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质子泵抑制剂导致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发生的可能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应用质子泵抑制剂(PPI)患者,在强效抑酸状态下小肠细菌过生长(SIBO)的发生情况。方法用葡萄糖呼气H2试验,检测57例服用PPI制剂患者,3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结果 PPI制剂组中呼气H2检测SIBO阳性28例,阴性29例;健康对照组中SIBO阳性3例,阴性27例。PPI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PI制剂使用时间与SIBO阳性率存在正相关性。结论长期服用PPI制剂的患者可并发SIBO,且SIBO的发病率与PPI制剂使用时间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与胃癌患者血清白介素-32(IL-32)、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分别选择151例胃癌患者(胃癌组)和100例健康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感染情况,记录Hp感染U值,根据检测结果将胃癌组分为Hp阳性组119例,Hp阴性组32例。采集所有研究对象空腹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IL-32、IL-1β、TNF-α水平。比较胃癌组和对照组,Hp阴性组和阳性组之间血清IL-32、IL-1β、TNF-α水平、Hp感染U值的差异,Pearson相关性分析胃癌患者血清IL-32、IL-1β、TNF-α水平与Hp感染U值的相关性。结果:胃癌组患者血清IL-32、IL-1β、TNF-α水平以及Hp感染U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Hp阳性组血清IL-32、IL-1β、TNF-α水平以及Hp感染U值均高于Hp阴性组(P0.05)。胃癌患者血清IL-32、IL-1β、TNF-α水平均与Hp感染U值呈正相关(r=0.585、0.428、0.406,P0.05)。结论:胃癌患者Hp感染可引起血清IL-32、IL-1β、TNF-α水平升高,Hp感染、IL-32、IL-1β、TNF-α可能通过联合作用促进胃癌发生和进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与小肠细菌过生长(small intesitinal bacterial overgrowth,SIBO)之间的关系。方法将52例因腹痛伴腹胀不适住院的患者,分为H.pylori阳性组和H.pylori阴性组,采用葡萄糖氢呼气试验检(Glucose hydrogen breath test,GHBT)测SIBO的情况。结果 H.pylori阳性组有22人为SIBO阳性(75.86%),H.pylori阴性组有6人为SIBO阳性(21.74%),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538,P0.05),表明二者存在关联性。结论 H.pylori的感染与SIBO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美常安干预肠易激综合征(IBS)伴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患者,探讨IBS与SIBO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40例IBS患者为IBS组,4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均进行乳果糖氢呼气试验(LHBT)明确SIBO情况。IBS组中SIBO阳性者予美常安干预,观察其治疗前后的症状变化,疗程结束后复查LHBT。结果 IBS组患者SIBO发病率为55.0%,对照组为10.0%,两组患者SIBO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BS组中SIBO阳性患者治疗后显效1例,有效12例,无效6例,脱落3例,有效率为68.0%,SIBO转阴率为57.9%。IBS组中SIBO阳性患者治疗前后腹胀程度、排便频率异常时间、排便时腹痛率及总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BS患者SIBO发病率远高于健康者,美常安能改善IBS伴SIBO患者部分症状及SIBO发病率,IBS的发生与SIBO之间存在一定关系,但对于IBS患者单纯补充益生菌制剂疗效并不理想,仍需结合其他手段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肠炎康颗粒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25-羟维生素D(25-(OH)D)、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8例溃疡结肠炎患者参照随机数表法分作对照组(n=49)与研究组(n=49),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基于对照组加用肠炎康颗粒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TNF-α、25-(OH)D、YKL-40,丙二醇(MDA)、超氧化物歧化醇(SOD),血小板计数(PLT)、D-二聚体(D-D),CD3~+、CD4~+、CD8~+、CD4~+/CD8~+的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清TNF-α、YKL-40、MDA、PLT、D-D、C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25-(OH)D、SOD、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炎康颗粒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可靠,可调节血清TNF-α、25-(OH)D、YKL-40分泌,缓解氧化应激损伤,改善血液高凝、免疫功能紊乱状态。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消化性溃疡患者Toll样受体4的表达及血清TNF-α浓度水平,探讨其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24例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阳性和16例HP阴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分别运用半定量PCR(Semi-quantitative RT-PCR)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法测定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 Toll样受体4的表达及血清TNF-α浓度.结果:HP阳性和HP阴性消化性溃疡患者PBMCs中均有TLR-4 mRNA的表达,HP阳性患者PBMCs TLR-4 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HP阴性组患者(P<0.01),HP阳性组患者血清TNF-α水平亦显著高于HP阴性组患者(P<0.01),TLR-4 mRNA表达水平与血清TNF-α水平呈正相关(r=0.21,p=0.02).