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调查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岩羊(Pseudois nayaur alashanicus)的种群现状,通过样线法在2017、2018年冬季,2018、2019年春季进行了调查,利用R 4.0.3中的Distance 1.0.2对样线观测数据进行分析,估测保护区内岩羊的种群数量及密度,分析其种群结构。结果显示,调查共观测到岩羊6299只,其中,2018年冬季种群数量最高,约为2654(2230-3161)只(括号内为95%数量置信区间),种群密度为3.921(3.293-4.668)只/km2。与2003年同季节的调查数据对比发现,保护区内岩羊的种群数量在15年间增长迅速,岩羊的种群密度累计增长了约53.17%,年平均增长3.54%。岩羊集群形式:混合群(88.03%,80.95%)为岩羊冬、春最主要的集群形式,且混合群的数量冬季多于春季,独羊出现的次数最低(1.99%,2.86%),不同的集群类型在不同的季节的差异极显著(P<0.001);岩羊平均群大小:春季为(13.439±12.085)只,冬季为(9.011±8.610)只,调查季节中集群大小多为1-10只,岩羊的不同季节的群大小差异极显著(P<0.001)。种群成体与幼体比在不同季节的变化范围为1.411-2.673,雌雄比在不同季节的变化范围为0.934-1.469,种群结构的季节性差异极显著(P<0.001)。集群类型、群大小及群组成的调查表明,不同季节间岩羊种群结构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2.
贺兰山岩羊种群生态及保护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作者于1994年11月、1995年7~8月和9~10月在宁夏贺兰山对岩羊种群生态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贺兰山岩羊的最适生态分布见于海拔1801~2000 m,岩羊每天有两个活动高峰,分别为早晨和下午。在观察到的448只岩羊中,发现平均群大小为5.5只,2~8只为一群的占总数的70.8%。岩羊种群的雌雄性比为1∶1.2,雌幼比为1∶0.44,贺兰山的岩羊处于增长趋势。目前在贺兰山,影响岩羊生存的主要因素是偷猎、人为干扰和家畜竞争。  相似文献   

3.
汇集了1989-1996年云南保山市坝区的调查资料和其它地区的文献资料,对灰麝Ju和群数量变动进行了分析。灰麝Ju集中分布于海拔1650m的保山市坝区,具有较强的区域性和海拔高度的局限性特征,种群相对数量高峰分别出现在6月和8-12月,灰麝Ju的年变动在保山坝区居民区鼠型小兽群落中组成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4.
我国麝的生态研究与保护问题概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5.
于2001年3月—2002年1月,采用焦点取样法对甘肃兴隆山自然保护区麝场圈养马麝的刻板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麝场的圈养马麝有刻板行为的发育,雌麝的刻板行为持续时间少于雄麝,但二者间的差异不显著。野捕马麝幼年期的人工哺乳经历使其刻板行为表达强度相对小于麝场圈养下繁殖马麝。年龄对雌雄麝的刻板行为表达强度的效应相似,亚成体马麝的刻板行为表达较多,成体马麝体的刻板行为表达相对较少,老年马麝刻板行为持续时间最长,2.5和4.5岁是圈养马麝刻板行为发育的关键时期。此外,能顺利繁殖的个体,其刻板行为表达的持续时间少于繁殖失败的个体。  相似文献   

