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肝细胞癌(HCC)是一种炎症相关癌症,肿瘤免疫微环境在HCC的发生和发展中起关键作用。该文旨在研究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在HCC转移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ELISA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HCC患者血清和肿瘤组织中的NETs水平以检测NETs与肝癌转移的相关性。在体外实验中,建立NETs与肝癌细胞系Hep3B和CSQT-2体外共培养模型,通过划痕实验和Transwell等实验,研究NETs对肝癌细胞迁移的影响。在体内实验中,建立尾静脉注射转移瘤模型并使用脂多糖诱导小鼠体内NETs形成,通过检测肝脏病理变化和肝脏Ki67蛋白水平等指标,研究NETs对肿瘤转移的作用。最后,为了探讨NETs影响HCC转移的机制,通过质谱的方法检测了NETs对细胞外基质的修饰,并检测了修饰的细胞外基质蛋白对整合素/FAK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发现:高转移HCC患者肿瘤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蛋白水平较高,且与早期HCC患者相比,晚期HCC患者血清中的MPO和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水平升高。体外实验中, NETs与Hep3B和CSQT-2细胞共培养,可以促进Hep3B和CSQT-2细胞的迁移能力。体内实验中, NETs...  相似文献   

2.
胚胎植入与肿瘤浸润转移的相似性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张春雨 《生命科学》1997,9(3):97-99,110
胚胎植入依赖于胚胎滋养层细胞对子宫内膜的侵入,其过程与肿瘤细胞的浸润转移极为相似;(1)它们具有相似的基质侵入行为,并用同种蛋白水解酶降解类似的细胞外基质结构;(2)生长因子对这两种细胞可能具有相似的调节作用;(3)胚胎滋养层细胞和肿瘤细胞的免疫学特性类似,并可能具有共同的免疫逃脱机制,胚胎植入和肿瘤浸润的相似性提示,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和相互借鉴对生物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HER2与肿瘤浸润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癌基因HER2/neu编码的2型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pe2,HER2)在许多肿瘤中有不同程度的表达。HER2被激活后可通过多种途径增强肿瘤细胞的浸润、转移能力,比如:促进肿瘤细胞增殖、抑制其凋亡、增加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等的表达。阐明HER2与肿瘤浸润转移的关系,将有可能为延长患者生存期,减少肿瘤复发、转移的针对性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随着大通量miRNAs芯片和高灵敏实时荧光定量PCR等实验手段的应用,有研究证实miRNA-21、miRNA-155等miRNAs与肿瘤的浸润转移有关,它们通过影响细胞之间粘附、基质降解、EMT、血管生成等多个环节发挥作用,这些miRNAs的靶基因及与其他生物大分子的复杂网络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产电微生物的胞外电子转移在能源、环境等诸多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希瓦氏菌(Shewanella oneidensis)作为模式产电微生物,其电催化系统引起了广泛的研究。黄素作为S. oneidensis重要的电子载体,其介导的胞外电子转移是电子传递过程中的一个限速步骤。然而自然环境中野生型S. oneidensis的黄素分泌量极低,对其工程改造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而严重阻碍了胞外电子的传递过程,这已成为限制其电子转移的主要瓶颈。基于S. oneidensis黄素介导的电子转移机制,系统地从黄素的合成路径及转录调控的角度阐明了黄素合成的调控因素,并综述近年来利用代谢工程、合成生物学以及电极材料修饰等方法来提高黄素介导电子转移的工程化策略,未来可利用一些系统的研究方法和表达工具来加速产电微生物黄素介导的胞外电子转移。  相似文献   

6.
黄海宁  黄乾生 《微生物学报》2022,62(5):1613-1628
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是自然界中细胞生命活动的产物,是一种包裹核酸、蛋白、脂类等分子的纳米级磷脂双分子层颗粒。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细菌可以分泌EVs作为抗生素和噬菌体的“诱饵”,从而发挥防御功能;此外,EVs还在传递毒力因子、细胞间通讯、介导基因水平转移、营养和电子传递、促进生物膜的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EVs对生物个体和群体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细菌EVs形成机制、提取及鉴定方法、影响EVs分泌的因素等,重点总结了EVs的生物学功能以及在环境科学领域的研究进展,为EVs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肿瘤浸润转移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肿瘤浸润转移是多因素参与、多步骤完成的生物化学变化过程。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浸润转移不仅与肿瘤细胞有关,更是肿瘤细胞和肿瘤组织微环境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结果,其过程涉及多个分子作用机制和信号转导途径,包括细胞和细胞的黏附分子、细胞外基质降解、生长因子、趋化因子和淋巴血管生成因子等。本文综述了肿瘤浸润转移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8.
