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7 毫秒
1.
球形芽孢杆菌与苏芸金杆菌对淡色库蚊毒性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12株好氧芽孢杆菌对尖音库蚊淡色变种进行了毒性比较,对其中的球形芽孢杆菌1593及苏芸金杆菌以色列变种1897进行了毒力、生长周期、培养条件、高温处理以及不周龄期敏感性的实验。讨论了此类菌毒杀蚊虫本质上的相似性以及开发这类菌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 苏芸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 Berliner在国内外早已作为一种微生物杀虫剂广泛应用于多种鳞翅目害虫的防治。虽然有一些试验报道是应用于蚊虫的,但毒性低,效果不理想。自Goldberg(1977)从以色列Negev的蚊虫孳生的池塘泥土中分离出对按蚊、伊蚊和库蚊幼虫毒性高的,经De Barjac(1978)鉴定为Bacillus thuringiensis serotype H-14(Bacillus thuringie-nsis var.israelensis,简称B.t.i.)以来,人们对该菌的研究增多,发展很快,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媒介昆虫的微生物防治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倡导下已引起国内外普遍重视。其中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H-14(1897)及球形芽孢杆菌(Bacillus sphaericus 1593)的安全性实  相似文献   

4.
球形芽孢杆菌TS-1丙酮粉对七种蚊虫的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乳糖-丙酮沉淀法制备的球形芽孢杆菌Bacillus sphaericus,TS-1菌粉对七种蚊虫幼虫进行了毒力测定,以淡色库蚊,致倦库蚊最为敏感,其LC50分别为8.1μg/L(1.79×102cfu/ml),8.9μg/L(1.96×102cfu/ml),三带喙库蚊敏感性较淡色库蚊差13倍,2龄白纹伊蚊和中华按蚊分别差20和600倍;黄斑伊蚊,二株埃及伊蚊剂量高达105—106cfu/ml相差1,000—10,000倍以上几乎无效.本文结合B.t.I.标准生物测定方法,对毒力测定中检查时间、数据、虫龄、虫数、饲料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在室内评价了在济宁采集的捕食性刘氏中剑水蚤单用及与球形芽孢杆菌(B.s.)或苏云金杆菌以色列变种(B.t.i.)合用对蚊幼虫的控制效果。在室内,刘氏中剑水蚤对白蚊伊蚊Ⅰ龄幼虫的捕食效果好于对中华按蚊和淡色库蚊幼虫的效果。蚊笼模拟试验表明,刘氏中剑水蚤可分别于9、10和7周内消灭淡色库蚊、中华按蚊和白蚊伊蚊的幼虫种群。该剑水蚤增长速率快,大量培养经济易行。现场试验证明,刘氏中剑水蚤虽可在蚊虫孳生地存活时间长于蚊虫季节,但单用该剑水蚤不能象化学杀虫剂一样快速完全地控制三种蚊虫。刘氏中剑水蚤与B.s.或B.t.i.合用,应用刘氏中剑水蚤的长持效和生物杀虫剂的速效,取得了高效、持久的防治效果。因此二者合用可用于蚊虫防治并可作为蚊虫综合防治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三十六种植物精油对淡色库蚊的熏蒸活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发现具有较高杀蚊活性的植物精油,可为新型植物源蚊虫防控剂产品的开发提供有价值的材料。【方法】本研究采用三角瓶密闭熏蒸法和密闭圆筒法评价了36种植物精油对淡色库蚊Culex pipiens pallens成蚊的熏蒸击倒活性和熏蒸致死活性。【结果】三角瓶密闭熏蒸法测定结果表明,在12μL/L的供试浓度下,马尾松叶油、辛夷油、红叶石楠叶油、玳玳叶油、东北连翘油、野生紫苏叶油、石香薷油、茶树油、香根油和独活油对淡色库蚊成蚊的KT_(50)均在10 min以内,其中马尾松叶油的击倒速度最快,KT_(50)仅为3.40 min;红叶石楠叶油和柚子油对淡色库蚊的熏蒸致死活性较好,24 h的LC_(50)值分别为0.95和1.11μL/L。密闭圆筒法验证表明,马尾松叶油在12μL/L浓度下对淡色库蚊的KT_(50)值为13.79 min;红叶石楠叶油在1.67μL/L浓度下对淡色库蚊熏蒸致死率达100%。【结论】马尾松叶油和红叶石楠叶油对淡色库蚊具有较强的熏蒸活性,具有开发蚊虫防控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7.
滕斌 《昆虫学报》1959,(2):190-194
1.济南地区淡色库蚊是以雌性成蚊越冬的,但在越冬期间并未见有雄蚊;其主要越冬场所为:地瓜井(窖)、防空洞及人工山洞。从11月份开始隐伏过冬,至翌年2月下旬即开始飞离越冬场所;隐伏时间共约100—120天之久;越冬后持续飞出的时间,约30天左右。 2.蚊虫隐伏过冬的处所除温度有着直接影响以外,湿度(70—80%以上)及光线(较暗)亦属重要条件。 3.过冬蚊虫在初冬的隐伏及早春的飞出之主要因素,乃取决于初冬转冷与早春转暖的外界气温之变化;尤其在早春飞出场所的观察,若外界气温升高(日平均气温最高7℃,最低-3℃以上),同越冬场所之温度接近(7—9℃)时,则蚊虫即能飞离越冬场所。  相似文献   

