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脊髓损伤作为一种严重的创伤性应激可以引发焦虑情绪,对患者心理健康造成极大影响。研究发现,脊髓损伤后肠道菌群失调与焦虑情绪的发生存在密切联系,因此本文从5-羟色胺系统失调、多巴胺系统失调、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缺乏及炎症反应4个方面,探讨脊髓损伤后肠道菌群改变影响焦虑情绪发生的机制,为今后治疗脊髓损伤后焦虑情绪的深入研究和药物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脊髓损伤后,患者常伴有严重的胃肠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发现,脊髓损伤后肠道菌群的紊乱和脊髓损伤后的胃肠道功能障碍密切相关。因此,本文围绕脊髓损伤后肠道菌群的变化,探讨肠道菌群在迷走神经、下丘脑-垂体-肾上腺和肠道菌群代谢物3个途径中发挥的作用,及与胃肠道炎症反应相关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人体代谢是人为了适应环境变化通过自身与微生物基因组共调节产生的所有复杂化学反应的总称。无论疾病与否,规模宏大而复杂的细菌库——肠道菌群都直接参与人体多种代谢过程。肠道菌群在人体内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微生态系统,与人类共同变化应对外界因素,人体代谢平衡状况与肠道菌群的结构组成变化密不可分。研究肠道菌群与人体代谢的相关性,对于人类健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肠道菌群与代谢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出生伊始肠道菌群就依赖于宿主的基因组、营养和生活方式而变化的,与宿主共同进化发展.肠道菌群参与调控其宿主的多种代谢途径,包括宿主的免疫、营养,并且极大地影响宿主的物质能量代谢及与物质能量代谢相关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同时又与多个器官共同作用,在宿主的代谢、信息传递,疾病的感染与防御方面起非常重要的作用.深入了解肠道菌群在其参与代谢的具体作用,对理解物质能量代谢相关疾病病因、优化治疗策略、调节肠道菌群、防治疾病和提高宿主健康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对人类肠道菌群的形成、物质能量代谢、代谢相关疾病及其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5.
代谢综合征系多种代谢紊乱汇集于一身,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发病率逐年升高的一种疾病,已成为全球公共健康问题。随着现代医学发展,肠道菌群在宿主代谢调控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逐渐被研究者重视。本文分析了肠道菌群在代谢综合征发生、发展中的潜在调节作用及炎性反应、能量代谢、神经内分泌等可能的作用机制,总结了单味中药、中药提取物及中药复方通过影响肠道菌群改善代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在今后研究中应进一步探索与代谢综合征相关的特定菌属,挖掘中药有效成分及其作用本质,走出中医药防治代谢综合征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肠道菌群与中药有效成分代谢已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本研究综述了肠道菌群对中药有效成分代谢转化、吸收利用的研究概括,以及中草药对肠道菌群的调理作用。  相似文献   

7.
结直肠癌是一种涉及遗传、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多风险因素的疾病。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菌群与消化道之间的共生作用对维持肠道内环境的稳定也十分重要。菌群在炎症、药物代谢,甚至癌症的发展中扮演着许多角色,然而由感染、饮食或生活方式等变化引起的菌群组成的改变却可影响这种共生关系。同样,菌群组成的变化使部分菌种在肠内引发炎症反应甚至致癌,从而对结肠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产生实质性的影响,综述将总结目前肠道菌群与结直肠癌之间潜在的联系,重点关注细菌在肠道中所参与的各种反应,从而为治疗结直肠癌提供更多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8.

