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该研究以侧柏一年生硬枝插穗为实验材料,利用连续组织切片技术观察插穗不定根发生发育过程中的组织结构变化,分析插穗外部形态变化、不定根原基起源和不定根的形成过程,探讨侧柏插穗不定根发生模式和不定根的组织学起源。结果显示:侧柏扦插后可由愈伤组织、皮部诱导产生不定根,出现皮部生根、愈伤组织生根、愈伤组织兼具皮部生根3种类型;侧柏插穗中存在少量潜伏根原基,但插穗生根类型以诱导生根为主;不定根原基诱导产生于愈伤组织、木质部、形成层及次生韧皮部等部位。研究认为侧柏扦插生根属于多位点发生模式,不定根原基的组织学起源是愈伤组织、髓射线、射线原始细胞、尚未分化成熟的木质部细胞,通过人工诱导同时激活这些不定根起源位点能够显著提高生根率和生根质量。  相似文献   

2.
陈瑶  刁瑕  宦云敏  杜阳春  李维  何兵 《广西植物》2017,37(9):1111-1121
为探究小檗科植物八角莲组织培养的器官发生方式,该研究以八角莲离体叶片、叶柄在MS培养基上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不定芽、不定根为对象,用连续石蜡切片技术分析八角莲组织培养的器官发生途径。结果表明:八角莲愈伤组织形成的解剖学特征是靠近表皮的薄壁细胞经激素刺激恢复分裂能力,继续培养形成拟分生组织。拟分生组织可形成许多分化中心。通过对八角莲组织培养产生的不定芽细胞组织学观察发现芽原基起源于愈伤组织外侧的几层薄壁细胞,芽原基背离愈伤组织中央生长形成不定芽,故八角莲脱分化形成的芽起源方式为外起源。而八角莲的根原基起源于组织深处髓部薄壁细胞和部分维管形成层细胞,进而形成类似球形或楔形并朝韧皮部突起的根原基轮廓,根原基继续发育会突破表皮生成不定根,起源方式为内起源。八角莲离体再生途径为器官发生型,在组培苗生长过程中先诱导形成不定芽,再诱导形成不定根,在愈伤组织上形成维管组织将不定芽和不定根连接成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3.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观察油茶插穗不定根发育的解剖学特征。结果表明:油茶当年生插穗茎内无潜伏根原基, 插条的皮部存在连续排列成环状的厚壁细胞,这些结构特征可能与油茶插条生根时间较长有关。不定根由诱生根原基发育形成, 诱生根源于形成层、韧皮部及愈伤组织等部位,不定根属于诱导根原始体型、混合生根型。只有极少数插条的不定根由愈伤组织长出,不定根的发生与愈伤组织没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4.
广藿香扦插繁殖不定根形成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常规石蜡切片法,系统研究了广藿香不定根的起源和发育。观察结果表明:广藿香茎中没有先成根原始体,其不定根属于诱生根类型,起源于靠近维管形成层的初生韧皮部薄壁细胞中,愈伤组织内无不定根生成。本研究揭示了广藿香扦插生根的解剖学特征,从而为该药材在生产中提高扦插育苗成活率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5.
结球甘蓝离体下胚轴愈伤组织的维管组织及管状分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球甘蓝离体下胚轴培养初期,在切口较深层发现的维管组织结节,是由外植体维管组织衍化的。愈伤维管组织既可由愈伤薄壁细胞分化,也可由愈伤形成层分化。愈伤形成层向内分化导管分子,向外没有发现筛分子的分化。愈伤维管组织有不同的形态,起初常各不相连,后和外植体维管组织衔接。芽的再生起初和愈伤维管组织没有直接的联系,后原形成层自上而下分化,逐渐与愈伤维管组织相连接。不定根发生于维管组织结节的单向极性分化,始终  相似文献   

