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2 毫秒
1.
胚胎干细胞(ESC)具有无限增殖和分化为体内3个胚层来源的各种类型组织细胞的潜能,经过体外诱导能够分化为心肌细胞,亦称为胚胎干细胞分化心肌细胞(ESCM).本研究探讨了ESC诱导分化心肌细胞过程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R)的亚型AT1R和AT2R的表达特征.10-4mol/L维生素C体外诱导小鼠R1胚胎干细胞分化为自发搏动的心肌细胞,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分化后的细胞表达心肌细胞特异性标志物α辅肌动蛋白.小鼠胚胎干细胞在诱导分化为心肌细胞以后,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实时定量RT-PCR(Real-timeRT-PCR)方法检测到ESCM表达AT1R,并且呈时间依赖性逐渐增加的特点,在第14d达到高峰.Western印记法检测AT1R表达特征与RT-PCR结果相符.Western印记法的结果显示,血管紧张素Ⅱ(10-6mol/L)可作为AT1R激动剂激活AT1R,并使其下游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磷酸化水平上调,预孵育AT1R抑制剂Losartan(10-6mol/L),此作用被抑制.RT-PCR方法显示,与新生小鼠心室肌细胞相比,ESCM的AT2R表达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非诺贝特(fenofibrate)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肥大心肌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对FoxO1表达的影响。方法:首先采用AngⅡ诱导心肌细胞肥大,将细胞分为三组:对照组:未给予任何干预;心肌细胞肥大组:AngⅡ(10-7mol/L)刺激细胞;治疗组:先给予fenofibrate(10-5mol/L),30min后AngⅡ(10-7mol/L)刺激细胞。应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ting)和实时定量PCR法(real time PCR)检测各组细胞中转录因子FoxO1的蛋白质及mRNA含量,心肌细胞肥大的判断使用脑钠肽(brain natriuret icpepide BNP)。结果:心肌细胞肥大组的FoxO1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而治疗组的FoxO1表达较心肌肥大组明显升高。结论:非诺贝特可能通过上调FoxO1表达,从而抑制心肌细胞肥大。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胚胎干细胞分化心肌细胞(ESCM)毒蕈碱受体的表达规律及β肾上腺素能系统对M2受体表达的影响,采用10-4 mol/L维生素C体外诱导小鼠M13胚胎干细胞分化为心肌细胞,用RT-PCR检测到分化后的细胞表达心肌细胞特异性基因Nkx2.5和β肌球蛋白重链;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到分化后的细胞表达心肌细胞特异性标志物α辅肌动蛋白.小鼠胚胎干细胞分化前表达M1和M2毒蕈碱受体,在分化过程中,M1受体表达逐渐下降, M2受体表达在第3 d显著下降,此后表达逐渐增加,在第14 d达到高峰;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异丙肾上腺素明显抑制M2受体的表达,选择性β1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CGP20712A明显上调其表达,而选择性β2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 ICI118551对其表达无影响.本实验表明,小鼠胚胎干细胞分化心肌细胞表达毒蕈碱受体, β肾上腺素能系统对M2受体表达有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4.
