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乳酸杆菌活菌制剂用于治疗老年性阴道炎合并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8例老年性阴道炎合并细菌性阴道病患者随机分3组,分别予以乳酸杆菌活菌制剂局部用药和(或)口服甲硝唑,进行疗效比较。结果乳酸杆菌活菌制剂和甲硝唑联合应用对治疗老年性阴道炎合并细菌性阴道病疗效显著高于单一用药的疗效,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复发率低于单一用药。结论乳酸杆菌活菌制剂与甲硝唑联合治疗老年性阴道炎合并细菌性阴道病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2.
细菌性阴道病是育龄期妇女最常见的下生殖道感染性疾病,从1983年AMSEL临床评价开始对细菌性阴道病进行了大量研究,但至今仍然病因不明.大量资料显示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可能导致不良妊娠结局,如早产、胎膜早破、流产、低体重儿等,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近年来,人们不断在各自研究领域对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进行研究,有了更多新的发现.以下综述了细胞因子、基因、唾液酸酶在细菌性阴道病引起不良妊娠结局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鉴别诊断细菌性阴道感染,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使用需氧菌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五项联合测定试剂盒对妇产科门诊患者1 114例进行鉴别诊断.结果 检出:厌氧菌感染患者399例(占受检人数的35.82%),需氧菌感染患者186例(占受检人数的16.70%),厌氧菌合并需氧菌感染患者74例(占受检人数的6.64%).结论 鉴别诊断细菌性阴道感染,可指导临床合理治疗,提高治愈率.需氧菌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五项联合测定试剂盒反应灵敏、检测快速、结果可靠,适宜在各级医疗机构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细菌性阴道病与线索细胞相关性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Vaginosis,BV)与线索细胞(Cluecell)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细胞学涂片多项快速染色法,对1574例惠州市人民医院临床诊断为细菌性阴道病的患者分泌物涂片和465例正常对照的分泌物涂片,进行线索细胞的检查。结果患病组线索细胞检出率(78.7%)明显高于对照组(7.35%),P<0.01。1574例中,有278例(17.7%)合并霉菌感染;54例(3.4%)合并纤毛菌感染;3例(0.2%)合并霉菌及滴虫感染。结论线索细胞与细菌性阴道病之间有密切的联系,线索细胞是细菌性阴道病致病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阴道感染性疾病是育龄妇女最常见的妇科疾病,其主要的类型有细菌性阴道病和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目前的临床诊断主要包括病原体的显微镜观察以及病原体代谢物的检测等,但因其诊断阳性率低、敏感性低等限制,导致抗感染药物选择困难、治愈率低、复发率高等。本综述在比较阴道感染性疾病,特别是细菌性阴道病以及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临床常见诊断方法的基础上,介绍了高通量测序技术在细菌性阴道病和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病原体鉴定及诊断中的应用,以期为阴道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及愈后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细菌性阴道病的菌群亚型与不同治疗结局的相关性,为细菌性阴道病分型诊断及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7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门诊诊断为细菌性阴道病的育龄期女性为研究对象,规范使用甲硝唑凝胶治疗,分别采集患者用药前、用药后6~8d、用药后1个月的阴道分泌物,提取细菌组DNA,进行454焦磷酸测序,分析阴道微生物菌群的多样性和丰度差异,探讨细菌性阴道病患者阴道菌群的构成差异与预后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共有109例细菌性阴道病患者,其中61名患者完成了2次随访,共计183份阴道分泌物样品。对所有采集的标本进行454焦磷酸测序分析,共发现192种细菌。根据高通量测序结果分析,可将细菌性阴道病的菌群结构分为3种亚型:普雷沃菌型(Prevotella,I型)、阿托波菌型(Atopobium,II型)和乳杆菌型(Lactobacillus,III型)。细菌性阴道病不同的菌群亚型,其治愈率是不同的。乳杆菌型的治愈率最高,约为76.5%,阿托波菌型的治愈率最低,约为42.8%。结论细菌性阴道病的菌群存在不同亚型,且与治疗结局存在相关性,乳杆菌型菌群结构的患者对甲硝唑的治愈率最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凯妮汀单次治疗妊娠期念珠菌性阴道病的疗效。方法:将早孕期及晚孕期合并念珠菌阴道病的患者102例,给予凯妮汀阴道片1片,置于后穹窿处。用药后7-10天复查。结果:凯妮汀治疗妊娠期念珠菌性阴道病的临床治愈率为79.4%,有效率为13.7%,24小时症状减少率为77.4%。结论:凯妮汀单次治疗对于妊娠期念珠菌性阴道病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平素的生活及卫生习惯对生育年龄女性细菌性阴道病发生的影响,寻找引起该年龄段女性细菌性阴道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4年9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门诊就诊需要进行阴道微生态检查的生育年龄非妊娠期既往无阴道炎病史的细菌性阴道病270例患者及同期进行阴道微生态检查正常的66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进行细菌性阴道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结果性生活次数的增加、阴道冲洗、经期不清洗外阴、男性性生活前不清洗外阴、不使用避孕套避孕是细菌性阴道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两组之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素不良的生活及卫生习惯与生育年龄女性细菌性阴道病的发生有关,对平素的生活及卫生习惯的健康教育有可能会降低该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细菌性阴道炎(BV)实验方法在临床的应用。方法对2009年3月至2009年8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患者2930例,随机分为2组,采用生理盐水直接涂片镜检法与细菌性阴道病联合测定试剂盒检测法进行比较。结果直接涂片镜检法阳性率为22.03%;应用细菌性阴道病联合测定试剂盒检测法,阳性率为45.81%,其中单患BV组占22.20%,合并白细胞酯酶2个加号占7.70%,合并白细胞酯酶3个加号占16.08%。结论细菌性阴道炎合并感染时,运用细菌性阴道病联合测定试剂盒检测法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查,检出率明显高于涂片镜检法。  相似文献   

10.