6.
灰麝鼩的种群数量变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汇集了1989~1996年云南保山市坝区的调查资料和其它地区的文献资料,对灰麝鼩种群数量变动进行了分析,灰麝鼩集中分布于海拔1650m的保山市坝区,具有较强的区域性和海拔高度的局限性特征.种群相对数量高峰分别出现在6月和8~12月.灰麝鼩的年变动在保山坝区居民区鼠型小兽群落中组成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7.
圈养马麝夏秋冬活动格局的比较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2000年6月至2001年1月间,在甘肃兴隆山保护区麝场对46只圈养马麝进行扫描取样观察,记录其站立及运动、摄食、反刍和静卧4种行为,并对各行为的发生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圈养马麝的活动有昼夜节律和季节变化,夏季活动型属于晨昏型偏夜型,秋季偏向昼夜型,冬季也属昼夜型但趋于白昼活动;除季节间分布不一的晨昏活动高峰期外,3个季节均有相对恒定的午夜(22:00-01:30)活动高峰;气温是影响圈养马麝活动格局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宁夏贺兰山岩羊的种群现状,2020-2021年的8月和12-1月,在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运用样线法对岩羊(Pseudois nayaur)进行种群数量调查,利用R 4.0.1中的Distance 1.0.2对样线观测数据进行分析,估测保护区内岩羊的种群数量及密度,分析其种群结构。结果显示,夏季岩羊种群数量为5176(2554-10490)只,种群密度为2.674(1.320-5.420)只/km2;冬季岩羊种群数量为15752(7294-34017)只,种群密度为8.139(3.769-17.58)只/km2;多数观测距离样线垂直距离在0-200 m之内。岩羊主要集群形式:夏季为雌幼群(52.17%);冬季为混合群(26.60%)。岩羊平均群大小:夏季为(6.261±8.023)只,冬季为(4.064±4.229)只,群大小在不同季节的差异显著(P=0.010),集群大小多集中于1-5只之间,最大为47只。夏季调查中,雄性个体占比11.27%,雌性个体占比56.74%,幼体/亚成体占比31.99%;冬季调查中,雄性个体占比29.61%,雌性个体占比50.15%,幼体/亚成体占比20.24%;夏季和冬季岩羊组成成分之间差异极显著(P<0.001)。  相似文献   

9.
圈养马麝发情交配后期的日活动格局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2001年1月,对46只圈养马麝进行了行为取样,记录了四种行为状态,站立及运动,摄食,反刍,静卧。区分性别和年龄组,比较各组在发情后期的活动格局。在发情末期,马麝呈现多高峰的日活动节律,清晨的活动高峰不明显,故而包含于持续时间极长(07:00-14:30时)的上午活动高峰,另具黄昏(16:30-18:00)时和午夜(21:00-00:30时)活动高峰。发情后期,马麝的活动节律主要受圈养条件,气温和生理状态的影响,摄食高峰的初次出现与喂饲时间有关,在喂锔前后发生反刍高峰,这是对饲料限量投放的一种适应;为适应冬季夜间的低气温,马麝在夜间趋向于静卧,而在较暖的昼间活动,以减少热量消耗,马麝雌体的发情交配状态影响其活动性,已交配受孕的雌体活动性降低。雄体的活动格局也受年龄和近期交配经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从2003年1月到2009年12月,结合保护区内的巡护工作,行走样线2000多条次,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蓝马鸡的分布范围为375.29 km2,且全部位于针叶林带;该种群的数量约为650只,远未摆脱易危状况.蓝马鸡贺兰山种群保持着集小群的特点,集群大小在1~12只之间,比其它地区的小,这可能与种群密度较小有关.对活动节律的分析发现它们活动的早高峰期在上午的9:00~11:00.  相似文献   

11.
甘肃兴隆山林区马麝(Moschus chrysogaster)隔离种群的生态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兴隆山林区大约在300a前就已完全隔离。现有马麝种群的密度高而相对稳定,约为30-50头/km^2,在目前密度与系统压力下,种群数量基本稳定在5000头左右,但却面临着疾病、营养不良与偷猎的威胁。因此应努力建立一个“以开发养保护,以保护促发展”的良性循环模式,从而为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树立典范。  相似文献   

