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对食管癌术后患者免疫功能、营养状况的影响,并观察其对临床结局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8年3月就诊于我院确诊为食管癌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10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3例,对照组患者术后行单纯肠外营养(TPN组)7d,观察组患者术后行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EEN+PN组)7d,对两组患者行营养支持期间的免疫学指标[淋巴细胞计数(LYM)、免疫球蛋白 A(lgA)、免疫球蛋白M(lgM)、免疫球蛋白G(lgG)]、营养指标(白蛋白、转铁蛋白、前白蛋白)、住院情况(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以及并发症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1)两组患者营养治疗后免疫学指标(LYM 、lgA、lgA及lgG)较前均有所改善,且试验组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2)两组患者营养治疗后其营养学指标(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较前均有所提高,试验组患者营养学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3)试验组患者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试验组患者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4)两组患者营养支持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之间差异不显著。结论: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能够提高患者围术期的免疫功能,改善术后营养状况,促进疾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肠内营养联合微生态制剂对重症胰腺炎患者细菌移位、免疫功能、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20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B组、C组.A组患者采用肠外营养治疗,B组患者采用肠内营养治疗,C组患者采用肠内营养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比较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早期肠内营养联合微生态制剂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6月至2020年1月间收治的80例符合标准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早期肠内营养加微生态制剂治疗。评估患者疗效,同时评估治疗前、治疗7 d及治疗14 d时患者腹内压、胃肠功能、免疫球蛋白、炎症因子、淀粉酶、血清脂肪酶、血清乳酸脱氢酶及T细胞亚群水平。 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7.50% vs 80.00%,P+、CD4+水平和CD4+/CD8+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而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联合微生态制剂可显著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改善患者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加微生态制剂对重症胰腺炎患者临床疗效、炎症指标及酶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165例诊断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观察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加微生态制剂,选取治疗后1、2w为观察时间点,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比较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情况,比较治疗前后血清淀粉酶、血清脂肪酶、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及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胃肠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清IL-6、TNF-α、CRP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清淀粉酶、血清脂肪酶、LDH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早期,在肠内营养支持基础上加用微生态制剂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炎症指标及相关酶学指标水平,且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乳剂TPF-D联合微生态制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心肺功能及营养指标的影响,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108例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4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与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肠内营养乳剂TPF-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微生态制剂,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比较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二胺氧化酶(DAO)]、炎症反应指标[白细胞(WBC)、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营养指标[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心肺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氧耗量(VO2)、二氧化碳生成量(VCO2)、呼吸商(RQ)、每分钟通气量(VE)、NT-proBNP]、消化道并发症发生率(应激性溃疡、腹胀、腹泻、胃潴留、便秘等)。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I-FABP和DAO水平低于对照组(t = 17.533、8.469,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WBC、CRP和PCT水平低于对照组(t = 14.997、18.710、23.197,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A和ALB水平高于对照组(t = 8.083、7.292,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t = 3.862,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VO2、VCO2、RQ、VE和TN-pro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 = 3.923、12.569、7.292、3.095、10.079,均P<0.05)。观察组患者腹胀、腹泻、胃潴留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χ2 = 4.441、4.821、4.216,均P<0.05)。