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是育龄妇女最常见的阴道感染性疾病之一,细菌性阴道病的发生受到年龄、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然而,其具体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近年来,多数研究认为细菌性阴道病的发生是由于阴道微生物群失调,乳杆菌减少,其他病原菌增多的结果。正常女性阴道微生物群可被分为5种状态类型,这些状态类型中微生物的紊乱是发生细菌性阴道病最直接的原因。本文通过与正常状态下阴道微生物组成的对比,综述了细菌性阴道病状态下阴道微生物群的不同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并对以阴道微生物群作为靶标的细菌性阴道病治疗新方法和新进展进行了讨论与对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复发性细菌性阴道病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12例复发性细菌性阴道病病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用甲硝唑阴道泡腾片联合定君生治疗,对照组单用甲硝唑阴道泡腾片治疗。结果2组疗效相似,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乳杆菌治疗复发性细菌性阴道病,疗效等同于抗生素,但不会产生耐药性和副作用,维持正常的微生态平衡,防治复发。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细菌性阴道病及其合并盆腔炎患者与健康个体的阴道菌群,分析阴道菌群的结构,为确定该疾病的特征细菌及研究致病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临床Amsel标准筛选的17例细菌性阴道病患者、13例细菌性阴道病合并盆腔炎患者和52例健康者,使用无菌拭子采集阴道后穹窿分泌物以提取细菌基因组DNA。采用PCR技术扩增上一步得到的16S rRNA片段,而后将扩增产物通过变形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离以得到阴道细菌种属结构图谱,应用Quantity One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应用凝胶测序法进行特异条带分析。检测16S rRNA基因,具体研究样品中的物种分类。结果细菌性阴道病及其合并盆腔炎患者的阴道菌群的构成与健康者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其中,Firmicutes等菌门细菌减少,Actinobacteria等菌门细菌增多;G.vaginallis、P.vaginallis等厌氧菌数量均增加,L.crispatus、L.iners等益生菌数量均有减少。结论细菌性阴道病及其合并盆腔炎患者的生殖道内的合并感染改变了阴道内的原有微生态平衡。两组疾病组患者的阴道菌群构成相比于健康对照组变化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经甲硝唑规范治疗的细菌性阴道病患者在用药后6~8d随访时的菌群结构与治疗前以及治疗结局之间的关系,探讨治愈人群与治疗失败人群在6~8d这一观察点的阴道菌群多样性的差异,从而为实现细菌性阴道病治疗结局的预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7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门诊诊断为细菌性阴道病的育龄期女性为研究对象,规范使用甲硝唑凝胶治疗,分别采集患者用药前、用药后6~8d、用药后1个月的阴道分泌物,提取细菌组DNA,进行454焦磷酸测序,分析阴道微生物菌群的多样性和丰度差异,探讨细菌性阴道病患者阴道菌群的构成差异与预后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共61名患者完成了2次随访,共计183份阴道分泌物样品。对所有采集的标本进行454焦磷酸测序分析,共发现192种细菌。用药后6~8d的革兰染色涂片结果显示所有患者的阴道菌群镜下可分为三种情况:正常菌群、菌群抑制、异常菌群。镜检涂片为正常菌群的治愈率最高,其次是菌群抑制,异常菌群的治愈率最低。454焦磷酸测序分析显示甲硝唑治疗前后菌群的多样性和丰度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乳杆菌和球菌的含量未受明显影响,而细菌性阴道病致病菌的含量明显减少。结论甲硝唑可以有效减少细菌性阴道病致病菌的数量而不影响乳杆菌的含量,但是对以球菌为主的患者治疗效果差。对高通量测序结果和革兰染色涂片结果的综合分析显示甲硝唑用药后6~8d的阴道菌群对细菌性阴道病1个月后的治疗结局具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 研究经甲硝唑规范治疗的细菌性阴道病患者在用药后6~8 d随访时的菌群结构与治疗前以及治疗结局之间的关系,探讨治愈人群与治疗失败人群在6~8 d这一观察点的阴道菌群多样性的差异,从而为实现细菌性阴道病治疗结局的预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7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门诊诊断为细菌性阴道病的育龄期女性为研究对象,规范使用甲硝唑凝胶治疗,分别采集患者用药前、用药后6~8 d、用药后1个月的阴道分泌物,提取细菌组DNA,进行454焦磷酸测序,分析阴道微生物菌群的多样性和丰度差异,探讨细菌性阴道病患者阴道菌群的构成差异与预后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共61名患者完成了2次随访,共计183份阴道分泌物样品。对所有采集的标本进行454 焦磷酸测序分析,共发现192种细菌。用药后6~8 d的革兰氏染色涂片结果显示所有患者的阴道菌群镜下可分为三种情况:正常菌群、菌群抑制、异常菌群。镜检涂片为正常菌群的治愈率最高,其次是菌群抑制,异常菌群的治愈率最低。454焦磷酸测序分析显示甲硝唑治疗前后菌群的多样性和丰度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乳杆菌和球菌的含量未受明显影响,而细菌性阴道病致病菌的含量明显减少。