一氧化氮抑制AngⅡ介导的心肌肥大反应的信号机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Liu PQ  Lu W  Pan JY 《生理学报》2002,54(3):213-218
本文主要利用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从细胞学及分子生物学角度研究一氧化氮(NO)信号系统在AngⅡ介导的心肌肥大反应中的作用及机制。实验以心肌细胞蛋白合成速率、心房钠尿肽(ANP)的表达作为心肌肥大反应的指标,以硝酸盐及亚硝酸盐含量反映心肌细胞NO水平,以免疫印迹法测定MKP-1蛋白表达,以RT-PCR测定eNOS mRNA水平。结果发现:(1)L-精氨酸(L-Arg)10,100μmol/L分别增加心肌细胞NO水平16%及31%,L-Arg(100μmol/L)还可增加心肌细胞eNOS mRNA表达,其作用可被NOS抑制剂L-NAME所抑制;(2)L-Arg(100μmol/L)可降低AngⅡ(0.1μmol/L)诱导的心肌细胞ANP 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合成速率,而在L-Arg处理之前用针对MKP-1的反义寡核苷酸转染心肌细胞,蛋白合成速率明显增加,可取消L-Arg的抑制作用,甚至超过AngⅡ组;(3)L-Arg(100μmol/L)明显增加MKP-1蛋白表达,比对照组增加225%,NOS抑制剂L-NAME及蛋白激酶G(PKG)抑制剂KT-5823皆可抑制L-Arg诱导的MKP-1蛋白表达,分别抑制88%、83%,而AngⅡ能增加L-Arg诱导的MKP-1的表达,较对照组增加365%,增强了L-Arg的作用。以上结果表明,NO抑制AngⅡ介导心肌肥大反应的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PKG,促进MKP-1的表达,从而增加MAPK去磷酸化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定向诱导人胚胎干细胞分化为心肌细胞,对分化过程中胚胎干细胞、心肌祖细胞和心肌细胞糖酵解能力和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能力进行实时定量检测,探索分化过程中细胞能量代谢表型的转换机制.方法:用GSK3抑制剂CHIR99021和Wnt信号通路小分子抑制剂IWP2的方法定向分化人胚胎干细胞为心肌祖细胞和心肌细胞;细胞免疫荧光检测人胚胎干细胞标志物,流式细胞术检测人心肌祖细胞和心肌细胞标志物;应用细胞外流量分析(Extracellular Flux Analysis)方法检测人胚胎干细胞、心肌祖细胞和心肌细胞能量代谢情况.结果:人胚胎干细胞干性保持稳定,均表达Nanog、OCT4、SOX2细胞标志物;在向心肌分化过程中,第7d心肌祖细胞标志物Isl1表达99%以上,分化第15d心肌细胞标志物cTnT表达83%以上;人胚胎干细胞糖酵解代谢能力最强,心肌细胞线粒体功能最强,心肌祖细胞处于两种代谢方式的过度阶段.结论:在人胚胎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的过程中,细胞糖酵解能力逐渐减弱,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能力逐渐增强,细胞的能量代谢类型发生转变.  相似文献   

6.
利用抗体免疫沉淀技术研究了血管紧张素Ⅱ(AⅡ),δ受体激动剂(DPDPE)和к受体激动剂(NDAP)对大鼠脑组织c-fos原癌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0.1μmol/LAⅡ可显著刺激脑组织中Fos蛋白的表达,0.1μmol/L DPDPE和0.1μmol/L NDAP对Fos蛋白的表达亦有一定的诱导作用.AⅡ与DPDPE或NDAP共同处理组织,Fos蛋白表达水平低于AⅡ单独诱导的水平.结果表明阿片肽可抑制AⅡ对Fos蛋白表达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微小RNA-152(mi R-152)靶向血管紧张素受体(AT1R)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采用1μmol/L AngⅡ刺激体外培养的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通过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成纤维细胞中胶原蛋白I(Collagen I)、胶原蛋白I(Collagen Ⅲ)以及AT1R蛋白表达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成纤维细胞中mi R-152和AT1R m RNA的表达。在AngⅡ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中分别转染mi R-152 mimic和mimic control、AT1R si RNA和si RNA control以及共转染mi R-152 mimic和AT1R过表达载体,以同样的方法检测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情况。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 R-152和AT1R靶向结合关系。结果:AngⅡ刺激能够促进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上调成纤维细胞中胶原蛋白Collagen I和Collagen Ⅲ的表达,同时能够抑制mi R-152的表达,促进AT1R m RNA和蛋白的表达。在AngⅡ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中,过表达mi R-152或沉默AT1R均能够上调细胞增殖活力,促进胶原合成。