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高糖和氮源对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L-乳酸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鼠李糖乳杆菌经实验室耐高糖高酸选育,能够在高糖浓度下高效高产L-乳酸。以酵母粉为氮源和生长因子,葡萄糖初始浓度分别为120 g/L和146 g/L,摇瓶培养120h,L-乳酸产量分别为104g/L和117.5g/L,L-乳酸得率分别为86.7%和80.5%。高葡萄糖浓度对菌的生长和乳酸发酵有一定的抑制。增加接种量,在高糖浓度发酵条件下,可以缩短发酵时间,但对增加乳酸产量效果不明显。乳酸浓度对鼠李糖乳杆菌生长和产酸有显著的影响。初始乳酸浓度到达70g/L以上时,鼠李糖乳杆菌基本不生长和产酸,葡萄糖消耗也被抑制。酵母粉是鼠李糖乳杆菌的优良氮源,使用其它被测试的氮源菌体生长和产酸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用廉价的黄豆粉并补充微量维生素液,替代培养基中的酵母粉,可以使产酸浓度和碳源得率得以基本维持。 相似文献
2.
将含有鼠李糖乳杆菌同源序列的自杀质粒pUC-ldhD-Ter转化到鼠李糖乳杆菌JCM 1553中,成功获得2株含四环素抗性的重组鼠李糖乳杆菌GL-1和GL-2。采用PCR技术鉴定重组菌株染色体基因组上含有四环素抗性基因Ter;生长曲线说明四环素抗性基因的插入对鼠李糖乳杆菌的生长没有较大影响。抗性菌株GL-1和GL-2在含10%葡萄糖的摇瓶发酵培养基发酵结果显示:37℃,200 r/min发酵40h,菌体密度OD600最大达到25.49和24.66,残糖含量为0.60%和0.63%,L-乳酸最高产量为93.956 g/L、93.693 g/L,葡萄糖转化率达到94.82%、94.56%,与原始菌株没有显著区别。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通过驯化以及筛选,得到能够耐酸的鼠李糖乳杆菌菌株。方法将鼠李糖乳杆菌三级发酵菌液接入人工胃液中驯化,获得耐酸菌株。经连续6次驯化筛选,以及人工肠液耐受性实验。结果鼠李糖乳杆菌GD0029在人工胃液中的存活率可达42.93%,比驯化前提高了2.7倍,其对人工肠液也具有较好的耐受性。结论筛选得到的鼠李糖乳杆菌菌株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文通过提取细菌基因组进行16S rDNA PCR扩增和测序,分析菌株的进化树分支,鉴定一株乳酸菌菌株RD-0060并检测RD-0060与已有菌株RD-0046联用的抑菌能力和细胞粘附能力。方法结合现有菌株RD-0046(格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gasseri),采用牛津杯法研究RD-0060单菌、RD-0060和RD-0046联用抑制致病菌的能力。通过共培养细菌和阴道上皮细胞VK2/E6E7,研究RD-0060单菌和RD-0060/RD-0046二联菌粘附能力。结果 RD-0060为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具有抑制阿托波菌、阴道加德纳菌和常见好氧型病菌的功能,对阴道上皮细胞也有较强的粘附能力;RD-0060和RD-0046二联菌的抑菌效果和细胞粘附能力比单菌株更强。结论鼠李糖乳杆菌和格氏乳杆菌联用能显著抑制阴道致病菌生长,并且能够大量粘附阴道细胞,而且两菌株联用有协同效果,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和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离筛选出在维护口腔微生态平衡方面具有潜在益生特性的乳杆菌菌株。 方法 从健康志愿者的口腔样本中分离乳杆菌,采用生理生化和16S rDNA分子测序进行菌株鉴定,并检测其抑菌能力、凝集能力、表面疏水性以及对溶菌酶耐受性。 结果 筛选出1株鼠李糖乳杆菌LR863,对变形链球菌、戈登链球菌、牙龈卟啉单胞菌、具核梭杆菌和伴放线放线杆菌具有抑菌作用,经蛋白酶处理后其抑菌活性降低。同时鼠李糖乳杆菌LR863有较强的自凝集能力并对上述5株指示菌有共凝集效果,对二甲苯、氯仿和乙酸乙酯的疏水率依次为76.91%、87.46%和41.88%,能耐受2.0 mg/mL浓度的溶菌酶。 结论 鼠李糖乳杆菌LR863具有优良生物学特性,可作为口腔保健产品的候选益生菌株。 相似文献
8.
9.
