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银杏种实发育过程中中种皮的解剖与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测银杏品种‘佛指’种实中种皮的解剖和超微结构变化的结果表明,银杏种实的单粒重、纵径和横径的增长都呈单S形生长曲线,纵径和横径增长高峰早于单粒重;银杏种实单粒重主要的增长时期与中种皮的木质化进程基本上一致;银杏种实中种皮发育过程中,细胞发生核浓缩、染色质趋边化以及核最终解体等形态学上的变化,呈现细胞编程性死亡特征。  相似文献   

2.
王莉  陆彦  金飚  林明明  陈鹏 《植物学通报》2010,45(1):119-127
银杏(Ginkgo biloba)是现存最古老的裸子植物之一, 其生殖过程表现出许多原始特征和独特性状, 长期以来备受国内外专家的关注。经过近100年的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 (1) 银杏雄配子体发育周期长, 经历了从平周分裂到斜背式分裂,并最终垂周分裂形成带有鞭毛的游动精子; (2) 银杏雌配子体发育经历较长的游离核期和细胞化期, 分化形成颈卵器母细胞并经平周分裂、垂周分裂和斜向分裂形成成熟的颈卵器(包括有4个颈细胞和1个卵细胞); (3) 推测其精细胞中的液泡状结构为受精过程中的遗传物质载体; (4) 原胚的形成经历了游离核期和细胞化期。该文针对国内外最新银杏生殖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 对银杏雌雄配子体发育、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形成等方面进行较为系统全面的分析和总结, 为进一步的银杏生殖生物学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3.
以2个粒重不同的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开花后旗叶、根系和籽粒异戊烯基腺苷(iPA)和脱落酸(ABA)含量的变化及其与旗叶光合速率、根系活力和籽粒样重的关系。结果表明,高粒重的鲁麦22较低粒重的鲁麦14,旗叶和根系iPA含量高且速降始期推迟,ABA含量低且速升始期推迟;与此相对应,旗叶光合速率和根系活力高且高值持续期长。鲁麦22籽粒iPA含量高于鲁麦14,其ABA含量在花后16d内高于鲁麦14,16  相似文献   

4.
黑喉红尾鸲(Phoenicurushodgsoni)在甘肃为夏侯鸟,1990、1991年的4—10月对其繁殖生态习性进行了观察。巢建于山坡的草丛中,呈杯状,4月下旬开始产卵,每窝4—5枚,孵化期11—12d,育雏期12—14d,主要以昆虫为食。  相似文献   

5.
张国萍  王蔚  朱世杰  申煜  常弘 《四川动物》2005,24(4):500-506
鹳形目鸟类的传统分类一直存在分歧,而近期的分子系统学研究大多只用单个基因,其结论的可信度需要进一步验证.本文通过核c-mos基因和线粒体12S rRNA基因序列分别和合并分析,采用分子系统学方法探讨了鹳形目6科12种鸟类的系统发生关系.文中测出鹳形目鸟类6种核c-mos基因的片断序列,结合来自Genebank的其他种类的c-mos和12S rRNA基因序列,分别经Clustal W软件对位排列后,以原鸡为外类群用最大似然法、邻接法和最大简约法建立系统树.系统树分析表明, 鹳形目6科之间的系统发生关系总结为:(鹭科,((鹮科,美洲鹫科),(鹳科,(鲸头鹳科,锤头鹳科)))).鹭科7个属之间的系统发生关系总结为:(麻(开鸟)属(夜鹭属(池鹭属(苍鹭属(中白鹭属(白鹭属,大白鹭属)))))).分别基于两个单基因的系统树有一定差异,而基于合并数据的系统树支持率和分辨率都高于基于单基因的系统树,表明使用在遗传上相对独立的分子数据合并建立系统树有较高的可信度和分辨率,是一种更好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6.
残存银杏群落的结构及种群更新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永川  穆建平  TANGCindyQ  杨轲 《生态学报》2011,31(21):6396-6409
银杏是现存裸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也是银杏纲植物现存的唯一种,但其自然群落和种群生态学特征至今尚未明晰。对分布于贵州省和重庆市交界的大娄山区7个地点的残存银杏群落的物种组成、垂直结构、主要组成种的种群大小级结构等群落结构特征以及银杏种群更新特征进行了研究。林木层共记录到82个种,其中常绿针叶树3种,常绿阔叶树和落叶阔叶树分别为37种和42种;各群落中相对优势度均以落叶阔叶树为高,银杏在7个样方中为顶极优势种,其中在6个样方中为单优势种。银杏群落林木层在垂直结构上一般可分为3层,银杏为乔木层的主要成分。各个群落中银杏种群的大小级结构均为逆-J型或多峰型,更新连续,而其余种类多为单峰型。不同微地形单元上银杏具有不同的萌枝特性,沟谷生境中银杏的萌枝率显著高于下部边坡和崖锥,有萌个体率的差异是主要的贡献因子,而银杏的萌枝能力与主干的胸径无显著关联。残存银杏群落为典型的发育在不稳定立地上的落叶阔叶林地形顶级群落,银杏通过萌枝维系种群的长期存留和群落的相对稳定。群落中银杏、红豆杉(Taxus chinensis)、红椿(Toona ciliata)和川黄檗(Phellodendron chinense)等多种珍稀濒危植物共存,有必要从群落层次上加强对残存银杏群落的保护。  相似文献   

