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分析老年腰椎骨折术后切口深部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特征及感染危险因素,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选择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于我院行腰椎手术治疗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589例,记录患者感染发生率,并对感染病原菌分布特征及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同时探讨相应对策。

结果

589例腰椎骨折手术患者有41例(6.96%)出现切口深部感染。41例感染患者的渗出液或分泌物中鉴定分离出53株病原菌,其中30例患者为单菌株感染,占73.17%;11例患者为多菌株感染,占26.83%。53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30株,革兰阳性菌22株,真菌1株。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的耐药率最高,为91.67%;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及厄他培南的耐药率相对较低,为16.67%;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吡肟、头孢曲松、头孢唑林和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最高,为90.00%;对环丙沙星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相对较低,为20.00%。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和红霉素的耐药率最高,为76.92%;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耐药率为0.00%。术后感染患者与非感染患者在年龄分布、BMI、是否合并糖尿病、手术持续时间、是否输血等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性别、是否存在烟酒史、是否合并高血压或冠心病、术中失血量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BMI≥28 kg/m2、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2 h及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为腰椎骨折术后患者切口深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

结论

腰椎骨折术后患者深部切口感染病原菌种类较多,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且药敏性普遍较低。年龄≥60岁、BMI≥28 kg/m2、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2 h及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为腰椎骨折术后患者切口深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根据药敏情况合理选择抗菌药物以降低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上睑退缩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控措施。方法选取2009年至2019年我科因各类原因引起的上睑退缩并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60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切口感染分为感染组(30例)与非感染组(576例)。分析患者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与病原菌分布,并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共出现30例(4.95%)术后切口感染患者,其中外伤性、Graves眼病与上睑下垂术后源性患者分别为9、12、9例。30例切口感染患者共分离出34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19株(55.88%),革兰阴性菌12株(35.29%),真菌3株(8.82%)。年龄(OR=0.188,P=0.006)、糖尿病(OR=0.234,P=0.005)、BMI(OR=0.151,P=0.001)、住院时间(OR=1.276,P=0.005)与上睑退缩原因(OR=0.177,P=0.006)是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上睑退缩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阳性菌。术后切口感染与高龄、合并糖尿病、高BMI指数、住院时间长、外伤性上睑退缩具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妇科肿瘤患者术后盆腔感染的情况以及病原菌分布,并探讨术后发生盆腔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1月到2017年1月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接受妇科肿瘤手术治疗的3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妇科肿瘤术后盆腔感染的发生率及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将发生盆腔感染的患者分为感染组,未发生盆腔感染的患者分为未感染组,对比两组的临床资料,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归纳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发生盆腔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术后发生盆腔感染41例,感染率为10.68%,培养出病原菌54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4株,占25.93%,革兰阴性菌35株,占64.81%,真菌5株,占9.26%。感染组患者年龄>60岁的比例、手术持续时间>2 h的比例、合并慢性基础疾病的比例、开放手术的比例、术前化疗的比例、术后留置引流管的比例和术后卧床时间>7 d的比例均显著高于未感染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手术持续时间长、合并慢性基础疾病、开放手术、术前化疗、术后留置引流管、术后卧床时间长均是妇科肿瘤患者术后盆腔感染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妇科肿瘤患者术后较容易并发盆腔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多种因素可增加术后盆腔感染的风险,临床应加强防控措施,降低妇科肿瘤患者术后盆腔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乳腺癌术后医院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危险因素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诊治的80例乳腺癌术后医院感染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选取80例乳腺癌术后未发生感染者为对照组。利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感染患者进行病原菌分布检测。对乳腺癌术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回归分析,同时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0(IL-10)、干扰素-γ(IFN-γ)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结果80例乳腺癌术后医院感染患者共检出病原微生物9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55株,以大肠埃希菌及铜绿假单胞菌为主;革兰阳性菌39株,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16株);真菌3株。观察组患者血清中IL-10、INF-γ及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患者合并疾病情况、引流天数、住院天数及辅助化疗均与乳腺癌术后发生医院感染有密切联系(均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较广,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患者合并疾病情况、引流天数、住院天数及辅助化疗均为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可作为乳腺癌术后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医院感染的现状、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分析CHF患者发生医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5年9月中心医院及开发区分院收治的390例CHF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CHF患者是否发生医院内感染将其分为观察组(感染患者41例)和对照组(未感染患者349例);收集患者基线资料,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病原菌培养及药敏实验,分析CHF患者发生医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CHF患者中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为10.51%(41/390),感染部位以呼吸道19例(46.34%)和泌尿道12(29.27%)为主;前三位的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14株(29.79%)、大肠埃希菌11株(23.40%)和肺炎克雷伯菌8株(17.02%);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哌酮、美罗培南及亚胺培南均具有药物敏感性;年龄≥60岁(OR=2.26,P0.05)、住院时间≥2两个月(OR=5.12,P0.05)、有侵袭性操作(OR=7.45,P0.05)、病程长(OR=4.36,P0.05)是CHF患者发生医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CHF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较高,年龄≥60岁、住院时间≥2个月、侵袭性操作及病程5年是CHF患者发生医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应当针对患者医院感染特点及药敏实验结果,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和对策,有效控制及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胸外科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危险因素,为防控医院感染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医院接受胸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284例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284例患者的临床病历数据资料以及细菌培养与鉴定的结果,分析医院感染的主要部位及病原菌分布,以及产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284例患者共有82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是28.87%,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为主,占56.10%;检出病原菌88株,革兰阴性菌71株,占80.68%,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占30.68%。