【背景】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对农药的大量使用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农药的超范围使用、超标及高检出率对于环境的污染与人体健康的威胁日趋严重。【目的】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对有机磷农药具有积极的降解作用,因此,本文对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 Z23(LGG Z23)所产碱性磷酸酶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并研究其对有机磷农药的降解作用。【方法】使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ALP的提取条件;使用对硝基苯酚法测定酶活力;使用分级沉淀和层析法提纯ALP;使用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法测定ALP对有机磷农药的降解率。【结果】LGG Z23所产ALP的最优提取条件为:细胞破碎时间15 min,破碎功率450 W,料液比(质量体积比)1:6,提取液pH 10.0,此条件下酶活力为(4.95±0.26) U/mL,比优化前提高2.11倍;对6种有机磷农药的降解率效果为敌敌畏(95.79%±0.01%)>甲基对硫磷(90.69%±0.03%)>毒死蜱(88.90%±0.02%)>敌百虫(86.07%±0.03%)>马拉硫磷(85.31%±0.02%)>乐果(83.18%±0.03%),其中对敌敌畏和甲基对硫磷的降解效果最好,可达90%以上,并且降解作用差异显著(P<0.05)。【结论】本研究为LGG Z23所产ALP的应用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0.
LGG作为世界上研究得最多的菌株之一,很多文献报道该菌有各种临床疗效,但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经科学设计的人体临床试验得以开展,以前宣称的很多疗效并未在人体试验中得到证实,本综述目的是通过对近年发表的文献进行综述,主要从临床疗效的角度和安全性的角度来阐述论证LGG应用研究的可能性,本文综述了近几年关于LGG疗效的正反两方面的信息,希望能为中国的相关研发单位和企业提供一些风险警示,以防过于乐观地进行相关的药品研发或产业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母乳联合鼠李糖乳杆菌预防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生后24 h内入住本院儿科新生儿病房的早产儿,随机分配成2组,其中研究组40例,对照组40例。研究组以新鲜母乳联合鼠李糖乳杆菌早期开奶喂养,对照组以早产儿配方奶早期开奶喂养,比较2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症的发生率及其恢复出生体重时间、达全胃肠道喂养时间、体重增长速度和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 研究组患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恢复出生体重时间、达全胃肠道喂养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体重增加速度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产儿早期喂养母乳联合鼠李糖乳杆菌能够较早建立全胃肠道营养,减少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症的发生率,促进患儿体重增长,缩短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及达全胃肠道喂养时间,降低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对具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活性的乳酸菌DM9057发酵乳的抗胃肠道酶解能力及原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体内降压效果进行研究。方法以10 ml/kg和2.5 ml/kg发酵乳一次性和连续灌胃原发性高血压大鼠。结果 DM9057发酵乳具有较好的抗胃肠道酶能力,并且2个剂量均具有较好的降血压效果,其中以10 ml/kg剂量效果最为显著,一次性和连续灌胃后,最大降压值为(17.97±3.82)、(25.46±5.06)mmHg。结论乳酸菌DM9057发酵乳具有较强的抗胃肠道能力,同时在原发性高血压大鼠体内能够发挥一定的降血压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不同来源鼠李糖乳杆菌的随机扩增多态DN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Lr)菌株之间的分子鉴别方法并分析不同分离株之间的遗传多样性.[方法]从56份采集自中国新疆和田和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的长寿老人粪便样本中分离得到的乳酸菌中,经生理生化分析和API 50CHL试验条鉴定,获得10株Lr.对10株Lr分离株和1株Lr标准株ATCC7469进行了随机扩增多态DNA分析,从5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到5条在菌株水平上具有鉴别力的引物P14、OPG28、OPG25、P7和P4并建立和优化了Lr菌株RAPD指纹图谱扩增方法.根据RAPD结果计算菌株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获得了清晰稳定的DNA指纹图谱,扩增产物大小在100~2000bp之间,菌株间呈现显著的DNA多态性,不同来源的Lr分离株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581~0.935之间,在相似系数0.80水平上可以将11株Lr菌株分为5个类群,其中分离自新疆和田的Lr菌株归在类群B和类群C,而分离自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的Lr菌株归在类群D和类群E.[结论]应用RAPD方法对Lr菌株进行分子鉴别是可行的,不同来源的Lr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种内遗传多态性和不同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5.
