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HLA系统是人群一种具有高度多态性的遗传结构,在不同人种间有明显差异。某一人种中常见的HLA抗原,在其它人种中可能少见或甚至完全缺失。在试验与血清供者同一人种时被认为是使用单价的(operationally monospecific)HLA分型血清,在其它人种中可能出现额外反应。因此鉴定HLA抗原最好是采自同一人种的抗血清。上海市白细胞分型协作组曾用上海地区经产妇细胞毒血清检出11个白细胞抗原。这些抗原分属于两个分离子系列(segregant series),由于当时缺乏参考血清,被临时命名为R系列和S系列。R系列包括7个抗原:R1、R2.2、R3、R4、R7、R8和R11.2。S系列包括4个抗原:S5、S6、S10和S12。本文报道将R和S系列抗原的分型血清与法、英、日等国实验室提供的HLA分型血清作平行试验,通过血清聚类分析(clustering analysis)和群体抗原相关分析(correlation analysis)确定R和S系列5个抗原的HLA相应命名。  相似文献   

2.
人体白细胞抗原系统(HLA)是人体的遗传性状,受第6对常染色体短臂上决定人体组织相容性抗原的HLA区域控制。截止1977年第7届国际组织相容性试验专题讨论会,由血清学方法检出的SD抗原达53个,分属于A、B、C三个位点。本文报道应用本协作组从上海地区经产妇中筛选得到的11种特异性白细胞抗原分型试剂,对上海地区汉族人白细胞抗原系统进行遗传分析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比较献血人群中谷丙转氨酶、乙肝表面抗原和前S1抗原检测与HBV-DNA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探讨前S1抗原检测在献血人群中筛查乙肝病毒感染者的应用价值。方法:1080份献血样本中,采用ELISA法检测前S1抗原,PCR法检测HBV-DNA,分析前S1抗原检测与HBV-DNA检测的一致性。结果:(1)1000例合格的献血人群中,前S1抗原的阳性率为0.3%,HBV-DNA阳性率为0.1%,两者呈中度一致性(Kappa值=0.499),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2)1080例样本中,ALT、HBs Ag、前S1抗原的阳性率分别为5.83%、1.76%、1.67%,HBV-DNA阳性率为0.93%,ALT检测法与HBV-DNA检测无一致性(Kappa值=-0.0162);HBs Ag检测与HBV-DNA检测呈高度一致性(Kappa值=0.6160),前S1抗原检测与HBV-DNA检测呈高度一致性(Kappa值=0.7108),二者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ALT和HBs Ag两项联合检测及ALT、HBs Ag和前S1抗原三项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7.41%、7.69%,HBV-DNA阳性率为0.93%。两项联合检测法与HBV-DNA检验结果一致(Kappa值=0.1866),三项联合检测法与HBV-DNA检验结果一致(Kappa值=0.2019),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S1抗原检测与HBV-DNA检测有较高一致性,能够减少献血人群中HBV感染的漏检;将ALT、HBs Ag和前S1抗原进行联合检测能够提高HBV感染筛查率。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对祖籍海南岛的汉族随机人群所进行的白细胞第一、二类抗原的研究结果。 (一)样品 取祖籍海南岛的健康无血源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与血清标志物之间的关系,了解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及前S1抗原,并采用速率法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结果: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为9.2%,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人群中前S1抗原阳性率为28.6%;乙肝e抗原阳性及阴性人群中前S1抗原阳性率分别为81.1%、13.9%(p<0.01);前S1抗原阳性人群ALT(49.5U/L)高于前S1抗原阴性人群(43.2U/L,p<0.01)。结论:前S1抗原与血清标志物e抗原有较高的一致性,是反映病毒复制的良好指标,能较早发现肝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湖北汉族人群中白细胞介素6受体基因(interleukin 6 receptorgene,IL6R)g 9外显子D358A多态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关联.方法:采取病例-同胞对照和随机病例一对照两种实验设计,应用聚合~t-tt反应一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571例样本IL6R基因第9外显子D358A多态进行分析.结果:在所有样本及两种实验设计中,病例组与对照组基因型频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所有样本和随机样本设计中,T2DM组C等位基因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病例.同胞对样本设计中未发现显著差异(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CC基因型与T2DM显著相关(P<0.05).结论:在中国湖北汉族人群中,IL6R基因第9外显子D358A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相关联,CC基因型是T2DM的保护因子.  相似文献   

7.