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结果显示AT1R是mi R-152靶基因,mi R-152能够负向调控AT1R的表达。在AngⅡ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中,同时过表达mi R-152和AT1R能够逆转单独过表达mi R-152导致的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回调胶原蛋白Collagen I和Collagen Ⅲ合成抑制作用。结论:mi R-152能够抑制AngⅡ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靶向AT1R的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在原代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上, 探讨一氧化氮 (NO)对血管紧张素Ⅱ (AⅡ)和内皮素-1 (ET-1)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和原癌基因c-fos表达的影响.用Bradford 法测定心肌细胞总蛋白含量 (作为心肌细胞肥大的指标); 用基因特异性引物和 SuperScript一步法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RT-PCR), 检测大鼠心肌细胞原癌基因c-fos的表达 (以GAPDH为内标).结果显示, AⅡ和ET-1分别作用5 d和3 d后, 心肌细胞总蛋白含量显著增加; 硝普钠 (NO供体)可抑制AⅡ或ET-1诱导的心肌细胞总蛋白增加.AⅡ,ET-1和PMA (蛋白激酶C激动剂)均可诱导心肌细胞原癌基因c-fos的表达; L-精氨酸可抑制AⅡ,ET-1和PMA诱导心肌细胞原癌基因c-fos的表达, L-NAME (NOS抑制剂)可抑制L-精氨酸的这一作用; 硝普钠对可抑制AⅡ,ET-1和PMA诱导心肌细胞原癌基因c-fos的表达.结果表明, NO可抑制AⅡ或ET-1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和原癌基因c-fos表达,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蛋白激酶C这一环节有关.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两种降压药物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剂(lisinopril)和血管紧张素 型受体 (AT1 R)拮抗剂 (losartan)在心脏间质组织中的作用 ,进行了药物对乳鼠心脏成纤维细胞 AT1 R基因表达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力影响的实验 .用 RT- PCR方法检测体外培养乳鼠心脏成纤维细胞 AT1 R基因的表达 .结果显示 ,losartan在 1 0 -7~ 1 0 -4 mol/L浓度范围内对心肌成纤维细胞 AT1 R基因表达有激活作用 ,其中 1 0 -5mol/L浓度激活作用最强 ;1 0 -5mol/L losartan对 AT1 R基因表达呈现明显的时间依赖性变化 ,当加入 1 h后 ,AT1 R基因表达量增加 2倍 ,随后出现一过性下降 ,2 4 h时回升并维持在一较高水平 .与 losartan相比 ,lisinopril对 AT1 R基因的表达无明显影响 .酶活实验结果显示 ,lisinopril明显抑制心肌成纤维细胞中的ACE活力 ,随时间延长 ,酶活力逐渐恢复 (1 2 .6× 1 0 -3 U/mg) ;而 losartan则对酶活力的影响不明显 ,仅是在 1 2 h后 ,ACE活力才略有升高 .实验结果证明 ,在心脏成纤维细胞中存在有 ACE和AT1 R,并且后者受 losartan以浓度和时间依赖方式的调节 .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失血性休克后小鼠心肌组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ACE2平衡的变化及肠淋巴液引流(PHSML)的作用。方法:BALB/c雄性小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休克组、休克+引流组(n=6)。建立失血性休克模型,行液体复苏;休克+引流组液体复苏后,引流肠淋巴液。在液体复苏后6 h或假手术组相应时间点、对照组于麻醉后,留取心肌组织,qRT-PCR法检测ACE、ACE2、血管紧张素Ⅱ (Ang Ⅱ)1型受体(AT1R)、Mas相关G蛋白偶联受体(Mas1R)的mRNA表达,ELISA方法检测Ang Ⅱ和Ang (1-7)含量。结果:休克组小鼠心肌组织ACE与AT1R mRNA表达、Ang Ⅱ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与假手术组,ACE2与Mas1R mRNA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与假手术组、Ang (1-7)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ACE/ACE2、Ang Ⅱ/Ang (1-7)、AT1R/Mas1R显著高于对照组与假手术组;PHSML引流显著抑制了失血性休克对这些指标的作用。结论:失血性休克上调心肌ACE-Ang Ⅱ-AT1R轴、下调ACE2-Ang (1-7)-Mas1R轴表达,引起ACE/ACE2失衡;PHSML引流下调ACE-Ang Ⅱ-AT1R轴、上调ACE2-Ang (1-7)-Mas1R轴表达,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ACE/ACE2平衡。  相似文献   

11.
