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渭河源流域源汇景观演变对径流泥沙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源汇景观演变特征与径流泥沙的关系对定量识别源汇景观功能对生态过程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以位于黄土高原和西秦岭山地交错区域的渭河源为例,分析了流域源汇景观格局演变与降雨耦合驱动对径流和泥沙的影响,结果表明:(1)研究区1982—2017年汇景观比例逐渐增加并超过源景观,源汇景观功能演变主要发生在黄土丘陵区,源汇景观负荷比指数呈逐年下降趋势;(2)影响流域径流和泥沙的主要因素不同,洪峰流量与含沙量主要受源景观面积比例和源汇景观负荷比的影响,呈显著的下降趋势,而径流量仅与降水量存在相关性;(3)基于信息理论方法的相对重要性分析表明,降雨对流域径流量的相对重要性高于源汇景观负荷比,而源汇景观负荷比对洪峰流量和含沙量的相对重要性较高,传输距离和海拔分布对径流泥沙和洪峰流量具有重要影响。在长时间尺度上,源汇景观格局演变影响了径流及泥沙特征,并且对泥沙影响的相对重要性高于径流。源汇景观合理的时空分布可以有效调控水土流失过程,对黄土高原生态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气候变化背景下贵州省倒春寒灾害时空演变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Li Y  Yang XG  Dai SW  Wang WF 《应用生态学报》2010,21(8):2099-2108
基于1959-2007年贵州省19个气象台站的逐日平均气温资料,结合倒春寒强度指数指标和灾害等级划分标准,从倒春寒发生频率、站次比、年代际变化、气候突变、周期变化等方面,分析了贵州省倒春寒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959--2007年,研究区无倒春寒发生的频率最大,其次为重级以上倒春寒,中级和轻级倒春寒的发生频率接近;在全球变暖背景下,研究期间贵州省发生中级倒春寒的站次比变化最明显,其气候倾向率达1.4%·(10a)-1,而无倒春寒、轻级和重级以上倒春寒的站次比则略微减少;贵州省倒春寒强度在20世纪90年代最强,20世纪80年代次强,2000-2007年最弱,20世纪70年代次弱,20世纪60年代居中;研究期间贵州省西部和西北部高海拔地区、中部和北部地区的倒春寒强度呈增强趋势,而东部、南部地区的倒春寒强度呈略微降低的趋势;贵州省西部、西北部、中部和北部地区的倒春寒强度在1975年发生由低值向高值的突变;贵州省倒春寒存在明显的周期波动特征,年际周期以2~4年为主,年代际周期以13~15年和27~29年为主.  相似文献   

3.
长白山森林景观边界动态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候变化对森林景观产生深远的影响,景观边界对气候变化反应尤其敏感。论文采用多元统计分析、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方法,来定量分析长白山景观边界的变化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可以利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经度、纬度和海拔高度对现存11个气象因子进行空间差值。1975-1997期间,苔原分布的海拔上、下限经历了一个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岳桦(Betula ermanii)分布的海拔上限也有一个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岳桦分布的海拔下限在降低;云杉(Picea koraiensis)冷林(Abies squamata)分布的海拔上限在上升,但其分布的海拔下限的变化没有明显的规律,苔原边界和岳桦分布的海拔上限的变化可能与1月均温和年降水量的变化有关;岳桦分布的海拔下限和云冷杉林分布的海拔上限可能与7月均温有关。  相似文献   

4.
黑河中游湿地景观破碎化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遥感和GIS技术支持下,基于1975-2010年长时间序列遥感影像和气象数据资料,结合小波分析、趋势面模拟与空间插值法,选取斑块密度(PD)、斑块平均面积(MPS)、斑块形状破碎化指数(FS)等景观指数,分析了黑河中游的气候空间分布和变化特征,以及该区域湿地的景观破碎化;通过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探讨了黑河中游湿地景观破碎化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1975-2010年,研究区降水量和气温的整体分布格局为高气温区低降水量、低气温区高降水量,且干转湿和冷转暖为其主要变化特征;内陆干旱地区气温对湿地动态变化的影响大于降水,降水对湿地的生态作用甚微;研究区湿地景观破碎化主要表现为MPS减小、PD上升以及FS增大,研究期间,湿地MPS减少48.95 hm2,PD上升0.006个·hm-2.  相似文献   

