮磷钾比例为2∶1∶1的组合对植株成活率、株高以及鳞茎增长等方面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可作为珠芽繁殖的最佳配比,为淡黄花百合的人工繁育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红根草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凤鸾  李锋  付传明  黄宁珍   《广西植物》2006,26(3):282-285
研究了红根草不同采集季节、外植体类型与消毒效果,不同激素浓度和激素组合与芽及根的诱导,及试管苗的移栽。结果表明,不同外植体类型消毒效果为茎节>茎尖>植株抽茎前的生长点;4~6月份采样最佳;MS+BA0.8~1.6mg/L+NAA0.2mg/L、MS+BA0.2mg/L+NAA0.02mg/L、MS+NAA1.0mg/L分别用于初代、继代、生根培养效果最好;试管苗移栽成活率达90%。  相似文献   

8.
以秋水仙素处理‘金星无核’葡萄获得的短节间突变体植株‘3-2D-05’和‘金星无核’植株新抽枝梢嫩叶、梢尖和茎段为材料,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了新抽枝梢不同部位内源GA3、IAA及ABA的含量及比值差异;采用细胞流式仪分析两种材料叶细胞染色体倍性,并通过RAPD和SSR两种标记对两种植株进行分子鉴定,以明确...  相似文献   

9.
珍稀濒危植物金花茶种子繁殖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金花茶进行种子繁殖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以含水6%湿沙贮藏,采用粒径大的种子(2.05cm×1.51cm×1.92cm)于3月进行播种繁殖,其发芽率最高,且幼苗长势健壮。金花茶从北热带季雨林中引种到中亚热带桂林雁山的自然环境条件下,植株能正常生长及开花结实。物候期比原产地推迟40d左右。成龄植株通常每年只有一次秋梢,于9月下旬开始展叶抽梢,10月中旬新梢停止生长。6月下旬至7月上旬开始现蕾,1月上旬至2月上旬为开花始期,2月下旬至3月中旬为开花盛期,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为开花末期。果实于11月下旬至12月成熟,生长期约9~10个月。17年生实生苗平均高(313.60±15.92)cm,基径(4.51±0.71)cm,平均冠幅(东西×南北)277.6cm×219.2cm。金花茶主要病害有赤叶枯病、炭疽病、白绢病等,4~6月高温湿热季节容易发病。虫害主要有蚜虫、卷叶蛾、天牛和木囊蛾等。  相似文献   

