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云南苗族人红细胞EsD、PGM1和GLOI分布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EsD-PGM1-GLOI同步电泳分型法,对云南省屏边苗族自治县138例苗族人红细胞EsD、PGM1和GLOI作了分型调查,计算出这3种红细胞同功酶的基因频率是:EsD1 0.6014、PGM11 0.6304(PGM61 0.0109),GLO1 0.1123;根据这3种同功酶的表型频率计算出DP值分别为EsD 0.6206 ,PGM1 0.6315,GLOI 0.3377,累积DP值0.9074。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15个民族红细胞PGM1亚型分布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邹浪萍  申滨 《遗传学报》1994,21(5):342-349
采用超薄层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电永地,对云南省汉族、彝族、白族、苦聪人、哈尼族、傣族、瑶族、基诺族、布郎族、瓦族、拉祜族、回、傈僳族、纳西族和普米族等15个民族红细胞PGM1亚型分布进行了调查。计算出上述15个民族的PGM1亚型分布的基因频率及DP值,经统计学检验表明:PGM1亚型的分布上述15个民族中存在着明显的民族间差异,但在北京、辽宁、西安、云南4个不同地区的汉族人群中PGM1型分布却无显  相似文献   

3.
采用薄层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技术,调查了中国(广东)406名无亲缘关系的正常人红细胞磷酸葡萄糖变位酶-1(PGM_1)亚型的遗传多态性。除了常见的10种亚型外,还发现了由一个新的变异型等位基因和常见的4个等位基因杂合产生的9例变异型。PGM_1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PGM_1~(1+)、PGM_1~(1-)、PGM_1~(2+)、PGM-1~(2-)和PGM_1~(V丰)(变异型等位基因)分别为0.5973、0.1256、0.1724、0.0936和0.0111;群体处于Hardy-Weinberg式平衡状态。变异型等位基因以多态频率出现,可能成为该群体的一个重要的遗传性特征。  相似文献   

4.
5.
邹浪萍  申滨 《遗传》1989,11(2):24-25
柔用淀粉/琼脂糖混合凝胶同步电泳法,对云南省元江县126例白族人红细胞EsD和PGM,作了 分型调查,计算出这两种红细胞同乙酶的基因频率及识别能力,结果表明云南省元江县白族与上述两地 居民(汉族)的红细胞EsD和PGM:表型分布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6.
调查了汉族、鄂伦春、赫哲、朝鲜、蒙古、羌、土家、苗、侗、畲、壮、纳西、傈僳、白、彝、景颇、哈尼、傣、维吾尔和塔吉克等20个民族的PGM_1及其亚型,EsD、GLO_1、AK、ADA和6-PGD等酶型的分布及基因频率。PGM_1及其亚型、EsD和GLO_1在中国各民族中是分布较好的,个人识别能力较高的酶。有12个民族查出有PQM_1~6基因,壮族的频率最高,PGM_1 6-1表型达4.15%。对在4174份血样中所检出的带有PGM_1~6基因的68份血样做亚型分析,在凝胶上PGM_1~6谱带均在同一位置上。EsD_1基因频率的总趋向是北方各民族高于南方。哈尼、傈僳、傣、纳西、畲、壮、侗和苗等民族EsD2-2表型达15%以上,哈尼族高达32.4%。GLO1~1基因频率塔吉克和维吾尔族为0.2927和0.2112,羌族为0.0583,其它各族在0.0714—0.1527。各民族AK~1、ADA和6-PGD~(?)基因频率均甚高。  相似文献   

7.
采用淀粉/琼脂糖电泳技术对云南省彝族、白族、傣族、哈尼族四个少数民族人群红细胞乙二醛酶I(GLO I)进行分型调查,结果:GLO1 彝族0.1163、白族0.1468、傣族0.1205、哈尼族0.2070。比较上述四个少数民族之间及其与我国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之间,以及与国外不同人种、不同地区人群之间比较,表明GLO I基因在中华民族大群体中具有一定的分布特征;但在我国各民族之间仍然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差异,而这种民族间差异却明显小于种族间差异。通过对生活在不同地域的同一民族间比较,表明GLO I基因频率的分布无显著性的地域差异。  相似文献   

8.
用等电聚焦电泳技术对北京地区180人进行红细胞葡萄糖磷酸变位酶(PGM_1)遗传表型的分析鉴定。共检测出九个PGM_1亚型,可能由于检测样本数还不够多,目前尚未检测到PGM_1 2-亚型。根据测定结果,观察了我国人群中PGM_1亚型的分布情况,并计算出决定PGM_1亚型的四个等位基因频率为:PGM~(1+)_10617,PGM~(1-)_1 0.100,PGM~(2+)_1 0.236,PGM~(2-)_10.047。采用等电聚焦电泳可将PGM_1的个体识别能力(DP值)由用普通淀粉胶电泳分型的0.558提高到0.742。结果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人群相似,PGM_1在我国人群中同样是一个个体识别能力很高的多态性酶类。  相似文献   