5.
南四湖湿地景观空间格局动态演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芝聪  谢小平  白毛伟 《生态学杂志》2016,27(10):3316-3324
以山东省南四湖湿地为例,选取1987、2002、2014年3期遥感影像,应用景观格局指数、动态度、景观梯度和格网化模型等方法,对南四湖湿地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1987—2014年,研究区景观蔓延度指数和聚集度指数逐渐减小,景观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逐渐增大,景观类型面积趋于均匀且分布格局间断零散,人类活动对南四湖湿地景观的干扰度呈现增强趋势.研究期间,南四湖湿地总面积逐渐增加,其中,湖泊面积先减少后增加,2014年面积达到最大;湖滨池塘面积也呈现持续增加趋势,但增速减缓;河流面积基本保持稳定;沼泽面积持续减少.南四湖地区的农业活动、南四湖自然保护区的成立及南水北调工程在南四湖湿地景观格局的变化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降雨和景观格局是影响流域径流过程的两大主要因素,开展二者的径流效应研究对流域水资源管理、生态建设等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赣南红壤丘陵区的濂水流域为对象,基于1958—2020年的降雨、径流和土地利用数据,分析降雨、景观格局和径流的变化特征,以及降雨、景观格局与年径流、洪枯径流的关系。结果表明: 研究期间,流域年降雨量、年径流量、年最大1 d径流量均呈非显著下降趋势,年最小1 d径流量呈非显著上升趋势且年际变化幅度最大;有林地为流域内占比最高的景观类型,其他林地的变化最剧烈;景观水平上,流域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Shannon均匀度指数、斑块密度、景观形状指数分别由1980年的1.125、0.541、0.667、16.925上升至2020年的1.348、0.614、0.731、18.172,景观蔓延度指数由1980年的68.237下降至2020年的64.293,流域整体景观多样性、破碎化程度、形状复杂程度提高,空间分布趋于均匀,连通性降低。降雨量与年径流、洪水径流、枯水径流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07、0.594、0.558;类型水平上,耕地减少对年径流、洪枯径流的影响均较大,而景观水平上的整体变化促进了年径流和洪水径流减少、枯水径流增加。降雨变化和景观格局演变对年径流、洪水径流和枯水径流变化的贡献率分别为17.8%、82.2%,1.5%、98.5%和-8.8%、108.8%。研究成果可为流域景观格局配置、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太湖流域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演变研究   总被引:34,自引:4,他引:34  
基于遥感、GIS技术和景观生态学方法,以太湖流域为研究区域,在1985年、1995年和2000年的土地利用图基础上,分析了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演变.结果表明,15年间,太湖流域农田呈减少趋势,建设用地、林地、草地、水体呈增加趋势,其中农田的减少占土地利用总减少量的89.64%,建设用地的增加占土地利用总增加量的79.21%;由于人类活动的干预,太湖流域景观结构与景观异质性发生了较大变化.从景观尺度上看,斑块密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呈降低趋势,边界密度、优势度指数、景观形状指数呈增加趋势;从斑块尺度上看,各景观组分的异质性指数及其变化过程有较大的差异,体现了景观生态系统的复杂性.人口增长、经济、政策等因素是太湖流域近15年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太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产生了景观碎化、边缘效应、生境退化等景观生态效应.可通过调整景观尺度上的土地利用方式,使太湖流域生态建设及水土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未来气候变化对黄土高原黑河流域水资源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李志  刘文兆  张勋昌  郑粉莉 《生态学报》2009,29(7):3456-3464
气候变化对黄土高原的水资源有重要影响,对其影响进行评估可以为区域发展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和4种全球环流模式的各3种排放情景,评估了2010~2039年黄土高塬沟壑区黑河流域水资源对气候变化的潜在响应.结果表明,黑河流域2010~2039年的年均降水变化-2.3%~7.8%,年均最高和最低温度分别升高0.7~2.2 ℃和1.2~2.8 ℃,年均径流量变化-19.8%~37.0%,1.2 m剖面年均土壤水分含量变化-5.5%~17.2%,年均蒸散量普遍增长0.1%~5.9%;水文气象变量变化趋势复杂,但T检验表明年降水、径流、土壤水分和蒸散增长的概率较大.对于季节变化,降水可能在12~7月份和9月份增长,8月份和10~11月份减少;径流在4~7月份和9~10月份增加,11~3月份和8月份减少;土壤水分在各月都增长;蒸散11~6月份普遍增长,7~10月份减少的可能性较大.未来气候将发生显著变化并对水资源有重要影响,需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减缓其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LUCC及气候变化对澜沧江流域径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窦小东  黄玮  易琦  刘晓舟  左慧婷  李蒙  李忠良 《生态学报》2019,39(13):4687-4696
运用SWAT模型,通过设置不同情景,定量分析了澜沧江流域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LUCC)和气候变化对径流的影响,并结合RCP4.5、RCP8.5两种排放情景对流域未来径流的变化进行预估。结果表明:SWAT模型在澜沧江流域径流模拟中具有很好的适用性,率定期和验证期的模型参数R~2分别达到0.80、0.74,Ens分别达到0.80、0.73;从土地利用变化方面考虑,流域内的农业用地转化为林地或草地,均会导致径流量的减少,而林地转化为草地则会引起径流量的增加,农业用地、林地、草地三者对径流增加贡献顺序为农业用地草地林地,从气候变化方面考虑,流域内的径流量与降雨量成正比,与气温成反比;2006—2015年间澜沧江流域气候变化引起的月均径流减少幅度强于LUCC引起的月均径流增加幅度,径流变化由气候变化主导;在RCP4.5和RCP8.5两种排放情景下,2021—2050年间澜沧江流域的径流均呈增加趋势,这与1971—2015年间流域实测径流的变化趋势相反。  相似文献   