Gao F  Zhang LF  Huang WQ  Sun L 《生理学报》2007,59(6):821-830
我们以前的工作提示,在模拟失重所引起的血管区域特异性适应变化中,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local reninangiotensin system,L-RAS)可能发挥关键调控作用。本文以losartan慢性阻断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iotensin Ⅱtypelreceptor,AT1R),观察模拟失重是否仍能引起血管的这种适应性改变,并检测大血管管壁L-RAS主要成分的表达是否也发生相应变化。以尾部悬吊大鼠模型模拟失重的生理影响。制作基底动脉、胫前动脉、颈总动脉和腹主动脉的HE染色切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进行形态观测:用免疫组织化学技米测量颈总动脉和腹主动脉壁的血管紧张素原(angiotensinogen,AGT)及AT-R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4周模拟失重引起大鼠基底动脉中膜和颈总动脉管壁各平滑肌肌层肥厚,而胫前动脉和腹主动脉则发生萎缩性改变;给予losartan4周引起上述4种血管皆发生萎缩性变化;阻断AT1R,模拟失重仍然能引起基底动脉、颈总动脉发生相对肥厚性改变和腹主动脉萎缩加重。4周模拟失重还引起颈总动脉壁中AGT和AT1R表达上调,而腹主动脉壁及血管周围组织中AGT和AT1R表达下调;给予losartan4周仅引起腹主动脉壁中AGT和AT1R表达减少;阻断AT1R,模拟失重使腹主动脉壁AT1R表达进一步减少。结果提示,4周模拟失重引起大鼠脑、颈部与后身大、中动脉血管的形态结构改变和L-RAS主要成分表达发生上调或下调,血管L-RAS在其中可能发挥关键性调控作用;但在慢性阻断AT1R的条件下,其它调控机制仍可能在脑血管适应性调节中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形成类胚体诱导人羊水多能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由人羊水中分离羊水多能性干细胞,通过形成类胚体诱导其向心肌细胞分化.取人羊水标本进行体外培养,分离得到人羊水干细胞,已连续传代培养至42代,采用免疫细胞化学、RT-PCR和流式细胞仪技术对羊水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进行检测.取10~15代羊水干细胞,悬浮培养使其形成类胚体,进而向心肌细胞诱导分化.培养的羊水干细胞呈成纤维样,表达部分胚胎干细胞特异标志基因,悬浮培养可形成类胚体.类胚体碱性磷酸酶(AP)检测呈阳性,表达三胚层特异标志基因fgf5、ζ-globin和α-fetoprotein.羊水干细胞形成类胚体后进行诱导,得到α-actin阳性细胞,表达心肌细胞特异标志基因Tbx5、Nkx2.5、GATA4和α-MHC.试验结果表明,从人羊水标本中可分离得到具有胚胎干细胞特性的细胞,经初步检测确定为羊水干细胞,并能通过形成类胚体诱导其向心肌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寻找一种能诱导多种胚胎干细胞向生殖细胞方向分化的化合物,并以常用的诱导物维甲酸(Retinoic Acid, RA)作为阳性参照物。方法:分别培养小鼠胚胎干细胞1 B10、D3、R1/E,诱导它们形成拟胚体,让拟胚体贴壁生长,加入特定化合物诱导贴壁细胞分化,诱导72 h后,提取被诱导细胞的RNA,再合成cDNA,最后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被诱导细胞中与生殖分化相关的基因的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发现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OA)显著上调了所有被研究的小鼠胚胎干细胞的生殖分化关键基因的表达水平,同时发现阳性参照物RA仅能诱导1 B10、R1/E ,而不能诱导D3向生殖细胞方向分化。结论:OA能诱导多种胚胎干细胞向生殖细胞方向分化,诱导能力方面具有比常用诱导物维甲酸更广泛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14.
