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春会 《蛇志》2005,17(4):249-250
银环蛇(Bungrase multicinctus),又名银包铁。是我国常见的毒蛇之一,也是蛇伤病例的主要病因蛇之一。据流行病学统计,我国银环蛇咬伤在各类毒蛇咬伤的死亡人数中居首位。因此积极的抢救和护理是十分重要。现将2003~2004年在我科住院治疗的9例银环蛇咬伤致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庞丕万 《蛇志》2007,19(4):287-288
烙铁头(Trimeresurus mucrosquamatus)是我国常见的毒蛇之一,也是蛇伤病例的主要病因蛇之一,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据广西蛇伤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其发病率占蛇伤病例的11·6%[1]。我县位于广西南部六万大山,毒蛇种类较多,近年来我院诊治的12例烙铁头咬伤患者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99年6月至2006年7月间在我院就诊的各种毒蛇咬伤中确诊为烙铁头咬伤12例,其中男10例,女2例,年龄最大62岁,最小16岁。患者多于天气闷热时入夜后,在树前屋后、柴草堆处被咬伤。1·2诊断依据患者被蛇咬伤时看清该蛇或将该蛇一…  相似文献   

3.
毒蛇咬伤66例药物治疗回顾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谢伟乾 《蛇志》2009,21(3):214-215
毒蛇咬伤病例在南方地区较常见,其中以眼镜蛇及银环蛇咬伤为多,占80%左右.其余依次为五步蛇、蝰蛇、竹叶青蛇、烙铁头蛇、眼镜王蛇、金环蛇、海蛇、蝮蛇。而一旦被毒蛇咬伤,病情凶险复杂.必须及时救治。本文对我院2007~2008年度收治的66例毒蛇咬伤病例作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4.
银环蛇咬伤救治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宏键  李桂敏  李丕荣  赵文 《蛇志》2007,19(3):205-208
银环蛇咬伤在我国占各类毒蛇咬伤的8·12%,居第五位。随着毒理学的研究进展,发病机理明确,抗蛇毒血清的应用及综合治疗,蛇伤的死亡率明显下降,然而,就诊延误或救治不当,银环蛇伤仍是各类毒蛇伤病死率之首。现将近年的救治研究进展加以综述和总结,以期为有效地救治银环蛇咬伤有所帮助。1银环蛇咬伤的流行病学银环蛇咬伤的流行病学变化很大。根据国家卫生部资料显示,南方几省近5年毒蛇咬伤危重病人中,伤18万人,死亡2·5万人,且蛇伤病人每年以3%的速度逐年上升,已构成常见急诊之一[1]。银环蛇咬伤在我国占各类毒蛇咬伤的8·12%,居第五位,而死亡…  相似文献   