9.
采用淀粉/琼脂糖电泳技术对云南省彝族、白族、傣族、哈尼族四个少数民族人群红细胞乙二醛酶1(GLO Ⅰ)进行分型调查,结果:GLO~1彝族0.1163、白族0.1468、傣族0.1205、哈尼族0.2070。比较上述四个少数民族之间及其与我国汉族和其它少数民族之间,以及与国外不同人种、不同地区人群之间比较,表明GLO Ⅰ基因在中华民族大群体中具有一定的分布特征;但在我国各民族之间仍然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差异,而这种民族间差异却明显小于种族间差异。通过对生活在不同地域的同一民族间比较,表明GLO Ⅰ基因频率的分布无显著性的地域差异。  相似文献   

10.
葡糖-6-磷酸脱氢酶(G6PD)在许多肿瘤细胞中高表达,但其发生的作用机理目前仍然不明确.以正常人表皮黑色素细胞(HEM)、野生型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A375-WT)和G6PD缺陷的A375细胞(A375-G6PDΔ)为对象,经real-time PCR、Western印迹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分析显示,A375-WT细胞的mRNA、G6PD蛋白和G6PD活性分别是HEM细胞的1.89倍(P0.05)、6.86倍(P0.01)和2.30倍(P0.05).Annexin V/PI流式细胞仪和Western印迹测定表明,A375-G6PDΔ的凋亡率是A375-WT的5.10倍(P0.01),活化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增高1.84倍(P0.01)以及89 kD多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1(PARP-1)生成增加2.87倍(P0.01).分光光度法分析显示,A375-G6PDΔ的NADPH和GSH分别降低了72.30%(P0.01)和27.39%(P0.05),并伴有75.43%的H2O2增高(P0.01).结果提示,G6PD在黑色素瘤细胞中高表达和高活性,而敲减G6PD表达通过caspase-3和PARP-1信号诱发人黑色素瘤细胞凋亡,这为深入揭示黑色素瘤的发生机理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12.
通过硫酸铵沉淀、DE_(52)层析、超滤和高压羟基磷灰石层析,从大鼠肌肉条件培养液中得到电泳纯的神经白介素(NLK)。未发现NLK的神经营养活性(维持鸡胚背根神经元存活和促进脊髓神经元突起伸展)及免疫活性(促进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产生免疫球蛋白),却有较强的6-磷酸葡萄糖异位酶(GPI)活性。SDS-PAGE测得亚基分子量为56kD;IEF示五条细而相距很近的带,PⅠ值分别为8.20,8.15,8.10,7.90,7.75。Western Blot证实,PAGE和IEF的五条带均可与抗GPI抗体结合,即五种同工酶形式;NLK与GPI的氨基酸组成相近,BrCN水解NLK和GPI得剖相同的肽谱。许多研究表明:NLK不作为一种神经营养因子,而可能是糖酵解酶,即6-磷酸葡萄糖异位酶。  相似文献   

13.
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等方法,研究了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小鼠模型肺组织中小窝蛋白-1(caveolin-1)、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和E-选择素(E-selectin)的m RNA表达变化情况,以初步探索caveolin-1在ALI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较,经腹腔注射LPS(20 mg/kg)的实验组中肺系数、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m RNA水平明显升高(P0.05),同时VCAM-1和E-selectin的m RNA表达水平增加(P0.05),而caveolin-1的m RNA表达减少(P0.05)。上述研究提示,LPS可能通过抑制caveolin-1的表达,使黏附分子VCAM-1、E-selectin的表达上调,从而使肺组织中性粒细胞大量浸润,MPO增多,加重肺损伤。  相似文献   

14.
对畲族血浆组特异性成分(Gc)、红细胞磷酸葡萄糖变位酶1(PGM1)、酸性磷酸酶(AcP1)、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6-PGD)、腺苷脱氨酶(ADA)、腺苷酸激酶(AK1)的遗传多态性进行了研究。Gc与PGM1是用薄层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分析的,AcP1、6-PGD、ADA及AK1是用淀粉凝胶电泳分析的。各基因座的基因频率分别为Gc*1F0.4722、Gc*1S0.2421、Gc*20.2738;PGM1*1A0.5357、PGM1*1B0.1627、PGM1*2A0.1587、PGM1*2B0.1429;AcP*1A0.1825、AcP1*B0.8175;6-PGD*A0.9683、6-PGD*B0.0278;ADA*10.9881、ADA*20.0119;AK1*11.0000。畲族Gc、PGM1、AcP1、6-PGD和ADA基因为多态,而AK1基因为单态。发现1例带有6-PGD*R和3例带有Gc*1A2变异等位基因的个体,其中Gc*1A2基因频率为0.0119,达到多态水平。  相似文献   