7.
黄明 《生命世界》2000,(1):20-21
银杏,是中国特有的活化石材种,同时又是一个多功能、广用途、抗逆能力强、病虫害少的园林绿化树种。有目的的选育银杏叶用观赏品种具有充分发挥银杏的利用潜力和美化人类生活环境的重要意义。自1995年起我们开始了银杏叶用观赏品种的选育工作,现将选育过程和初步成果简要介绍如下。一、种苗的培育母本植株选叶将银杏大树,该树树龄约400年。父本植株选树龄45年的雄株。两树生长均十分健壮旺盛。1995年将预先制取的银杏花粉50克与25千克的净水混匀后,用高压喷雾器均匀地喷洒于母树树冠。当年收取银杏种核375千克。从…  相似文献   

8.
采用解剖镜和扫描电镜对牵牛复合体[牵牛Pharbitis nil(L.)Choisy、裂叶牵牛P.hederacea(L.)Choisy和圆叶牵牛P.purpurea(L.)Voigt]的叶形、萼片、果实和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同时对其叶绿体DNA trnL—F和核基因ITS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牵牛、裂叶牵牛与圆叶牵牛的外部形态,在叶形、萼片的形状及毛被、果实形态上的差异明显;花粉形态的差别也较为明显;在trnL-F和ITS序列分别构建的系统树中,牵牛、裂叶牵牛和圆叶牵牛聚为一个分支,牵牛和裂叶牵牛聚为一个小分支,ITS序列系统树的支持率为70%,trnL—F序列分子树的支持率仅为63%。根据以上不同,本研究认为牵牛、裂叶牵牛和圆叶牵牛都应作为种级处理。  相似文献   

9.
舒博  杜新香  陈鹏  毕兴  申钧 《生物磁学》2011,(18):3527-3530
目的:研究肾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并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方法:2002年2月-2010年10月我院手术治疗的肾细胞癌163例,对其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为20.9%(34/163)。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临床分期、Fuhrman核分级和贫血与肾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的风险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和Fuhrman核分级是RCC淋巴结转移独立的风险因素。结论:肾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的风险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和Fuhrman核分级有关,Logistic回归模型对于判断预后、指导术后治疗及随访方案的制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电镜技术观察了猫丘脑腹后外侧核的超微结构。该核内的神经元可分为大小两种类型,大型直径在15—40μm,小型小于15μm,其胞质内容无明显差别。树突较多见,直径从1—10μm不等。轴突可分为三种类型:含圆形小泡的小终末、终末及扁平小泡的终末。突触类型主要为轴树突触,此外还可见到轴体、轴轴、轴轴树、树树突触以及以树突为中心的突触复合体。在树突之间、树突与胞体之间还存在有非突触的丝状连接。  相似文献   