目的:优化人类白细胞介素-2(rh IL-2)与白细胞介素-7(rh IL-7)在体外诱导培养SLYNTVAT(SL9)抗原特异性T细胞时的用量。方法:分离健康人外周血PBMC作为效应细胞,培养T2(TAP缺陷T淋巴细胞)细胞并加载HIV来源抗原肽作为刺激细胞。SL9抗原肽四聚体检测不同细胞因子用量下特异性T细胞诱导频率大小。结论:rh IL-7在诱导SL9抗原特异性T细胞中起到关键促进作用,SL9特异性T淋巴细胞能够自身分泌大量rh IL-2,减少rh IL-2用量可为体外诱导培养SL9特异性T淋巴细胞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采用单抗原磁珠法检测肾移植患者的人类白细胞抗原DP(HLA-DP)抗体,并探讨HLA-DP抗体与移植肾功能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学单抗原磁珠法检测了323例患者的血清,这些患者来自4个不同的中心,并分为有功能组和排斥组。应用c2检验比较两组抗体例数的差异。结果 在138例有功能组的肾移植患者血清中有5.1﹪检测到HLA-DP抗体,而排斥组的185例患者血清中有19.5﹪检测到HLA-DP抗体(c2=14.176,P=0.000)。在有功能组和排斥组中分别有42.9﹪和63.9﹪的HLA-DP抗体阳性患者同时有DR/DQ抗体。在没有HLA-I类及DR/DQ抗体的患者中,在排斥组中有14.3﹪的患者可检测出HLA-DP抗体,而有功能组中只有3.5﹪有HLA-DP抗体(c2=7.165,P=0.007)。在排斥组中,DP0301的检出频率最高。结论 相对于有功能组来说,HLA-DP?抗体在排斥组中有更高的检出率。特别是对于再次移植的患者来说,应该作HLA-DP的组织配型以避免HLA-DP等位基因引起的致敏。  相似文献   

9.
目的:构建白细胞介素-21(interleukin-21,IL-21)和乙型肝炎病毒前S2S抗原(S2S)的融合表达质粒,并研究其在293T细胞中的表达。方法:采用PCR方法扩增IL-21和HBV前S2S基因片段,分别克隆入pcDNA3真核表达质粒,用分子克隆方法构建融合表达质粒,并以脂质体2000转染293T细胞,分别应用ELISA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上清及细胞中IL-21和HBsAg的表达水平。结果:经酶切鉴定及DNA序列证实重组质粒内插入片段序列正确,三种重组质粒分别命名为pcDNA-IL-21、pcDNA-S2S和pcDNA-IL-21-S2S,并且重组质粒能在293T细胞内表达并分泌相关蛋白。结论:成功构建IL-21和乙型肝炎病毒前S2S抗原的融合表达质粒,重组质粒能在真核细胞内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用噬菌体呈现随机七肽库筛选能与抗人白细胞介素15(h IL-15)中和抗体特异性结合的模拟抗原表位肽,并初步鉴定其免疫原性。方法:以抗h IL-15中和抗体为靶分子,用生物淘洗法从噬菌体呈现线性七肽库中筛选与之结合的噬菌体克隆,用噬菌体ELISA和竞争抑制ELISA鉴定阳性噬菌体克隆;化学合成筛选得到的多肽,并与匙孔血蓝蛋白(KLH)偶联免疫BALB/c小鼠,检测其免疫原性。结果:经过3轮体外筛选后随机挑取50个阳性噬菌体克隆,ELISA检测结果显示其中15个克隆与抗h IL-15抗体有较强的结合能力,DNA测序结果得到的结构相似群为MTPFWQK、MSPFNQK、MIPYWQK和MIPFHQK;竞争性ELISA结果显示4个序列均能与IL-15竞争性地结合抗IL-15单抗;小鼠免疫实验结果显示4组多肽均能诱导IL-15特异性免疫反应。结论:筛选得到能与抗h IL-15中和抗体特异性结合,且具有免疫原性的模拟抗原7肽序列,为进一步开发h IL-15相关的多肽疫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有关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的 研究进展迅速,因本抗原分布有明显的人种、民 族和地区的差异,其它地区人群HLA 的分布 调查先后已有不少报道,但位于西北门户的西 安地区尚未见报道,为此,我们对西安地区汉族 人群中HLA抗原的分布进行了调查,现报告 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前S1抗原与HBV血清标志物的关系。方法 :采用ELSIA方法同时检测 2 1 0 1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前S1抗原和HBV血清标志物。结果 :2 9例HBsAg( )、HBeAg( )标本中 ,有 2 8例前S1抗原阳性 ,阳性率 96.5 5 % ;784例HBsAg( )、HBeAg( )、抗HBc( )标本中 ,有 679例前S1抗原阳性 ,阳性率 86.61 % ;2 76例HBsAg( )、抗HBc( )标本中 ,有 1 97例前S1抗原阳性 ,阳性率 71 .38% ;1 0 1 2例HBsAg( )、抗Hbe( )、抗HBc( )标本中 ,有 468例前S1抗原阳性 ,阳性率 46.2 5 %。