结论

肠内营养乳剂TPF-D结合微生态制剂有利于改善AECOPD患者黏膜屏障功能,抑制炎症反应,增强患者心肺功能,改善患者营养状态,降低消化道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联合微生态制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机械通气患者消化道并发症、肠黏膜屏障功能、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机械通气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肠内营养组)和试验组(肠内营养联合微生态制剂组),每组各48例。比较两组患者消化道并发症、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时间、14d内撤机成功率和住院天数。酶学分光光度计法测定血清二胺氧化酶和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浓度。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前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浓度。结果肠内营养实施14d内,试验组胃潴留、腹胀、腹泻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在肠内营养后第7天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二胺氧化酶(DAO)和血清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表达降低(DAO:5.25±0.37mg/Lvs 6.93±0.58mg/L,t=4.8950,P=0.0328;I-FABP:31.89±3.05μg/Lvs40.62±4.63μg/L,t=13.7481,P=0.0047);血炎症细胞数和血清炎症因子表达明显降低(WBC:11.14±0.83×109/Lvs 3.78±0.94×109/L,t=8.8832,P=0.0163;中性粒细胞比例(N%):74.09±1.94%vs 78.64±2.68%,t=4.3332,P=0.0353;PCT:6.70±0.61μg/L vs 8.80±0.93μg/L,t=6.1109,P=0.0280;CRP:111.45±12.29mg/L vs 143.80±13.33mg/L,t=15.3342,P=0.0014)。肠内营养联合微生态制剂能有效改善COPD急性加重机械通气患者病情,在第14天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12.52±1.19 vs 14.69±1.34,t=6.7432,P=0.0421)。结论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联合微生态制剂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消化道并发症发生率,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抑制炎症反应,进而改善患者病情,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益生菌联合肠内营养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50例食管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被分为对照组(24例)和试验组(2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案,并同时实施肠内营养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鼻饲益生菌。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腹胀、腹泻、便秘、胃内容物反流、胃潴留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留置胃管、留置鼻肠营养管及达到肠内营养目标喂养量的时间;患者入院时和出院时体重的变化以及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 试验组患者腹胀、便秘、胃潴留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腹泻、胃内容物反流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达到肠内营养目标喂养量的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留置胃管时间和留置鼻肠营养管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出院时体重较入院时明显降低,与试验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具有协同治疗作用,可有效降低食管癌患者术后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促进患者肠内营养的实施,保证患者机体的营养需要。  相似文献   

8.
临床营养支持是以治疗或缓解疾病、增强治疗效果为目的,根据营养学原理采取的营养措施,主要可以分为肠外营养( Parenteral Nutrition,PN)和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今年来,随着医学研究与认识的加深,肠道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到.美国WILMORE曾提出肠道是外科应激反应的"中心脏器"学说[1].因此与肠外营养相比,肠内营养显得越发重要.人体肠道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微生态系统,其各种菌群之间的平衡对于人体的健康和疾病恢复有着重要的意义.微生态制剂( Microecologics)又称为微生态调节剂(Microecological).是根据微生态学基本原理,利用人体正常菌群成员或对其有促进作用的其他微生物等物质制成的生物制品.它具有调整微生态失调、恢复微生态平衡、促进宿主健康的作用.因此将微生态制剂应用于肠内营养有着明显的优势,同时也是目前临床营养支持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观察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经膳食纤维的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干预后,患者免疫功能、肠黏膜屏障功能以及营养状况的变化。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20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36例。根据入院顺序奇偶法分为对照组68例和研究组68例,对照组给予膳食纤维的肠内营养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益生菌干预,对比两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营养状况、免疫功能、肠黏膜屏障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干预14 d后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转铁蛋白(TR)均较干预前升高,且研究组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干预14 d后免疫球蛋白G(IgG) 、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均较干预前升高,且研究组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干预14 d后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均较干预前升高,且研究组较对照组高(P<0.05),丙二醛(MDA)较干预前降低,且研究组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干预14 d后GCS评分升高,且研究组较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生菌联合膳食纤维的肠内营养干预可有效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和肠黏膜屏障功能,同时还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食管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和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0年9月在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行食管癌手术的患者90例,入选患者按住院单双号分为早期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人。观察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对照组术后给予肠外营养,观察两组病例生活质量和临床结局。结果:术后2周进行生存质量问卷调查,其中观察组总体健康状况得分高于对照组。疲劳、恶心呕吐、失眠、食欲下降、便秘和经济困难6项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拔除胸腔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观察组患者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肠内营养能够改善患者围手术期的生活质量,并促进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使用肠道微生物组学技术探讨不同比例的肠内营养制剂对于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肠道功能与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神经外科重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使用2/3标准剂量,观察组使用1/3标准剂量,对比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免疫功能指标、粪便菌群alpha多样性、7 d内血糖水平、胰岛素的使用总量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