痛风是一种嘌呤代谢紊乱导致的炎症性疾病,表现为尿酸升高、阵发性关节肿痛、痛风结石形成和关节畸形等,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及生活质量。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痛风的患病率不断升高。嘌呤代谢障碍和炎症通路异常在痛风的发病机制中起主要作用。研究表明痛风会引起肠道菌群的改变,肠道菌群不仅能够影响嘌呤代谢或调节炎症,还能够影响药物对痛风的治疗效果。因此本综述从肠道菌群调节嘌呤代谢、炎症反应及药物作用等方面,分析肠道菌群在痛风发病及治疗中的作用及功能,有助于阐明痛风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为更好地诊治痛风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肠道菌群研究领域发展迅速。肠道菌群作为人体“被遗忘的器官”,与人体有着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与机体的感染、营养、免疫及代谢也密不可分,因此保持肠道微生物群的动态平衡是人体健康的前提。在人体代谢过程中,肠道菌群受到宿主饮食、服用药物、地理环境以及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饮食干预作为一项重要的治疗措施,与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发展密不可分,而这些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都与肠道菌群的改变密切相关,因此无论是从改善肠道菌群结构还是从减缓代谢紊乱方面饮食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代谢综合征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机制以及饮食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对大鼠肠道菌群结构特征的影响。 方法 18只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7)和模型组(n=11),分别对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进行结扎和再灌注。再灌注60 min后,通过TTC染色检测总梗死面积,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炎症细胞浸润情况、16S rRNA高通量测序分析心肌缺血前和再灌注后粪便中微生物的结构组成变化。 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心肌梗死面积增加,心肌中炎症细胞浸润以及CD68阳性巨噬细胞明显增多,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相对丰度增加,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相对丰度降低。 结论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变了肠道菌群的分布,这可能与促进了受损心脏的炎症细胞浸润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类黄酮组分对小鼠代谢综合征模型及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方法 SPF级雄性BALB/c小鼠分为对照组(NFD)、模型组(HFD)、类黄酮组(HFD+fla),每组6只。采用高脂饲料和高果糖建立代谢综合征模型,处理8周。类黄酮组用100 mg/(kg•d)藤三七类黄酮灌胃。记录动物进食量和饮水量,测空腹血糖和体重。第8周处死动物,解剖获取肝脏和附睾脂肪组织。测定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小鼠肝脏组织切片进行HE染色观察。取小鼠粪便,应用PCR-DGGE技术分析肠道菌群。结果 模型组小鼠T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类黄酮组TC显著低于模型组(P=0.007)。模型组LDL-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31),类黄酮组LDL与模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2),但有降低趋势。肝脏脏器系数与脂肪系数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891,P=0.185),但类黄酮组与模型组相比,有降低趋势;模型组小鼠血清TG较对照组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738,P=0.005)。模型组小鼠HDL较对照组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621,P=0.052);肝脏病理学结果显示,类黄酮组肝细胞水肿得到了明显改善。模型组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和拟杆菌属细菌低于对照组;类黄酮组相比于模型组,肠道菌群多样性和拟杆菌属细菌有所恢复,嗜胆菌属细菌增加。结论 藤三七类黄酮组分能促进肠道主要益生菌的生长,可以显著降低BALB/c小鼠TC水平,并有降低血清LDL-C的趋势。类黄酮明显改善小鼠肝细胞水肿,促进肠道菌群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肝癌是世界上最恶性的疾病之一,发病率居世界第六位,病死率居世界第四位。尽管近年来在肝癌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取得了进展,但患者生存率和术后复发率仍然不尽人意。肠道菌群栖息于人类的消化道,介导人体内多种代谢反应,协助机体完成正常生命活动。目前大量的研究证实,慢性肝病患者(如酒精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病毒性肝炎等)体内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肠道菌群紊乱且与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可能是慢性肝病向肝癌进展的主要因素,因此靶向肠道菌群的诊疗手段可能为肝癌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在此基础上,本文总结大量相关文献,从肠道菌群促进肝癌的机制及其对肝癌的预防、诊断以及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肠道微生态系统及其与宿主的协同进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道微生态系统是寄生在宿主肠道内的微生物的总和。微生物进入肠道后,通过一个复杂的过程形成群落,与宿主之间相互作用,形成共生关系。宿主客观上为微生物提供生存和进化场所,微生态系统为宿主提供营养物质、刺激肠道组织的发育、刺激宿主肠道免疫系统的发育、影响宿主能量代谢、协助宿主降解有毒物质、影响宿主生殖活动和寿命等功能。作为一个进化的系统,微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对维持宿主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但同时又受宿主的影响,物种间相互作用和宿主-微生物间的相互作用是微生态系统进化的动力。进化主要表现在微生物和宿主基因组上发生适应性变化。因此,系统生态学的理论对理解肠道微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和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代谢综合征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被认为是威胁全球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肠道菌群紊乱与肥胖、2型糖尿病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等代谢性疾病的相关性已被普遍接受,因此肠道菌群调控有望成为治疗代谢综合征的新靶点。本文对肠道菌群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肠道菌群影响代谢综合征的可能机制以及与肠道菌群相关的调控策略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Contracture, or loss of range of motion (ROM) of a joint, is a common clinical problem in individuals with spinal cord injury (SCI). In order to measure the possible contribution of changes in muscle length to the loss of ankle ROM, the active force vs. angle curves for the tibialis anterior (TA) and gastrocnemiussoleus (GS) were measured in 20 participants, 10 with SCI, and 10 gender and age matched, neurologically intact (NI) individuals. Electrical stimuli were applied to the TA and GS motor nerves at incremented angles of the entire ROM of the ankle and the resulting ankle and knee torques were measured using a multi-axis load cell. The muscle forces of the TA and GS were calculated from the torque measurements using estimates of their respective moment arms and the resulting forces were plotted against joint angle. The force–angle relation for the GS at the ankle (GSA) was significantly shifted into plantar flexion in SCI subjects, compared to NI controls (t-test, p<0.001). Similar results were obtained based upon the GS knee (GSK) force–angle measurements (p<0.05). Conversely, no significant shift in the force–angle relation was found for the TA (p=0.138). Differences in the passive ROM were consistent with the force–angle changes. The ROM in the dorsiflexion direction was significantly smaller in SCI subjects compared to NI controls (p<0.05) while the plantar flexion ROM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0.114). Based upon these results, we concluded that muscle shortening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contracture in SCI.  相似文献   

16.
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一种精神致残的重要疾病,严重影响儿童身心健康,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患者常出现不同程度胃肠道症状和伴有肠道微生物组成的改变,以此为切入点,近年越来越多的研究聚焦于ASD和肠道微生物的关系上。本文介绍了肠道微生物组成、肠―脑轴及ASD患者肠道微生物的主要变化,并从多个方面阐述了ASD与肠道微生物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过敏性哮喘发病率的持续升高,人们开始注意到环境、生活方式的改变可能会影响过敏性哮喘的发生。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过敏性哮喘的发生和发展与生命早期肠道菌群的紊乱密切相关。本研究主要综述近年来肠道菌群对过敏性哮喘发生的影响及机制,探讨影响肠道菌群定植的主要因素,以及微生态调节剂在过敏性哮喘等变应性疾病中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