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种由T细胞产生的蛋白被命名为白细胞介素-17(1L-17),它作用于多种细胞表达的受体,其序列首先是从活化T细胞的减法杂交获得的小鼠cDNA序列而被鉴定的,称为CTLA8。CTLA8与一种亲淋巴病毒Herpesvirus saimiri的开放读框13(HVS13)具有57%的同源性。无论是IL-17,还是其受体与已知细胞因子及细胞因子受体均无序列相似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卡介苗(BCG)单独作用膀胱肿瘤细胞、正常膀胱移行上皮细胞及其代谢产物作用上述细胞后细胞生长情况及各自细胞培养液上清液中细胞因子(TNF-α.、IL-10、IFN-γ)浓度的变化,探讨其在卡介苗治疗膀胱肿瘤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大鼠膀胱肿瘤模型,并原代培养大鼠膀胱肿瘤细胞及正常膀胱移行上皮细胞。分别用BCG,普通培养液和细胞培养的代谢产物作用上述细胞。酶联接免疫吸附剂测定法(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干扰素-γ(IFN-γ)的浓度。结果: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TNF-α、IL-10的浓度改变有显著差异,而IFN-γ的浓度无显著差异。结论:BCG可以直接刺激肿瘤细胞自身分泌细胞因子(TNF-α、IL-10)参与调节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3.
最近发现的辅助T细胞17(T helper cell 17,Th-17)是不同于辅助T细胞1型(Thelpercell1,Th-1),辅助T细胞2型(Thelpercell2,Th-2)及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的T细胞亚群,有其独立的分化和发育调节,且互相影响。它由初始T细胞在转化生长因子B(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TGF—B)与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23(interleukin23,1L23)联合作用及转录因子维甲酸相关孤儿素受体γt(retinoic acid related orphan nuclear receptorm,ROR-γt)的协同诱导精细的调节下分化而来。其主要分泌的生物效应分子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是一种促炎性反应细胞因子,在免疫和造血系统等发挥重要的作用。而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本质就是炎性反应。因此深入研究Th-17细胞分化及其相关生物效应,有助认识其在器官移植排斥中的病理机制,也为治疗移植排斥反应提供新的靶点和途径。  相似文献   

4.
白细胞介素17A(interleukin-17A, IL-17A)是T辅助细胞17(Th17)分泌的关键性促炎因子,与受体结合后可激活下游信号通路,诱导多种细胞因子及趋化因子的分泌,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超敏反应及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已有多种IL-17A单克隆抗体获得批准用于炎症性疾病的临床治疗。该文对IL-17A抗体在炎症和癌症治疗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其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共收集95例罹患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医护人员的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以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急性期患者外周血CD4^+和CD8^+T细胞比例。结果显示,SARS患者病程初、中期血清IFN-γ无明显改变;IL-2在起病2月内无显著变化,但在病程3~5个月时降低;IL-4在健康对照和患者均未能测出;TNF-β在SARS感染的1周内和病程第2个月内下降。与上述细胞因子形成对比,患者IL-10以及TGF-β均在发病起即持续升高直至整个病程。这些细胞因子的变化均与激素的使用无关(P〉0.05)。SARS患者急性期CD4^+T细胞和CD8^+T细胞急剧减少。可见,SARS相关冠状病毒感染可引起Th2细胞因子反应,可能损害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而促进体液免疫,IL-10和TGF-β可能在SARS的发病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6.
自噬作为真核生物细胞遭遇各种应激压力时发生的一种基本应答方式,参与细胞的多种生命活动,使细胞在各种应激条件下维持一种动态平衡状态。NOD样受体家族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3(NOD-like receptor family,pyrin domain containing 3,NLRP3)炎症小体,是生物体内防御病原微生物的固有免疫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NLRP3炎症小体通过激活胱天蛋白酶-1(caspase-1),从而促进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IL-1β)和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等促炎细胞因子的成熟和分泌,继而介导炎症的发生。众多研究表明,自噬能够负向或正向调控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同时,NLRP3炎症小体也会逆向影响自噬的作用。本文对自噬包括选择性自噬与NLRP3炎症小体激活的相互作用,以及通过激活自噬抑制NLRP3炎症小体,从而在炎症相关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优化人类白细胞介素-2(rh IL-2)与白细胞介素-7(rh IL-7)在体外诱导培养SLYNTVAT(SL9)抗原特异性T细胞时的用量。方法:分离健康人外周血PBMC作为效应细胞,培养T2(TAP缺陷T淋巴细胞)细胞并加载HIV来源抗原肽作为刺激细胞。SL9抗原肽四聚体检测不同细胞因子用量下特异性T细胞诱导频率大小。结论:rh IL-7在诱导SL9抗原特异性T细胞中起到关键促进作用,SL9特异性T淋巴细胞能够自身分泌大量rh IL-2,减少rh IL-2用量可为体外诱导培养SL9特异性T淋巴细胞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8.
