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北细辛挥发油,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研究其对5种马铃薯干腐病致病菌镰刀菌的抑菌效果,优化提取方法,并采用气质联用法分析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北细辛挥发油对5种供试镰刀菌抑制作用显著,且抑菌活性与挥发油浓度呈剂量依赖性。不同方法提取的4组挥发油共鉴定出51种成分,其中18种组分相同,均以甲基丁香酚和黄樟醚为主,两者总含量达50%以上。地下部分挥发油含量明显高于地上部分,且超声辅助浸提法提取率更高。因此,北细辛挥发油可进一步开发为植物源农药,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2.
以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北细辛挥发油,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研究其对5种马铃薯干腐病致病菌镰刀菌的抑菌效果,优化提取方法,并采用气质联用法分析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北细辛挥发油对5种供试镰刀菌抑制作用显著,且抑菌活性与挥发油浓度呈剂量依赖性。不同方法提取的4组挥发油共鉴定出51种成分,其中18种组分相同,均以甲基丁香酚和黄樟醚为主,两者总含量达50%以上。地下部分挥发油含量明显高于地上部分,且超声辅助浸提法提取率更高。因此,北细辛挥发油可进一步开发为植物源农药,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3.
黄皮果挥发油成分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黄皮果中提取挥发油 ,并用GC MS法采用最佳分析条件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 ,GC法测定各化合物在挥发油中的相对百分含量。得到 92个化合物的峰 ,鉴定了 43个成分 ,占挥发油成分的 83 15 %以上。通过对黄皮果挥发油的分析 ,为对其及黄皮植物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意大利苍耳(Xanthium italicum Moretti)叶、茎、果3个部位的挥发油,并通过GC-MS分析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在叶、茎、果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25、23和27种化合物,分别占总成分的90.625%、93.041%和89.866%。其中,叶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是柠檬烯(25.541%)和龙脑(12.133%),茎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是柠檬烯(62.85%),而果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γ-榄香烯(23.38%)、柠檬烯(14.18%)和吉玛烯B(16.279%)。以意大利苍耳入侵生境中常见杂草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 L.,双子叶植物)和早熟禾(Poa pratensis L.,单子叶植物)作为受试植物,在密闭容器中(容积为1.4 L)放入不同质量的叶、茎、果部位(20 g、40 g和80 g),检测其在模拟自然状态下产生的挥发物的化感作用;并采用培养皿法对不同浓度叶、茎、果挥发油(0.2μL/m L、0.5μL/m L、1μL/m L、3μL/m L和5μL/m L)的化感作用进行生测。结果显示:意大利苍耳各部位在自然挥发条件下以及其挥发油均表现出较强的化感作用,其叶挥发油在5μL/m L时可完全抑制两种受试植物种子的萌发,具有进一步开发为植物源除草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5.
黄花补血草挥发性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研究黄花补血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本文采用了水蒸气蒸馏法从黄花补血草中提取挥发油,并用GC-MS法采用最佳分析条件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化合物在挥发油中的相对百分含量;通过研究,鉴定出70种化合物,其峰面积相对含量约占挥发油总量82.12%。黄花补血草挥发油的主要组分为2-硝基乙醇(59.63%)、正二十四烷(3.71%)、二苯胺(2.31%)、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1.79%)、正二十一烷(1.57%)、丙二醇(1.40%)等。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牛至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其化感作用,本文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牛至全草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GC)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从牛至挥发油中鉴定出14种化学成分,占总出峰面积的93.6%,主要成分为甲基丁香酚(16.5%)、肉豆蔻醚(15.6%)、香芹酚(15.0%)、百里香酚(9.8%)、洋芹脑(9.4%)等。通过测定挥发油对小麦、绿豆和萝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评价挥发油的化感潜力。结果表明: 牛至挥发油对3种受体植物的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其中,对小麦的抑制作用最强,萝卜和绿豆次之,挥发油对供试植物地上部分生长的抑制作用大于地下部分。挥发油对3种供试植物幼茎及小麦和萝卜幼根生长的抑制作用与浓度成正相关,对绿豆幼根长度则表现为“低促高抑”现象。本研究证实牛至挥发油中含有化感物质,其活性化合物及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蒙椴树叶挥发油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蒙椴树叶挥发油进行提取,挥发油回收率约为0.6%(w);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了45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成分的80.35%以上。其中主要有己醇,己烯醇,贝壳杉烯和苯甲酸等  相似文献   