6.
结球甘兰下胚轴组织培养形态发生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结球甘兰离体下胚轴培养,近切口的中柱薄壁细胞首先启动分生,中柱外的内皮层,皮层,表皮细胞随后也启动分生。随着愈伤组织的生长和愈伤形成层的建成,维管组织与分生组织产生。组织培养中出现的多倍性细胞团和单倍性细胞,不会引起原二倍体物种的遗传性变异和性状变化。在愈伤组织中,芽多为外起源。由原体原始细胞和原套原始细胞发育成芽原基,进一步形成不定芽。另外,不定芽还可由外植体皮层内薄壁组织直接产生。不定根为内起  相似文献   

7.
以油茶岑软3号组培苗为研究材料,对其器官发生过程进行形态学和解剖学观察。结果表明:在选定的培养基上,外植体不经过愈伤组织,直接由器官诱导形成增殖芽,从而有效地保持了其遗传的稳定性。油茶增殖芽不定根由诱导的根原基发生,它起源于形成层薄壁细胞定向分化,不断向外进行伸长生长,并穿透愈伤组织而形成。这种不定根发生形式属皮部生根类型。油茶增殖芽单芽生根培养25 d后在不定根内形成次生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培养40 d以上根内的输导分子与茎内的输导分子相连。  相似文献   

8.
离体培养下白杜木质部的形态发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杜(Euonymus bungeanus Maxim.)的离体木质部经过组织培养,成功地诱导出小植株,诱导率为8%。诱导过程经过3个阶段:1.诱导愈伤组织形成,以 H 培养基效果最好,但需附加不同浓度的2,4-D、NAA 或 BA。2.分化阶段,诱导小植株的形成,以 H 或 MS BA2mg/1 KT0.5—1mg/1 NAA0.2mg/1分化培养基为宜。3.小植株的成长,以 White NAA0.1mg/1 IAA0.1mg/1培养基最适。愈伤组织主要起源于木射线细胞。在愈伤组织中可以产生连续的或不连续的、呈带状排列的分生组织,其中有些分生组织最后可形成象茎中的形成层那样连成一圈,但它们不能产生正常的维管组织,只能向一侧分化出木质部的管状分子,而不能向另一侧分化出韧皮部的筛状分子。另外,在愈伤组织中还出现了一些鸟巢状管胞团。不定根发生在愈伤组织深处,为内起源;不定芽起源于愈伤组织表面,为外起源。  相似文献   

9.
龙眼剥皮再生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志雄  廖建良   《广西植物》1991,11(4):312-315+395
龙眼(Dimocarpus tongan Lour.)茎干经过大面积环剥,都能再生出新皮。环剥初期,愈伤组织都由近暴露面的射线细胞产生,稍后,其他未成熟木质部细胞也参加愈伤组织的形成,这些愈伤组织一般在靠近表面都可发生木栓形成层,以后迅速形成正常的周皮。在愈伤组织与木质部交界处的未成熟木质部细胞发生维管形成层。新发生的形成层正常地向外分化出次生韧皮部,向内分化出次生木质部。初期有些原来的射线将新形成层带分割成许多小区,二个月后,由于新的形成层不断平周活动,逐渐将形成层连成一圈,以后基本上与正常树皮维管组织的发育一样。  相似文献   