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6最初被认为由T细胞特别是辅助性T细胞17产生。最近的研究发现,自然杀伤细胞、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也产生IL-26。研究显示,IL-26能够特异性地结合到靶细胞的IL-10R2/IL-20R1受体复合物上,产生特定的胞内信号。除此以外,IL-26还可直接杀灭胞外细菌,并能与死亡细菌DNA或死亡细胞DNA片段结合形成IL-26-DNA复合物,激活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Toll样受体9,分泌Ⅰ型干扰素IFN-α,在宿主防御和慢性炎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现对IL-26的结构、来源、受体和功能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是一种皮肤纤维化过程,是创伤修复的必然产物。白细胞介素13(IL-13)是与纤维化等多种疾病发生机制密切相关的细胞因子。本文观察重组白细胞介素13(rIL-13)对瘢痕成纤维细胞株(CRL-1762)的胶原合成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CRL-1762细胞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加入rIL-13(100μg/L),用细胞计数和HE染色观察细胞增殖和细胞形态;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羟脯氨酸(Hyp)含量;RT-PCR检测细胞IL-13受体的表达;用Western blot检测STAT6蛋白磷酸化情况。结果显示CRL-1762细胞表达IL-13受体α1;实验组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1),上清液中Hy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IL-13作用CRL-1762细胞2 h后磷酸化STAT6蛋白表达最强,4h后衰减。由此可见,CRL-1762细胞表达IL-13受体α1,rIL-13通过STAT6途径促进CRL-1762细胞胶原合成。  相似文献   

10.
赵之  李芳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0,22(10):958-960,F0003
人体在防御和清除入侵病原体等异物时,有一种使白细胞趋集的功能,有一些低分子量的物质能引起这种功能称之为趋化剂或趋化因子。这些小蛋白因其有定向细胞趋化作用而得名。经研究表明,趋化因子受体3(CXCR3)趋化因子可能在自身免疫内分泌疾病中起到致病作用。此外,血清中CXCR3趋化因子的判定可能辅助检测免疫活性。CXCR3和优先参与趋化Th1细胞的因子。该受体连接的趋化因子10(CXCL10)不仅参与白细胞募集,还诱导T细胞增殖的异源体和抗原的刺激。趋化因子10正调节Th1细胞产物并且负调节Th2细胞的产物。免疫反应纤维结合素(INF)产物可增强特异的炎症反应。当被激活或者发现炎症和肿瘤细胞后趋化因子受体3-B在内皮细胞中表达并且其结合的趋化因子10,趋化因子9和趋化因子11激活后产生血管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白细胞介素-39(interleukin,IL-39)是最近发现的IL-12家族新成员,由IL-23p19和EB病毒诱导基因3两个亚基组成。它主要由脂多糖刺激的B细胞和狼疮小鼠体内活化的GL7~+B细胞产生,IL-23R/gp130为其受体,在狼疮小鼠体内通过激活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1(STAT1)/STAT3信号通路介导炎症反应。因此,深入研究IL-39的结构、信号通路以及生物学功能,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和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白细胞介素13(IL-13)是最近被发现的一种新型细胞因子,由激活的辅助T细胞产生,其分泌产物主要是一种分子量约为10000的非糖基化的单链蛋白.人和鼠IL-13成熟蛋白分别由112和11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IL-13不仅对单核细胞的体外生长、表面抗原表达以及多种细胞因子的产生具有明显的调控作用,而且对B细胞的增殖、分化以及免疫球蛋白合成同样具有调控作用.更引人注目的是,在造血祖细胞的增植分化调控中,IL-13与其他造血生长因子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研究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抗体对银屑病小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IL-6抗体治疗对银屑病小鼠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影响。方法:30只6-8周龄SPF级BALB/c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Normal组、Model组和IL-6组,Model组和IL-6组小鼠通过在背部脱毛区涂抹咪喹莫特建立银屑病小鼠模型。IL-6组小鼠通过在背部脱毛区皮下注射IL-6抗体进行治疗。比较三组小鼠皮损组织银屑病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表皮厚度和血管数、血清TNF-α、IL-17和IL-23含量、外周血树突状细胞、Th17细胞和Th22细胞比例以及皮损组织IL-6、IL-21和STAT3蛋白表达。结果:IL-6抗体治疗后,Model组和IL-6组小鼠皮损组织PASI、表皮厚度和血管数,血清TNF-α、IL-17和IL-23含量,外周血树突状细胞、Th17细胞和Th22细胞比例,以及皮损组织IL-6、IL-21和STAT3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Normal组小鼠(P<0.05);与Model组相比,IL-6组小鼠皮损组织PASI、表皮厚度和血管数,血清TNF-α、IL-17和IL-23含量,外周血树突状细胞、Th17细胞和Th22细胞比例,以及皮损组织IL-6、IL-21和STAT3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IL-6抗体对银屑病小鼠模型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通过抑制IL-6/STAT3通路影响Th17/Th22和树突状细胞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4.
