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设置人工模拟酸雨实验,研究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微生物量碳含量、土壤p H值和土壤呼吸速率几个指标对不同酸处理梯度(CK:p H值4.5的天然湖水;T1:p H值4.0;T2:p H值3.5;T3:p H值3.0)的响应。结果表明,在模拟酸雨的持续作用下,样地土壤酸化有加剧趋势。2011年的6月(CK:(603.76±46.18)mg/kg,T1:(565.41±44.48)mg/kg,T2:(521.58±30.92)mg/kg,T3:(509.49±19.40)mg/kg)、12月(CK:(488.92±22.71)mg/kg,T1:(379.65±49.46)mg/kg,T2:(346.08±33.81)mg/kg,T3:(318.00±52.35)mg/kg)和2012年6月(CK:(540.48±39.11)mg/kg,T1:(492.30±43.15)mg/kg,T2:(489.65±51.39)mg/kg,T3:(428.53±49.66)mg/kg)3次测定的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有随模拟酸雨强度增加而显著降低的趋势,高强度的酸处理T3显著低于CK值(P0.05);土壤呼吸速率在各处理中的响应与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变化一致。由于旱季和湿季的土壤温湿度相差较大,以上各指标在旱湿两季的差异明显,表现为湿季大于旱季。由于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变化缓慢,其在各酸梯度处理下无显著差异(P0.05)。以上结果显示,长期酸雨作用使土壤酸化不断加剧,并降低了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含量,抑制了土壤的呼吸速率,有利于土壤碳的累积,但对土壤总有机碳的影响仍需长期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2.
高寒草原土壤有机碳及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晓布  于宝政  彭岳林  刘合满 《生态学报》2013,33(24):7748-7755
高寒草原对高寒生态系统的稳定具有重大意义。为探明高寒草原土壤有机碳(SOC)、土壤活性有机碳(ASOC)变化,以及草地退化对土壤碳库稳定性的影响,对藏北高原正常、轻度和严重退化高寒草原表层(0-10 cm)、亚表层(10-20 cm)土壤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轻度、严重退化草地各土层SOC、ASOC均呈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退化草地SOC的降幅均以表层最大,且各土层降幅均随草地退化加剧而下降;退化草地ASOC的降幅则均以亚表层最大,但各土层ASOC的降幅随草地退化加剧而提高。(2)正常草地、轻度和严重退化草地表层ASOC比率分别为16.8%、21.3%、16.6%,亚表层分别为21.8%、18.1%和16.0%;土壤碳库活度与ASOC比率的变化趋势完全一致。因此,轻度退化草地SOC的不稳定性主要体现在表层土壤。(3)退化草地表层、亚表层碳库管理指数(CMI)均呈显著下降,但表层降幅相对较低;与严重退化草地比,轻度退化草地不同土层CMI明显提高。(4)高寒草原环境中,正常草地、轻度和严重退化草地各土层SOC、ASOC间则均呈一定程度的负相关,表明土壤微生物对SOC、ASOC的影响和作用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接种蚯蚓对有机茶园土壤团聚体、孔隙分布及有机碳库的影响,设置375条/m2,250条/m2,125条/m2三种蚯蚓投放密度,将威廉腔环蚓接种于信阳有机茶园土壤中。结果表明:接种蚯蚓能显著提升>2mm大团聚体的比例而降低<0.25mm粒径的微团聚体的比例;提高水稳性小团聚体(0.25mm≤d≤2mm)比例,但对水稳性大团聚体d>2mm的影响不显著;高密度蚯蚓处理平均重量直径(MWD),平均几何直径(NWD)以及分型维数(D),团聚体破坏率(PAD)显著高于其他密度处理及对照(CK)。接种蚯蚓使得结构性孔隙(土壤颗粒间和团聚体间孔隙)所占比重增加,其中以团聚体间孔隙增加最为显著,其次为颗粒间孔隙,对由粘粒及矿物层间形成的毛管孔隙分布无显著影响;随着接种密度的增加,颗粒间孔隙度变化不显著而团聚体间孔隙度的相对值和绝对值均显著增加。添加蚯蚓能显著增加土壤活性有机库总量。接种密度的增加对活性有机碳库总量影响不大,但对土壤呼吸速率提升较多,故从温室气体排放角度考虑低接种密度更合适。可见,有机茶园中少量接种蚯蚓...  相似文献   

4.