典型胞外呼吸细菌的胞内电子转移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胞外呼吸在污染物的降解转化和微生物产电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微生物进行胞外呼吸时,其电子受体多以固态形式存在于胞外,氧化产生的电子必须通过电子传递链从胞内经细胞周质转移到外膜。S.oneidensis MR-1与G.Sulfurreducens作为微生物燃料电池中最常用的模式菌株,是现阶段研究最深入和系统的胞外呼吸细菌,其胞内电子传递过程目前研究最为清楚。这两种胞外呼吸细菌的电子传递需多种细胞色素c的参与,S.oneidensis MR-1位于内膜及周质上的细胞色素c-Cym A和MtrA可将电子由内膜上的醌池通过周质到外膜蛋白MtrC和OmcA,MtrC和OmcA接收电子后可直接还原胞外受体,Type Ⅱ secretion system对外膜蛋白中的MtrC和OmcA起到了转运及定位的作用。而在G.sulfurreducens中,电子由MacA传递到PpcA,最终由外膜蛋白OmcB、OmcE、OmcS及OmcZ接受电子,并在Type Ⅳ pili的共同作用下将电子传递到胞外电子受体。本文最后指出目前对Shewanella与Geobacter胞内电子转移研究尚不清楚的地方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9.
肿瘤转移与细胞粘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肿瘤转移与细胞粘附涂立宇,查锡良(上海医科大学生化教研室,上海200032)关键词肿瘤转移,细胞粘附分子,胞外基质细胞粘附分子(CAM)是指由细胞合成组装于细胞膜或分泌至胞外基质(ECM)可促进细胞粘附的一大类分子。它们所介导的细胞-细胞和细胞-基质...  相似文献   

10.
胞外钙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肿瘤转移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转移是恶性肿瘤的主要特征,是引起癌症患者死亡的首要因素.肿瘤转移的发生涉及到肿瘤细胞及其所处的微环境中复杂的信号通路,这些信号通路的激活及相互作用介导了肿瘤的转移、侵袭和在血液/淋巴循环系统中存活,以及在转移靶部位的生长过程.肿瘤转移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调控的动态过程,对于肿瘤转移机制的研究将有助于深入了解转移过程,并可以鉴定到有意义的治疗靶标,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类能够自我更新、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近年来,有证据认为间充质干细胞是肿瘤组织中基质细胞的祖先,因此间充质干细胞微环境与肿瘤转移的关系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但间充质干细胞对肿瘤转移是促进还是抑制,目前的研究并不一致。我们简要综述了间充质干细胞参与肿瘤转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14.
血小板是巨核细胞产生的无核细胞碎片,其主要功能是参与凝血和止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和临床证据表明,血小板还参与并促进了肿瘤转移。当肿瘤细胞从原位肿瘤组织脱落进入血管后,血小板是其第一个接触到的宿主细胞。作为肿瘤转移微环境中的重要成员,血小板与肿瘤细胞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一方面,肿瘤细胞能通过诱导血小板活化和聚集来调节血小板功能;另一方面,血小板能够通过直接接触和释放生物活性介质的方式,促进肿瘤转移。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血小板主要通过以下几条途径促进肿瘤转移:1)降低血液流体剪切力对肿瘤细胞造成的机械损伤;2)帮助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监视;3)促进肿瘤细胞在血管内的迁移和停滞;4)促进肿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5)促进肿瘤细胞外渗;6)构建适合肿瘤细胞生存的转移生态位。因此,靶向血小板与肿瘤细胞相互作用成为潜在的肿瘤治疗策略。本文以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为基础,综述血小板在肿瘤转移不同阶段发挥的作用,以及抗血小板药物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s,CAFs)是肿瘤微环境中最主要的成分之一,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骨髓和脂肪的局部组织固有成纤维细胞及间充质干细胞是CAFs来源的主要前体细胞。大量研究表明,CAFs并不作为单独细胞在肿瘤周围存在,而是和肿瘤细胞相互作用,促进肿瘤的生长与存活并维持其恶性倾向。肿瘤细胞可以影响CAFs前体的招募,并诱导正常成纤维细胞活化为CAFs;同时,CAFs可以分泌多种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和细胞外基质蛋白质,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耐药及侵袭转移,从而影响肿瘤的预后。CAFs还参与血管淋巴管的生成、细胞外基质重塑、免疫抑制以及肿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等有利于肿瘤发生发展的外源性途径,为肿瘤细胞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微环境。大量研究显示,研发靶向CAFs的药物可以中断其与肿瘤细胞之间的联系,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因此,深入了解CAFs促肿瘤的作用机制将有利于肿瘤治疗新靶点的发现。本文将对CAFs促进肿瘤侵袭转移的作用机制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6.