10.
城市景观格局演变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陈利顶  孙然好  刘海莲 《生态学报》2013,33(4):1042-1050
快速城市化过程剧烈影响着下垫面变化,直接带来了交通拥挤、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诸多问题,所有这些问题的出现均与景观格局演变密切相关,研究城市景观格局演变及其生态环境效应正在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系统总结了城市化过程对景观格局演变的影响,分析了城市景观格局演变的热环境效应、水环境效应、生态服务效应,以及城市生态用地与生态安全格局设计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了目前城市景观演变与生态环境效应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1)现有研究侧重于景观格局演变的量化分析和景观格局指数的计算,较少关注景观格局演变对生态环境及其区域生态安全的影响;(2)城市景观格局演变与热岛效应研究多局限于两者数理统计关系的分析,对于城市热环境形成的机理缺乏深入研究;(3)城市景观格局演变与大气环境效应方面更多研究关注绿地及其空间布局在吸收和降解大气污染物、固体颗粒物方面的作用,对城市景观格局演变的大气环境综合效应以及大气灰霾效应影响机理重视不够;(4)如何通过合理设置生态用地,有效提高城市生态服务功能和保障城市生态安全,目前仍缺乏深入而又系统的研究.下一步的研究中,需要综合多尺度的景观信息来揭示城市景观的演变机理和环境效应,构建基于城市空间扩展和生态服务效应评价的城市生态空间优化决策模型,探讨城市生态空间优化模式与安全格局.  相似文献   