8.
山胡椒挥发油的提取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山胡椒中挥发油最佳提取方法和其抑菌作用。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微波萃取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法三种方法提取干山胡椒果实中的挥发油,研究山胡椒挥发油对7种细菌、4种霉菌、2种酵母的抑菌活性及其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水蒸汽蒸馏法提取的山胡椒挥发油为淡黄色液体,提取率为10.0%;微波萃取法提取的山胡椒挥发油为黄褐色液体,提取率为11.6%;超临界CO2萃取的山胡椒挥发油为亮黄色液体,提取率为14.7%。山胡椒挥发油经固相和气相扩散,对细菌、酵母有较强的抑菌能力,对霉菌具有很强的抑制能力。对所有供试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0.2%。结论:提取干山胡椒果实中的挥发油的最好方法是超临界CO2萃取法。山胡椒挥发油有较强的抑菌能力,最低抑菌浓度(MIC)为0.2%。  相似文献   

9.
[目的]确定提取芭蕉芋叶绿素的最佳溶剂,准确鉴定芭蕉芋中的叶绿素,优化叶绿素提取工艺。[方法]对比氯仿、甲醇、90%乙醇、95%乙醇、100%乙醇、90%丙酮、95%丙酮、100%丙酮的提取效果,确定最佳提取剂;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手段,准确鉴定叶绿素a和b;在研究单因素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固液比对叶绿素提取率影响的基础上以芭蕉芋叶为材料,95%乙醇为提取剂,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研究各因素的显著性及叶绿素提取最佳工艺。[结果]确定了95%乙醇为最佳提取剂;准确鉴定了提取液中的叶绿素a和b;优化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4 h,固液比1∶20。[结论]采用95%乙醇作为提取剂,在优化后条件下得到叶绿素提取率为75. 71%。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肿柄菊地上部分的挥发油,利用GC-MS技术对肿柄菊地上部分的挥发油进行分析,以假臭草、巴西含羞草、含羞草、蝶豆和鬼针草5种肿柄菊伴生植物为供试植物,用半密闭容器法对肿柄菊挥发油的化感效应进行生物测定。GC-MS分析结果显示,从肿柄菊挥发油中鉴定出50个化合物,占总出峰面积的94.79%,肿柄菊挥发油中主要含有α-蒎烯(63.81%)、柠檬烯(7.07%)、β-石竹烯(4.85%)、双环大香烯(2.95%)、香桧烯(2.78%)、斯巴醇(2.70%)等萜类和醇类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4.15%,其中萜类化合物含量占总挥发油的86.01%。生测结果显示,肿柄菊挥发油对5种受试植物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产生抑制作用,其中对巴西含羞草的抑制作用最为显著,而对含羞草和蝶豆影响较小。说明肿柄菊挥发油在其入侵扩散中发挥一定的化感作用。  相似文献   

11.
早熟金柚果皮挥发油的提取及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早熟金柚果皮挥发油,通过正交实验优选获得早熟金柚果皮挥发油提取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早熟金柚果皮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是将柚皮粉碎60 s,加水5倍,提取6 h。采用GC-MS联用技术对早熟金柚果皮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共分离出44个峰,鉴定出了其中的25种化合物,占峰面积的98.43%。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个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其主要成分有柠檬烯(65.82%)、β-月桂烯(25.52%)、4-侧柏烯(1.78%)、紫苏烯(0.44%)、氧化芳樟醇(0.42%)。  相似文献   