10.
红皮云杉茎的解剖结构与插条不定根形成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姜静  翁玉辉 《植物研究》1994,14(4):448-452
1992年7-8月定时固定红皮云杉插条基部材料于FAA液中,石蜡制片法室内解剖研究不定根的发生。结果表明:红皮云杉插条诱发根原基的来源有两种途径。一种是愈伤组织生根型,在愈伤组织的再生形成层处,或茎的维管形成层诱发根原基;另一种是非愈伤组织生根型,在插条切口处的维管形成层、皮层或初生木质部与次生木质部间的薄壁组织较深的部位,直接产生纵向不定根原始体,有的在距离切口0.1-0.5cm以上茎的维管形成层,维管形成层与木射线的交界处及叶隙等薄壁组织产生径向不定根。不同个体间产生的不定根数量及发育的早晚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1.
盾叶薯蓣类原球茎发育的形态解剖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盾叶薯蓣类原球茎形态建成的发育机理及植株移栽成活率高的原因,对盾叶薯蓣离体培养条件下形成类原球茎的形态发生过程进行形态学和石蜡切片组织学观察,并与不定芽的发生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类原球茎是由愈伤组织中致密的卵圆形胚性细胞团分化出芽原基和鳞片叶,随后出现初生增厚分生组织和原形成层(维管束原),其类原球茎形态建成。不定根的发生为内起源,其维管组织与类原球茎的维管组织相连接,故移栽成活率高。而不定芽为愈伤组织表面的胚性细胞分裂产生的分生细胞团分化而来,其不定根通常发生在茎基部形成的愈伤组织表面,故不易成活。  相似文献   

12.
田旋花营养器官及不定芽发生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田旋花营养器官的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叶为两面叶,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发达。主脉为周韧型维管束,在其主脉的远轴面,紧领下表皮的为1-2层同化组织细胞。地上茎表皮内具由2层细胞组成的同化组织,维管组织呈连续的环状排列,木质部内外侧都为韧皮部。地下根状茎的结构类似地上茎的结构,维的维管组织发达,在次生生长中,中央初生木质部导管周围薄壁细胞分化产生大量薄壁细胞和韧皮部分子。根状芭茎上的不定芽及不定根由维管形成层活动产生,根上的不定芽也是由根的维管形成层产生。  相似文献   

13.
杂种鹅掌楸插穗不定根发生与发育的解剖学观察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从解剖学角度着手,对杂种鹅掌楸〔Liriodendronchinense(Hemsl.)Sarg.×L.tulipiferaL.〕扦插过程中不定根的发生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杂种鹅掌楸插穗内未发现潜伏根原基。扦插后,不定根原基起源于维管形成层区,属于诱导生根类型。维管形成层恢复活动后,在不定根发生的部位附近形成1个明显的多薄壁细胞区域,在此区域不定根较容易发生。愈伤组织内没有发现根原基,愈伤组织在发育的过程中,内部细胞部分分化,并形成不规则的输导组织。大量的愈伤组织对不定根的发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杂种鹅掌楸插穗上不定根的发生可分为4个阶段:(1)维管形成层恢复活动,分裂出多层薄壁细胞;(2)维管形成层及附近的薄壁细胞脱分化,形成不定根原基发端细胞;(3)根原基发端细胞不断分裂成具有方向性的根原基,根原基穿过韧皮射线和皮层,向皮孔或下切口方向发展;(4)不定根从皮孔或下切口伸出,其内部的维管系统开始发育。  相似文献   

14.
构树剥皮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L.)Vent.]在芽展开后的整个生长季节中,其茎部经过大面积环剥,都能再生新皮,环剥后初期,愈伤组织都由近暴露面的射线细胞产生,稍后,其它未成熟木质部细胞也参加愈伤组织的形成,这些愈伤组织一般在靠近表面处都可发生木栓形成层,而在里面近中间处发生维管形成层,新发生的维管形成层正常地向外分化出韧皮部,内分化出木质部,不过,在5月下旬至8月上旬剥皮的,由于气温较高,膜内湿度较大,在包裹塑料薄膜期间,新产生的周皮表面往往出现不断分离的疏松层,待揭去塑料薄膜后,才可迅速形成正常的周皮。  相似文献   

15.
构树剥皮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L.)Vent.]在芽展开后的整个生长季节中,其茎部经过大面积环剥,都能再生新皮,环剥后初期,愈伤组织都由近暴露面的射线细胞产生,稍后,其它未成熟木质部细胞也参加愈伤组织的形成,这些愈伤组织一般在靠近表面处都可发生木栓形成层,而在里面近中间处发生维管形成层,新发生的维管形成层正常地向外分化出韧皮部,内分化出木质部,不过,在5月下旬至8月上旬剥皮的,由于气温较高,膜内湿度较大,在包裹塑料薄膜期间,新产生的周皮表面往往出现不断分离的疏松层,待揭去塑料薄膜后,才可迅速形成正常的周皮。  相似文献   