白细胞介素6 (interleukin 6, IL-6)是心脏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模型中,IL-6通过促进心肌细胞再生帮助心脏修复。胚胎干细胞是心脏修复中心肌再生的良好来源。本研究旨在探讨IL-6对小鼠胚胎干细胞(mouse embryonic stem cells,mESCs)及其心肌分化的影响。IL-6处理mESCs两天,用CCK-8法检测mESCs增殖情况,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qPCR)检测干性和胚层分化基因mRNA表达水平,用Western blot检测干细胞相关信号通路的磷酸化水平,用siRNA干扰STAT3磷酸化功能。通过检测搏动拟胚体(embryoid bodies, EBs)比例和qPCR检测心脏前体细胞标记物和心肌细胞离子通道mRNA表达水平来评估mESCs的分化能力。从胚胎干细胞分化第1天(EB0)开始使用IL-6中和抗体阻断内源性IL-6的作用,分别在EB7、EB10和EB15检测心肌细胞分化;在EB15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示踪心肌细胞,并用Western blot检测干细胞相关信号通路的磷酸化情况...  相似文献   

15.
血管紧张素Ⅱ诱导培养的成年大鼠心肌细胞凋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培养的成年大鼠心肌细胞(adult rat ventricular myocytes,ARVMs)凋亡.酶灌流消化法分离培养ARVMs,不同处理后,光镜观察形态改变,琼脂糖凝胶电泳定性分析DNA降解程度.结果发现培养的ARVMs经AngⅡ10μmol/L处理48 h后,大部分细胞变圆,胞浆浓缩;电泳显示核酸断裂片段"梯形"结构,上述改变在72 h更为明显.上述作用可被氯沙坦、维拉帕米和staurosporine所取消.这表明AngⅡ由AT1受体介导诱导培养的ARVMs凋亡,细胞内钙升高和PKC激活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最近已有多种方案用于人胚胎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但是分化效率相对较低。因此,有必要研究更恰当的分化方法,来加强心肌细胞分化,从而产生满足细胞移植治疗需要的大量细胞。本研究表明,早期拟胚体形成阶段使用含血清培养基对人胚胎干细胞向心肌分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EB形成阶段的第5-7天,加入维生素C、二甲基亚砜和5-氮杂2′-脱氧胞苷处理,能够促进具有自发节律性收缩的心肌细胞的分化。用0.1mmol/L AA,特别是与5-aza-dC联合能诱导分化更多的搏动心肌细胞。大部分自发节律收缩的细胞团的收缩频率与成人心脏搏动频率一致,并持续至194天。  相似文献   

17.