Sahar Khorasani Mahmoud Mahmoudi Mahmoud Reza Kalantari Fahimeh Lavi Arab Seyed-Alireza Esmaeili Fatemeh Mardani Nafiseh Tabasi Maryam Rastin 《Journal of cellular physiology》2019,234(6):9778-9786
Regulatory T cells (Tregs) play an indispensable role in the control of immune responses and induction of peripheral tolerance. Dysregulation of Tregs is involved in the pathogenesis of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 Tolerogenic probiotics have shown beneficial effects in the control of autoimmune diseases. We evaluated the prophylactic and therapeutic effects of 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and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on Tregs and their related molecules in pristane-induced lupus mice model. Fifty-four female BALB/c mice (3–5 week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nine groups. Lupus was induced in all groups using pristane. Prophylactic groups were treated from Day 0 (at the time of pristane injection) and treatment groups were treated 2 months later with L. rhamnosus, L. delbrueckii, mix of both probiotics, and prednisolone. One group was considered as SLE-induced control group without any treatment. Presence of antinuclear antibodies (ANA), antidouble-stranded DNA (anti-dsDNA), antiribonucleoprotein (anti-RNP), proteinuria, and serum level of creatinine, urea, the expression of forkhead box P3 (Foxp3), interleukin 6 (IL-6), IL-10,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 and the number of Tregs were determined. SLE induction by pristane led to the formation of lipogranuloma, presence of ANA, anti-dsDNA, and anti-RNP. Probiotics consumption decreased the level of lipogranuloma, ANA, and anti-dsDNA. In addition, in probiotics receiving groups, Tregs and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Foxp3 increased, while IL-6 decreased. The effect of probiotics in the prophylactic group was more prominent. The results may indic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L. delbrueckii and L. rhamnosus in the enhancement of Tregs and the decrease of inflammatory cytokines and disease severity in SLE-induced mice. 相似文献
16.
为了比较不同锚钩蛋白基序结合活性,构建新型的鼠李糖乳杆菌颗粒表面展示系统。首先,用热酸处理法制备鼠李糖乳杆菌GEM(Gram-positive enhancer matrix,GEM)颗粒,并通过电镜观察、RT-PCR检测和SDS-PAGE检测鉴定其处理效果;同时,利用大肠杆菌表达了锚定蛋白PA3-EGFP和P60-EGFP并将其与GEM颗粒共同孵育结合;最后,使用免疫印迹、电镜观察、荧光显微镜观察和荧光分光光度法评价鼠李糖乳杆菌GEM颗粒与锚定蛋白的结合效率。结果表明,使用10%的TCA处理鼠李糖乳杆菌得到了灭活的肽聚糖骨架(GEM颗粒),经鉴定其大小形态均一,绝大部分无蛋白残留,3.8×10~6个GEM颗粒样品中的DNA拷贝数仅为32;免疫印迹和荧光显微镜观察均可检测到融合蛋白PA3-EGFP和P60-EGFP锚定在GEM颗粒上,且结合在GEM颗粒表面的锚定蛋白呈絮状。荧光分光光度计法检测结果显示锚定蛋白PA3-EGFP结合GEM的效率稍高于P60-EGFP,但差异不显著(P0.05)。以上结果表明由鼠李糖乳杆菌制得的GEM颗粒与锚定蛋白PA3、P60的结合效率良好,可用于构建新型的外源蛋白表面展示系统,进而为后续的细菌样颗粒疫苗的研究与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哺乳期补充鼠李糖乳杆菌对婴幼儿湿疹以及特应性疾病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于我院分娩和定期体检的哺乳期妇女及其新生儿152例,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76例)和实验组(7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哺乳期婴幼儿湿疹预防策略,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补充鼠李糖乳杆菌。比较两组婴儿的免疫学指标(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IgE和特异性IgE)水平、皮肤点刺试验(SPT)阳性率及24个月内湿疹以及特应性疾病的发病情况。结果 实验组6个月后的EOS%、IgE、sIgE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和实验组的SPT阳性率分别为15.79%和5.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71,P=0.034)。实验组婴幼儿肠道菌群中双歧杆菌、乳杆菌明显多于对照组(t=6.173,5.070,均P<0.001),而肠球菌及肠杆菌明显少于对照组(t=5.111,5.919,均P<0.001)。对照组婴幼儿的湿疹累积发病率为38.16%(29/76),实验组的湿疹累积发病率为25.00%(19/76),实验组的湿疹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Log-rank χ2=3.949,P=0.047)。对照组和实验组婴幼儿的特应性疾病累积发病率分别为17.11%(13/76)和6.58%(5/76),实验组的发生风险明显低于对照组(Log rank χ2=4.275,P=0.039)。结论 哺乳期补充鼠李糖乳杆菌能够有效调节肠道菌群,降低婴幼儿2岁以内的湿疹以及特应性疾病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8.
利用PCR的方法从鼠李糖乳杆菌基因组DNA中扩增到D-(+)-乳酸脱氢酶基因(ldhD),并连接到载体pSE380上,构建表达质粒pSE-ldhD,将重组质粒pSE-ldhD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重组菌株经IPTG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分析表明ldhD在大肠杆菌中实现了表达,表达产物的分子量约为37kD。同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D-乳酸脱氢酶的酶活,测得重组菌株的D-乳酸脱氢酶活力为5.4U/mL,最适反应温度为35℃,最适pH为5.6。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