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禽流感病毒H9N2亚型在多种陆禽流行并反复感染哺乳动物猪和人,其对公共卫生安全呈潜在巨大威胁。本文应用体外禽流感病毒H9N2亚型感染人肺组织和免疫组化实验,探讨禽流感病毒H9N2亚型跨种间感染人的机制、H9N2病毒在人肺组织复制特性及组织嗜性。结果显示,禽流感病毒H9N2亚型(Ck/GX/1875/04、Ck/GX/187/05)和季节性人流感病毒H3N2亚型(A/ST/602/05)均可感染人肺组织;免疫组化检测流感病毒核蛋白(Nucleoprotein,NP),病毒复制的主要靶细胞为肺泡细胞、呼吸细支气管上皮细胞和细支气管上皮细胞;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双重染色法检测流感病毒感染肺泡类型,禽流感病毒H9N2亚型感染II型肺泡细胞。结果提示,禽流感病毒H9N2可适应宿主人以及在人肺上皮细胞有效复制,病毒持续感染人有助于病毒基因进化进而演变成大流行新型流感病毒的潜能。  相似文献   

2.
自2002年以来,全球报道的人感染H7亚型禽流感病毒病例超过100人,波及荷兰、意大利、加拿大、美国以及英国等国家。人感染H7亚型禽流感病毒的临床表现由结膜炎至轻微的上呼吸道疾病,甚至是肺炎。2013年3月31日,中国报道了上海市和安徽省两地共3例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AIVs)感染死亡病例。由于从家禽中分离到的H7亚型流感病毒不断增加,而且H7亚型AIVs感染人所导致的严重的临床症状,因此该亚型流感病毒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所以我们必须提高对H7亚型AIVs的认识,并要加强人群和动物中流感病毒的持续监测以及疫苗和药物的研究,以应对可能由于H7亚型AIVs引起的流感大流行。  相似文献   

3.
流感病毒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可引起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毒。流感病毒感染后主要引起上呼吸道系统疾病,也可能导致肺炎等临床症状。近年来,流感相关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逐渐引起了国际上的关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均有相关的病例报道。其中大部分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为热性惊厥,症状较轻,预后普遍良好,但由于各种原因少部分患者可能患流感相关脑病/脑炎,其中急性坏死性脑病死亡率较高并可能导致患者长久神经后遗症,因此应得到医疗工作者的重视。本文围绕流感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介绍其发病特征、易感人群、诊断与治疗等方面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流感病毒的不断变异是造成流感经常流行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人流感病毒的来源与禽流感病毒的存在密切相关.最近出现的禽流感病毒跨种属感染人的事件,预示引起下一次爆发的流感病毒流行可能直接来源于禽流感病毒.因人类对新出现的病毒缺乏免疫力,开发有效疫苗仍然是预防流感流行的关键.对流感灭活疫苗包括灭活疫苗有效成分的改良,H5N1、H9N2型人.禽流感疫苗研究和应用反向遗传技术制备流感灭活疫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家禽类传染病,能够引发从呼吸系统病变到全身性败血症等多种症状。禽流感病毒的传播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同时对人类健康也造成威胁。研究表明,禽流感病毒非结构蛋白NS1通过与宿主细胞内多种蛋白相互作用影响了病毒的感染进程,人核仁磷酸化蛋白即是其中之一,该蛋白参与核仁组装、细胞生长发育及肿瘤发生等过程,还能与禽流感病毒的非结构蛋白NS1发生相互作用,影响禽流感病毒感染过程。本文对NOLC1蛋白的结构、功能及如何影响禽流感病毒的感染等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博尔纳病病毒(Borna Disease Virus,BDV)是一种具有高度嗜神经性的病毒。近年,有大量研究证实该病毒感染与人神经精神疾病的发生有关。但其确切机制仍未明了。一些研究认为BDV感染对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可塑性的影响可能是其致病的重要基础。近年许多学者通过对沙鼠、小鼠、大鼠及转基因鼠等各种BDV感染模型的研究,进一步揭示了BDV感染对神经元可塑性影响的分子机制。结果发现BDV感染主要通过对星形胶质细胞功能的影响、干预HMGB 1蛋白以及神经营养因子信号转导等途径干预神经元的可塑性,影响脑内神经元的功能及其存活和发育,从而引起脑功能损害,导致宿主精神、行为异常。今后随着新的BDV转基因模型的成功建立将进一步揭示BDV感染对神经元可塑性影响的分子机制,给临床预防和治疗博尔纳病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禽流感病毒跨种属感染人的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简称AIV)不仅引起禽类感染和流行,而且可以打破种属屏障(speciesbarrier)、引起人或其他哺乳动物感染和传播。近年来对人呼吸道抗禽流感病毒感染的非特异屏障机制、禽流感病毒对人感染的机制研究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简称AIV)不仅引起禽类感染和流行,而且可以打破种属屏障(spec ies barrier)、引起人或其他哺乳动物感染和传播。近年来对人呼吸道抗禽流感病毒感染的非特异屏障机制、禽流感病毒对人感染的机制研究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禽流感与猪流感病毒:跨越物种传播的新认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今年在墨西哥暴发的流感疫情来源于一种新的流感病毒:甲型H1N1病毒.这种病毒包括人源,禽源和猪源等甲型流感病毒基因片段,为混合毒株.比较了禽、猪和人的流感病毒在其天然宿主中的致病机理,主要目的是评估猪和禽的流感病毒成为人兽共患病的可能性,同时还评估猪在禽流感病毒传入人的过程中可能起到的作用.禽流感和猪流感作为人畜共患疾病,在流感病毒从动物到人的传播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作用.猪作为流感病毒的中间宿主,具有混合器作用,人、猪、禽流感病毒可在其体内进行基因重排产生新病毒,并可能跨越种间屏障感染人类.但是流感病毒本身的跨越种间障碍传播不足以引起人流感的大暴发,动物流感病毒必须经过显著的遗传变异后才能使其在人群中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10.
刘超  陈薇  李艳梅 《生命科学》2011,(10):1034-1039
2009年4月初,在墨西哥和美国出现一种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该病毒通过人-人传播迅速在全球范围蔓延。该病毒拥有来自人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和猪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其HA基因与引发1918年大流行的流感病毒株的HA基因同源性很高。该病毒倾向于感染儿童、青少年、孕妇,以及具有心肺疾病的人。据观察,它在人群中的传播能力高于季节性流感。部分感染患者具有在季节性流感中罕见的呕吐和腹泻症状。先前的流感病毒大流行和2009年爆发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大流行表明,由于流感病毒变异速度快、容易发生基因重排,新产生的变异毒株很可能造成新的大流行,威胁人类健康。由于禽流感病毒和人流感病毒都能感染猪,猪被认为是通过基因重排生成新的大流行病毒的"混合容器"。  相似文献   