土地利用对崇明岛围垦区土壤有机碳库和土壤呼吸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容娟  布乃顺  崔军  方长明 《生态学报》2010,30(24):6698-6706
土地利用方式是影响农业土壤碳固持和温室气体减排的关键因子之一,而准确地评价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往往因土壤本底的不均一和土地利用历史多变而复杂化。为此,在崇明东滩湿地围垦区选取了本底均匀、利用历史简单的几种土地利用类型(水-旱轮作农田、人工林、鱼塘撂荒地),研究其土壤有机碳库和土壤呼吸的变化及其与土壤环境间的关系,以期评价其各自的固碳和温室气体减排潜力。农田土壤的表层(20cm)有机碳和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最高,分别为12.62g/kg和225.34mg/kg,包括苗圃栾树林、水杉林带以及桔园在内的人工林地次之,鱼塘撂荒地最低;但撂荒地深层土壤(40—100cm)的有机碳含量高于其它类型,反映了围垦前湿地土壤有机碳累积的残留影响。土壤呼吸强度的顺序则为鱼塘撂荒地农田桔园苗圃栾树林水杉林带。农耕地在前作小麦收割种植水稻后,土壤CO2通量显著下降,不及旱作时的10%。除农田和撂荒地以外,土壤表层5 cm深处温度可以很好地解释土壤呼吸速率的变化,但在高温高湿季节呼吸速率较为离散。研究表明:在有机质含量较低的土壤中,水-旱轮作可增加土壤有机碳的储量;受人类活动干扰较小的林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反而有可能低于农田土壤。在中国南方湿润亚热带地区,水旱轮作可较好地协调农业土壤的碳固持和释放过程的矛盾,可能具有相当大的农业减排潜力。  相似文献   

5.
城市土壤碳循环与碳固持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罗上华  毛齐正  马克明  邬建国 《生态学报》2012,32(22):7177-7189
城市化过程带来的土地利用变化和环境污染是全球变化的重要方面,城市为人们了解人类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影响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过程提供一个独特的"天然实验室"。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是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然而,人们对城市在全球碳循环中的作用和影响知之甚少,城市土壤碳循环研究处于起步阶段。介绍了城市土壤的主要特性和碳循环特征,指出强烈的人为作用是其最突出的特点;综述了城市土壤碳库、碳通量和碳固持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探讨了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利用变化、土壤中生物及土壤管护措施、城市小气候、大气污染沉降和土壤污染等对土壤碳循环的影响;提出未来城市碳循环研究需要开展长期系统监测、深化城市土壤碳循环机制研究、创新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并将研究成果与城市景观规划与设计相结合,提升城市土壤碳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6.