12.
甘肃兴隆山养麝场圈养高山麝的产香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E103。50'-104。10',N35。38-58')位于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境内,是高山麝(Moschus chrysogaster)的自然分布区.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利用粪便可见-近红外反射光谱进行圈养高山麝种群年龄组分析的新方法.以FieldSpec~((R))3地物光谱仪采集了145份高山麝粪便(成体麝粪样45份,亚成体和幼体各50份)的光谱数据,将其随机分成训练集(100份)和检验集(45份).光谱经S.Golay平滑和一阶导数处理后以主成分分析法(PCA)降维.以前6个主成分(含原始光谱95.00%的特征信息)作为新变量,利用训练集样本,分别以Fisher线性判别、Bayes逐步判别以及BP-神经网络(BP-ANN)3种方法建立高山麝种群年龄组的分析模型.对检验集45个未知样的预测表明,BP-ANN模型判别的准确率最高,为84.44%.3种方法所建的模型对幼麝粪样判别的准确率最高,可达93.33%.分析发现亚成体粪样具有过渡性质,但幼麝粪样与成体粪样易于判别.结果表明,利用粪便的可见-近红外反射光谱进行高山麝年龄组的快速、非接触性判别是可行的,且PCA 结合BP-ANN判别是一种优选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在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马麝繁育场展开,分别于2012年7月和2013年8月,针对374只圈养马麝,采用基于量表的个性评价法进行评价调查。结果表明:可建立包含17个个性项目的圈养马麝个性量表,因子分析显示每个项目公因子方差和载荷均大于0. 4,各因子累计贡献率为60. 33%,表明此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此外Cronbach’sα系数为0. 787,表明量表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信度,量表设计合理;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可将圈养马麝划分为五大个性维度:侵略性、社会性、刻板性、温顺性、活跃性。研究发现,圈养马麝个性维度与野生个体的个性类型划分存在差异,主要是受圈养条件和人为干扰等影响。圈养马麝个性量表和五大个性维度的建立对指导马麝繁育管理具有重要实践价值,填补了马麝个性研究的空缺,并为进一步进行麝类动物个性研究奠定了基础。另外,此类个性层次研究方法具有较好区分度,可为其他动物个性的初期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2017年7月1日-8月31日及2018年6月1日-7月31日,在甘肃兴隆山保护区马麝繁育中心,采用焦点取样法和连续记录法进行了圈养马麝的刻板行为取样,采集同期粪样,并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检测粪样中肾上腺皮质醇、睾酮及雌二醇激素的水平,分析了圈养马麝刻板行为表达与上述3种激素水平的关系。结果显示,展现刻板行为的圈养马麝的皮质醇水平(111.099 ± 16.231)ng/g略高于无刻板行为表达的马麝(95.640± 9.738) ng/g,差异未达显著(P> 0.05);展现刻板行为雄麝的睾酮水平(135.900± 21.582)ng/g略高于无刻板行为的雄麝(108.182 ± 9.689) ng/g,差异也不显著(P> 0.05);展现刻板行为雌麝的雌二醇水平(0.445 ± 0.116)ng/g显著低于无刻板行为雌麝(10.843 ± 1.142)ng/g(P< 0.05)。研究结果表明,圈养雄性马麝的刻板行为表达与其类固醇激素水平不相关;而雌麝的刻板行为表达与雌二醇分泌显著负相关,这与其繁殖及健康状况有关。在麝类驯养实践中,可将粪样类固醇激素水平(尤其是雌二醇)作为其受胁迫水平及行为健康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6.
17.
兴隆山自然保护区马麝春季生境选择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孟秀祥  潘世秀  栾晓峰  冯金朝 《生态学报》2010,30(20):5509-5517
于2006年3月和2007年4月,采用样线样带结合调查法,在甘肃兴隆山自然保护区对野生马麝(Moschus Sifanicus)的春季生境选择和栖息地利用格局进行了研究,共布设280个空白对照样地和52个利用样地,对海拔和郁闭度等17个生境变量进行了计测和比较,结果表明,与对照的非利用样地相比,兴隆山马麝春季利用样地的海拔相对较低(2280.94±17.06)m、乔木平均高度较高(9.36±1.21)m、乔木胸径较大(102.44±14.25)cm及地表植被盖度较好(26.67±3.27)%,上述差异均达显著程度(P0.05);此外,马麝春季趋于利用南坡(44.23%)和西坡(36.54%)的中下坡位(86.54%)的坡度适中(30°—60°,55.77%)的生境,其避风性(63.46%)和隐蔽度(76.92%)均较差,距离水源(1000m,80.77%)和人为干扰距离(1000m,76.92%)也较近(P0.05)。马麝春季生境变量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4个主成分可以解释76.08%的数据差异,灌木因子(由灌木盖度组成)、乔木因子(由乔郁闭度和乔木密度组成)、食物因子(由坡位、乔木高度、食物多度组成)和隐蔽因子(由植被类型、隐蔽度组成)是影响马麝春季生境选择的重要因素。兴隆山马麝的生境选择是多维度进行的,是对其春季生境的食物可得性、隐蔽性、水资源及栖息基底等生态需求的综合适应。  相似文献   