8.
采用常规的生物测定方法确定了纯化的球形芽孢杆菌(Bacillus sphaericus)的缺失信号肽的97kDa营养期杀蚊毒素(Mosquitocidal toxin 1,Mtx1)蛋白和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27.3kDa的Cyt1Aa晶体蛋白对致倦库蚊(Culex quinquefasciatus)幼虫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Mtx1和Cyt1Aa不同比例的混合物对致倦库蚊的毒力比单独毒素蛋白高,经统计分析表明两毒素蛋白对目标蚊幼虫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在LC98处理浓度下,Mtx1和Cyt1Aa按3∶1混合的混合物LT50值比单独Mtx1的提前了6.36h。表明Cyt1Aa和Mtx1对致倦库蚊具有协同毒杀作用,提高对目标蚊虫的毒力、缩短半致死时间。该结果为深入研究Mtx1和Cyt1Aa的杀蚊作用方式奠定了基础,同时为其在蚊虫防治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从实验室及野外的实验证明,淡色库蚊Culex pipiens pallens Coq.对666形成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为了了解它们在遗传上的性状,作者在进行淡色库蚊对666抗药性选育实验时,作了此项观察。 材料与方法 蚊虫 用实验室里选育了46个世代对666具有抗药性的淡色库蚊品系(NRB)、培育5年的南京敏感性品系(NS)及选育了32个世代对甲基敌百虫未产生抗药性的品系(NMD)。以  相似文献   

10.
<正> 我们对我国较重要的3属8种蚊虫的声频进行了测定(其中3种在文献中有记载),结果如下。 材料和方法 蚊虫 淡色库蚊Culex pipiens pallens、致倦  相似文献   

11.
苏芸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工业生产中常用的两株菌种青虫菌(B.t.var.galleriae)和HD—1(B.t.var.kurstaki)的培养性状显著不同.摇瓶培养条件下,后者从菌体细胞开始分化到芽孢及伴孢晶体成熟需要的时间比前者长37小时左右.  相似文献   