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Ⅱ)作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的关键效应因子,与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iotensin Ⅱ type 1 receptor,AT1R)结合后,在体内发挥维持体液及电解质平衡、收缩血管、调节血压,促进心肌、肾近端小管以及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血管形成和转移等重要作用。最新研究发现,AT1R相关蛋白特异性作用于AT1R蛋白的碳末端,通过调节受体的内化、细胞膜的再通和受体的敏感性对其表达进行控制,发挥相应的生物学作用。本文的重点在于对AT1R相关蛋白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阐述不同AT1R相关蛋白在RAS系统中所起的作用,为RAS系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MKP-1在血管紧张素Ⅱ导致心肌肥大反应中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主要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 1(MKP 1)角度 ,研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MAPK)信号途径在血管紧张素Ⅱ介导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肥大反应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实验以心肌细胞蛋白合成速率、蛋白含量及细胞表面积作为心肌肥大反应的指标 ,以凝胶内MBP原位磷酸化测定MAPK活性 ,以免疫印迹法 (Westernboltting)分别测定MKP 1及磷酸化p44MAPK、p42MAPK蛋白表达。结果发现 :(1)AngⅡ (10 -7mol/L)处理 48h ,心肌细胞 3H 亮氨酸掺入率、蛋白含量及细胞表面积明显增加 ,AngⅡ增加 3H 亮氨酸掺入的作用可被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 (AT1受体 )拮抗剂CV11974(10 -6mol/L)明显抑制 (抑制 85 % ) ,被MAPK激酶 (MEK)特异性抑制剂PD0 980 5 9(5× 10 -5mol/L)部分抑制 (抑制 32 5 % ) ;(2 )CV11974或PD0 980 5 9可明显抑制AngⅡ介导的磷酸化MAPK蛋白表达及MAPK酶活性 (以γ 32 P ATP掺入表示 ) ;(3)以磷酸化MAPK蛋白表达反映MAPK活性 ,可见AngⅡ处理心肌细胞5min ,MAPK活性即开始增加 ,30min左右达到高峰 ,2h后基本恢复正常 ;而MKP 1蛋白表达 30min即见增加 ,持续 2h以上 ;(4 )用放线菌素D (actinomycinD)处理心肌细胞 30min可明显抑制MKP 1的表达 ,同时使AngⅡ致磷酸化MAPK蛋白表达时间延长至 2h以上。以上结果  相似文献   

19.
为了筛选并建立一种由猪羊水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的有效方法,以猪羊水干细胞为研究对象,以5-氮胞苷 (5-aza) 和维生素C (Vc) 为诱导剂,对猪羊水干细胞形成的类胚体 (EBs) 进行诱导分化。应用免疫荧光、RT-PCR、透射电镜技术检测跳动细胞团中心肌特异性标记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在猪羊水干细胞形成的类胚体中加入心肌细胞诱导剂,10 d后即见到节律性跳动的细胞团,t检验发现0.1 mmol/L Vc加5 μmol/L 5-aza联合诱导组的诱导效率最高,达33%。免疫荧光结果显示跳动心肌细胞团表达细胞骨架蛋白α-actin和肌钙蛋白Tnni3。RT-PCR检测跳动心肌细胞团,发现心肌细胞特异性标记分子TbX5、Gata4、α-MHC、Tnni3均呈阳性表达。借助透射电镜观察诱导后的跳动样细胞团,能清晰可见其中的肌丝、糖原粒、糖原池等结构。说明5-氮胞苷和维生素C可以促进猪羊水干细胞向心肌细胞的诱导分化。  相似文献   

20.
Liu XL  Wang PY  Liu J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05,21(2):163-165,i003
目的:在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上,观察AngⅡ对Ca2 信号的影响,探讨其时间和空间形式.方法:以Fluo-4/AM荧光指示剂负载培养的心肌细胞,应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其变化.结果: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到不论静息或受AngⅡ刺激的心肌细胞,均可见钙波在细胞内及相连的另一细胞间彼此传播的现象.正常心肌细胞内核的荧光强度高于核周与细胞浆,且存在小幅度的钙震荡,AngⅡ(10-6 mol/L)引起心肌细胞的核Ca2 和胞浆Ca2 荧光强度升高的同时,其钙震荡幅度明显升高,外源性一氧化氮(NO)供体硝普钠(10-5mol/L)使钙的周期性震荡消失,荧光强度降低.同时还观察到加入AngⅡ(10-6 mol/L)后在部分心肌细胞膜上的不同部位,出现不能传播的钙闪烁团,在此基础上再加入硝普钠(10-5mol/L),不能取消AngⅡ所致的钙闪烁现象.结论:心肌细胞受AngⅡ刺激,可产生多种钙信号形式如钙闪烁、钙波、钙震荡以及瞬时性钙增高,可能在介导细胞功能的调节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