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FACE水稻生育期模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农田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FACE)技术平台,设置大气CO2浓度比对照高200μmol mol^-1的FACE处理和不同的施N量水平,以水稻钟模型为基础,构建了FACE水稻生育期模拟模型。通过不同年度试验数据的检验,表明模型对CK及FACE条件下水稻不同生育期天数的预测性能好。不同生育期预测误差的根均方差(RMSE)最大为2.64d,最小只有0.15d,且相关系数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说明FACE水稻生育期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FACE水稻茎蘖动态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借助农田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FACE)技术平台,以武香粳14为供试水稻品种,设置不同施N量处理,研究大气CO2浓度为570 μmol·mol-1(比对照高200 μmol·mol-1)的FACE处理对水稻茎蘖动态的影响,并建立了相应的模拟模型:Tt=A1(1+ea1-b1t)-A2(1+ea2-b2t)+C×[B1(1+ea3-b3t)-B2(1+ea4-b4t)]+D.模型以时间为驱动因子,描述了水稻茎蘖数随移栽天数的动态变化过程,对常规及CO2浓度增加条件下水稻茎蘖的变化均有很好的拟合性.通过不同年份试验数据对模型的检验,预测根均方差(RMSE)最大为44.27个·m-2,最小为13.96个·m-2,且相关系数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表明模型的预测程度较高,具有很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3.
FACE水稻干物质积累与分配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借助中国唯一的FACE技术平台,通过设置不同的N肥处理,研究了FACE条件下水稻干物质积累及分配动态的模拟模型.模型以生理发育时间为驱动因子,以CO2浓度函数为主要影响因子,同时引入N素影响因子调节干物质的积累与各器官分配指数.模拟结果表明,随着大气CO2浓度的增加,水稻地上部总干物重显著增加,叶干重分配指数下降,穗干重分配指数基本不变,茎干重分配指数前期增加,后期持平.通过不同年份试验数据对模型的验证,预测根均方差(RMSE)较小,且相关系数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表明模型拟合程度高,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预测性.  相似文献   

4.
Responses of Agro-Ecosystem to Elevated Atmospheric CO_2—China Rice /Wheat FACE Experiment  相似文献   

5.
十年水稻FACE研究的产量响应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最新报告预测20世纪中叶全球大气二氧化碳(CO2)浓度将由目前的381 μmol mol-1至少上升到550 μmol mol-1,CO2浓度不断升高将对世界粮食生产和安全产生深刻影响.与封闭和半封闭气室相比,FACE(Free Air CO2 Enrichment,开放式空气中CO2浓度增高)技术平台,在完全开放的大田条件下运行,代表了人们对未来高CO2浓度环境的最好模拟.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过去10a中(1998~2007年),全球有两个大型水稻FACE平台(直径12 m)在运行,一个在温带地区的日本岩手,另一个在亚热带地区的中国江苏.以FACE研究为重点,系统收集和整理了高CO2浓度对水稻产量影响的研究进展,比较了FACE与各种气室研究结果的异同点,评估了CO2与生物(品种、病虫和杂草)和非生物因子(肥料、水分、温度和臭氧)的互作效应,提出了未来大气CO2浓度升高情形下水稻生产的适应策略,并讨论了该领域有待深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稻麦轮作FACE系统平台I.系统结构与控制   总被引:49,自引:4,他引:45  
在稻麦轮作水稻田建立FACE系统 (Free AirCO2 Enrichment) ,即CO2 浓度的控制和监测系统平台 .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对平台的CO2 浓度进行监测控制 ,根据大气中的CO2 浓度、风向、风速 ,作物冠层高度的CO2 浓度及昼夜等因素的变化调节CO2 气体的释放速度及方向 ,实现FACE圈的CO2 浓度高于周围大气CO2 浓度 2 0 0 μmol·mol-1.试验表明 ,影响控制精度的主要因素有风速、作物和土壤呼吸作用和扩散层高度 .经过控制方程参数调整 ,在白天 ,控制精度达到 80 %的时间占总时间的白天达到 83% ,夜晚为6 8% .FACE圈内的CO2 分布基本均匀 .平均CO2 设置浓度白天为 5 5 7mol·mol-1,晚上为 6 0 8mol·mol-1.圈内CO2 浓度分布基本上沿放气管对称分布 ,由边沿向中心逐步降低 .2 0 0 1年水稻生长季节平均控制精度 (TAR)达到白天 1.0 3和晚间 1.0 9.  相似文献   