12.
马卫宾  冯俊涛  马志卿  江志利  张兴 《昆虫学报》2013,56(12):1391-1396
为进一步明确冬青油(wintergreen oil)与肉桂油(cinnamon oil)对蚊虫的生物活性, 本研究采用浸液法、 “Y”型嗅觉仪法和密闭三角瓶熏蒸法, 分别测定了两种精油对淡色库蚊Culex pipiens pallens幼虫的毒杀作用以及对成虫的驱避和熏杀活性。结果显示: 肉桂油和冬青油对淡色库蚊幼虫均具有较强的毒杀作用, 处理24 h的LC50分别为71.87 mg/L和 102.83 mg/L。在0.5 μL的供试剂量下, 冬青油与肉桂油在20 min内对淡色库蚊的驱避率均在80%以上, 显示了较好的驱蚊活性。冬青油对淡色库蚊具有明显的熏蒸击倒作用, 12 μL/L浓度下的KT50为3.97 min; 而肉桂油则具有较好的熏蒸致死活性, 熏蒸5 h的LC50 为0.31 μL/L。冬青油与肉桂油按1∶1体积比混配后对淡色库蚊表现出较好的击倒和致死效果。冬青油和肉桂油既对淡色库蚊幼虫具有较强的毒杀作用, 又对淡色库蚊雌成虫表现出较好的驱避和熏杀活性, 具有开发成为植物源蚊虫防控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13.
孙延昌  胡玉祥 《昆虫学报》1991,34(3):383-384
蚊虫的幼虫体色突变品系已在淡色按蚊(Anopheles albimanus)、斯氏按蚊(An.stephensi)、致倦库蚊(Culex quinquefasciatus)和三带喙库蚊(Culex tritaeniorhychus)等许多蚊种中被分离出来。这些遗传变异品系的发现对研究蚊虫的变异性和遗传性及蚊虫和蚊媒疾病的防治有着重要的价值。在中华按蚊(Anopheles sinensis)种内至今未见关于体色遗传变异类型的报道。作者于1987—1988年在上海中华按蚊种群中,成功地分离出幼虫绿色和幼虫褐色两个品系,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前言 谈色库蚊(Culex pipiens var.pallens Coq.)分布甚广,据刘维德(1957)报告,分布于我国北纬30°以北及朝鲜、日本等地。胡梅基等(1933)解剖淡色库蚊,对班氏丝虫的自然感染率达12%。李辉汉等(1954,1956)、吴青藜等(1957)、马贤成等(1958)及山东省丝虫病防治所(957—1958),调查证明淡色库蚊是山东地区班氏丝虫的主要媒介。又是  相似文献   

15.
以上海常见蚊种:淡色庙蚊、三带喙库蚊、中华按蚊、白纹伊蚊、骚扰阿蚊和棕垲麻蚁等6咱,在相似条件下进行对犬丝虲的人工感染试验。结果证明犬丝虫能在白纹伊蚊、中华按蚊、淡色库蚊及三带喙庸蚊完垒傲育;骚援阿蚊吸血後,所有进入马氏管中的微丝蚴全成角質化,不能发育;棕尾麾蚊不能吸血,无法观察。各试验种中以感染率论,淡色庙蚊最高,中摹按蚊和白纹伊蚊次之,三带喙庵蚊最低。以发育率论,中华按蚊最高,白纹伊蚊次之,淡色库蚊和三带喙庳蚊最低。以蚊虫存活率论,淡色库蚊和白纹伊蚊最高,三带喙应蚊次之,中莘按蚊最低。根攘Kartman氏(1954)所建议的实验戚染指敷比较各蚊种的感受力,试验蚊植中以白纹伊蚊最高,淡色库蚊和中华按蚊次之,三带喙库蚊最低。各蚊种的吸犬血率,在实验室条件下,以白纹伊蚊为最高,中华按蚊次之,三带喙库蚊及骚扰阿蚊及淡色库蚊次之。上述试验结果指出四种蚊虫中,以白牧伊蚊为最適宜的试验媒介,也可能是自然媒介;中华按蚊灾之,其他二种库蚊更次之,似不重要。  相似文献   