11.
H7N9病毒感染除引起患者呼吸道症状外,还可能导致中枢神级系统病症。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是一种生物活性磷脂,参与神经系统的部分功能。但尚未有研究讨论PAF是否参与H7N9病毒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致病机制。本研究通过H7N9病毒体外感染小鼠小胶质细胞(BV2)和神经母瘤细胞(N2a)发现,H7N9流感病毒可以感染BV2、N2a细胞,引起细胞明显病变并使细胞活性下降;此外H7N9病毒感染BV2细胞后,PAF浓度水平明显上升,PAF乙酰水解酶(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 acetylhydrolase,PAF-AH)基因pafah1b1和pafah2表达水平明显下降。而N2a细胞染毒后PAF-AH基因表达水平明显上升,染毒48h后胞内PAF浓度明显下降。本研究首次将PAF与流感病毒性脑病联系在一起,提示PAF可能参与流感病毒性脑病的致病过程,可作为治疗的药物靶点进行后续研究。  相似文献   

12.
猪流感病毒(Swine influenza virus,SIV)是引起猪的急性呼吸道疾病的重要原发病原之一,常常与其他病原体混合感染造成更严重的损害.目前,猪流感(Swine influenza,SI)已遍布美洲、亚洲、欧洲和非洲,是规模化养猪场普遍存在且难以根除的群发性疾病.猪在流感病毒的种间传播和遗传进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猪可被禽流感病毒和人流感病毒感染,因此,猪被认为是人、禽和/或猪流感病毒通过基因重排产生新的亚型流感病毒的"混合器".SIV不仅危害猪群,而且同时具有感染人和禽的潜力.目前世界范围内猪群中流行的SIV亚型主要有3种:H1N1、H3N2和H1N2,其中包括古典H1N1、类禽H1N1、类人H3N2、基因重排的H3N2和多基因型的H1N2亚型.研究表明,禽流感病毒、人H3N2亚型病毒和古典猪H1N1亚型病毒在我国猪群中共存,为产生含有禽流感病毒基因片段的重排病毒创造了条件,这将对养猪业以及人类公共卫生都具有潜在的威胁.  相似文献   