以菜地和果园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培养实验,向土壤中分别添加不同材料制备的生物炭(马尼拉草、阔叶和竹叶),热解温度为350℃,研究不同材料制备生物炭添加对土壤呼吸和有机碳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物炭施入土壤后,土壤 CO 2释放速率总的趋势是前期分解速率快,后期缓慢.在整个培养过程中(28 d),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土壤 CO 2释放速率下降趋势逐渐降低.在不同土壤培养条件下,均是添加阔叶生物炭后土壤 CO 2-C 累计释放增多,果园和菜地土壤 CO 2-C 累计分别达到482.57和424.72 mg·kg-1.添加不同的生物炭均能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但只有添加阔叶生物炭之后,差异才会达到显著(P <0.05).研究结果为正确利用生物炭和评价其在土壤碳库作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火烧对马尾松林土壤酶活性和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俊第  林威  王玉哲  姜婧  方熊  易志刚 《生态学报》2018,38(15):5374-5382
土壤酶参与土壤有机质矿化过程,林火能通过改变土壤中微生物的群落结构等来改变土壤酶的活性,进而影响土壤有机碳的动态过程。土壤有机碳库是陆地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火烧会使土壤有机碳组分发生变化,研究火烧后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变化对于土壤有机碳库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以我国中亚热带典型马尾松人工林火烧迹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研究,探讨了火烧对土壤酶活性和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与对照相比,火烧后一年0—10 cm土层土壤p H值明显升高(P0.05),土壤总碳含量显著降低(P0.05),土壤全氮含量平均降低17.5%(P0.05)。0—10 cm土层和10—2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均显著低于对照(P0.05)。(2)相比对照,土壤β-葡萄糖苷酶活性在0—10 cm土层显著降低(P0.05),土壤酚氧化物酶活性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3)火烧后一年0—10 cm土层土壤微生物量碳、土壤颗粒性有机碳、土壤易氧化碳含量比对照分别降低26.4%、30.9%和2.69%,但无显著差异,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含量则显著降低(P0.05);两个土层土壤不稳定有机碳含量和粘粒有机碳含量变化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蔡晓布  周进 《应用生态学报》2009,20(11):2639-2645
利用网格采样法研究了藏北退化高寒草原土壤有机碳变化及与土壤物理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0~10和11~20 cm土层有机碳含量、有机碳密度及其土层差异均为:轻度退化草地>正常草地>中度退化草地>严重退化草地;有机碳含量、有机碳密度年变化速率则呈相反趋势,且表层土壤有机碳变幅均明显高于其下层土壤.正常草地、轻度退化草地0~10 cm土层有机碳年累积量为0.018和0.003 g·kg.-1,分别为11~20 cm土层年累积量的6.0和2.0倍;中度、严重退化草地0~10 cm土层年损失量达0.150和0.231 g·kg-1,分别为11~20 cm土层年损失量的2.3和2.2倍.中度、严重退化草地有机碳年损失总量为正常草地和轻度退化草地年累积总量的38倍,有机碳年损失总量达7.87×105 t C,且具有较大的潜在退化态势.土壤有机碳与5.0~1.0、1.0~0.5和0.5~0.25 mm团聚体含量,土壤有机碳与土壤容重、土壤含水量间均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火烧对森林土壤有机碳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国内外火烧影响森林土壤有机碳动态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合述评。较多研究表明低强度火烧不会造成土壤有机碳贮量的明显变化,但火烧非常强烈而彻底,土壤有机碳明显减少。有限研究表明火烧对森林土壤呼吸的影响结果有增加、降低或无影响,因火烧强度、火后观测时间、森林类型、火烧迹地上植被恢复进程和气候条件等而异。同时,火烧对土壤有机碳组分(活性有机碳和黑碳)也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全球变化研究的深入,火烧作为森林主要管理措施对大气CO2浓度影响亦愈来愈受重视,今后应着重开展以下几方面研究:(1)扩大气候和经营管理的变化对森林土壤有机碳贮量时空动态影响研究;(2)深入探讨火烧影响土壤CO2释放的过程及机理;(3)加强火烧历史和频率对黑碳影响的研究;(4)从广度和深度上加强火烧等经营措施对亚热带森林土壤碳动态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黄土高原不同土壤结构体有机碳库的分布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根据不同植被类型和土壤类型,分别从黄土高原不同地域分层(0~20 cm、20~40 cm和40~60 cm)采集22个土壤剖面样品,研究土壤有机碳库在不同结构体中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所有结构体,从表层向下有机碳含量和贮量皆呈递减趋势;而各土层,从>5 mm、2~5 mm、1~2 mm到0.25~1 mm结构体有机碳含量呈递增趋势,而从0.25~1 mm到<0.25 mm呈下降趋势,以0.25~1 mm结构体中有机碳含量最高.由于不同大小结构体所占比例不同,因此不同结构体中的有机碳贮量与含量并不完全一致:从>5 mm、2~5 mm到1~2 mm结构体中有机碳贮量呈递减趋势,而从1~2 mm、0.25~1 mm到<0.25 mm呈递增趋势,以1~2 mm结构体有机碳贮量最低.有机碳含量除土垫旱耕人为土在<0.25 mm结构体中最大外,干湿砂质新成土、黄土正常新成土和简育干润均腐土在0.25~1 mm结构体中最高;但有机碳贮量在干湿砂质新成土和黄土正常新成土中以<0.25 mm结构体所占比例最大,在简育干润均腐土和土垫旱耕人为土中以>5 mm结构体所占比例最大.在不同植被下有机碳含量、贮量不同,表现为自然林地>裸地>人工林地>农地.  相似文献   

11.
