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叶绿素的生产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彦智 《生物学通报》1993,28(2):46-47
叶绿素作为一种天然色素,来自绿色植物,其分子结构与动物体内血红素分子结构有其相似的卟啉环;分别在植物和动物的“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展示了动物与植物的依赖关系,包藏着动物与植物的起源进化之谜;叶绿素及叶绿素铜钠盐等系列衍生物,对治疗人体疾病、防癌抗癌方面疗效显著。国外大量采用绿叶、苜蓿草等制作,其工艺复杂,成本较高。近年来,我们利用蚕粪资源的优势,采用蚕粪制作,成本低廉,外销出口供不应求。下面对叶绿素生产工艺与原理剖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植物G蛋白与植物防卫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 植物G蛋白(包括异三聚体G蛋白和小G蛋白)的存在及其信号调控途径已经成为人们研究细胞信号转导过程的热点问题。从多种植物细胞中相继分离克隆出多个与动物G蛋白同源的编码植物G蛋白的基因, 并且植物G蛋白的种类和数量有其独特性。植物G蛋白在植物细胞跨膜信号转导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与多种生命活动的调控。本文主要综述了植物G蛋白参与植物防卫反应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生物圈     
在太阳系中,地球是唯一存在生命的星球,无论是冰天雪地的南极,还是赤日炎炎的热带;无论是干旱燥热的沙漠,还是碧波万顷的海洋;无论是地层深处,还是高空,到处都可以找到生命的踪迹。人们把地球上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所存在和活动的圈层,称为地球生物圈。生物圈是一个不断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并具有一定调节功能的动态平衡的系统。人类对生物圈的主要影响有:温室效应、破坏大气臭氧层、酸雨和排放有毒物质造成环境污染。生物圈  相似文献   

4.
自古以来,人们知道植物对人类有着卓越的贡献:为人类及动物提供氧气,并将太阳能转化为可供人类及动物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植物是地球这个生物圈的食物链的主角。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植物不仅能为人类提供各种生产的原料,而且科学家逐渐发现,植物在报警、探矿、天气预报等方面也都有着独特的才华。走上法庭的“新证人”近年来,植物学家通过现代科技,发现了植物的一个奇特现象:每当有凶杀案件发生在植物附近的时候,植物会产生一种反应,记录下行凶的全部过程,成为一个不为人们注意的现场“目击者”。美国植物学家、犯罪研究中心的…  相似文献   

5.
微丝骨架参与了真核生物诸多重要的生理活动。真核生物的肌动蛋白均演化自同一祖先基因,在生化特性和调控机制上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动物和植物各自特异的生理活动和器官组成,动物和植物细胞中微丝骨架的存在形式、微丝结合蛋白种类及微丝动态调控机制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该文基于植物特有的生命活动和生理过程,重点归纳和概述了植物微丝骨架在部分植物特异生理活动中的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专题讲座——第二十六讲 植物抗性生理   总被引:39,自引:1,他引:38  
植物抗性生理在植物生理学中是一个比较复杂而涉及面很广的分支,人们在研究和比较正常环境条件和逆境下植物的各种生理过程后,才能知道植物对某种环境胁迫的响应是抵抗还是伤害,所以它是复杂的。另外,任何一种环境胁迫,都能从植物的各个生理过程中反映出来,因而可从植物生理学的所有分支学科去研究它们的胁迫作用,因此它涉及的面很广。植物的发生和发展与动物一样,是从原核细胞经历了真核细胞到多细胞体系,最终发展为具有根、茎、叶和花的完整植物,并能从种子到种子进行不断繁育,但植物又与动物不同,它们总是生长在固定的位置上。当环境条件发生变化(这是经常地必然发生的)时,它们的生命活动便受到直接干扰,适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植物体内脯氨酸的代谢途径并讨论脯氨酸代谢对植物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由于植物与微生物及动物的脯氨酸代谢途径有很多相似之处,因而文中多处借鉴了微生物和动物的研究结果。一、脯氨酸的合成营养的、示踪的和酶学的实验都已证实谷氨酸(Glu)和鸟氨酸(Orn)是脯氨酸(Pro)的  相似文献   

8.
糖原合成酶激酶 (GSK 3)是一种高度保守的丝氨酸 苏氨酸蛋白激酶 ,在动物中参与诸如糖原合成、胰岛素调节、多种蛋白的转录激活和发育调控等许多生命活动的信号转导。在植物中也分离到了GSK 3 Like基因 ,在拟南芥中的GSKs家族分为四种。GSKs家族在植物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现有的证据表明 ,植物GSKs可能参与植物的渗透胁迫应答、伤害应答以及油菜素内酯信号转导 ,调节花的发育等等一系列生命活动进程。讨论植物GSKs的发现及其功能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9.
本模块主要是从“生命系统”的系统性观点出发,着重阐述个体及其以上层级生命系统在同环境相互作用的同时,通过自我调节维持自身稳态并适应环境的一般机制。包括3个学习单元:①“植物的激素调节”部分是从植物的个体水平上切入学习内容;②“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部分是从人和动物的个体水平上切入学习内容;③“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部分则是从人的个体水平上切入学习内容。笔者对本模块教学的构思大致如下:  相似文献   

10.
陆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基础是植被,例如森林,草原等。动物在林中栖息、取食及繁衍后代。保护和发展森林能使动物繁荣,反之,则使动物遭受灾难,因此认为动物依附于植物而生存是有道理的。但这只说明事物的一个方面,因为生态系统是生物群落同无机环境相结合的统一整体,在生物群落内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不可分割的,并以正常生命活动共同维持  相似文献   