7.
稻麦轮作FACE系统平台Ⅰ.系统结构与控制   总被引:37,自引:9,他引:28  
在稻麦轮作水稻田建立FACE系统(Free-Air CO2 Enrichment),即CO2浓度的控制和监测系统平台.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对平台的CO2浓度进行监测控制,根据大气中的CO2浓度、风向、风速,作物冠层高度的CO2浓度及昼夜等因素的变化调节CO2气体的释放速度及方向,实现FACE圈的CO2浓度高于周围大气CO2浓度200μmol·mol-1.试验表明,影响控制精度的主要因素有风速、作物和土壤呼吸作用和扩散层高度.经过控制方程参数调整,在白天,控制精度达到80%的时间占总时间的白天达到83%,夜晚为68%.FACE圈内的CO2分布基本均匀.平均CO2设置浓度白天为557mol·mol-1,晚上为608mol·mol-1.圈内CO2浓度分布基本上沿放气管对称分布,由边沿向中心逐步降低.2001年水稻生长季节平均控制精度(TAR)达到白天1.03和晚间1.09.  相似文献   

8.
稻麦轮作FACE系统平台Ⅱ.系统控制和数据分析软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稻麦轮作水稻田建立开放式空气CO2增加即FACE系统(Free Air C02 Enrichment)的管理、系统所测定及系统控制过程中每天都产生大量数据,用汇编语言和Visual BASIC语言编写的FACE数据采集控制和分析处理软件包能够自动操作任务并利用OLE技术开发Office应用程序的功能,具有系统平台控制、数据采集、原始数据存储备份、日数据处理、月数据处理和任意时间段的FACE系统控制状态分析等功能,FACE系统控制人员可以及时了解FACE系统的控制状态和改善控制精度,研究人员借助软件包可以随时便利地获取所需数据。  相似文献   

9.
FACE条件下水稻冠层蒸散和水分利用率的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开放式CO2浓度增高(FACE)系统平台,通过在水稻拔节期至成熟期对水稻冠层微气候及相关生理指标的连续观测,并结合能量平衡分析,模拟研究了FACE对水稻冠层蒸散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将水稻叶片气孔导度与光合有效辐射、饱和水气压差的定量关系与Penman-Monteith方程相结合,可以较好地模拟FACE和对照条件下的水稻蒸散量;观测期间,CO2浓度升高使水稻的水分利用比对照减小约10 mm,结合水稻生物量增加12%,FACE条件下水稻水分利用率(WUE)增加约12%.  相似文献   