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重要的炎症性细胞因子。主要由CD4+效应T细胞的亚群-辅助性T细胞17(T help cell 17,Th17)、CD8+T细胞和γδT细胞产生,能调节并促进多种炎性介质的产生,有强大的招募中性粒细胞的作用,在白细胞的迁移、破骨细胞的活化和骨质的吸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IL-17与多种炎性疾病、感染、肿瘤、过敏、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均有密切关系,尤其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发病的各个环节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对IL-17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生、发展、诊断及治疗等方面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按DNA-磷酸钙共沉淀法将人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cDNA转染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经RNA点渍杂交分析、荧光标记IL-2染色和抗Tac(人IL-2受体α链)特异性玫瑰花环试验,均证明转入的IL-2R cDNA在L929细胞中表达,其产物具有结合IL-2和抗Tac抗体的能力。本文还报道了T细胞白血病Jukat细胞和Molt-4等细胞系异常表达IL-2R的结果,并对此作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6.
细胞因子参与免疫应答、介导炎症反应,进而在损伤组织的再生修复过程中发挥调控作用。通过切割法建立秦岭滑蜥(Scincella tsinlingensis)断尾再生模型,针对伤口愈合阶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促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受体1(IL-1R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抗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的组织细胞定位及表达变化。结果显示:6种细胞因子在断尾脊髓和椎骨中的骨系细胞中均呈阳性。断尾创面组织及其附近鳞片下方真皮层中IL-6阳性细胞数量先增加后减少,断尾后3 d达峰值194.3±24.9。断尾后3 d,创面IL-8阳性细胞数目为107.7±12.7,超过真皮层的43.7±9.1。IL-1β和IL-1R1阳性细胞数量先增后减,伤口部位的阳性细胞明显多于真皮层(P<0.05)。TNF-α阳性细胞由0.5 d的126.3±35.0增至3 d的190.3±12.1。IL-10阳性细胞断尾后总体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断尾后0.5 d伤口部位阳性细胞达201±17.8,显著...  相似文献   

17.
颗粒溶素具有溶细胞作用和杀菌活性,其作用对象包括肿瘤细胞、细菌、真菌和寄生虫。颗粒溶素是T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其他炎性细胞的化学刺激物,可以激活许多细胞因子的表达,包括调节激活T细胞表达和分泌(RANTES)、单核细胞化学引诱物蛋白(MCP)1、MCP3、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MP)、白介素(IL)-10、IL-1、IL-6和干扰素(IFN)-α。颗粒溶素与感染、癌症、移植、自身免疫、皮肤和生殖疾病等多种疾病相关。基于颗粒溶素的多功能性,本文针对其作用机制和与临床常见疾病关系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哮喘患儿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0(IL-10)、13的变化及其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20例哮喘患儿及18例正常儿童血浆IL-10、13的含量.结果:哮喘组血浆IL-13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IL-10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结论:IL-10、13等细胞因子参与儿童哮喘发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可为判断病情提供较好的实验室参数.  相似文献   

19.
肠道稳态是宿主肠道黏膜和免疫屏障、肠道环境、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等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动态平衡状态。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 IL-10)是IL-10细胞因子家族的成员之一,是免疫反应中重要的抗炎细胞因子,在维持肠道稳态中发挥重要作用。该文从IL-10在维持肠上皮细胞稳态、肠屏障完整性、肠道菌群平衡以及在肠道中的抗炎作用四个方面对IL-10在维持肠道稳态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并对IL-10在肠道疾病中的治疗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0.
白细胞介素21(IL-21)属于I类细胞因子,主要由活化的CD4+T产生,作用于免疫系统中的大部分骨髓、淋巴细胞,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是联系主动免疫与被动免疫的中间因子。IL-21能够调节体液和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促进T细胞增殖分化,调节B细胞的增殖分化与调亡,增强NK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与免疫监督功能。此外,IL-21还具有抗肿瘤作用,与其他细胞因子、疫苗等联合应用,可增强其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功能。该文综述了IL-21的生物功能及其应用于抗肿瘤治疗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