13.
2013年在中国首次发生了H7N9亚型流感病毒感染人事件,已经证实H7N9型禽流感是一种新型禽流感,是全球首次发现感染人类的新亚型流感病毒,以往这种病毒只在野生鸟类存在和传播。H7N9型禽流感病毒属于H7亚型中的一种,全球感染人的H7亚型病毒主要分为两大支系,即北美支系和欧亚支系,感染人的流感亚型也主要集中在H7N7,H7N3,H7N2等亚型上。为了清晰的了解H7亚型病毒的来龙去脉,本文重点讨论了A亚型流感病毒的宿主分布、H7亚型病毒感染禽类和人类的历史、H7亚型病毒的生物学特性以及未来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4.
博尔纳病病毒p24重组蛋白的表达与初步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博尔纳病病毒(Borna Disease Virus,BDV)是一种嗜神经病毒.研究表明,BDV不仅可以引起马、羊等家畜的自然感染,从啮齿类动物到人以外的灵长类动物均易受到BDV的实验性感染,而且BDV感染还可能与人类的某些精神神经疾病的发生相关.本研究对含有BDV-p24重组质粒PGEX-3X的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进行了优化表达BDV-p24蛋白,在IPTG 2 mmol/L、3 h表达量最大,同时用BDV-p24单克隆抗体证实了其特异性.从而为建立检测待检血清中BDV-p24特异性抗体的方法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5.
H7N9流感病毒感染人类不仅可以侵犯呼吸系统,偶尔还会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发流感病毒性脑病(Influenza-associated encephalopathy,IAE)。IAE是引起H7N9感染者死亡的重要因素,但其致病机制尚未阐明。为研究H7N9流感病毒引发IAE的致病机制,本研究以小鼠小胶质细胞(Bv2)以及小鼠神经瘤母细胞(N2a)为研究对象,细胞免疫荧光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Bv2、N2a细胞上流感病毒相关受体SA-α2,6-Gal、SA-α2,3-Gal分布;微滴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ddPCR)检测H7N9感染Bv2、N2a细胞扩增情况;液相芯片法检测H7N9感染Bv2、N2a细胞后细胞因子分泌情况。结果显示,Bv2、N2a细胞上都有流感病毒感染相关受体SA-α2,6-Gal、SA-α2,3-Gal的分布。H7N9流感病毒可以成功感染Bv2、N2a细胞,且病毒在Bv2细胞内的扩增效率明显高于N2a细胞。H7N9感染Bv2细胞后出现部分细胞因子分泌量升高现象,而感染N2a细胞后未出现。本研究成功建立了H7N9流感病毒感染Bv2以及N2a细胞模型,为探讨H7N9引发IAE致病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李梦娇  刘伟  丁铲  孟春春 《病毒学报》2021,37(4):969-973
禽流感病毒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给养禽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有效的疫苗接种策略可以帮助预防和控制该疾病.抗原转换和漂移是流感病毒发生变异的两种主要机制.NA蛋白是流感病毒的表面纤突之一属于Ⅱ型糖蛋白,在病毒成熟时发挥神经氨酸酶的作用进而有利于病毒的成熟和释放,并在调控受体结合、病毒出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抑制NA蛋白活性具有预防和治疗疾病作用的事实证实NA蛋白是一个抗病毒的有效靶点.此外基于NA蛋白设计流感疫苗,具有免疫保护期更持久和保护范围更广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禽流感病毒 (AIV)是甲 (A)型流感病毒 ,常引起禽类全身性感染或主要限于呼吸器官传染病 ,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并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对AIV的基因组、所编码的蛋白质及其功能、AIV毒力变异的分子基础、禽流感疫苗以及AIV与人流感的关系等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8.
流感是一种急性呼吸道疾病,由甲型、乙型和丙型等流感病毒引起。其中,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可导致季节性流行甚至全球大流行。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NA)是病毒复制、传播和发病机制中的关键酶,因而研发神经氨酸酶抑制剂(NAIs)是对抗流感感染的有效途径之一。在中国,许多用于清热解毒的中药单独使用或作为中药配方来治疗流感显示出良好的疗效,但如何从中药中快速分离出活性物质是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19.
甲型流感病毒在人类和家畜动物中引起周期性大暴发。1918-1919年流感大流行感染了几亿人,导致5千万人死亡。近期,从冻存的1918人类肺组织中扩增出的1918流感病毒基因,种系发展分析显示:其蛋白序列与禽流感病毒同源性很高,仅存在少数氨基酸的差异。流感病毒的RNA聚合酶异三聚体聚合酶复合物(PA、PB1、PB2)与病毒在宿主细胞中复制有关,并在病毒的宿主特异性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0.
1.有关为何1918年流感病毒引起大流行,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Nayak提出了新的切入点.除对HA、NA研究外(已发现无特殊致病特点),认为应对病毒出芽释放进行研究.已知禽流感病毒H7、H5亚型及适应于小鼠的WSN株均不仅侵袭呼吸道,还可向全身播散且嗜多种器官.已知流感病毒局限于肺部的原因是,有一个酶(tryptase clara),可将HA裂解为HA1与HA2,这一酶仅限于肺组织,而这一酶是病毒复制所必需的酶.在泛嗜性流感毒株如H5、H7的HA有碱性氨基酸或在WSN毒株中的NA有纤溶酶酶原,从而可使HA在肺及其他组织中均可被裂解,病毒的致病性由此增强.此外,呼吸道上皮细胞为极性细胞,有顶部及基底部细胞表面.流感病毒只从顶部出芽释放至肺,故感染限制于呼吸道.如向基底面释放则可发生病毒血症或泛嗜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