10.
Free-air CO(2) enrichment (FACE) experiments allow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elevated [CO(2)] on plants and ecosystems grown under natural conditions without enclosure. Data from 120 primary, peer-reviewed articles describing physiology and production in the 12 large-scale FACE experiments (475-600 ppm) were collected and summarized using meta-analytic techniques. The results confirm some results from previous chamber experiments: light-saturated carbon uptake, diurnal C assimilation, growth and above-ground production increased, while specific leaf area and stomatal conductance decreased in elevated [CO(2)]. There were differences in FACE. Trees were more responsive than herbaceous species to elevated [CO(2)]. Grain crop yields increased far less than anticipated from prior enclosure studies. The broad direction of change in photosynthesis and production in elevated [CO(2)] may be similar in FACE and enclosure studies, but there are major quantitative differences: trees were more responsive than other functional types; C(4) species showed little response; and the reduction in plant nitrogen was small and largely accounted for by decreased Rubisco. The results from this review may provide the most plausible estimates of how plants in their native environments and field-grown crops will respond to rising atmospheric [CO(2)]; but even with FACE there are limitations, which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1.
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CO_2)和臭氧(O_3)浓度日益升高,大气气体浓度的变化会对植物个体和陆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产生影响。CO_2浓度升高增加了陆地生态系统碳汇能力,而O_3导致作物减产和生态系统固碳损失。自由空气中气体浓度增加(FACE)系统是最接近自然的一种模拟大气气体浓度增加对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平台,已广泛应用于各种生态系统,为理解陆地生态系统生态过程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及评估未来情景的生态风险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该文从FACE技术特点出发,介绍了国内外建成的大型CO_2/O_3-FACE系统,分析了FACE系统的不同布气方式在不同生态系统研究过程中的优点与缺点,概述了全球FACE运行的现状和取得的主要成果,并指出了FACE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前沿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臭氧胁迫使两优培九倒伏风险增加——FACE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地层臭氧(O3)浓度升高使作物生长发育受到抑制进而使产量下降,但O3胁迫条件下作物抗倒性状的变化及其可能原因均不清楚。FACE(Free Air gas Concentration Enrichment)试验在很少扰动的自然农田实施,其特有的空间优势为研究这一问题提供了最好的机会。依托全球唯一的稻田臭氧FACE技术平台,以杂交稻两优培九为供试材料,设置大气背景O3浓度和高O3浓度两个水平首次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高O3浓度使水稻抽穗期单茎(去除叶鞘)倒5、倒4和倒3节间的平均倒伏指数分别增加25%、16%和14%,使抽穗后35 d对应节间倒伏指数分别增加13%、12%和2%,除抽穗后35 d倒3节间外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高浓度O3使水稻抽穗期和抽穗后35 d植株倒5、倒4和倒3节间的抗折力和弯曲力矩均下降,前者降幅明显大于后者;高O3浓度对抽穗期和抽穗后35 d倒5、倒4、倒3和倒2和倒1节间的长度和粗度影响较小,但使各节间单位长度鲜重和干重一致下降,以单位长度干重降幅更大;高O3浓度使结实期倒5、倒4、倒3、倒2和倒1节间可溶性糖和淀粉含有率均下降,抽穗后35 d降幅大于抽穗期。以上数据表明,未来高浓度臭氧环境条件下两优培九结实期的倒伏风险明显增加,这主要与基部节间抗折能力明显削弱有关,而后者可能又与节间充实程度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3.
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CO2)和臭氧(O3)浓度日益升高, 大气气体浓度的变化会对植物个体和陆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产生影响。CO2浓度升高增加了陆地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而O3导致作物减产和生态系统固碳损失。自由空气中气体浓度增加(FACE)系统是最接近自然的一种模拟大气气体浓度增加对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平台, 已广泛应用于各种生态系统, 为理解陆地生态系统生态过程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及评估未来情景的生态风险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该文从FACE技术特点出发, 介绍了国内外建成的大型CO2/O3-FACE系统, 分析了FACE系统的不同布气方式在不同生态系统研究过程中的优点与缺点, 概述了全球FACE运行的现状和取得的主要成果, 并指出了FACE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前沿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Leaf photosynthesis of crops acclimates to elevated CO2 and temperature, but studies quantifying responses of leaf photosynthetic parameters to combined CO2 and temperature increases under field conditions are scarce. We measured leaf photosynthesis of rice cultivars Changyou 5 and Nanjing 9108 grown in two free‐air CO2 enrichment (FACE) systems, respectively, installed in paddy fields. Each FACE system had four combinations of two levels of CO2 (ambient and enriched) and two levels of canopy temperature (no warming and warmed by 1.0–2.0°C). Parameters of the C3 photosynthesis model of Farquhar, von Caemmerer and Berry (the FvCB model), and of a stomatal conductance (gs) model were estimated for the four conditions. Most photosynthetic parameters acclimated to elevated CO2, elevated temperature, and their combination. The combination of elevated CO2 and temperature changed the function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biochemical parameters and leaf nitrogen content for Changyou 5. The gs model significantly underestimated gs under the combination of elevated CO2 and temperature by 19% for Changyou 5 and by 10% for Nanjing 9108 if no acclimation was assumed. However, our further analysis applying the coupled gs–FvCB model to an independent, previously published FACE experiment showed that including such an acclimation response of gs hardly improved prediction of leaf photosynthesis under the four combinations of CO2 and temperature. Therefore, the typical procedure that crop models using the FvCB and gs models are parameterized from plants grown under current ambient conditions may not result in critical errors in projecting productivity of paddy rice under future global change.  相似文献   