11.
《遗传》2007,29(12):1528-1528
本次会议目的是汇聚从事植物铁营养及相关研究领域(如土壤学,植物育种学,动物和人类营养学等)的科学家进行交流,讨论植物铁营养所影响同时受之影响的各种因素包括:土壤、微生物、植物、动物和人类,及其相互之间的作用。铁是包括人类在内所有生物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矿质元素。铁含量异常对多种生命活动都会产生严重影响,就人类而言,  相似文献   

12.
净土     
石广智 《生命世界》2008,(11):78-79
从《消失的地平线》里提出“香格里拉”以来,人们魂牵梦萦,四处找寻心中的净土……那是一片风景如画、远离喧嚣和污染的土地,那里有宁静闲适的人们,有原生态的动物,有勃勃生机的植物,生命在那里自由怒放……  相似文献   

13.
动物寿命与人类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勤峰  杨世雄 《生态学报》2002,22(11):1991-1994
地球上各种生物有机体的寿命是有本质差异的,即使一些大小、形态和生理上大体相似的生物之间也存在着这种差异。早期的研究多集中在探讨基因、热量限制、药物与动物特别是人类寿命的相关性上,而环境因素以及日益加剧的人类活动对动物寿命的影响则很少被涉及。目前,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人类以倍人类活动对动物的寿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正面的影响可以从近年来诸如自然保护区的建立等保护措施的实施活动中得到体现。然而,由于日益加剧的人类活动造成的自然生境的日益萎缩和片段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非常明显的,人们不应只关注人类活动如何导致物种的绝灭,也应研究人类如何改变动物的生存环境、寿命以及动物固有的生命轨迹。介绍了有关动物寿命研究的最新进展,呼吁更多的学者投身到环境因素对动物寿命的影响这一迅速升温的诱人的研究领域中来。植物方面的类似研究也应该尽早启动。  相似文献   

14.
一、对农业生态平衡的认识农业是人们依靠植物、动物、微生物的生活机能,通过劳动强化和控制生物的生命过程,取得人们需要产品的活动。农业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即植物栽培业(种植业)和动物饲养业(养殖业)。从系统观点看,农业是一个整体,是一个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的系统过程,实质就是人类利用绿色的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把自然环境的无机物(水、CO_2、无机盐等)转化为有机物(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等),  相似文献   

15.
七十年代以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生命活动过程的认识能力有了很大的飞跃。已经开始从分子水平,或者说从基因,基因表达,基因调控的水平去探索各种生命活动过程的分子机制。从植物生理领域来说,人们已经开始探索或已有一定程度的研究与光合作用,生长发育,细胞分化,生物固氮,抗性,激素等有关的基因和基因表达。可以预计在近几十年内植物分子生物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细胞全能性是指在多细胞生物体中,细胞经分裂和分化后仍具有形成完整有机体的潜能或特性。与动物相比,离体植物细胞在一定激素配比的培养基上即可表现出全能性。植物细胞全能性是实现植物再生和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microRNA是植物中普遍存在的小分子非编码RNA,在植物的各项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基因表达的重要调控因子,其在调控植物细胞全能性、细胞分化与再生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着重介绍已知的参与植物全能性的miRNA以及它们对植物再生过程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7.
钙泵在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是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领域重要研究对象之一。钙泵的研究从发现至今已历经半个世纪。科学家在肌质网钙泵、动物细胞质膜钙泵和植物细胞钙泵3个领域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进展,揭示了其分子结构和转运机制。但是与钠钾泵和质子泵相比,仍然有许多谜底有待进一步揭开。  相似文献   

18.
试析世纪之交植物生理学研究的动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当今植物生理学研究中值得注意的四个动向,它们是从研究生物大分子到阐明复杂生命活动——基因组学、基因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实现生命整体性的重要环节——信号传递的研究;生命活动的能量和物质基础——代谢及其调节的研究;植物与环境(非生物和生物环境)的相互关系——生物的协同进化和适应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生物界概观我们生活的地球,最初是没有生命的,后来地球运转了10亿年,在原始海洋里才出现了小小的生命。这些小生物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经过35亿年的变化,竟出现一个芸芸众生的生物界。时至今日,这个生物界包括40多万种植物和150多万种动物,它们和非生物界共同组成了自然界。植物不仅是大好山河的点缀者,也是动物的哺育者,有了植物才有动物,才有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植物的分布比动物更广泛,凡是有动物的地方都有植物,从冰天雪地的两极,到烈  相似文献   

20.
化学防卫是植物防止动物采食的方法之一。植物组织可能产生一些次生物质来防止动物的采食,这些物质可能是苦的、有毒的、有难闻气味或具有对抗营养物质吸收的作用。酚类化合物对生命有广泛的毒性,萜类化合物与酚类化合物一样,以其难以忍受的味道和致毒作用对植食动物有很强的防护作用。单宁又叫鞣质或鞣酸,是一类分子量比较大的水溶性的多元酚类衍生物的总称。单宁广泛存在于植物界中,尤其在高等植物中更多,例如我们常吃的柿子中就富含单宁。单宁能使蛋白质变性,当动物摄食含单宁的植物时,单宁使动物唾液中的蛋白质沉淀,因此,动物会感觉到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