革兰阳性菌17株,占19.32%,以金葡菌为主,占9.09%。单因素分析发现,胸外科术后医院感染与年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糖尿病史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手术时间2 h、住院时间15 d以及有糖尿病史是胸外科术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胸外科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以铜绿假单胞菌与金葡菌为主,应重点防范影响感染的危险因素,以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烧伤外科患者创面分泌物病原菌的分布及感染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2年至2014年期间本院烧伤外科住院患者的临床细菌学资料,分析创面病原菌的分布。根据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分为病原菌阴性组和阳性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创面分泌物病原菌阳性的相关危险因素,并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法分析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创面分泌物培养401次,阳性结果302次(75.31%)。分离出315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148株(46.98%),革兰阴性菌167株(53.02%)。常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37.46%)、铜绿假单胞菌(23.81%)、大肠埃希菌(8.89%)、粪肠球菌(5.08%)、肺炎克雷伯杆菌(5.08%)。255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创面分泌物病原菌阴性组92例(36.08%),阳性组163例(63.92%)。单因素分析显示:住院史、危重症、创面深度、难愈性创面、血红蛋白、近期导管植入、近期输液、近期手术、近期抗菌药物治疗是创面分泌物病原菌阳性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难愈性创面和近期抗菌药物治疗是创面分泌物病原菌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创面分泌物病原菌分布广泛,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是常见菌。难愈性创面和近期抗菌药物治疗与创面分泌物病原菌阳性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开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接受开颅手术治疗的211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史、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Hunt-Hess分级、动脉瘤部位、动脉瘤直径、手术时机及术后肺部感染的情况,对可能导致肺感染的因素行X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后肺感染的因素主要包括年龄、吸烟、糖尿病、Hunt-Hess分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颅内动脉瘤患者开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因素为吸烟和Hunt-Hess分级。结论:吸烟、高Hunt-Hess分级是影响颅内动脉瘤开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胸外科手术部位感染临床特点,总结危险因素,为诊疗提供借鉴。方法:采用预见性的分析方法收集心胸外科收治并行手术治疗患者200例,统计相关指标,行因素分析。结果:糖尿病、手术时间、术中输血、术后输血、预防感染措施成为相关因素,其中糖尿病、预防感染措施、手术时间成为独立危险因素(β1,OR1,P0.05)。结论:应提高对糖尿病患者的监护,采取积极的预防感染措施,控制感染,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及降低医院感染提供参考。方法:选择从2012年9月-2015年9月在我院接受化疗治疗的晚期肺癌患者235例进行研究。调查并统计所有患者的病历资料,对感染者的鼻拭子、痰标本及腹水等标本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分析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235例晚期肺癌化疗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65例,感染率为27.66%,共检出病原菌7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1株,占54.67%,革兰阳性菌26株,占34.67%,真菌8株,占10.67%。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为80.00%,对万古霉素的敏感率最高,为100.0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最高,为94.74%,对利奈唑胺的敏感率最高,为100.00%。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法评价可知,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年龄≥60岁、临床分期为Ⅳ期、接受放疗、存在贫血、使用抗生素以及住院时间≥15d。结论:导致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且年龄≥60岁、临床分期为Ⅳ期、接受放疗、存在贫血、使用抗生素以及住院时间≥15d均为影响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机械通气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及其感染影响因素,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接受机械通气时间大于48 h的11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引起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和感染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 115例患者中,18例经确诊出现肺部感染,占15.65%。感染者中7例死亡,病死率为38.89%。18例肺部感染患者中检出35株病原菌,主要包括6株肺炎克雷伯菌,6株铜绿假单胞菌,5株恶臭假单胞菌,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发生与未发生肺部感染患者的糖尿病史、低白蛋白血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机械通气时间、插管方式、鼻饲方法、抗生素使用情况、气管切开、定时吸痰和APACHEII评分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结论 机械通气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其次为革兰阳性菌。影响机械通气患者肺部感染的因素较多,应根据患者病史、病情及危险因素采取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糖尿病并发感染的临床类型及其高危因素,为提高糖尿病合并感染的预防和临床诊治水平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检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医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的病历资料,对感染类型及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8例糖尿病患者中,61人次合并感染,感染率为34.3%。其中女性糖尿病患者合并感染发生率为42.9%,明显高于男性的感染发生率(26.6%);年龄≥60岁者合并感染率(57.9%)明显高于〈60岁者(33.8%)和〈50岁者(21.2%);空腹血糖≥11.1mmol/L者合并感染率(48.1%)明显高于空腹血糖〈11.1mmol/L者(28.2%)。感染部位以泌尿系统、呼吸系统、皮肤及软组织为主,分别占感染的36.1%、24.6%和18.0%。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病程的延长及血糖的升高,感染的发生率也随之升高。对糖尿病早期诊断,有效控制血糖是预防和减少感染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胆道感染患者胆汁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684例胆道感染患者胆汁进行培养,应用Micro Scan Walk Away40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对分离菌进行鉴定及药敏测定,用WHONET 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从684例患者胆汁中分离出315株病原菌,革兰阴性杆菌占65.1%,革兰阳性球菌占34.3%,真菌占0.6%。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左氧氟沙星、头孢吡肟、庆大霉素耐药率较低。肠球菌属、葡萄球菌属对喹诺酮类耐药率较低,未发现耐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革兰阳性球菌。结论胆道感染仍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病原菌分布广泛,耐药情况较严重,治疗使用抗生素需要进行病原菌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相似文献   

