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变迁及外排泵基因携带情况,为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运用纸片扩散法检测我院2015-2017年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1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并对耐药性变化趋势进行分析。PCR技术检测多重耐药菌adeB、adeJ、adeE、abeM四种外排泵基因的携带情况。结果三年时间共分离出鲍曼不动杆菌385株,检出数量逐年升高,以呼吸科和重症医学科为主,分别占32.7%和28.3%。药敏结果显示鲍曼不动杆菌对多黏菌素B (0.0%)、替加环素(0.0%~1.6%)耐药率最低,其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22.9%~32.0%)。三年来鲍曼不动杆菌对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有显著升高,超过20%,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耐药率下降超过10%。172株多重耐药菌(44.7%)中,PCR扩增结果显示adeB和adeJ阳性率分别为76.7%和51.2%,并有5株(2.91%)检出adeE基因。结论近三年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呈上升趋势,外排泵是导致其耐药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主动外排机制在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细菌主动外排机制在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中的作用。方法琼脂稀释法检测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测定经外排泵抑制剂碳酰氰基-对-氯苯腙(CCCP)处理前后鲍曼不动杆菌对抗生素最小抑菌浓度(MIC)的变化,以聚合酶链反应(PCR)、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多重耐药主动外排基因以出及其表达水平。结果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高且具有多重耐药性,并存在药物的主动外排。所有临床分离的菌株均能检测到adeB基因,但多重耐药株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敏感株(P〈0.01)。结论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尤其是多重耐药性与外排泵介导的耐药机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程度与其主动外排泵蛋白的相关性。方法:首先用纸片扩散法检测64株临床鲍曼不动杆菌对8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将其分为A组(0~2种抗生素耐药)、B组(对3~5种抗生素耐药)和C组(对6~8种抗生素耐药);检测64株临床鲍曼不动杆菌对罗丹明6G的外排情况,筛选出罗丹明6G外排明显增加的菌株;并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主动外排泵基因AdeABC的表达水平。结果:64株鲍曼不动杆菌中有4株对0~2种抗生素耐药(A组),对3~5种抗生素耐药的有33株(B组),对6~8种抗生素耐药的有27株(C组);多重耐药组鲍曼不动杆菌罗丹6G外排明显增高,外排程度A组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并检测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基因,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控制院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利用K-B法检测45株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情况,通过改良Hodge试验、Carba NP试验和EDTA协同试验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碳青霉烯酶进行表型检测,并采用PCR技术检测鲍曼不动杆菌携带OXA-23和NDM-1型耐药基因的情况。结果 45株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中共筛出42株多重耐药菌株;利用改良Hodge试验和Carba NP试验检出36株碳青霉烯酶阳性菌株;采用PCR扩增出OXA-23,未扩增出NDM-1。结论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严重,且耐药基因OXA-23携带率高,治疗时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AdeABC外排泵在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中的作用。方法收集亚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imipenem 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IRAB)和亚胺培南敏感株(imipenem-sensitive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ISAB)各30株。用琼脂稀释法检测其对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s, MIC),加入外排泵抑制剂PAβN检测外排泵表型;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 RT-qPCR)分别检测adeB基因阳性率及相对表达量。DNA重组技术将adeABC-RS基因转入adeB阴性的ISAB,测定MIC变化。结果 IRAB对多黏菌素B敏感,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46.7%,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高于ISA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0.0%IRAB外排泵表型阳性,而ISAB全阴性。基因检测显示IRAB的adeB阳性率和相对表达量均高于ISA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NA重组证实,将adeABC-RS基因导入ISAB中,亚胺培南MIC提高64~128倍。结论 IRAB往往表现为多重耐药,AdeABC外排泵是导致其耐药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察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并对泛耐药菌株的耐药基因进行检测。方法用纸片扩散法对60株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并用PCR法检测8株泛耐药菌株携带7种耐药基因OXA-51、OXA-23、OXA-24、OXA-58、aac(3)-Ⅰ、gyr A、abe M的情况。结果所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四环素类抗生素、磺胺类抗菌药及喹诺酮类抗菌药均产生耐药性;在8株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OXA-51、OXA-23、OXA-58、gyr A、abe M基因检测均全部呈阳性;OXA-24基因检测均呈阴性;aac(3)-I基因检测有5株呈阳性,3株呈阴性。