城市生态系统土壤碳库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仝川  董艳 《生态学杂志》2007,26(10):1616-1621
与自然土壤相比,城市生态系统的土壤性质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城市化过程不仅改变了城市生态系统土壤碳库的规模,而且也改变着城市土壤有机质组成及土壤微生物碳的特性,而这些特征在城市区域内随着功能区、土地利用类型和历史、绿地管理措施以及原背景自然生态系统的不同而呈现出较大的空间变异性。本文从城市土壤碳库、城乡梯度上的土壤碳库变化、城市土壤微生物与土壤碳库、城市土壤黑碳等几个方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提出了国内相关研究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土壤“慢”有机碳库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土壤“慢”有机碳库介于“活性”和“惰性”库之间,是植物残体迅速损失的一个重要中间分解阶段。本文主要综述了代表很大比例土壤“慢”有机碳库的微粒有机质(POM)的表征、意义,及影响土壤“慢”有机碳库中POM周转的主要因素,POM在土壤团聚体中和土壤剖面中的分布以及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3.
农田土壤有机碳库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秸秆还田技术的广泛应用,作物秸秆成为土壤外源碳的主要来源.秸秆碳在土壤中的转化与分配直接影响土壤有机碳组成与含量,进而改变土壤养分循环.基于近年来的相关研究,本文探讨了还田秸秆碳转化与分配过程的影响因子,详细介绍了参与秸秆碳同化过程的土壤微生物组成,归纳与阐述了秸秆碳对土壤有机碳组成、含量及其周转的影响.同时,就非生物因子对秸秆碳的生物转化效应的影响、秸秆碳转化过程中的生物和非生物因子的互作、秸秆碳氮和土壤碳氮循环的耦合作用、秸秆碳向土壤活性有机碳库或稳定性有机碳库转化的有效调控技术等主要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准确揭示秸秆还田条件下各类土壤有机碳的变化特征,进而为实现秸秆还田的高效培肥与固碳效应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The impact of conservation tillage practices on soil carbon has been of great interest in recent years. Conservation tillage might have the potential to enhance soil carbon accumulation and alter the depth distribution of soil carbon compared to conventional tillage based systems. Changes in the soil organic carbon (SOC) as influenced by tillage, are more noticeable under long-term rather than short-term tillage practices.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impacts of long-term tillage on SOC and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DOC) status after 19 years of four tillage treatments in a Hydragric Anthrosol. In this experiment four tillage systems included conventional tillage with rotation of rice and winter fallow system (CTF), conventional tillage with rotation of rice and rape system (CTR), no-till and ridge culture with rotation of rice and rape system (NT) and tillage and ridge culture with rotation of rice and rape system (TR). Soils were sampled in the spring of 2009 and sectioned into 0–10, 10–20, 20–30, 30–40, 40–50 and 50–60 cm depth, respectively.Tillage effect on SOC was observed, and SOC concentrations were much larger under NT than the other three tillage methods in all soil depths from 0 to 60 cm. The mean SOC concentration at 0–60 cm soil depth followed the sequence: NT (22.74 g kg?1) > CTF (14.57 g kg?1) > TR (13.10 g kg?1) > CTR (11.92 g kg?1). SOC concentrations under NT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R and CTR (P < 0.01), and higher than CTF treatment (P < 0.05). The SOC storage was calculated on equivalent soil mass basi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highest SOC storage at 0–60 cm depth presented in NT, which was 158.52 Mg C ha?1, followed by CTF (106.74 Mg C ha?1), TR (93.11 Mg C ha?1) and CTR (88.60 Mg C ha?1).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tillage (CTF), the total SOC storage in NT increased by 48.51%, but decreased by 16.99% and 12.77% under CTR and TR treatments, respectively. The effect of tillage on DOC was significant at 0–10 cm soil layer, and DOC concentration was much higher under CTF than the other three treatments (P < 0.01). Throughout 0–60 cm soil depth, DOC concentrations were 32.92, 32.63, 26.79 and 22.10 mg kg?1 under NT, CTF, CTR and TR, and the differences among the four treatments were not significant (P > 0.05). In conclusion, NT increased SOC concentration and storage compared to conventional tillage operation but not for DOC.  相似文献   

15.