10.
“中国龙池杜鹃节”是中国科学院华西亚高山植物园与都江堰市龙池风景区管理局于新近联合推出的春季科普教育与旅游观光项目。该项目以中国杜鹃园十余年来收集保存的300余种20万株珍贵的杜鹃花原始资源类群和龙池地区所分布的大面积的野生杜鹃花资源为支撑,着重向公众展示源自于我国西南云、贵、川、藏亚高山及高山地区的常绿无鳞类和常绿有鳞类杜鹃的风采,富有浓郁的西部乡土特色。中国龙池杜鹃节于每年3月中旬至5月中旬举行,它巧妙地将春季旅游与植物学科普教育相结合,是我国境内难得一见的杜鹃花盛会。随着中国杜鹃园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1.
以早花百子莲(Agapanthus praecox)叶片为外植体, 建立了器官发生和胚胎发生离体再生体系, 并对移栽驯化基质进行了初步筛选。结果表明, 毒莠定(PIC)对叶片愈伤组织诱导效果良好, 最适培养基为MS+2.0 mg·L -1 PIC; 叶片组织分生能力决定愈伤组织诱导效果, 1-2片新叶基部愈伤组织诱导率可达85.71%, 叶片分生区0-0.5 cm愈伤组织诱导率为66.48%, 叶片横切面中部诱导效果优于边缘。不定芽诱导最适培养基为MS+1.5 mg·L -1 PIC+0.3 mg·L -1 6-BA, 诱导率达80.27%。体细胞胚诱导培养基为MS, 0.05 mg·L -1多效唑或1.0 mg·L -1 ABA均对体胚诱导具有显著促进作用。1.0 mg·L -1 6-BA对幼苗增殖有利, 器官发生和胚胎发生途径幼苗增殖系数分别为2.23和2.93。草炭:珍珠岩:蛭石=1:1:1 (v/v/v)为早花百子莲移栽驯化的最佳基质, 成活率达100%。该研究建立了早花百子莲叶片外植体再生体系, 丰富了百子莲快繁技术体系, 可为其它单子叶植物离体再生体系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并分析栽培与野生化血丹植株中不同部位中两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差异,该研究采用超声法提取、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栽培与野生化血丹根、茎、叶、花、混合样等部位中桃叶珊瑚苷和梓醇的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桃叶珊瑚苷在栽培与野生化血丹植株内均有分布,含量均以根中最高,其在栽培与野生化血丹植株内的含量表现分别为根叶混合样茎花、根混合样茎花叶,栽培化血丹不同部位中桃叶珊瑚苷的含量均高于野生化血丹。(2)梓醇在栽培化血丹的茎中未检出,在栽培与野生化血丹其他部位均有分布,含量均以叶中最高,其在栽培与野生化血丹植株内的含量分别表现为叶花混合样根、叶混合样茎花根,野生化血丹不同部位中梓醇的含量均高于栽培化血丹。(3)桃叶珊瑚苷和梓醇在栽培和野生化血丹植株不同部位中的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栽培与野生同一部位间总体上无显著差异,为该濒危药用植物资源药用部位选择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实验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前有研究表明被子植物类群中单一的开花或展叶物候模式可能具有遗传性,但两类物候事件的节律关系是否受遗传因素控制,各种节律模式的形成与演化机制及其与生物系统演化的关系仍不清楚。作者对四川都江堰市迁地保育的2个海拔点的杜鹃属(Rhododendron)4亚属4组13亚组42种植物的开花–展叶节律模式进行了5年的观察研究。作者假定杜鹃属的开花–展叶节律模式为进化遗传特性,包括先花后叶(F→L)、先花后叶部分重叠(F+L)、叶期包花期(L∈F)、先叶后花部分重叠(L+F)和先叶后花(L→F)等5种类型。同一地点不同年份以及不同地点同一物种的相关物候观察结果均显示,尽管它们5年的物候发生时间随年度和观察点海拔不同而有波动,但物候发生次序和开花–展叶节律模式均未见随年份而变化,即每个物种只对应一种节律模式,支持了上述假设。作者进一步提出了开花–展叶节律模式与物种的系统演化存在进化程度上的差异和序列关系的假设。不同节律模式的物种其区系地理以及不同海拔和分类群中的物种数量分布特征表明:(1)进化程度不同的节律模式分别对应于古老的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和年轻的中国–喜玛拉雅森林植物亚区物种,较原始的节律模式倾向于出现在中高山海拔区域,并与杜鹃属可能起源山地的一定海拔区域构成关联,而进化程度较高的节律模式倾向于出现在更高或更低的海拔地段;(2)节律模式的进化程度与有关亚属、组、亚组的系统位置和进化程度有一定关联;(3)节律模式的演化与生活型、叶性进化同步,环境胁迫、生长期长度变化、光资源竞争等都可能是节律模式演化的外部动力。研究还表明,在气候波动条件下物候事件间的发生次序比单一物候事件的时间属性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14.
通过3种不同的嫁接方式(T1.大枝锯口嫁接;T2.短截后嫁接;T3.重回缩后在新梢上嫁接),将‘石硖’龙眼品种更新为晚熟、果大的‘良庆1号’品种,并探索嫁接成活率高、新品种产量恢复快的嫁接模式。结果表明:接口粗度(直径)0.5~1.5 cm(T2)的‘良庆1号’嫁接在‘石硖’龙眼1~2年生枝上,接穗数量多、成活率高、成活接穗数显著高于T1和T3处理。T1、T2、T3的单株平均成活率依次为27.27%、63.10%、72.73%,单株平均成活接穗数分别为3、45、8个,2012年9月份于嫁接当天测量3个处理的冠径,依次为165.7、358.3、154.3 cm,树高依次为138.7、206.7、163.0 cm,3个月后的冠径依次为181.3、370、168.3 cm,树高依次为169.7、223.3、173.3 cm;2013年春季测定不同处理平均单株花穗数依次为0、40、2个;三个处理的根系垂直分布主要集中在0~60 cm,T2的根数显著高于T1和T3,在距离树干50 cm处土壤深度为0~60 cm范围内的根数依次为37、72、18条,T2的根系水平分布比T1和T3广,主要集中在距离树干0~100 cm的范围内;T2的光化学猝灭系数最高,光合活性强,且显著高于T1。以上结果说明T2的综合效果显著优于T1和T3。  相似文献   