结论 甲硝唑可以有效减少细菌性阴道病致病菌的数量而不影响乳杆菌的含量,但是对以球菌为主的患者治疗效果差。对高通量测序结果和革兰氏染色涂片结果的综合分析显示甲硝唑用药后6~8 d的阴道菌群对细菌性阴道病1个月后的治疗结局具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为观察乳杆菌制剂对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我院女性门诊于97年4月至7月共接收118例细菌性阴道病患者,全部给于乳杆菌胶囊进行治疗,其结果表明,治疗后阴道液中检出线索细胞仅占25%,阴道pH值明显下降,临床症状明显减轻。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628%。治疗前与治疗后有显著性差异。揭示乳杆菌对治疗细菌性阴道病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定君生联合臭氧水治疗细菌性阴道病临床观察。方法选择92例细菌性阴道病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定君生联合臭氧水治疗,对照组用甲硝唑栓,治疗时间为10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10 d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89.13%,对照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84.78%,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中无一例不良反应。结论定君生联合臭氧水治疗细菌性阴道病有较好的疗效,有利于阴道微生态的恢复,而且治疗过程中,无一例患者发生副反应,表明定君生联合臭氧水治疗细菌性阴道病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7.
乳杆菌活菌制剂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菌性阴道病(Bacteral Vaginosis ,BV)是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困扰着妇女的身体健康。以往多以抗菌消炎治疗为主,疗效不甚满意,该文以深圳市万泽医药有限公司提供的乳杆菌活菌制剂(定君生)治疗40例细菌性阴道病及用甲硝唑栓治疗40例细菌性阴道病,观察对比评价其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需氧菌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联合测定技术诊断需氧菌性阴道炎(AV)的临床价值。方法分别采用镜检法和需氧菌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联合测定技术对200例疑似AV患者进行检测。结果在200例疑似AV患者中,镜检法检出阳性患者174例,需氧菌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联合测定法检出阳性患者169例。以镜检法为诊断标准,需氧菌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联合测定技术的敏感性为94.83%、特异性为84.62%。两种方法的符合率为93.50%[(165+22)/200],两者呈中度一致性(Kappa=0.735,P〉0.05)。结论需氧菌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联合测定技术诊断AV具有很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与目前临床使用的常规镜检法符合率高,且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不同人群阴道乳杆菌分离比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细菌性阴道病患者、抗生素治疗后BV患者和健康妇女阴道内乳杆菌的分布差异。方法对124例(包括40例细菌性阴道病患者和23例抗生素治疗后细菌性阴道病患者)年龄为19~65岁的妇女阴道分泌物进行乳杆菌及产H2O2乳杆菌的分离和半定量计数。结果健康妇女阴道内乳杆菌检出率和活菌数量明显高于细菌性阴道病患者和抗生素治疗后细菌性阴道病患者(P<0.01);产H2O2乳杆菌是健康妇女阴道内优势菌,其检出率明显高于细菌性阴道病患者。结论阴道内乳杆菌特别是产H2O2乳杆菌是健康妇女阴道乳杆菌的重要成员,在防治细菌性阴道病发生中起重要作用,且对多种抗生素敏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北京市大兴区育龄妇女胞溶性阴道病发病情况。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1月至2014年4月来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就诊的育龄妇女612例,采用显微镜检方法对就诊者的阴道分泌物进行常规分析。结果 612例就诊者中,检出:胞溶性阴道病(Cytolytic vaginosis,CV)患者31例(占总检测人数的5.07%)、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患者117例(占总检测人数的19.12%)、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患者105(占总检测人数的17.16%)、滴虫性阴道炎(Trichomonal vaginitis,TV)患者51例(占总检测人数的8.33%);在检出的304名患者中,CV合并VVC患者6例、VVC合并BV患者10例、BV合并TV患者12例。混合感染患者的检出率4.58%(28/612)显著低于单一感染患者的检出率40.52%(248/612)(P0.05)。结论 CV与VVC患者的阴道分泌物十分相似,且易合并感染VVC,针对疑似病例需进行鉴别诊断、明确诊断及科学治疗,达到治愈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