研究肾癌细胞株786-0,RC-2及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肝细胞黏附分子(hepatocyte cell adhesion molecule,hepaC-AM)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表达及其与肾透明细胞癌侵袭转移的关系。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786-0、RC-2、正常肾组织hepaCAM和VEGFmRNA表达,73例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hepaCAMmRNA表达,43例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VEGFmRNA表达,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性和相关性。与正常肾组织比较786-0,RC-2的hepaCAMmRNA显著降低(P0.05);VEGFmRNA显著升高(P0.05)。肾透明细胞癌组织hepaCAMmRNA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5);VEGFmRNA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临床Ⅰ+Ⅱ期和Ⅲ+Ⅳ期两组VEGFmRNA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epaCAM与VEGFmRNA呈负相关(r=-0.329,P0.05)。提示hepaC-AM基因缺失可能参与肾透明细胞癌侵袭转移,其机制可能与调节VFGF表达改变有关,hepaCAM有望成为一种新的肾癌基因治疗的靶分子。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胞外酸化对巨噬细胞脂噬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RAW264.7巨噬细胞,以pH 6.5培养液与 25 mg/L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共孵育24 h构建胞外酸化诱导的泡沫细胞模型。分别以ASIC1特异性阻断剂PcTx-1和RIP1抑制剂Nec-1干预胞外酸化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24 h,油红O染色检测细胞内脂质蓄积;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检测总ASIC1、膜ASIC1、p-RIP1 Ser166、p-TFEB Ser142、LC3和p62蛋白的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脂滴(Bodipy示踪)与自噬标志物LC3II和LAMP1共定位;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内脂滴和脂噬泡的数量变化;胆固醇荧光试剂盒检测ABCA1介导的胆固醇流出。结果 与pH 7.4组相比较,pH 6.5胞外酸化组胞内的脂质蓄积和细胞质膜上的ASIC1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RIP1Ser166、p-TFEB Ser142水平升高,LC3II蛋白减少和p62蛋白增加,脂滴与LC3II和LAMP1的共定位都分别减少,细胞内的脂滴数量显著增加,自噬体和脂噬泡的数量则明显减少,ABCA1介导的巨噬细胞内胆固醇流出显著减少。然而,胞外酸化对RAW264.7巨噬细胞的上述效应能被ASIC1特异性阻断剂PcTx-1和RIP1抑制剂Nec-1所取消。结论 胞外酸化经激活ASIC1/RIP1途径促进TFEB磷酸化抑制巨噬细胞脂噬,ASIC1可能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等脂质蓄积疾病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8.
19.
黏附分子CD24在肿瘤转移中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CD24属糖基磷脂酰肌醇锚蛋白。作为P-选择素配体的黏附分子,其可调节B细胞发育和神经发生。研究显示,CD24高表达在多种肿瘤细胞表面,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已通过体外试验和动物模型证实CD24对多种肿瘤生长和转移相关的肿瘤细胞特性具有调节作用;结合人肿瘤组织研究显示,CD24和乳腺癌、前列腺癌、胰腺癌及肝内胆管癌等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及预后密切相关。因此,以CD24为靶向的肿瘤诊断和治疗有着诱人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黏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是一种非受体型蛋白酪氨酸激酶,在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FAK是整合素介导的或生长因子受体诱导的调节细胞迁移的信号通路的关键组分。FAK通过与相关分子作用可以调节细胞骨架重构、胞外基质降解、细胞黏附更新以及质膜突出,进而参与肿瘤细胞的运动等多个过程,所以FAK与肿瘤发展的关系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