结论: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4 mRNA表达水平上调,血清TNF-α水平也同步升高,TLR4与HP感染所致消化性溃疡病理过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复发性流产的效果及对患者免疫功能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82例复发性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单纯口服地屈孕酮,每次10 mg,每天2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500 mg/(kg·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白介素-10(IL-10)水平,CD4~+/CD8~+、CD8~+以及CD4~+及保胎成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愈14例,有效18例,无效9例,治疗有效率为78.05%(32/41),明显高于对照组[60.98%(25/41)](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TNF-α、CD8~+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血清IL-6、IL-10、CD4~+/CD8~+以及CD4~+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血清TNF-α、CD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IL-6、IL-10、CD4~+/CD8~+以及CD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保胎成功率为82.93%(34/41),明显高于对照组[31.71%(13/41)](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屈孕酮可以有效增强复发性流产患者体内的免疫功能,减少调节炎症因子的表达,提高保胎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肺结核患者血清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1β(Il-1β)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临床检测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8年12月在北京市顺义区医院治疗的25例肺结核患者作为肺结核组,并且选择同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25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并且比较肺结核组以及对照组研究对象的血清IFN-γ、Il-1β和TNF-α水平,比较痰菌阴性组(n=14例)以及痰菌阳性组(n=11例)、无空洞组(n=15例)以及有空洞组(n=10例)的血清IFN-γ、Il-1β、TNF-α水平。结果:肺结核组患者的血清IFN-γ、Il-1β、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痰菌阳性组肺结核患者的血清IFN-γ、Il-1β、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痰菌阴性组患者(P0.05);有空洞组肺结核患者的血清IFN-γ、Il-1β、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无空洞组患者(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的血清IFN-γ、Il-1β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健康者,有助于判断疾病进程,这些细胞因子可能在结核病的发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胆管癌化疗患者化疗前后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情况及应用酪酸梭菌治疗SIBO后能否改善肿瘤患者的临床症状。方法选择62例于我院接受化疗的胆管癌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时段内于我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化疗前后及对照组均接受葡萄糖氢呼气试验(GHBT)检测SIBO阳性率。将观察组化疗后SIBO阳性患者分为益生菌治疗组和安慰剂组,比较其治疗前后SIBO阳性率及临床症状评分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化疗前SIBO阳性率为45.16%(28/62),化疗后SIBO阳性率为67.74%(42/62)。对照组SIBO阳性率为16.00%(8/50)。观察组患者化疗前后SIBO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均P0.05)。观察组患者化疗后SIBO阳性率高于化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3,P0.05)。益生菌治疗组患者经酪酸梭菌治疗后SIBO转阴率为52.38%(11/21),安慰剂组为14.29%(3/21),且两组患者给药后的临床症状积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胆管癌患者SIBO阳性率更高,化疗可进一步加重SIBO的发生。酪酸梭菌治疗胆管癌患者化疗后SIBO效果较好,可提高SIBO转阴率,改善胆管癌患者化疗后腹痛、腹胀等不适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胃癌、结肠癌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的情况,及应用益生菌治疗SIBO后能否改善肿瘤患者的临床症状。方法 86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分为胃癌组和结肠癌组,两组患者均通过葡萄糖氢呼气试验(GHBT)检测其SIBO发生率,并与对照组进行组间比较分析。对于消化道恶性肿瘤中检测SIBO阳性者,分为益生菌治疗组和安慰剂组,比较其治疗前后SIBO阳性率及患者临床症状评分的变化。结果 (1)86例消化道肿瘤患者中,54例(62.8%)GHBT阳性;30例对照组中3例(10.0%)GHBT阳性,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给予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治疗后,益生菌组22例(81.5%)SIBO转阴;安慰剂组6例(22.2%)SIBO转阴,且两组患者给药后的临床症状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益生菌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81,P0.05),而安慰剂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道肿瘤恶性患者容易发生SIBO,益生菌治疗可通过抑制SIBO改善肿瘤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