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亚洲象(Elephas maximus)为一大型食草兽,是我国的一类保护动物。使用蛭得净驱治亚洲象巨大肝片吸虫(Fasciola gigantica)。在国内极少报道,在我园尚属首次。武汉动物园于1985年7月从云南引进2只。因我园地处  相似文献   

2.
珍贵的药用动物梅花鹿在我国的地理分布,据文献记载,过去在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地区都有野生。但在四川尚未见有野生梅花鹿的报道。 1961年在若尔盖县捕获两头梅花鹿幼雌,运至马尔康獐鹿场(现为养獐场)驯养,1964年又在该县捕获  相似文献   

3.
东北的梅花鹿的鹿茸质量很好,但往往因外型不佳,而降等降价。为了避免收畸型茸,有时在鹿茸生长正旺盛时期就锯茸,造成严重减产。因此,摸清产生畸型茸的原因和规律,杜绝畸型茸发生,提高鹿茸产量,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种可同时感染家畜和人类的寄生虫,肝片形吸虫对人类和家畜的身体机能造成了不可修复的损伤,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尤其是感染早期对肝脏造成的肝纤维化症状不明显,不易被发现。本文主要综述了肝片形吸虫、肝纤维化、三氯苯哒唑的相互关系,并从Th1、Th2类细胞因子、T细胞、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 1, HO-1)、巨噬细胞等几个方面探讨了肝片形吸虫对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包括细胞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所诱导的细胞因子(如:IL-4、IL-10、IFN-γ、TNF-α等)对肝纤维化的促进或抑制作用。最后,还综述了当前唯一可以治疗人类和家畜寄生虫感染的药物三氯苯哒唑对肝片形吸虫所致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肝片吸虫精子发生中的合体群团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细胞形态学和超微结构等方面研究肝片吸虫Fasciola sp.精子发生的合体群团方式。结果表明:精巢直接涂片,经细胞培养、染色体观察和定向切片电镜观察,均证实肝片吸虫精子发生从B型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直到精子排出前的最后阶段等各期生殖细胞均以由细胞间桥连接的合体群团方式存在。有倍性群团和非倍性群团两种。未见到子细胞数目超过32的群团,非倍性群团应是部分精母细胞和精细胞退化的结果。无脊椎动物肝片吸虫合体群团超微结构与前人在哺乳类中的观察相似。表明精子发生中各子细胞间是否具有由细胞间桥连接而形成的合体群团,是动物生殖细胞发生与体细胞增殖的重要区别,似是有性生殖的一种功能适应。  相似文献   

6.
四川平武县零星驯养繁殖梅花鹿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勇  杜明勇 《四川动物》2003,22(3):177-178
针对平武县对多年存在的未取得合法手续而零星驯养繁殖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梅花鹿 (平武圈养梅花鹿主要为东北亚种后代 )的情况 ,2 0 0 3年县野生动植物保护办公室再次对全县养殖情况进行调查和技术指导。并结合开展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宣传 ,给每个养殖户发放《野生动物保护法》和《关于驯养繁殖梅花鹿办证的通知》 ,要求统一管理 ,规范饲养 ,依法经营。调查发现零星养殖梅花鹿户数和驯养鹿只数2 0 0 1年为 1 0户 3 6只 ,现在分别为 1 4户、49只 ,涉及 3个乡镇的 4个村 8个组 ,71 %的养殖户集中在龙安镇杨家河村 ,圈养只数占 66% ,较 2 0…  相似文献   

7.
在研究肝片吸虫诱发猕猴自发性胆结石形成的病理学基础上,采用红外光谱分析、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和组织化学染色对胆结石的成分及结构进行了测定,初步探讨了本病发生的机理。在一只9岁雌性猃猴肝总胆管内发现4条肝片吸虫(Fasciola hepatica),胆囊胆汁中检出大量肝片吸虫虫卵。左侧胆管内有一颗棕黑色结石,直径为1cm、长约2.5cm圆柱形。肝细胞灶性坏死伴有轻度结缔组织增生,胆管腺体重度增生,上皮细  相似文献   