在进行治疗后,观察组的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IL-6、IL-10及IL-17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粪便菌群中的Ace指数、Chao1指数、Shannon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Simpson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血糖>10.0 mmol/L的次数和胰岛素使用总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时没有出现比较严重的并发症,观察组发生并发症人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3.927,P = 0.048)。

结论

对于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使用1/3标准剂量的营养支持能够改善患者的肠道功能和免疫指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联合微生态制剂对结直肠癌患者肠道菌群和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2至2018年12月收治的84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联合口服益生菌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情况、肠道菌群变化和肠道屏障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第1次完全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总时间(d)均短于对照组(9.54±0.52 vs 11.56±0.24、11.61±2.14 vs 14.94±3.65,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9.5%vs 28.6%,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第1次排便时肠道乳杆菌、双歧杆菌数量(lg CFU/g)大于对照组(7.21±0.35 vs 6.78±0.21、7.12±0.23 vs 6.84±0.25,P<0.05),大肠埃希菌、球杆菌数量低于对照组(8.12±0.56 vs 9.55±0.54、8.24±0.24 vs 8.85±0.25,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第15天肠道乳杆菌、双歧杆菌数量大于对照组(9.51±0.56 vs 8.21±0.45、9.61±0.44 vs 7.85±0.23,P<0.05),大肠埃希菌、球杆菌数量低于对照组(7.22±0.36 vs 9.15±0.35、7.68±0.54 vs 8.25±0.55,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第15天粪便sIgA水平(mg/g)大于对照组(1.21±0.13 vs 1.05±0.14,P<0.05);血清D-乳酸、尿L/M水平(μg/mL)低于对照组(5.48±0.85 vs 0.62±0.54、3.24±0.28 vs 2.68±0.54,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联合益生菌制剂可纠正并改善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肠道微生态失调,修复并增强肠道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微生态免疫营养剂对脓毒症肠功能障碍患者的作用,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140例脓毒症肠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70例.患者入院后实施常规营养支持干预,其中研究组对象联合应用微生态免疫营养剂,使用时间为14 d.对比两组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对重症脑卒中伴胃肠功能障碍患者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7月于我院住院的84例重症脑卒中伴胃肠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肠内营养支持时是否添加益生菌将患者分为联用组和单用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予控制颅内压、营养脑细胞、保护胃黏膜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N)支持治疗对炎症性肠病(IBD)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80例IBD患者按营养支持治疗途径分为EN组(48例)和肠外营养(PN)组(3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早期EN、PN支持治疗。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营养学相关指标[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F)]、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内毒素、D-乳酸)及炎症相关指标[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粪便钙卫蛋白(FCP)]水平。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各观察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血清ALB、PA及TF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EN支持治疗对IBD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改善及炎症缓解作用优于PN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益生菌联合肠内营养对比单用肠内营养在改善胃癌手术患者预后效果进行Meta分析,以得出综合评价结论。 方法 利用PubMed、Cochrane、Embase、CNKI、维普和万方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搜集有关益生菌联合肠内营养对比单用肠内营养改善胃癌手术患者预后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应用RevMan 5.3分析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最终纳入8个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共552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与仅用肠内营养相比,益生菌联合肠内营养能更有效地降低胃癌患者术后血清内毒素水平[MD=-15.94,95% CI(-27.40,-4.49),P=0.006]、血清TNF α水平[MD=-9.25,95% CI(-14.51,-3.99),P结论 当前证据表明,益生菌联合肠内营养治疗胃癌术后临床疗效确切,远优于仅用肠内营养,可以增强胃癌患者术后的机体免疫力、降低感染和腹泻的发生率、减轻全身炎性反应、维持肠道微生态的平衡,促进患者康复。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限制,上述结论尚待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