结论 :前S1抗原作为病毒复制的指标与HBeAg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又具有其独立的检测价值 ,可弥补HBV血清标志物检测的不足。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小剂量人白细胞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及病毒携带者20例,疗程3个月,HB_sAg 滴度几何平均值从治疗前1∶97.01±3.74下降为1∶11.5±3.28,P<0.001,有极显著意义,其中 HB_sAg 转阴13例占65%;HB_eAg 阳性7例治疗后6例转阴占85.7%;HB_cAg 阳性3例治疗后都转阴占100%。对照组(聚肌胞)20例治疗前后,3个抗原改变不显著,其结果表明,小剂量人白细胞干扰素治疗乙型肝炎有初步效果。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旨在构建SARS冠状病毒S蛋白特异性噬菌体抗原库,并用于鉴定抗S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抗原表位。首先采用PCR技术扩增出SARS冠状病毒S蛋白的全基因,以DNaseI将其随机酶切成50~500bp不同大小的DNA片段。然后将DNA片段平末端化并连接到经过改造的噬菌体表达载体pComb3XSS,经电转化大肠杆菌XL1-Blue和辅助噬菌体感染获得S蛋白的特异性噬菌体抗原库。利用两个抗S蛋白单克隆中和抗体(S-M1和S-M2)对S蛋白抗原库进行富集和筛选。结果表明,我们成功构建库容量为5.7×106的S蛋白噬菌体抗原库。通过对S-M1和S-M2的有效富集和筛选,分别得到14个和15个阳性克隆,序列分析初步揭示了抗体的抗原表位。因此,S蛋白噬菌体抗原库的构建为鉴定S蛋白的抗原表位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平台,对研发SARS疫苗和诊断试剂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1991年7—8月在流行性乙型脑炎收治中,用PAP法对急性期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进行乙脑病毒相关抗原检测。结果:总检出率为41.2%(24/51),各型检出率:轻型25.0%(2/8)、通普型44.8%(13/29)、重型42.9%(6/14),三型间检出率无差异(p<0.05)。检出病程最早3天,最迟10天。三种白细胞检出率依次为: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可在三种或二种细胞中同时检出,亦有仅见于一种细胞之中。并就检出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从小叶榕(Ficus microcarpa L.)叶的乙醇提取物中首次分离鉴定了(+)(2R,3S)阿夫儿茶素(1)、(-)(2R,3R)表阿夫儿茶素(2)、(-)(2R,3S)阿夫儿茶素-(4α-8)(2R,3S)阿夫儿茶素(3)、(-)(2R,3S)阿夫儿茶素-(4α-8)(2R,3R)表阿夫儿茶素(4)4个黄烷化合物,其中化合物1和2对兔肾细胞中培养的2型单纯疱疹病毒(HSV-2)具有抑制作用,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49和0.55mgmL-1,治疗指数(TI)分别为4.31和3.19,可用作小叶榕叶药材质量控制的指标成分。从该提取物中还分离鉴定了另外7个已知成分:儿茶素(5)、phaseic acid(6)、苯甲酸(7)、4-羟基苯甲酸(8)、间苯三酚(9)、胡萝卜苷(10)和β-谷甾醇(11)。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乳腺癌MCF 7细胞上白细胞介素 2受体 (IL 2R)α、β和γ链的表达、IL 2对MCF 7细胞增殖的作用及雌激素对三条链表达的影响。方法 :使用特异性IL 2R多克隆抗体以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和流式免疫荧光法检测MCF 7细胞上IL 2R的表达 ,以MTT法及3 H TdR掺入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结果 :MCF 7细胞上存在IL 2Rα、β、γ的免疫阳性物质 ,其中IL 2Rγ的表达要强于IL 2Rα、β的表达 ;10 -6mol/L浓度的雌二醇可促进IL 2Rα、β的阳性细胞数及IL 2Rγ的免疫阳性物质的含量 ;IL 2在 10 0U/ml至 10 0 0U/ml的浓度范围内可显著促进MCF 7细胞的增殖。