11.
云南碧塔海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1 引  言自然保护区作为生态旅游开发的主要对象 ,在发挥其旅游功能为自己的保护寻到经济支撑[1,2 ,17] ,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社区人民脱贫提供资源[5,19] 的同时 ,面临一大问题 ,即如何有效地保护其自然生态环境[6] .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植的云南省拥有各级自然保护区 10 7个 ,是中国自然保护区数量最多的省份[13] .该省把生态旅游产品作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主打产品 ,并十分重视旅游资源及环境的保护[19] ,采取审慎开发的态度 ,选试点进行示范区开发 ,取得经验后再逐步推广 .位于滇西北香格里拉腹地的迪庆藏族自治州州府的中甸县 ,…  相似文献   

12.
滇西北高原碧塔湖滨沼泽植物群落分布与演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大勇  杨永兴  杨杨 《生态学报》2013,33(7):2236-2247
滇西北高原碧塔海湖滨带狭长型沟谷和宽广型沟谷设置了两条沼泽研究样带,研究了沼泽群落种类组成特征、群落分布与演替规律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两条样带总计调查到43种植物,隶属21科35属;群落中均以稀有种占多数,但总体上狭长型沟谷沼泽群落的均匀程度高于宽广型沟谷;α多样性各指数与沼泽水位均呈显著正相关,但β多样性与沼泽水位无相关性;沿水分梯度,沼泽群落呈现出挺水植物群落→沼泽植物群落→沼泽化草甸植物群落的生态序列分布,但是也在局部微地形作用下形成群落复合体;生态序列分布与湖岸特点和沟谷类型有关:狭长型沟谷具有陡坡湖岸,沼泽群落倾向于间断分布,宽广型沟谷具有缓坡湖岸,沼泽群落倾向于连续分布.以水分因子为主、以地形等因子为辅的综合环境因素是决定碧塔海湖滨沼泽群落植物多样性和生态序列分布格局的驱动因素,相应地植物群落演替特点为渐变式演替和跳跃式演替两种模式并存,但演替方向一致.  相似文献   

13.
碧塔海自然保护区科考旅游开发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科考旅游是一种高品位的生态旅游活动 ,是通过旅游地深层次开发 ,突出其科学文化内涵 ,以满足人们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好奇心 ,提高科学知识水平的旅游项目[1 ] 。科学普及和环境教育是自然保护区的重要功能之一[2 ] ,根据自然保护区的特点和资源类型 ,科学合理地开发、设计科考旅游项目 ,一方面可满足游客对当地自然景观、生态系统及其生态过程和动植物区系认识的需求 ,在欣赏人与自然和谐美的过程中 ,增强公众保护自然的意识 ;另一方面 ,增强旅游地吸引力 ,使旅游业更广泛地面向社会 ,与市场经济接轨 ,为保护提供资金来源。因此 ,科考旅游是…  相似文献   

14.
1. The larger lakes of the English Lake District have been the subject of intensive scientific study for more than 60 years. Year‐to‐year variations in the weather have recently been shown to have a major effect on their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The area is mild but very wet and the dynamics of the lakes are strongly influenced by the movement of weather systems across the Atlantic. 2. Here, we combine the results of long‐term measurements and the projections from a Regional Climate Model (RCM) to assess the potential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the surface temperature and residence times of the lakes. 3. The RCM outputs used were produced by the U.K. Hadley Centre and are based on the IPCC ‘A2’ scenario for the emission of greenhouse gases. These suggest that winters in the area will be very much milder and wetter by the 2050s and that there will be a pronounced reduction in the summer rainfall. 4. An analysis of the meteorological data acquired between 1940 and 2000 shows that there have been progressive increases in the winter air temperature and in the rainfall which are correlated with the long‐term change in the North Atlantic Oscillation. The trends reported during the summer were less pronounced and were correlated with the increased frequency of anticyclonic days and a decrease in the frequency of westerly days in the British Isles. 5. A simple model of the year‐to‐year variations in surface temperatures showed that the highest winter temperatures were recorded in the deeper lakes and the highest summer temperatures in the lakes with the shallowest thermoclines. When this model was used to predict the surface temperatures of the lakes in the 2050s, the greatest winter increase (+1.08 °C) was observed in the shallowest lake and the greatest summer increase (+2.18 °C) in the lake with the shallowest thermocline. 6. The model used to estimate the seasonal variation in the residence time of the lakes showed that the most pronounced variations were recorded in lakes with a short residence time. Average winter residence times ranged from a minimum of 10 days to a maximum of 436 days and average summer values from a minimum of 23 days to a maximum of 215 days. When this model was used to predict the residence time of the lakes in the 2050s, the greatest winter decrease (−20%) was observed in the smallest lake and the greatest summer increase (+92%) in the lake with the shortest residence time. 7. The results are discussed in relation to trends reported elsewhere in Europe and the impact of changes in the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on the dynamics of the lakes. The most serious limnological effects were those projected for the summer and included a general increase in the stability of the lakes and a decrease in the flushing rate of the lakes with short residence times.  相似文献   