11.
麦蚜复合种群发生期预报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麦蚜是曲阜地区小麦穗期的主要害虫,种类有麦长管蚜Macrosiphumavenae(Fabricius)、麦一叉蚜Schizaphumgraminum(Rondani)、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padi(L、)等,其发生或早晚不同年份间差异很大.为了及时准确作出预报,指导防治,笔者依据本站1982~1994年系统观测资料,对麦蚜复合种群发生期预报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整理1.互选取预报因子据13年系统观测资料,以麦蚜发生期(蚜量始达500头/百株的日期)为预报对象(y),为研究方便,令4月25日为儿将历年发生朝代换成自然数值,然后用单因子相关法选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福寿螺属(Pomacea)中的小管福寿螺(P. canaliculata)和斑点福寿螺(P. maculata)形态相似,入侵能力很强,严重危害水稻和其他水生植物。本研究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I(COI)基因和核基因EF1α序列,应用软件DnaSP 5.0、Arlequin 3.1.1、MEGA 7.0和PhyloSuite进行遗传参数统计、构建贝叶斯系统发育树,分析了来自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区、吴中区、昆山周市镇、千灯镇和玉山镇共5个采样地的40只福寿螺(Pomacea spp.)的种类及其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获得40条长度为605 bp的线粒体COI基因序列,经序列比对后发现有74个变异位点、4种单倍型。小管福寿螺有34只,分属3种单倍型(PcaH1 ~ PcaH3),小管福寿螺的单倍型多样性(h)和核苷酸多样性(π)分别为0.399和0.017。斑点福寿螺有6只,仅有1种单倍型(PmaH1)。苏州地区小管福寿螺和斑点福寿螺遗传多样性均较低。基于线粒体COI基因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苏州市的小管福寿螺可能与阿根廷的小管福寿螺亲缘关系较近,而苏州市的斑点福寿螺可能与巴西的斑点福寿螺亲缘关系较近。此外,昆山市周市镇是新发现的小管福寿螺和斑点福寿螺同域分布地区。苏州、昆山的9个福寿螺样本共获得430 bp的核基因EF1α序列28条,发现有40个变异位点和9种单倍型(EFHAP1 ~ EFHAP9),其中,小管福寿螺有8种单倍型(EFHAP1 ~ EFHAP5和EFHAP7 ~ EFHAP9),斑点福寿螺有2种单倍型(EFHAP5和EFHAP6)。基于线粒体COI基因和核基因EF1α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小管福寿螺和斑点福寿螺存在遗传信息混杂的现象,提示两种螺存在杂交。  相似文献   

13.
银杏大蚕蛾Caligula japonica(Moore)作为危害核桃、板栗、银杏等坚果类果树的重要害虫之一,已经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明确银杏大蚕蛾卵期寄生蜂的种类、分布和自然寄生状况,可为银杏大蚕蛾天敌的保护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于2018-2019年在甘肃省陇南市银杏大蚕蛾核桃危害区采集该害虫的越冬卵并带回实验室培养,收集羽化的寄生蜂并记录其种类和数量,最后通过计算寄生率确定优势天敌物种。本研究共采集银杏大蚕蛾卵块1 114个约8万粒卵,平均单株核桃树木卵块数与卵粒数分别最高可达7.5块和533.5粒;共收集到膜翅目3科5属9种银杏大蚕蛾卵期寄生蜂,其中6种为首次报道;具体为旋小蜂科7种,包括平腹小蜂属4种:麻纹蝽平腹小蜂Anastatus fulloi、甘肃平腹小蜂A. gansuensis、日本平腹小蜂A. japonicus和梅岭平腹小蜂A. meilingensis;短角平腹小蜂属2种:白跗短角平腹小蜂Mesocomys albitarsis和枯叶蛾短角平腹小蜂M. trabalae;旋小蜂属1种:Eupelmus sp.;赤眼蜂科赤眼蜂属1种:螟黄赤眼蜂Trichogramma chilonis;姬小蜂科长尾啮小蜂属1种:短梗长尾啮小蜂Aprostocetus brevipedicellus。结果表明,旋小蜂科两种短角平腹小蜂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物种优势度指数达86以上,为陇南地区野外寄生银杏大蚕蛾卵的优势性天敌,且卵块寄生率和卵粒寄生率分别最高可达55.91%和6.77%。本研究拓宽了银杏大蚕蛾自然天敌种类并为今后开发利用寄生蜂防治该害虫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张仲鸣 《生物学通报》1996,31(12):37-37
银杏和苏铁游动精子发现记张仲鸣(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100871)100年前,即1896年,日本的两位植物学家平徽作五郎(英文名:SakugoroHirase)和池野(英文名:Set-ichiro.Ikeno)分别发现了银杏和苏铁的具鞭毛游动精子,从...  相似文献   