结论 :MCF 7细胞上存在IL 2R且其表达受雌二醇的调节 ,IL 2可能通过IL 2R影响MCF 7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将26个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广西分离毒株以及参考株M41和常用疫苗株H120、Ma5和4/91共30个毒株,分别与根据这些毒株S1基因高变区Ⅰ的基因分型结果而选取的属于3个不同亚群的7个代表性分离毒株和常用疫苗株H120、Ma5和4/91制备的共10个单因子血清,在鸡胚气管环培养(TOC)上进行病毒中和试验,然后根据中和试验结果对1985~2008年间课题组所分离的26个IBV广西地方流行毒株与3个常用疫苗株H120、Ma5和4/91以及参考毒株M41的抗原相关性及其血清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30个试验的毒株分属7个不同的血清型,其中26个分离株有两个优势血清型(占总分离株的68%),分别是血清1型(包含13个毒株)和血清2型(包含5个毒株)。此外,我们还将分离毒株的血清分型结果与重要抗原基因(包括S1、N、M和3′UTR)的分型结果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比较,发现它们之间的分型结果不尽相同。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广西存在多个血清型IBV的流行而且不同时期流行的优势血清型不同,分离毒株之间以及分离毒株与疫苗毒株之间的抗原相关性也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了体外培养的牛白细胞对放射性同位素氚标记的E.coli 112 LPS(简称E.coli 112~3H—LPS)的吸收和降解。实验证实:S型~3H—LPS (Smooth)比R型~3H—LPS(Rough)更容易被牛白细胞吸收和降解,同时也发现经抗LPS IgG调理的S—LPS可大量的被细胞吸收。用HCl—Hexane提取反应物中~3H—Fatty Acid,用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TLC)实验(Petrom Ether:Ether:Aciti 70:30:2)分析~3H—代谢产物,结果表明,从LPS中至少降解出2种~3H—Fatty Acid,Rf值分别为0.6和0.3,说明牛白细胞含有一种或几种能够降解LPS的酶。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柯拉斯那(Aquilaria crassna)的化学成分,从其所产沉香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6,8-羟基-2-(2-苯乙基)色酮(1),6,8-二羟基-2-[2-(4-甲氧基苯)乙基]色酮(2),rel-(1a R,2R,3R,7b S)-1a,2,3,7b-tetrahydro-2,3-dihydroxy-5-(2-phenylethyl)-7H-oxireno[f][1]benzopyran-7-one(3),rel-(1a R,2R,3R,7b S)-1a,2,3,7b-tetrahydro-2,3-dihydroxy-[2-(4-methoxyphenyl)-ethyl]-7H-oxireno[f][1]benzopyran-7-one(4),rel-(1a R,2R,3R,7b S)-1a,2,3,7b-tetrahydro-2,3-dihydroxy-5-[2-(3-hydroxy-4-methoxyphenyl)-ethyl]-7H-oxireno[f][1]benzopyran-7-one(5),oxidoagarochromone B(6),oxidoagarochromone C(7),(5S,6R,7S,8R)-2-[2-(3′-hydroxy-4′-methoxyphenyl)ethyl]-5,6,7,8-tetrahydroxy-5,6,7,8-tetrahydrochromone(8),6,7-cis-dihydroxy-2-(2-phenylethyl)-5,6,7,8-tetrahydrochromone(9),N-trans-feruloyltyramine(10)。化合物3~5和8~10为首次从柯拉斯那沉香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3,6,7,9和10对乙酰胆碱酯酶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化合物4对人慢性髓原白血病细胞株K-562和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均具有较小的抑制作用,化合物1和3对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也有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