15.
淀粉分支酶和去分支酶编码基因的功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淀粉分支酶(SBE)和淀粉去分支酶(DBE)是直接参与淀粉生物合成的5类酶中的2类分支点形成支链淀粉,后者水解葡萄糖苷链中α(1-6)糖苷键.文章概述了已克隆的编码SBE和DBE同种型编码基因及其在体内外的表达特征,并提出DBE多聚体酶的结构和功能将成为淀粉粒起始形成研究中的起点,SBEⅠ和SBEⅡ表达调控是支链淀粉分子改良的途径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黄瓜的性别分化与乙烯密切相关,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合酶是乙烯生物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根据ACC合酶基因家族的保守序列设计PCR引物,从8个不同性别类型(雌雄同株、强雌性和全雌性)黄瓜品种中克隆了长度为1188bp的ACC合酶基因(CS-ACS2)片段(GenBank登记号为:DQ115884~DQ115886和DQ115875~DQ115879).经测序分析,3个雌雄同株性别类型品种的序列完全相同.与之相比,5个强雌性和全雌性品种中存在8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标记,SNPs标记为4个A←→G和4个T←→C之间的转换.在8个SNPs中,有1个SNP位于内含子区域,其余7个SNPs都位于外显子区域.在7个位于外显子区域的SNPs中,有3个为非编码区的SNPs,4个为cSNPs.而在4个cSNPs中,有3个导致了编码的氨基酸序列改变.研究结果表明,与雌雄同株性别类型相比,雌性系中均存在单核苷酸的变异,这提示ACC合酶基因CS-ACS2的单核苷酸变异可能与黄瓜雌性系的发生形成有关.另一方面,根据SNP多态性还发展了一个酶切扩增长度多态性(CAPS)标记C-MT700.利用CAPS标记C-MT700能将强雌性优良品种MT-705与其他黄瓜品种相区别,该标记在黄瓜育种生产上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此外,研究获得的SNPs标记和CAPS标记丰富了黄瓜的分子标记种类.  相似文献   

17.
18.
探讨维生素D3、5-氟尿嘧啶单独与联合使用对人食管癌Eca-109细胞移植瘤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receptor,VDR)的作用.随机分为对照组(C)、预处理组(PT)、维生素D3组(V)、5-氟尿嘧啶组(F)、预处理+5-氟尿嘧啶组(PT+F)、维生素D3+5-氟尿嘧啶组(V+F).体外培养人食管癌Eca-109细胞,BALB/c裸鼠皮下荷瘤,2.5μg/kg1,25-(OH)2维生素D3、25 mg/kg 5-氟尿嘧啶单独与联合腹腔注射,观察瘤体生长情况,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质印迹技术(Western blot)检测裸鼠瘤体组织VDR mRNA与蛋白的表达.研究发现1,25-(OH)2维生素D3、5-氟尿嘧啶均能抑制裸鼠移植瘤的生长,PT、V、F、PT+F、V+F组瘤体体积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经1,25-(OH)2维生素D3单独与联合5-氟尿嘧啶使用后瘤体组织中VDR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且联合用药更为显著(P<0.05).结果表明1,25-(OH)2维生素D3、5-氟尿嘧啶均能抑制人食管癌Eca-1...  相似文献   

19.
建立一种用于克隆全长基因的、限制性内切酶介导的重叠延伸法 .对全长基因进行分段扩增 ,并利用适当的限制性内切酶对基因序列内相应的限制性位点进行酶切 ,从而使分段扩增片段得以重叠并互为模板 ,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延伸获得全长基因 .将环氧合酶 1 (COX 1 )基因的外显子 9巧妙地拼接到了缺失外显子 9的COX 1cDNA片段中 ,获得了COX 1基因的全长cDNA .该方法分 3步进行 .首先 ,通过RT PCR分别扩增跨外显子 9的cDNA片段和缺失外显子 9的cDNA片段 ,并克隆到pMD1 8 T载体上 ;其次 ,PCR扩增外显子 9片段 ,限制性内切酶StuI酶切缺失外显子9cDNA片段的重组质粒 ,二者以一定的比例混合 ,互为模板 ,在pfuDNA聚合酶的作用下进行延伸 ,从而产生一个双链的DNA分子 .最后 ,以延伸产物为模板 ,用COX 1cDNA两端的引物进行PCR扩增 ,产生包含外显子 9的COX 1基因的全长cDNA .这种限制性内切酶介导的重叠延伸方法 ,对于克隆mRNA剪接水平上受调控的基因尤为有用 ,同时也为基因的重组和修饰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克隆并测定人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ACAT1)基因P7启动子的序列,进一步探讨ACAT1基因表达的转录调控特点并分析其特异性转录位点。根据GenBank数据库提供的人A- CAT1基因P7启动子核苷酸序列,应用PCR方法从人单核细胞系THP-1扩增分离出ACAT1基因P7启动子全长片段,将PCR产物克隆入T载体,并对所获得的序列进行生物学信息分析。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及直接测序鉴定,克隆的ACAT1基因P7启动子片段碱基序列与Gen Bank数据库一致。成功克隆了ACAT1基因P7启动子,为研究在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AcAT1基因的转录调控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