15.
Yuan HY  Zhang XY  Xu HJ  Yang XG 《应用生态学报》2011,22(5):1247-1254
基于1961-2009年宁夏21个气象站点的气象资料,分析了宁夏各区农业气候资源的时空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宁夏各地气温逐渐升高,呈北高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年均气温的气候倾向率为0.4℃·(10 a)-1;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呈逐渐减少趋势,年降水量的气候倾向率为4.26 mm·(10 a)-1;无霜期和作物生长季天数随着气候变暖逐渐延长;≥10℃积温在3200℃·d以上的区域向南扩展,宁夏适宜种植中晚熟水稻的区域有所扩大;2001-2009年,宁夏大部分地区适宜种植冬小麦,全区各地几乎都适宜种植春小麦;宁夏南部山区各地7月平均气温≤20℃的区域面积逐渐缩小,适宜种植马铃薯的地域也随之缩小.  相似文献   

16.
寻乌水流域景观格局演变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晶萍  刘士余  盛菲  刘政  杨敏  李俊 《生态学报》2020,40(14):4737-4748
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景观格局演变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已成为诸多学者广泛关注的研究热点。为正确认识和评价土地利用变化对景观格局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寻乌水流域为研究对象,选取1995、2005年Landsat5 TM影像和2015年Landsat8 OLI影像进行遥感解译,得到3期的土地利用数据,借助ArcGIS10.2和Frgstats4.2软件,分析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与景观格局演变特征。同时运用遥感生态指数(RSEI)对寻乌水流域1995—2015年期间生态环境质量时空演变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近20年寻乌水流域园地(增加40.14%)和林地(减少33.91%)面积占比变化幅度最大,水域(减少0.1%)变化幅度最小。土地利用变化单向转换频繁,园地"涨势"和林地"落势"十分明显,整体处于不平衡状态。(2)景观水平上,流域的香农多样性指数(SHDI)、修正Simpon均匀度指数(MSIEI)分别由1995年的0.7083、0.2423上升至2015年的1.114、0.5247,景观聚集度指数(CONTAG)由1995年的72.93下降至2015年的58.13。流域的景观异质性增强,破碎化程...  相似文献   