结论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严重,其耐药机制与多种耐药基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研究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及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采用VIKET Compact 2 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进行细菌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测定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32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13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80%,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高达78.1%和71.9%,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31.3%,多粘菌素B抗菌活性最好,耐药率0%。检出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头孢菌素酶(AmpC)耐药基因,未检出金属β-内酰胺酶(MBLs)耐药基因。32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TEM基因均阳性,17株检出PER基因,29株检出ADC基因。有16株菌同时携带TEM、PER、ADC基因。结果表明,同时携带TEM、PER、ADC基因是安徽医科大学解放军174临床学院鲍曼不动杆菌产生多重耐药性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鲍曼不动杆菌的基因分型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上海某综合性医院不同科室来源的鲍曼不动杆菌菌株的同源性及耐药状况,了解鲍曼不动杆菌院内感染流行情况。方法采用重复序列PCR技术(REP-PCR),对51株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菌株进行基因分型,并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51株鲍曼不动杆菌分为13个基因型,其中A型16株,为主要流行型别;C型、D型各6株;M型有5株;E型、F型和G型各3株;B型、H型和K型各2株;I型、J型、L型各1株。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出的菌株对常用抗菌药呈现出多重耐药的现象。其中对阿米卡星和亚胺培南的耐药性最低,均为33.3%;对头孢唑啉耐药性最高,为100%。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基因的同源性分析表明,该院存在着以A型鲍曼不动杆菌为主的感染流行,估计该型菌株可能以克隆株的形式播散。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很强,应加强其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的耐药性及其耐药基因,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住院患者信息。使用VITEK-32微生物分析仪/梅里埃药敏卡片GN13鉴定MDR-Ab 95株。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多重PCR)检测MDR-Ab携带相关耐药基因。结果:95株MDR-Ab对头孢类抗菌药物耐药率为100%。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分别为95.79%和81.05%,对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耐药率分别为56.84%和57.89%,对庆大霉素和阿米卡星耐药率均为88.42%,对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分别为100%和88.42%,对四环素、米诺环素、替加环素耐药率分别为87.37%、16.84%和9.47%,对多粘菌素B耐药率为1.05%。95株MDR-Ab中携带β-内酰胺酶中A类酶耐药基因TEM、PER分别95株和25株,D类酶耐药基因OXA-51、carO和adeB各95株,OXA-23基因90株。携带消毒剂耐药基因qacE 60株。携带16S r RNA甲基化酶耐药基因armA 75株。每株MDR-Ab除携带TEM+carO+adeB+OXA-51四种基因外,另同时携带四种基因20株(21.05%),三种基因38株(40.00%)。结论:MDR-Ab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携带的耐药基因型主要为TEM、carO、adeB及OXA-51。携带多种耐药基因是MDR-Ab耐药重要原因。加强医院感染防控、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对于延缓泛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产β-内酰胺酶鲍曼不动杆菌基因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临床科室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状况并分析多重耐药株产β-内酰胺酶基因型,为有效的临床治疗和医院感染控制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用纸片扩散(K-B)法测定临床分离的312株鲍曼不动杆菌对13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对其中120株多重耐药株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β-内酰胺酶基因,并对其扩增产物进行基因测序。结果鲍曼不动杆菌对美洛培南、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和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率分别为0.0%、1.0%、30.8%和31.4%,其余抗菌药物耐药率在38.5%-80.1%;120株多重耐药菌株中,β-内酰胺酶基因分布AmpC型基因阳性率为66.7%(80/120)、SHV-12型基因阳性率为14.2%(17/120),PER-1型基因阳性率为16.7%(20/120),CTX-M-9型基因阳性率为8.2%(10/120),TEM-1型基因阳性率为9.2%(11/120);VER-1,CTX-M-1,CTX-M-2,OXA型均阴性。同时携带2种基因型有16株,携带3种基因型有14株。结论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流行株主要是产AmpC酶,且呈多重耐药。  相似文献   

11.
12.
13.
通过对6种藓类植物,即褶叶青藓(Brachythecium salebrosum(Web.et Mohr.)B.S.G.)、湿地匐灯藓(Plagiomnium acutum(Lindb.)Kop.)、侧枝匐灯藓(Plagiomnium maximoviczii(Lindb.)Kop.)、大凤尾藓(Fissidensnobilis Griff.)、大羽藓(Thuidium cymbifolium(Doz.et Molk.)B.S.G.)和大灰藓(Hypnum plumaeforme Wils.)嫩茎和老茎的石蜡切片和显微观察发现,同一藓类植株的嫩茎和老茎,茎结构稳定,不同种藓类植物茎横切面具有不同特征.植物体茎横切面形状、表层细胞的层数、细胞大小和细胞壁厚薄、皮层细胞大小和形状、中轴的有无以及比例等特征可以作为藓类植物的分科分类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