16.
利用高碘酸-锡夫试剂(PAS)—萘酚黄S对染法对四合木扦插不定根发生发育过程中淀粉粒和蛋白质分布的动态变化进行观察分析,为进一步揭示四合木不定根发生、发育机理提供解剖学依据。结果表明:(1)扦插后,淀粉粒在茎的木栓层和维管形成层之间的薄壁细胞内积累,至愈伤组织发育初期达到高峰,随着愈伤组织的继续发育,淀粉粒逐渐减少;(2)蛋白质在茎的木栓层和维管形成层之间的薄壁细胞内逐渐减少,至愈伤组织形成后,细胞内含少量蛋白质;(3)淀粉粒和蛋白质主要分布在分裂旺盛的胚性细胞、不定根原基细胞、不定根细胞及其附近细胞内。研究认为,蛋白质和淀粉粒为四合木不定根的形成和发育提供了物质和能量。  相似文献   

17.
巴戟天离体苗不定根发育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巴戟天幼嫩种子中的胚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诱导出愈伤组织,继而诱导分化出芽,长成小苗。将小苗转入生根培养基中,从茎基部诱导出不定根,再生植株。对离体苗的不定根发育进行结构观察,发现巴戟天组培苗的不定根是由形成层细胞先分裂分化形成根原基后发育而成的。  相似文献   

18.
亚麻植株的再生及诱导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亚麻根、下胚轴、茎和叶外植体在适宜培养基上可产生愈伤组织和不定芽。愈伤组织在分化培养基上产生幼芽。在生根培养基上小苗生根长大。组织细胞学观察表明,下胚轴表皮、皮层和韧皮部细胞都能产生小分生细胞团,后者形成不定芽和愈伤组织。愈伤组织边缘区域分化芽原基,内部产生大量的分生组织结节和维管组织结节。根原基起源于维管组织结节的形成层状细胞。不同器官外植体再生植株的潜力不同,对诱导条件的反应有差别,其中茎和下胚轴切段易兼生不定芽和愈伤组织,再生植株频率高。外源激素、基本培养基和损伤刺激明显影响植株再生。  相似文献   

19.
油橄榄愈伤组织转入分化培养基进行继代培养后,在它外围部分的局部表面可以由愈伤形成层发生周皮。同时在它内部有星散的管胞和维管束分化,这些维管组织并不构成维管系统,与器官发生无任何联系。此外,愈伤组织内有由薄壁细胞不规则地发生胚性细胞,它具有分生细胞的性质,以它不同的细胞分裂形式,产生两种分生组织的结构,即分生细胞团和分生组织结节。分生组织结节形成生长中心而无任何分化,但可分化为维管组织结节,它有以形成层状细胞围绕着许多管胞的结构,在它具有单向极性时,从它发育成根原基,而芽原基则由愈伤组织近表面的分生细胞团分化形成。并初步观察到在愈伤组织中有再次胱分化的过程。对维管组织结节在构造上的差异和根与芽的起源问题,根据观察结果作了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20.
毛青藤茎的发育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毛青藤茎顶端的原生分生组织由原套和原体组成,其行生细胞形成初生分生组织──原表皮、原形成层和基本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的衍生细胞分化形成茎的初生结构,包括表皮、皮层、维管束和髓。随着茎的继续发育,维管形成层开始活动,由束中形成层产生次生韧皮部和次生木质部分子,而束间形成层仅产生薄壁组织细胞形成宽的射线。在原生韧皮部筛管分化成熟的过程中,韧应部外方仍保留1—2层原形成层细胞,以后,它们分裂为多层纤维原始细胞,在次生结构形成时,这些细胞的细胞壁加厚,形成初生初皮纤维。茎始终未产生用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