18.
凉山山系林麝夏季利用生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样线法对位于四川凉山山系的美姑大风顶自然保护区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的夏季利用生境特征进行了调查,并对利用生境样地(n=44)和非利用样地(n=209)的生境变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大风顶保护区的林麝夏季利用生境的郁闭度(32.4%±1.9%)、灌木盖度(27.1%±2.4%)及竹子盖度...  相似文献   

19.
采用扫描取样和焦点动物取样法对四川马尔康林麝繁育场的45头圈养林麝进行行为取样,以其非静息行为的发生率作为活跃性指标,以社会亲和行为的发生强度作为社会亲和度指标,分析圈养林麝活跃性与其性别、圈群密度及社会亲和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圈群密度和社会亲和度对圈养林麝的活跃性有显著影响(P < 0.05),但活跃性雌雄差异不显著(P > 0.05)。与高密度圈群的林麝(0.25 ± 0.021, n=32)相比,低密度圈群中的个体更活跃(0.40 ± 0.022, n = 4);活跃性与社会亲和度之间显著相关(r = 0.390, P = 0.01),活跃性较高个体倾向于展现高的社会亲和度。建议麝场在进行麝群构建时,充分考虑林麝个体的活跃性差异及与圈群密度的关系,以提高圈群稳定性和驯养生产力。  相似文献   

20.
康发功  盛岩  马泠桃  孟秀祥 《生态学报》2015,35(15):4993-4999
马麝(Moschus sifanicus)分布于我国青藏高原及周边区域,雄麝可分泌麝香。因历史上的过度利用及生境丧失等原因,马麝已极度濒危。马麝驯养是保育野生马麝资源及可持续生产麝香的有效方式。我国于1990年在甘肃兴隆山保护区开始马麝驯养,并于1996年实现了可持续的活体取香。分析了兴隆山麝场1996—2006年间的麝香生产及与泌香雄麝种群增长和种群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兴隆山麝场11a间共取香430头次,麝香总产量达3846.6 g,年均麝香产量为(349.69±84.69)g(n=11)。泌香雄麝的种群数与麝香年产量存在极显著的相关(R=0.638,P0.01),增长模型y=e(6.4285-3.6578/t)(R2=0.735,df=9,F=24.94,P=0.0010.01)和y=e(4.2049-3.4523/t)(R2=0.700,df=9,F=21.02,P=0.0010.01)可分别模拟该麝场的麝香年产量及泌香雄麝种群的增长。泌香雄麝的平均泌香量为(8.93±0.56)g/头(n=68),各年度的雄麝平均泌香量与麝香年产量相关极显著(R=0.442,P0.01),其增长模式呈指数式增长(y=7.5126e0.0244t)(R2=0.373,df=9,F=5.36,P=0.0460.05)。各年龄组雄麝间的平均泌香量差异显著(ANOVA,F7,59=2.522,P=0.0240.05),1.5岁马麝的泌香(2.00±1.82)g,(n=10)显著高于其他各年龄组马麝(P0.05),其余年龄组间的平均泌香量无显著差异(P0.05)。雄麝的年龄组与麝香年产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R=-0.936,P=0.0010.01),1.5—6.5岁雄麝占种群比例91.16%,生产麝香(3560.1g)占总产量的92.55%。以麝香生产为主的麝场,其驯养雄麝种群配置应以6.5岁龄以下雄麝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