16.
为调查甘肃省部分地区蚊虫及蚊媒病毒的种类及分布,本课题组2014年在甘肃省酒泉市和陇南市地区共采集蚊虫4 412只.酒泉市共采集蚊虫2属3种2 833只,其中背点伊蚊(Aedes dorsalis)2 665只(94.1%)、刺扰伊蚊(Aedes vexans)150只(5.3%)、淡色库蚊(Culex pipiens pallens)18只(0.6%);陇南市共采集2属2种1 579只蚊虫,其中淡色库蚊1 451只(91.9%)、中华按蚊(Anopheles sinensis)128只(8.1%).经实验室常规处理后,将蚊虫标本分为96批,接种于C6/36、BHK和Vero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和多种病毒基因特异性扩增检测.结果显示,96批蚊虫标本在3种细胞中均未出现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ic effect,CPE),在18批蚊虫标本研磨液中检测到辽宁病毒(Liaoning virus,LNV)基因阳性.病毒核苷酸序列的遗传进化分析显示,在甘肃省检测到的辽宁病毒与此前在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现的辽宁病毒亲缘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17.
1.本文报告了济南市蚊虫种类,孳生地,栖息场所,幼虫发现季节,尖音库蚊淡色变种成虫、幼虫及白纹伊蚊幼虫的密度调查结果。 2.过去在济南曾有人作过蚊类的初步观察,而此次调查较为普遍。共采获蚊类标本3属11种。其中吉浦伊蚊、拟态库蚊、二带喙库蚊、褐尾库蚊4种为济南市新发现之蚊种。其中褐尾库蚊在山东省为首次发现。 3.3属蚊虫中以尖音库蚊淡色变种为最普遍,其与居民之关系亦最为密切;次之为白纹伊蚊与中华按蚊。 4.尖音库蚊淡色变种之幼虫从5月上旬开始出现,到8月中旬达最高峯,9、10月份渐少,到11月下旬绝迹。白纹伊蚊之幼虫,8月上旬密度最高,9月中旬绝迹。各种蚊幼 之密度随雨量之增减而消长。  相似文献   

18.
苏芸金杆菌以色列变种(Bacillus thuringiensis var. israelensis)对双翅目的蚊幼虫具有较高的毒杀力,而对鳞翅目昆虫无效。为探讨其毒杀机理及其与其它苏芸金杆菌的差异,我们做了如下一些试验。一、菌液上清液与沉淀物的毒效比较苏芸金杆菌以色列变种1897菌株(引自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以含糖肉汤培养基摇瓶培养,将培养24及48小时的菌液,离心(3000转/分)20分钟。分出上清液及沉淀物。上清液用  相似文献   

19.
苏天运  王民路 《动物学报》1993,39(2):219-220
探索血淋巴的生化成分尤其是游离氨基酸的组分与含量对于进一步研究蚊虫的营养代谢、生理生化过程及其与所传病原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蚊虫对杀虫剂的抗性和敏感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中华按蚊及淡色库蚊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迄今为止,国内外这一领域的研究较少,且多限于按蚊(Mack等,1979;黄复生等,1999;魏呜和王菊生,1991),库蚊(Uchida 等,1990)及伊蚊(李凤舞等,1990)的研究更少。本文同时测定了我国重要蚊种中华按蚊(Anopheles sinensis)与淡色库蚊(Culex pipiens pallens)新羽化雌蚊血淋巴游离氨基酸(free amino acids,FAAs)的组分与含量,并进行了比较与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中国Btken-Ag的特性及其杀虫毒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芸金芽孢杆菌肯尼亚亚种Ag株(Bacillus thuringiensis serovar.kenyae strainAg,以下简称为Btken-Ag)是血清型H4a-4c中对棉铃虫、粘虫等多种夜蛾科害虫具有高毒力的优良品系,经生理生化、H抗原、酯酶谱、抗生谱和质粒谱等性状比较分析,与标准株肯尼亚亚种023大体相同,但其质粒谱及伴孢晶体多肽组分与023明显有别.该菌株伴孢晶体多形,其主要杀虫成分为61000多肽,经ELISA同源分析,此毒肽与同血清型中的023、7501晶体蛋白高度同源,与商品生产株H3a-3b—HD-1株部分同源,与对蚊虫高效的H14-1897及球形芽孢杆菌Ts-1无同源性.此外,对H4中10株相关株、H7-5、HD-1及1897共13株进行了对棉铃虫、粘虫及蚊虫的杀虫毒力比较测定,其中Btken-Ag的优选株H4-1及b1-4对棉铃虫的毒力高于023株及HD-1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