8.
吸虫类的酚及酚酶的组织化学定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对代表不同分类位置和不同寄居部位的8种吸虫体内的酚类物质及酚酶进行了组织化学定位的研究。结果表明:仅在上述虫体的成熟卵黄细胞颗粒球和子宫中的卵壳含有丰富的酚及酚酶物质,这些物质在卵壳形成中具有一定的生理作用。本文列表比较了吸虫纲中酚酶的组织化学,并对吸虫类卵壳蛋白的化学性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10.
肝片吸虫 (FasciolahepaticaLinnaeus,1 758)是寄生于牛、羊等哺乳动物胆道 ,损害肝脏 ,甚至引起死亡的大型吸虫 ,对畜牧业发展有重要影响。为了了解其生物学特性 ,有利于开展防治研究 ,我们曾实验观察了肝片吸虫尾蚴自中间宿主小土蜗 (Galbapervia)逸出及其囊蚴形成的过程 ,简报如下。实验在夏季进行。将实验感染肝片吸虫毛蚴后3 0天以上的小土蜗采集回室内 ,分养在 1 0 0ml的小烧杯内。每个烧杯加水 70ml、放小土蜗 3 -5个 ,并定时观察。文献记载 ,肝片吸虫毛蚴自中间宿主逸出和囊蚴形成都是在夜…  相似文献   

11.
以铸型技术观察了梅花鹿(Cervus nippon)肝的门静脉系统。发现门静脉左支发出左外侧叶背侧静脉、左外侧叶腹侧静脉、左内侧叶外侧静脉、左内侧叶内侧静脉,尾状叶支和方叶支;右支缺如;右内侧叶静脉、右外侧叶背侧静脉、右外侧叶腹侧静脉直接由门静脉分出,尾状突静脉由右外侧叶腹侧静脉分出。梅花鹿肝如人、兔、猪、山羊、猕猴一样可分为二叶、四段,即左、右叶和左外侧叶(段)、左内侧叶(段),右内侧叶(段)、右外侧叶(段),尾状叶的左、右部可分别隶属于左、右叶。  相似文献   

12.
我们于1976、1977年在受肝片吸虫病危害严重的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英阿瓦提公社经常放牧的托什干河滩沼泽地进行了肝片吸虫中间宿主——椎实螺的野外生态观察。该地区的椎实螺类计有二属六种(耳萝卜螺Radixa aur-icularia狭萝卜螺R.lagotis、卵圆萝卜螺R.ovata及适中土蜗Galba modisella、小土蜗G.  相似文献   

13.
五氯酚的微生物降解与光解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张春桂  许华夏 《生态学杂志》1997,16(3):19-22,34
五氯酚的微生物降解与光解张春桂许华夏姜晴楠王江炜1)(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110015)MicrobialDegradationandPhotolysisofPentachlorophenol.ZhangChungui,XuHuaxia,J...  相似文献   

14.
廖咏梅  韦毅 《四川动物》2005,24(4):630-632
对广西各猴场新引进的食蟹猴进行人拟腹盘吸虫检查,发现食蟹猴的人拟腹盘吸虫感染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雌性个体感染率为29.7%,雄性个体感染率为17%,雌雄个体之间感染率呈显著性差异(P<0.05).用不同剂量的吡喹酮治疗该病,结果显示剂量为150 mg/kg能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转阴率达100%;而剂量小于70 mg/kg投喂,则无效;剂量大于150 mg/kg投喂,副作用太大,呕吐严重.为此,用吡喹酮驱治人拟腹盘吸虫时,应在剂量上严格控制.  相似文献   