城市沿江土地覆被变化对土壤有机碳和轻组有机碳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Vario EL III型元素分析仪,2007年7月分析了福州城市沿江3种土地覆被类型(芦苇湿地以及草坪和片林)土壤有机碳(SOC)与轻组有机碳(LFOC)的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3种土地覆被类型SOC和LFOC含量均表现为在土壤表层富集并向下层递减的趋势,且人工绿地在土壤剖面(0~60 cm)不同层次的SOC和LFOC含量均显著高于沿江芦苇湿地,其中,草坪0~20 cm土层的SOC含量显著高于片林;沿江芦苇湿地转为草坪和片林后,其SOC储量分别增加了94.8%和72.0%,LFOC储量分别增加了225%和93%;城市沿江湿地转变为城市人工绿地后,因植物物种、密度以及周期性人工管理等变化,使土壤质量得以改善、SOC和LFOC储量增加,其中LFOC对土地覆被变化的响应较SOC敏感,以表层(0~20 cm)土壤LFOC受到土地利用/覆地变化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6.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活性有机碳库的变化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宇万太  马强  赵鑫  周桦  李建东 《生态学杂志》2007,26(12):2013-2016
分析了中国科学院沈阳生态试验站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长期定位试验土壤0~40cm活性有机碳含量,结果表明:0~20cm土层内荒地土壤有机碳、易氧化碳、微生物生物量碳、溶解性有机碳和轻组有机碳含量高于割草地和裸地,而割草地颗粒有机碳含量略高于荒地;在20~40cm土层,割草地土壤有机碳、易氧化碳和颗粒有机碳含量较高,而荒地微生物量碳、溶解性有机碳和轻组有机碳含量较高。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均随着土层加深而递减。土壤微生物量碳、溶解性有机碳和轻组有机碳的分配比例为荒地>割草地>裸地,易氧化碳和颗粒有机碳的分配比例为割草地>荒地>裸地。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分配比例随土层加深而下降,但溶解性有机碳的分配比例变化趋势相反。  相似文献   

17.
土壤碳库构成研究进展   总被引:35,自引:5,他引:35  
余健  房莉  卞正富  汪青  俞元春 《生态学报》2014,34(17):4829-4838
土壤碳库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土壤碳库的构成影响其累积和分解,并直接影响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平衡,同时也影响土壤质量变化。弄清土壤碳库的组分及构成,是进一步研究土壤碳库变化机制的关键。综述了土壤碳库的组分和构成,对有机碳库进行不稳定性有机碳库和稳定有机碳库归类,描述各类碳库的性质,并对各类碳库的分析测定方法进行了评述。提出在土壤碳构成中增加黑碳和煤炭(碳)以完善土壤有机碳构成框架。在未来研究中,应加强土壤无机碳及湿地土壤和新开发新复垦的重构土壤碳库构成及变化,各类碳库化学构成,交叉重叠的定量关系,碳库之间的转化及在土壤中的迁移,黑碳对土壤碳库稳定性及土壤质量的影响,煤开采扰动区煤炭(碳)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及环境效应等科学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土壤有机碳分布空间自相关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运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对河南省1958年(第1次土壤普查)和1985年(第2次土壤普查)两个时间段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布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空间自相关指标能够比较清楚地描述河南省2次土壤普查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地理空间变化.1958年和1985年河南省土壤有机碳总储量分别约为54·93×108t和69·65×108t,年均增长率达1%.土壤有机碳密度时空分布总趋势为豫东南角及豫西高于豫东,豫北及豫中介于两者之间;豫东南角单位面积土壤有机碳储量损失较快,最快损失速率达到年均1·57%;豫东单位面积土壤有机碳储量增加较快,最大增长速率达到年均5·27%.河南省单位面积土壤有机碳储量的时空变化与土壤初始含碳量密切相关,土壤初始含碳量越高,有机碳损失越快.  相似文献   

19.