5.
《蛇志》2018,(1)
目的分析萍乡地区毒蛇咬伤患者流行病学特点,为本地区的蛇伤防治提供依据和指导。方法通过1993~2012年萍乡地区毒蛇咬伤流行病学调查,并对蛇伤住院患者的年龄、性别、受伤部位、年份、季节、职业、蛇伤种类和治疗转归等进行分析。结果蛇伤的发病率逐渐上升,死亡率逐年下降;主要致伤蛇种为蝮蛇、五步蛇、银环蛇、眼镜蛇;蛇伤患者以中老年男性居多,职业以农民、市民、野外工作及蛇类作业者为多;咬伤部位以下肢多见。危重症与就诊时间及咬伤蛇种有关,治愈好转率为99%。结论了解本地区毒蛇咬伤的流行病学特点,加强宣教,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预防意识及急救知识,对降低本地区毒蛇咬伤的病死率及致残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毒蛇咬伤是夏秋季节农村地区常见急诊病种之一.被毒蛇咬伤后除应用抗蛇毒血清外,强调的是综合整体治疗尤其是蛇伤引起的肢体肿胀常成为临床后期治疗的主要问题.我院于2007年5~10月采用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蝮蛇咬伤3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蛇志》2020,(3)
目的分析湖南省衡阳市毒蛇咬伤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毒蛇咬伤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衡阳市2018年1~12月份的1214例毒蛇咬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致伤蛇种、患者的性别和年龄、月份、就诊时间、毒蛇辨认能力等资料的分布特点。结果衡阳市主要致伤蛇种为蝮蛇(65.7%),其次为不明蛇类咬伤(21.7%)、眼镜蛇咬伤(10.0%)、五步蛇咬伤(1.07%)、竹叶青咬伤(0.7%)、银环蛇咬伤(0.8%);患者多为男性农民,且40岁以上多见;毒蛇咬伤时间集中在每年夏秋季节,以4~10月份为主;被咬伤后大部分患者能在4 h内来院就诊,蛇伤以轻型为主,预后良好,无死亡病例。结论湖南省衡阳市毒蛇咬伤具有显著流行病学特点(致伤蛇种以蝮蛇最多,季节分布以夏秋季为主,其中男性多于女性,就诊时间以4 h内为主),针对性宣教、预防可明显降低毒蛇咬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侯德洪 《蛇志》2010,22(3):273-274
毒蛇咬伤是农村常见急症,特别是偏远山区的农村,远离医院,交通不便,很多被毒蛇咬伤的病人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蛇伤致死致残时有发生。我室于2000~2009年收治毒蛇咬伤58例,采用中草药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谢丹  杨达文 《蛇志》2001,13(2):76-78
毒蛇咬伤是一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疾病 ,其特点是病情变化快 ,症状凶险复杂。不同种毒蛇 ,咬伤后其中毒机理和发病情况相差甚远 ,因此 ,早期和正确处理是治疗毒蛇咬伤的两个基本要素。如果某些治疗措施运用不当 ,不但耽误抢救 ,还会导致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增加治疗的困难。  我院是华南地区的蛇伤治疗中心之一 ,接诊过大量蛇伤病人 ,现将有关治疗毒蛇咬伤的常见失误总结如下 ,以供借鉴。1 不适当的患肢结扎  患肢结扎过紧和时间过长是常见的错误。这可导致患肢血运障碍 ,加强蛇毒对局部组织的破坏 ,从而引起患肢坏死。特别…  相似文献   

10.
《蛇志》2018,(1)
正毒蛇咬伤为常见临床急诊,以夏秋季多发,常年均可发生。毒蛇咬伤后除局部出现中毒症状外还可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多器官功能不全(MODS)等全身症状,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安全。因此,毒蛇咬伤的早期救治尤为关键。本文就毒蛇咬伤引起凝血功能损害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临床救治提供参考。1蛇和蛇毒世界上有蛇2000多种,其中我国有170余种,有近50  相似文献   

11.
汪炳炎 《蛇志》2015,(1):68-6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毒蛇咬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毒蛇咬伤患者采用抗蛇毒血清,中草药外敷、内服和西药抗菌消炎的中西结合方法治疗。结果 1707例蛇伤患者全部治愈,无1例截肢、截指(趾)。结论中西医结合是治疗各种毒蛇咬伤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12.
刘晓东  张炎安  张玉雄  林秋娥  苏葵花 《蛇志》2012,24(3):260-261,270
目的探讨毒蛇咬伤患者院前早期程序化急救处理方案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8例毒蛇咬伤患者应用院前早期程序化急救处理方案的临床资料。结果 58例毒蛇咬伤患者经院前早期程序化急救处理后,痊愈出院53例,好转3例,自动出院1例,院前死亡2例(眼镜王蛇咬伤1例,银环蛇咬伤1例)。结论院前急救是蛇伤治疗前期的一个关键性步骤,院前早期程序化急救处理方案应用于蛇伤患者,有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张玉雄  蓝晓莲  张炎安 《蛇志》2013,25(1):30-31
目的探讨血循毒和混合毒毒蛇咬伤患者凝血功能与致伤蛇种及就诊时间的相关性。方法对我院2010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222例毒蛇咬伤患者的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及致伤蛇种、就诊时间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我院蛇伤(血循毒和混合毒)患者以竹叶青蛇、烙铁头蛇、五步蛇、眼镜蛇为常见,少数为乡城烙铁头蛇、白头蝰蛇、眼镜王蛇,其它蛇伤罕见。(2)五步蛇伤早期(6h内)容易出现凝血功能障碍。(3)除五步蛇、蝰蛇外,其它血循毒和混合毒毒蛇咬伤6h后就诊者凝血功能障碍机率高。结论我院蛇伤以竹叶青蛇、烙铁头蛇、五步蛇、眼镜蛇咬伤常见,五步蛇咬伤早期(6h内)易出现凝血功能障碍,其它血循毒、混合毒毒蛇咬伤6h后凝血功能障碍率高;早期凝血功能障碍对五步蛇咬伤有诊断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黄雪梅 《蛇志》2010,22(1):62-62,83
我市地处广西南部沿海地区,蛇类资源十分丰富,蛇伤发病季节长,病例多,在全国属于蛇伤高发区,尤其是银环蛇咬伤的病人约36%发生在广西南部。银环蛇,又名银包铁,是我国常见的毒蛇之一,为神经毒性的毒蛇,毒腺小,但毒性强烈,主要作用于延髓和脊髓神经中枢,  相似文献   