15.
对栽培在庐山植物园数量较多、观赏价值较高、适应性较强的4种杜鹃开展了为期3 a的研究。以开花期与展叶期物候、花部形态特征、花器官、果实、种子数量性状和种子发芽率及绿苗率为主要指标,绿苗系数为辅助指标,初步揭示了引种驯化杜鹃适应性及可育性特征。结果表明:(1)开花、展叶最早与最晚均分别为短脉杜鹃和耳叶杜鹃;单朵花、一个花序及整株开花持续时间分别为7~9 d,12~19 d及16~24 d;物候发生时间随年度不同而有波动,2016年的开花展叶均比2015年和2017年早些,但物候发生次序和开花期与展叶期规律未见随年份而变化。(2)花朵、子房、果实及叶片大小均呈显著正相关性;果实大小与蒴果平均种子数及种子大小之间均有关联,与种子千粒重无相关性。(3)通过对种子的发芽率、绿苗率和绿苗系数进行比较,绿苗率与发芽率呈正相关,与绿苗系数无显著相关性,三个指标均能不同程度地反映可育性的差异情况。  相似文献   

16.
民勤荒漠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民勤荒漠区1974-2009年物候观测资料和2002-2010年植被样方观测资料以及同期气象资料,分析了荒漠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961-2010年,民勤荒漠区气温升高,空气湿度增大,年均气温升高速率大于全球水平和中国近百年平均水平;植物对气温变化的响应主要表现在春季物候提前、秋季物候推迟、生长季延长;植被对降水量变化的响应主要表现为植被盖度和纯盖度随降水量减少而降低,植株密度、植物多度随降水量变化而波动;植被盖度和纯盖度与年降水量的相关性较高,然后依次为6-7月和4-5月的降水量;植株密度和植物多度与9月降水量呈正相关;植物春季物候提前的次序是芽初膨大期>芽开放期>开花始期>展叶始期和展叶盛期>花蕾序出现>开花盛期>开花末期>果实成熟期;秋季物候推迟的次序是叶全变色期>落叶始期>叶初变色期>落叶末期.春季气温升高对民勤荒漠区植物物候的影响大于秋季气温升高对物候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濒危黄杜鹃的离体快速繁殖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濒危野生黄杜鹃(Rhododendron molle G.Don)茎尖为试材,比较研究3种不同基本培养基和9个激素浓度组合对不定芽增殖的影响,以建立黄杜鹃的快速繁殖体系.结果表明:3种不同基本培养基对野生黄杜鹃不定芽增殖的效果差异显著;相同激素种类与浓度下,WPM培养基上的不定芽增殖系数最大,达10.5.激素种类与浓度对黄杜鹃不定芽的增殖影响差异很大,以单独使用1.0 mg/L ZT最佳,再生率达100%,不定芽增殖系数为10.5.综合分析显示,黄杜鹃不定芽增殖的最佳培养条件为WPM+ZT 1.00 mg/L;健壮、整齐一致的不定芽在1/2 WPM+0.05 mg/L NAA上生根,40 d后生根率可达86.7%,驯化成活率达92.86%.  相似文献   

