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我国著名生态学家、九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内蒙古大学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生态学报》常务副主编李博同志,于今年5月,作为特邀代表出席在匈牙利举行的第十七届欧洲草地国际学术会议期间,不幸殉职,享年69岁。...  相似文献   

2.
《生理学报》2001,53(1)
王志均先生 1910年 8月 3日出生于山西省昔阳县凤居乡东寨村。 192 6年 ,他在本村小学毕业后升入美国教会在山西兴办的铭贤中学 ;1932年考取清华大学生物系 ,并于 1936年获理学士学位。大学毕业后 ,他到北平协和医学院进修生理学。 1939年 ,抗战爆发后 ,王志均先生离开北平 ,赴西南抗日后方 ,先后在昆明和贵阳几个新办的医学院建立生理实验室 ,在十分艰难的条件下从事医学教育工作。194 6年抗战胜利后 ,王志均先生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留学 ,师从著名消化生理学家A .C .Ivy (艾维 )教授 ,从事胰腺分泌的研究。他的“移植胰脏狗的小肠释放…  相似文献   

3.
家世与求学 贝时璋院士1903年10月10日出生于浙江镇海县靠近海边的憩桥小镇一个贫苦家庭.父亲贝庆扬当过学徒、店员,靠自学学会写字和珠算,开过小店,最后在德国人天办的乾泰洋行当了一名中国帐房.  相似文献   

4.
《生命的化学》2018,(3):505-506
李载平:著名分子生物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基因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领域的开拓者和学术带头人之,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宄员;曾任国家“863”计划生物技术领域专家委员会成员、中国遗传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生化学会常务理事,先后获得过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生命科学奖)等,被授予“上海市科技功臣”称号。  相似文献   

5.
《生理通讯》2007,26(5):120-120
张香桐,男,1907年11月27日出生,河北正定县人,中科院资深院士。193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心理系,1943年去美国,1946年获得美国耶鲁大学博士学位,1948至1952年,在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担任助理教授,1952至1956年,在美国洛克菲勒医学研究所担任副教授,1956年底回国。1957至1980年,担任原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研究所研究员,1980至1984年,任原中国科学院上海脑研究所研究员、[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生命的化学》2008,28(1):I0002-I0002
许根俊,男,生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第九、十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九一学社第十二届上海市委常委、副主任委员;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第七届副理事长,第八届理事长.  相似文献   

7.
刘世荣 《生态学报》2015,35(24):4-5
<正>值此马世骏先生诞辰100周年之际,中国生态学学会深切缅怀马世骏院士为中国生态学事业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追思和学习他的崇高品德和风范,进一步激励广大生态学工作者为推进生态学学科建设和促进中国生态科学事业发展,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生命的化学》2002,22(6):599-601
中国共产党党员、九三学社社员、杰出的生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王德宝研究员,因病医治无效,于2002年11月1日在上海逝世,享年84岁。他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党员、九三学社社员、杰出的生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王德宝研究员 ,因病医治无效 ,于 2 0 0 2年 11月 1日在上海逝世 ,享年 84岁。他的逝世 ,是我国科技界的重大损失。王德宝院士 1918年出生于江苏省泰兴县 ,1930年夏入南通崇敬中学 ,1936年考取中央大学农学院农业化学系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 ,他随校迁至重庆 ,194 0年毕业并留校任助教 ,194 3年转入成都中央大学医学院生化科任助教 ,从事米、麦和豆类营养价值的研究 ,194 5年晋升为讲师。抗战胜利后他于 194 6年在…  相似文献   

10.
马世骏教授在应邀参加“全国生态农业县建设经验交流会议”后,于1991年5月30日下午返京途中,在河北省丰润县境内因交通事故当场罹难殉职了。这一恶耗犹如晴天霹雳,顿然使我失去了相处四十载的良师益友。 5月27日上午10时,我向马老转达了《中国地震报》和《人民中国》杂志社两位记者要求采访写他的传记;中国农业电影制片厂编导希望会见马老,面谈撰写以他和邱式邦教授(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为主角、以“根除蝗害”为主题的电视连续剧和小说。同时,还转达了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管致和教授两次来函拟推荐马老为美国泰勒奖(Tyler  相似文献   