15.
五氯酚对斑马鱼胚胎的毒性效应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郑敏  朱琳 《应用生态学报》2005,16(10):1967-1971
采用斑马鱼胚胎发育技术,对环境激素类物质五氯酚的毒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五氯酚(PCP)对胚胎的特定作用时间段是卵产出至发育6 h之内;PCP对胚胎发育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会造成胚胎发育的畸形或死亡,不同时间染毒产生的可观察毒理学终点各异;随着PCP对发育48 h斑马鱼胚胎作用时间的减短,其致死效应敏感性降低,其中0 hpf组的LC0值最小,为70.8μg·L-1,24hpf组LC0值最大,为831.8μg·L-1;斑马鱼胚胎对孵化后0时染毒的PCP最为敏感,PCP对胚胎产生急性毒性效应的敏感指标:心胞囊肿、血液循环障碍、无心律>孵化率降低>停滞发育作用;斑马鱼胚胎最敏感的指标为48 h血液循环障碍和48 h半致死效应.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五氯酚(PCP)降解过程中参与PCP降解的微生物多样性,本文应用16S rRNA基因克隆文库方法对PCP厌氧生物降解体系中细菌群落的组成和相对丰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M7类群的微生物在整个细菌群落中占有最大丰度(48.6%),检测到的序列与在三氯乙烯污染的地下水中检测的克隆子有一定的序列相似性(93.6%).丰度位居第二的微生物类群为β-变形菌纲(Betaproteobacteria)细菌,其中的一些克隆子(10.8%)与脱氯微生物Dechlorosoma suillum具有极高的序列同缘性(99.7%).此外,也检测到少数Clostridium属[厚壁菌门(Firmicutes)类群]的微生物.克隆文库中发现许多序列(占整个克隆文库的51.3%)与GenBank中已报道的序列具有较远的同源性(小于93.4%),它们可能代表新的微生物.本研究进一步拓宽了对PCP降解微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五氯酚对人胎盘碱性磷酸酶抑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监测人胎盘碱性磷酸酶在不同浓度五氯酚溶液中活力与荧光光谱的变化;测定五氯酚对其抑制的类型及pH对其抑制的影响.结果显示:低浓度的五氯酚(<1.0 mmol/L)使酶活力及其荧光强度迅速下降,发射峰位明显红移;继续提高五氯酚浓度,其活力与荧光强度逐渐下降,发射峰位仍在红移;五氯酚浓度为5.0 mmol/L时,荧光淬灭,但酶仍保留51.4%的活力;五氯酚浓度高达10.0 mmol/L时,酶剩余活力为30.0%.进一步实验表明五氯酚使L-色氨酸的荧光强度降低,并伴有发射峰位的红移,当五氯酚浓度为5.0 mmol/L时,L-色氨酸的荧光淬灭.五氯酚是人胎盘碱性磷酸酶的反竞争性抑制剂,其抑制常数(Ki)为3.86 mmol/L.其抑制也受溶液pH影响,pH<7.5时,对酶无抑制;pH为7.5~10.5时,随pH的增加,抑制作用逐渐增强.提示五氯酚能够进入酶分子内部使其荧光淬灭,并抑制了酶活力;表明酶活力抑制与五氯酚的解离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18.
本文比较了布氏姜片虫和肝片形吸虫非特异性磷酸酶,即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KP)在不同温度和pH值下的活性与稳定性,试图探讨该酶某些特征与吸虫种属间差异的关系。 材料与方法 取新鲜成虫,经洗涤、绞切、超声粉碎、离心制上清液。参照前人(上海二医附院,1973;上海生化检验所,1979;蔡武城等,1983)所做的磷酸苯二钠法略作修改,作活性与稳定性测定。实验测定值以相对活性表示:即每一组实验的最高活性定为100%活性。  相似文献   

19.
大片吸虫(Fasciola gigantica Cobbold,1855)是Cobbold(1855)采自英国马戏团的长颈鹿而描述的。此后巴基斯坦、印度、土耳其、菲律宾、夏威夷和非洲等地区皆有牲畜感染的报导,给当地畜牧业带来严重损失。以往学者描述的安哥片形吸虫变种(F.hepaticavar.angusta Railliet,1895)、埃及片形吸虫变种(F.hepatica var.aegyptiaca Loss,1896)和印度片形吸虫(F.indica Varma,1955)等,目前认为皆是大片吸虫的同种异名(Jackson1927:Sarwar 1957)。  相似文献   

20.
五氯酚对大型水蚤的急性亚慢性和慢性毒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换水式试验研究了五氯酚对大型水蚤的急性、亚慢性和慢性毒性,稀释水硬度为80-100mg/L。急性和慢性试验均使用小于一日龄的幼水蚤,试验温度为25-26℃,慢性试验进行了20d。用小于一日龄幼水蚤进行的亚慢性试验暴露了19d,而用四日龄幼水蚤的亚慢性试验则进行了16d,水温均保持在19-20℃。PCP对大型蚤的24h和48hEC50分别是489和245μg/L。依据第1胎所产幼水蚤数求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