12.
黔产天胡荽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研究黔产天胡荽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并初步探讨其抑菌活性,本文采用了水蒸气蒸馏法从天胡荽中提取挥发油,并用GC-MS法采用最佳分析条件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GC法测定各化合物在挥发油中的相对百分含量;采用滤纸片法,探讨了其对多种细菌的抑制活性。通过研究,共鉴定了38个成分,占挥发油成分的89.99%以上,且发现其对多种细菌有一定的抑制活性,本研究为对黔产天胡荽植物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了长瓣马铃苣苔的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该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共鉴定出32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80.81%,其主要成分为棕榈酸(35.49%)、11,14-二十碳二烯酸乙酯(23.06%)和1-烯-3-辛醇(5.58%)。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桑螵蛸挥发油提取物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体外抑菌效应。方法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桑螵蛸中挥发油成分,在鉴定耐药基因基础上,再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试管稀释法(MIC法)、吸光度值测定法来观察桑螵蛸挥发油提取物对MRSA的体外抑菌效应。结果桑螵蛸挥发油提取物对MRSA的生长表现出抑制效应。结论桑螵蛸挥发油提取物对MRSA具有一定的抑菌效应,为下一步研究其详细有效成分及开发提供数据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超临界二氧化碳(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SC-CO2)技术与提取物的分级分离在萃取芸香活性成分的应用价值,本研究采用SC-CO2和乙酸乙酯萃取芸香中植物蜡和活性成分,并调查粒径和CO2流量对提取产量的影响。在250 bar、40℃条件下提取,并使第一个分离器冷却到-10℃,可获得较好的提取效率。当粒径较小时,提取过程更快,即内部传质控制该过程。分级分离可选择性去除表皮植物蜡,约占由SC-CO2处理产生的总提取物的77.5%W/W。第二分离器中的获得的提取物中活性化合物可达86.3%W/W。随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分析表明,乙酸乙酯提取物低于SC-CO2提取物的萃取效率,主要是由于提取物中含有大量的植物蜡。本研究为超临界二氧化碳技术在萃取芸香活性成分方面的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板蓝根挥发性成分GC-MS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板蓝根中提取挥发油,应用GC-MS联用检测仪对提取的挥发油进行成分分析.共得到22个峰,通过NIS107质谱数据库检索,鉴定出16个化合物,占总量的85.195,其中含量最高的是十六酸,约占总量的38.52%.应用GC-MS法分离、分析板蓝根中的挥发油成分,操作快速、简便.  相似文献   

17.
对忍冬属植物挥发油的提取方法、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该属植物挥发油的研究、应用提供一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采用微波辅助石油醚/乙醇双液相萃取技术提取樟芝发酵液中的挥发油,并考察了其对7种皮肤癣菌的最低抑制浓度(MIC)。优化的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浓度56%,石油醚体积浓度30%,固液比1∶50,微波功率380 W,微波时间90 s。此时,挥发油的提取率为0.69%,真菌MIC为5-20 m L/L。微波辅助双液相萃取挥发油耗时短,提取率高,且获得的挥发油抗皮肤癣菌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以黄酮提取率为指标,采用超声辅助法研究了芒草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70%、料液比1∶30、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40 min、提取级数3次,在此条件下测得南荻中总黄酮含量为7.24 mg/g,并在此条件下测定了芒草10个品系中总黄酮含量为4.16~7.84 mg/g,且在不同品系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采用气质联用技术鉴定奇岗六倍体、‘GMG121’、芒杂中的挥发油成分,从中共鉴定出28种成分。本研究对芒属植物的遗传育种以及开发和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采用微波辅助石油醚/乙醇双液相萃取技术提取樟芝发酵液中的挥发油,并考察了其对7种皮肤癣菌的最低抑制浓度(MIC)。优化的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浓度56%,石油醚体积浓度30%,固液比1∶50,微波功率380 W,微波时间90 s。此时,挥发油的提取率为0.69%,真菌MIC为5-20 m L/L。微波辅助双液相萃取挥发油耗时短,提取率高,且获得的挥发油抗皮肤癣菌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