15.
毒蛇咬伤致局部肿胀剧痛,是蛇伤科临床常见症状之一,而目前国内治疗蛇伤后局部消肿镇痛外用药物品种甚少,且消肿镇痛效果欠佳。因此,作者在祖传药酒镇痛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在几百味中草药中筛选出有效经验方——蛇伤镇痛酊。主要用于治疗毒蛇咬伤引起的伤口局部肿胀疼痛,也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急性软组织挫伤、陈旧性挫伤、带状疱疹后遗症、中风后遗症等,经对2342例蛇伤患者及646例慢性疑难病症患者的临床观察,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毒蛇的人工养殖与蛇毒的提取和加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加雨 《蛇志》2004,16(1):77-78
蛇类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几千年来,人们对蛇产生一种恐惧的心理,谓之"谈蛇色变".过去一旦被毒蛇咬伤不但痛苦难忍,甚至无法治疗而终身致残或死亡.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不仅可以预防和治疗毒蛇咬伤,而且还养殖毒蛇和利用毒蛇,认识到蛇全身都是宝,可广为利用.特别是从蛇毒中分离提纯的蛋白酶,是医药和生化研究的原料,现对毒蛇的养殖以及取毒加工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陈思雄  陈清梅  董永盛 《蛇志》2021,(1):8-9,27
目的 探讨茂名地区毒蛇咬伤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收集2014~2019年我院收治的毒蛇咬伤患者1625例的临床资料,对毒蛇种类、性别、年龄、咬伤部位、咬伤地点、伤后就诊时间、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茂名地区主要致伤毒蛇为竹叶青蛇和眼镜蛇;受伤患者以41~70岁男性多见;被咬伤部位主要为腕关节、踝关节以下;咬伤地点多...  相似文献   

18.
唐桂莲  梁双喜 《蛇志》2011,23(4):411-412
银环蛇是我国常见的剧毒蛇之一,被其咬伤局部症状不明显,容易被病人忽视而延误抢救时机。我院蛇伤科采用抗银环蛇毒血清、机械通气及中西医结合救治银环蛇咬伤中毒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曲克芦丁注射液治疗蝮蛇咬伤肢体肿胀33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邹卫东 《蛇志》2005,17(3):163-164
毒蛇咬伤是农村地区及野外作业者常见急诊病因之一。随着蛇伤防治知识的大力宣传及抗蛇毒血清的应用,蛇伤致死率已明显降低。而由于蛇伤引起的肢体肿胀则成为临床后期治疗的主要问题,我院于2004年5月-2004年9月采用曲克芦丁注射液治疗蝮蛇咬伤肢体肿胀33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圆斑蝰蛇(Daboia russelii siamensis),又称百步金钱豹、卢氏蝰蛇、锁蛇,为蛇亚目蝰蛇科蝰亚科山蝰属的一种血循毒毒蛇,为我国南方常见毒蛇之一,主要集中于广西、广东、台湾等人口稠密地区,亦分布在缅甸、泰国、柬埔寨、印度尼西亚等地。圆斑蝰蛇活跃于平原或丘陵地带,具有高攻击性,其在攻击时常采用突袭,所以患者被咬伤时多在毫无心理准备的的情况下发生。因此,圆斑蝰蛇咬伤的记录和报道居高不下。在上述地区,平均每年毒蛇咬伤发病率高达5‰,超过20000人因此死亡。根据文献报道,相比脑梗死患者,圆斑蝰蛇咬伤患者更易出现颅内出血症状。本文首次报告圆斑蝰蛇咬伤致脑出血后出血性脑梗死1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