17.
典型岩溶流域景观格局动态变化——以云南小江流域为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云南小江流域 1982年的航片和 2 0 0 3年的 TM影像及实地调查资料 ,获得流域两期景观类型图 ,利用 GIS、RS和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 ,分析了典型岩溶流域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及驱动机制。结果表明 :流域 6 10 .12 km2的景观类型发生变化 ,占流域景观总面积的 5 9% ;景观类型变化主要由未利用地向耕地和林地以及林地向耕地的转化 ;流域景观变化速度十分迅速 ,综合变化动态度达 2 .95 % ,园地和耕地景观变化动态度达 34.0 9%、10 .5 5 % ;流域景观的斑块数增加 86 .3% ,平均斑块面积减少 4 6 .1% ,流域景观的基本构型由以大斑块为主体 ,中、小型斑块镶嵌其中转变为以中等斑块为主体 ,大、小型斑块镶嵌其中的构型 ;流域景观多样性指数增长 4 .14 % ,破碎度指数增长 84 .6 % ;未利用地、林地的分离度指数分别增加 114 .5 8%和6 9.6 4 % ,而耕地的分离度指数减少 4 5 .86 % ;流域耕地、建设地重心向东北方向迁移 ,而未利用地、林地、重心向南东、南西方向迁移 ;人文因素是流域景观格局变化的直接驱动力 ,人口增长、经济发展是流域耕地景观变化进而导致系列景观变化最根本的原因 ,而比较经济利益和理智的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是流域林地景观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三江平原流域湿地景观多样性及其50年变化研究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5  
刘红玉  吕宪国  张世奎 《生态学报》2004,24(7):1472-1479
基于统一的湿地景观分类系统 ,利用遥感和 GIS技术 ,选择两个典型流域为研究单元 ,通过对比定量研究了 5 0年来流域湿地景观多样性的变化过程 ;分析了湿地景观多样性变化对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以及与面积的关系 ;探讨了流域地貌类型对湿地景观多样性形成的影响以及地貌多样性与湿地景观多样性之间的关系 ;通过湿地多样性指数分析发现湿地景观多样性受人类影响的阶段性变化特征 ,为流域湿地保护和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提供定量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19.
由于参数较少且具有明确的物理学意义,基于水热平衡理论的Budyko假设常用于定量分析以及评价气候变化和植被变化对实际蒸散发的影响,对研究流域水量平衡和能量分配具有重要意义。依据位于我国北方密云水库上游的潮河流域1961—2015年的水文气象数据,选取了4种基于Budyko假设的模型来研究潮河流域水热耦合平衡关系,确定了该流域最适用模型以及模型参数最优值,并且采用情景设置法分析了流域实际蒸散发对气候以及植被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与经典Budyko模型相比,采用流域下垫面参数修正的Budyko模型计算实际蒸散发的精度更高。其中,傅抱璞模型精度最高,决定系数、相对误差、纳什效率系数和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85、4.30%、0.82和27.66 mm;(2)对傅抱璞模型下垫面参数ω进行优化,确定适用于潮河流域的模型参数取值为2.54,优化后的傅抱璞模型能够更好地反映流域实际蒸散发的变化特征;(3)情景模拟表明,气候变化和植被变化的共同作用导致潮河流域实际蒸散发的上升。其中,气候变化是引起流域蒸散发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20.
基于青藏高原干旱半干旱区1961-2007年55个气象站点地面观测资料,利用五日滑动平均法及GIS软件的IDW模块进行栅格处理,对比分析了研究区1961-1980年(时段Ⅰ)和1981-2007年(时段Ⅱ)各气候要素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气候倾向率.结果表明:1961-2007年,研究区喜凉作物生长季内日照时数的变化不明显,喜温作物生长季内日照时数呈增加趋势,但空间分布的变化较小;与时段Ⅰ相比,时段Ⅱ喜温作物生长季内积温值≥1500 ℃·d的地区面积扩大33.9%;降水量的空间分布总体表现为由东南低地向西北内陆逐渐递减,研究期间青藏高原东南部喜凉作物生长季内降水量均达到800 mm,其他地区喜凉作物生长季内降水量的气候倾向率有正有负,变幅相对较小,与时段Ⅰ相比,时段Ⅱ喜温作物生长季内降水量≥400 mm的分布面积扩大了40%;参考作物蒸散量(ET0)总体略有增加,其空间分布格局与日照时数和积温的分布相似,时段Ⅱ较时段Ⅰ喜温作物生长季内ET0≥400 mm的分布面积扩大了35.7%.研究期间,青藏高原作物生长季内的热量与降水资源有一定幅度增加,这对农牧业生产非常有利,但ET0的增大表明潜在蒸发增大,需进一步加强研究气候变化对该区域农牧业生产带来的可能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