11.
许根俊,男,生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第九、十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第十二届上海市委常委,副主任委员;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第七届副理事长,第八届理事长.  相似文献   

12.
邹承鲁(1923-2006),国际著名生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原名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名誉理事长,美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荣誉会员,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名誉主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委员、生物学部主任,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酶学研究室主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副所长,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等职.  相似文献   

13.
著名生态学家中国生态学会第一、马世狡先生生前为本刊题词二届理事长生专玄芝毒“锡滩一丫、;_:一、_一味吝毛磷材法‘夕漆耐咋.今、蚝’〕和翔夕灰i蚕,姜,科(。i叶别娜碍嗒动双呱,极冈“争忱奢伪扣升一酗篆一瞬‘畔鲜体/工辛砂终和饰个川佩佩勒私‘-一’‘-一一、一桨粼蕊; ‘卿泛过滋 方句域/:心幼。创业,礴“她乒妙恻冰老材,你一该‘铆凌{彩冽耐、嵘御喊时续搞雌染亏“俊咧闻鳃言坪哪叼麟‘娜沟获处叮邸泳饰如勃拟熟畸裸,珍言舔亡白纽啊才抓,{读渺喊体必对截农、小林耀“淤手.一 ‘孙科神六命、争科琴恤铸镖跳、详,铸魂才场 。。’,,,.…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二至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国际脑研究组织中央理事会理事,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上海脑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名誉所长,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张香桐先生,于二零零七年十一月四日十五时四十五分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一百零一岁。我们党失去了一位为发展我国科学事业奋斗终身、作出卓越贡献的优秀党员,科学界失去了一位享誉世界的杰出科学家,他的同事和学生失去了一位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15.
马世骏教授(1915—1991年)是一位蜚声中外的生态学家。如同他的名字一样,他是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一生都在赶路、开路和引路。从研究昆虫到人类,从经典的实验科学到现代系统科学,从生态科学到环境科学,从人类到社会,马世骏先生在50多年的学术生涯中永不停歇地摸索了不同的新思路,开创了不同的新领域,发展了现代生态学。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原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生物化学家、近代中国生物化学的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邹承鲁先生于二零零六年十一月二十三日五时二十二分在北京因病逝世,享年八十三岁。邹承鲁先生遗体告别仪式于二零零六年十二月一日上午十时在北京市八宝山殡仪馆大礼堂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主席、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以及相关部委领导、单位代表、邹先生家属、生前友人以及生物物理研究所职工、学生代表等近400人参加了遗体告别仪式。邹承鲁先生一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科学事业,他治学严谨,淡泊名利,学识渊博,远见卓识,维护科学尊严,反对不正之风,为我国科学事业和教育事业鞠躬尽瘁,做出了卓越贡献。现将邹承鲁先生生平刊登于此,以表达我们的敬佩与悼念之情。  相似文献   

17.
马世骏教授对生态科学的重要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儒泳  陈永林 《生态学报》1991,11(3):193-196
  相似文献   

18.
邹承鲁(1923—2006),国际著名生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原名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名誉理事长,美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荣誉会员,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名誉主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委员、生物学部主任,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酶学研究室主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副所长,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等职。  相似文献   

19.
傅伯杰 《生态学报》2015,35(24):1-2
<正>2015年12月5日是著名生态学家、《生态学报》创刊主编马世骏院士诞辰100周年纪念日,在此《生态学报》和广大生态学工作者一道缅怀马世骏先生对中国生态学学科和思想体系建设的重大贡献,弘扬和学习他的学术思想。《生态学报》于1981年创刊,是中国第一本高水平综合性生态学学术刊物,她是我国生态学科技工作者学术交流的平台和世界了解中国生态学研究的窗口,促进了生态学理论和应用的发展。正如马世骏主编在《生态学报》的发刊词中写道:  相似文献   

20.
生平回顾     
不曾惊天动地,也不曾轰轰烈烈;然平凡中见伟大。在几十年科研生涯中,郑教授主要从事家畜生殖生理及家畜繁殖等方面的研究,做了大量具有开拓性工作,为国家培训了大批家畜人工授精技术人员,推广繁殖技术,使科研与生产密切结合,为发展我国的畜牧科技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与国内外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论著甚丰。通读全篇,真切地感受到老一辈科学家的情怀,令晚辈学者深受启迪和鼓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