城市不同地表覆盖类型下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壤有机碳(SOC)矿化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过程。因受到强烈的人为干扰,城市土壤生态服务功能严重退化,进而对城市土壤地球化学循环尤其是碳循环产生深刻的影响。以北京市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5种典型地表覆盖类型(草坪、灌木、行道树、植草砖、硬化地表)下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城市不同地表覆盖类型下土壤有机碳矿化过程及固碳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城市5种地表覆盖类型下的土壤有机碳矿化趋势与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土壤基本一致,都表现为前期矿化较为快速,后期明显减慢并且趋于平稳;不同地表覆盖类型下土壤的有机碳矿化作用有显著差异,灌木、行道树、植草砖覆盖下土壤有机碳矿化能力较强,硬化地表和草坪较弱,与土壤有机碳含量特征类似;一级动力学方程对各土样有机碳矿化过程的模拟结果较好,结果显示草坪覆盖下土壤固碳能力较强,灌木覆盖下次之,行道树、植草砖和硬化地表覆盖下较弱;土壤固碳能力的高低并不对应着土壤有机碳含量的高低,城市人为干扰和外源有机碳的输入对土壤有机碳储量影响较大;硬化地表下不同土层有机碳矿化作用无明显差异,而其他地表覆盖类型下的土壤有机碳矿化作用随土层加深显著减弱,特别是植草砖和行道树特征最为明显;各地表覆盖类型下土壤固碳能力随土层深度变化的规律不显著。城市土壤有机碳矿化的最主要限制因子是土壤有机碳的含量,土壤p H值、养分含量、粘粒含量等性质也通过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微生物活动等对土壤有机碳矿化过程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0.
耕作方式对紫色水稻土有机碳和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以位于西南大学的农业部紫色土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始于1990年的长期定位试验田为对象,研究了冬水田平作(DP)、水旱轮作(SH)、垄作免耕(LM)及垄作翻耕(LF)等4种耕作方式对紫色水稻土有机碳(SOC)和微生物生物量碳(SMBC)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耕作方式下SOC和SMBC均呈现出在土壤剖面垂直递减趋势,翻耕栽培下其降低较均匀,而免耕栽培下其富集在表层土壤中。同一土层不同耕作方式间SOC和SMBC的差异在表层最大,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各处理之间的差异逐渐减小。在0—60 cm剖面中,SOC含量依次为:LM(17.6 g/kg)>DP(13.9 g/kg)>LF(12.5 g/kg)>SH(11.3 g/kg),SOC储量也依次为:LM(158.52 Mg C/hm2)>DP(106.74 Mg C/hm2)>LF(93.11 Mg C/hm2)>SH(88.59 Mg C/hm2),而SMBC含量则依次为:LM(259 mg/kg)>SH(213 mg/kg)>LF(160 mg/kg)>DP(144 mg/kg)。与其它3种耕作方式比较,LM处理显著提高SOC含量和储量以及SMBC含量。对土壤微生物商(SMBC/SOC)进行分析发现,耕作方式对SOC和SMBC的影响程度并不一致。SMBC与SOC、全氮、全磷、全硫、碱解氮、有效磷均呈现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有效硫呈显著正相关(P<0.05);表明SMBC可以作为表征紫色水稻土土壤肥力的敏感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