15.
樱花花期变化特征及其与冬季气温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陈正洪  肖玫  陈璇 《生态学报》2008,28(11):5209-5217
根据对武汉大学樱园日本樱花花期连续62a(1947~2008年)的记录资料和同期气象资料,通过前54a(1947~2000年)花期变化趋势及与气候因子相关性的分析,寻找关键因子和关键期,建立了花期-气候因子的线性和非线性关系模式,为气候变化提供有力证据,并对后8a(2001~2008年)花期进行了预报检验。结果表明:(1)54a来,日本樱花始花日期显著提前,每10a提前2.17d,共提前11.72d;落花期略有推迟,每10a推迟0.34d,共推迟1.83d;开花期间持续天数显著增加,每10a增加2.50d,共增加13.55d,这些指标的年际变幅后期明显增大;(2)上年12月到当年3月各月平均气温与始花期均呈负相关,其中2月份、冬季平均气温达极显著,是始花期显著提前的主要原因,2月份、冬季平均气温每升高1℃,始花期分别提前1.66d和2.86d;(3)利用2月份、冬季平均气温建立了始花期的(非)线性关系模式,对后8a的始花期进行了预报试验和检验,平均误差3d左右,尤其是对2004、2007年的异常早花情况,非线性模式有较好模拟效果。  相似文献   

16.
结合田间观察和室内试验,对榆木蠹蛾HolcocerusvicariusWalker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榆木蠹蛾在宁夏3年发生1代,幼虫主要危害枝干和根颈部,幼虫在蛀道内越冬,5月下旬老熟幼虫在被害树周围5—10cm深的沙土内分散化蛹,蛹期(21±5)d。6月初成虫开始出现,有2个羽化高峰,分别为6月中旬和7月下旬,成虫羽化当晚即可交尾,交尾当天或第2天产卵,每雌蛾产卵最多达720粒,卵期(17±5)d,孵化率为72%~88%。未交尾雌雄成虫寿命为5—6d,交尾后雌雄成虫寿命缩短为3—5d。初孵幼虫于6月中旬始见,10月下旬幼虫开始越冬。幼虫孵化后,先危害韧皮部,常10多条聚集在一起,稍大一点即蛀入木质部。本研究为制定切实可行的榆木蠹蛾有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1992—1994年的5—9月,在山西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对黄眉姬的繁殖生态作了观察。结果表明,该鸟的迁徙期为5月中旬和9月上旬;种群密度为6.6只/km2。窝卵数4—6枚,孵卵期12-13d,孵化率为89.5%,育雏期12d。  相似文献   

18.
一个世纪以前,人们对与雄树相距遥远,孤立生长的银杏雌树,照样子孙满堂,颇有些迷惑不解。自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池野一郎博士和他的助手平濑作五郎在东京小石川植物园的一株银杏树上,惊奇地发现了银杏花粉萌发时产生大量有两个鞭毛且能游动的精子,终于揭开了银杏受精的奥秘。  相似文献   

19.
测定了我国长江水系和澜沧江水系的日本沼虾9个群体,共79个个体的线粒体COI基因序列片段(约450 bp),结果发现有89个变异位点,共计有46个单倍型。其中云南昆明(KM)群体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h=1.000,π=0.028),而重庆(CQ)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最小(h=0.700,π=0.008)。AMOVA分析表明,群体间的遗传变异占总遗传变异的9.66%,而90.34%的遗传变异源于群体内。采用邻接法(NJ)构建的分子系统树显示,46个单倍型明显地聚为长江中下游和长江上游与澜沧江两个族群。其结果可以为合理开发和利用日本沼虾自然野生资源,以及建立和保护日本沼虾种质资源库及基因库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刘玉萍  吕婷  朱迪  周勇辉  刘涛  苏旭 《植物研究》2018,38(4):518-525
藏扇穗茅(Littledalea tibetica)是禾本科(Poaceae)雀麦族(Bromeae)中一个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的多年生高山特有种,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及其毗邻地区。本文采用基于第二代高通量测序平台的Illumina MiSeq技术,对青藏高原特有种—藏扇穗茅进行了叶绿体基因组测序,首次建立了雀麦族物种的标准测序流程;同时,以其近缘物种—黑麦草(Lolium perenne)的叶绿体基因组序列作为参考,组装获得它的叶绿体基因组序列。结果表明,藏扇穗茅叶绿体基因组序列全长136 852 bp,GC含量为38.5%,呈典型的四段式结构,其中大(LSC)、小(SSC)单拷贝区大小分别为80 970和12 876 bp,反向互补重复区(IR)大小为21 503 bp,共注释得到141个基因,包含95个蛋白编码基因、38个tRNA基因和8个rRNA基因,主要分布于大单拷贝区和小单拷贝区。同时,基于藏扇穗茅和其它30种禾本科植物叶绿体基因全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藏扇穗茅与早熟禾亚科中小麦族植物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