15.
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FACE)对稻田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41,自引:9,他引:32  
徐国强  李杨  史奕  黄国宏 《应用生态学报》2002,13(10):1358-1359
1 引  言公元 175 0年前 ,大气CO2 浓度基本保持 2 80 μmol·mol-1左右 .工业革命后 ,其浓度逐渐上升 ,上升速度在 196 0年后加快 ,其中 80年代以来上升最快 .从 80年代到 90年代期间 ,CO2 浓度从 330 μmol·mol-1增加到 35 4 μmol·mol-1,平均每年递增 1.8μmol·mol-1[2 ] .据IPCC(1995 )估计 ,到 2 1世纪末 ,CO2 浓度将由目前的 35 5 μmol·mol-1上升到 70 0 μmol·mol-1.这势必对整个生物界和地球生态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 .因此 ,国内外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获得了许多研究结…  相似文献   

16.
光和二氧化碳(CO_2)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两个基本条件.为了明确不同光照条件下,高CO_2浓度对不同杂交水稻光合特性的影响,2017年利用稻田大型FACE平台,以‘Y两优900’和‘甬优538’为供试材料,设置环境CO_2和高CO_2浓度(增200μmol·mol-1)两个水平,分别在拔节期和灌浆期同时测定阴、晴天气条件下顶部全展叶光合特性参数.结果表明:高CO_2浓度使不同天气情况下两品种叶片的净同化率(P_n)均呈增加趋势,其中晴天条件下的增幅(31%)大于阴天(25%),拔节期的增幅(37%)大于灌浆期(21%),CO_2与天气、CO_2与生育期均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对高CO_2浓度的响应趋势与P_n一致.高CO_2浓度环境下叶片气孔导度(g_s)、蒸腾速率(T_r)均呈下降趋势,晴天条件下的降幅略大于阴天.与晴天相比,阴天条件下叶片P_n、g_s、T_r、WUE和L_s平均分别下降41%、18%、41%、26%和27%,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相关分析表明,晴天P_n、g_s、T_r均与阴天时的参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阴天使水稻生育中、后期叶片光合参数及其对高CO_2浓度的响应均大幅降低,且两品种表现一致.评估未来水稻产量潜力需要考虑天气条件.  相似文献   

17.
农田生态系统对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响应-中国水稻/小麦FACE研究@朱建国$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相似文献   

18.
植物对开放式CO2 浓度增高(FACE)的响应与适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开放式CO2浓度增高(FACE)系统是近年研究植物对高CO2浓度响应和适应的新手段,它比以往密闭和半密闭系统对实验植物生长环境的干扰少.利用FACE系统进行研究更有助于正确地预测未来大气CO2浓度增高对植物的影响.该文结合作者的研究工作简要评介了FACE系统与以往密闭和半密闭式CO2浓度增高实验系统的不同之处以及近年来利用FACE系统所作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李杨  徐国强  黄国宏  史奕 《应用生态学报》2004,15(10):1847-1850
利用无锡市安镇的FACE研究平台,在当地正常的栽培及水肥管理条件下,研究了CO2浓度升高对稻麦轮作0-5cm和5~10cm土层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稻拔节期、小麦越冬期与成熟期的0~5cm和5~10cm土层中,FACE处理能显著增加土壤细菌的数量.CO2浓度升高对土壤真菌数量的影响,只有在水稻成熟期0-5cm土层达显著水平,其余均不显著.无论稻季和麦季土壤细菌的数量都远远高于真菌.  相似文献   

20.
在同样CO2浓度下测定时,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FACE,580 μmol CO2 /mol)条件下生长的冬小麦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羧化效率都显著低于普通空气(380 μmol CO2 /mol)中生长的对照叶片.与此相一致,FACE叶片的可溶性蛋白、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和Rubisco活化酶含量也都显著低于对照叶片.这些结果表明,在根系生长不受限制的田间条件下,冬小麦叶片的光合作用对高浓度CO2产生了适应现象,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碳同化的关键酶Rubisco等含量的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