18.
王书胜  张雅慧  邹芹  单文  李晓花  张乐华 《广西植物》2016,36(12):1468-1475
为探明有鳞大花亚组杜鹃扦插生根的最佳IBA浓度和扦插时间,该研究以江西杜鹃、百合花杜鹃为材料,分别采用腐叶土+河沙(1:1)、泥炭+珍珠岩+蛭石(3:1:1)基质,开展了4个IBA浓度和4个扦插时间的生根试验.结果表明:IBA浓度对除老叶留存数外的所有指标有显著影响,其中100 mg·L-1 IBA处理生根率、新梢长最大,腐烂率最低,其它指标也表现良好,为最佳生根浓度;50 mg·L-1 IBA处理根幅、新梢率最大,但不定根数最少,效果其次;200 mg·L-1 IBA处理促进根系生长,但生根率较低、特别是显著抑制新梢发育;对照处理生根效果最差.扦插时间对所有生根指标均有显著影响,早春(04-18)木质化硬枝扦插除老叶留存数较差外,其它指标均表现极佳,为最适扦插时间;秋季(10-19)半木质-木质化过渡枝扦插效果其次;夏季(06-21)嫩枝及(08-16)半木质化枝生根效果极差,不宜进行扦插育苗.物种、基质对生根指标也有显著影响,百合花杜鹃扦插生根能力强于江西杜鹃,泥炭+珍珠岩+蛭石(3:1:1)基质生根效果优于腐叶土+河沙(1:1).该研究结果首次发现早春新梢萌发前采用木质化硬枝扦插可以显著提高两种杜鹃的生根效果,为该亚组杜鹃的扦插育苗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桃种质资源托叶长度评价与分级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完善桃种质资源托叶长度评价方法,对不同果枝长度、不同树龄和不同年份托叶长度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建立了稳定可靠的桃树托叶长度评价方法:树龄3~10年,树冠外围1.0~1.5 m高度、长果枝中部新梢完全展开叶片的托叶,测量托叶基部至托叶尖端的长度。依据此方法测量了718份桃种质资源托叶长度;并结合桃种质资源"种"和"品种类群"2个分类依据,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托叶长度进行分类分析和比较。提出桃托叶长度分级指标:0.55 cm为1级,0.55~0.90 cm为2级,0.91~1.30 cm为3级,1.31~1.65 cm为4级,1.65 cm为5级,参照品种分别为:光核桃2号、红花碧桃、新白凤、早乙女、TX4C199。  相似文献   

20.
为了寻找保护和恢复甘南红景天种群的有效途径,本文分析了甘南红景天的繁育系统、生殖过程、开花物候特征及影响生殖成功的主要因子.结果表明:甘南红景天为雌雄异株,雄花在花芽分化初期为两性植株,但随着花的不断发育,雌蕊的胚囊发育到一定阶段时败育,两性植株基本仅执行雄性功能,种群繁殖为异交,以风媒传粉方式为主,种群花期出现在全年降雨和气温较高的季节.6月初现蕾,6月中旬开花,7月上旬进入盛花期,花期在36 d左右,8月下旬果实成熟.两性植株略早于雌花开放,花期(10.2 d)大于雌性植株(8.4 d).由于部分雌花不易授粉,部分花蕾、胚珠损失,1~3年的幼龄植株几乎不开花结实,群落中只有11%的植株开花结实,种子自然繁殖率极低,约为2%.从花蕾到开花,雌性单株有20.0%~25.1%的花蕾损失; 从开花到结实,单株51.1%~65.0%的花败育;至种子成熟,仅10.1%~21.0%的胚珠发育成种子.雌性单株平均种子产量为158.1粒,人工条件下种子发芽率为81.5%,幼苗第一年的成活率为36.0%.表明种子质量不是导致甘南红景天濒危的原因,而花粉限制、种子产量和幼苗的成活率是真正影响其生殖成功和导致濒危的主要生殖生态学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