14.
利用酪蛋白培养基和脱脂乳培养基,从健康牙鲆肠道筛选出25株产蛋白酶的益生菌,占健康牙鲆肠道菌群的17.7%,并利用福林-酚试剂法测定其酶活力.结果表明,25株菌具有产蛋白酶酶活力,其中E14、F1、G7和Y2-2株产酶活力特别强,有望成为益生菌在水产养殖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此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我院治疗的60例单纯性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分析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情况,并分析糖尿病患者合并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患者尿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讨论肠球菌感染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病原菌分布及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于咸宁市中心医院就诊的120例胆道肠球菌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120例未感染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对象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分析观察组患者肠球菌种类分布及其耐药性,并分析胆道肠球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IL6、IL17、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结论 胆道肠球菌感染患者会出现炎症因子水平升高的现象,其病原菌以屎肠球菌、粪肠球菌、鸟肠球菌为主,其中屎肠球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具有较高耐药率,应针对相关危险因素采用合理治疗方案,以尽可能降低患者感染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深圳市人民医院泌尿系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655株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进行常规鉴定,用k-B法或ATB-FUNGUS 3对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病原菌构成比前5位分别为大肠埃希菌(37.9%)、假丝酵母(18.0%)、肠球菌(13.1%)、肺炎克雷伯菌(6.6%)、铜绿假单胞菌(6.3%)。病原菌对各种抗菌药物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为14.3%~26.8%。结论深圳市人民医院泌尿系感染病原菌主要以大肠埃希菌、假丝酵母和肠球菌等为主,病原菌对抗菌药物已产生了一定的耐药性,应加强监测与控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泌尿系统结石合并感染患者尿路病原菌分布及其危险因素,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诊治的430例泌尿系统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n=34)和非感染组(n=396)。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感染组患者病原菌分布情况,同时对影响患者感染的高危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感染组患者共计检出84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球菌20株(23.81%),革兰阴性杆菌60株(71.43%),其他4株(4.76%)。两组患者白细胞水平、尿路梗阻情况、血肌酐水平、尿pH>7.0比例、血尿素氮水平、合并肾积水情况、结石位置、结石直径、抗菌药物使用种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9个/L)、尿pH(>7.0)、血尿素氮(≥7.15 mmol/L)、结石位置(上尿路)、抗菌药物使用种类(≥3种)均为泌尿系统结石合并尿路感染的高危因素,而血肌酐水平,结石直径与泌尿系统结石合并尿路感染无明显相关性。 结论 泌尿系统结石患者易并发尿路感染,其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导致尿路感染的因素较多,临床上应提前制定预防措施,降低结石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