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授粉诱导蝴蝶兰雌蕊中乙烯合成和ACC氧化酶基因表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蝴蝶兰(Phalaenopsis “Generalku”hor.)在授粉后乙烯的合成和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氧化酶基因的表达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显示在授粉后12、24 和48 h,柱头和花柱中乙烯的产生和ACC氧化酶m RNA 的积累显著下降,而子房中则明显上升,表明授粉后雌蕊中乙烯的产生与ACC氧化酶基因的表达密切相关。此外,授粉后雌蕊的柱头中合成的乙烯相对量最多,花柱次之,子房中则较少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毛茛属中是否具有与慈姑属中类似的花粉管再分配现象,对小毛茛开花后不同时期柱头的授粉率和花粉量进行了统计,并采用荧光显微术观察了其花粉在雌蕊群中的萌发及花粉管生长过程。该种的每朵花中含有39.2±9.9个离生心皮,开花过程常持续4~6d,开花2d后,柱头授粉率就可达到100%,平均每柱头的花粉量在3d后达到17.0±2.4粒。虽然开花的当天即有少数柱头落置有花粉粒,但花粉萌发常自开花的次日开始。花粉管先沿各雌蕊之向心一侧的组织中穿行至子房基部后部分花粉管转向胚珠,由珠孔进入珠心。从花粉粒落置于柱头到花粉管进入珠心大约需要24h。尽管毛茛属有着与慈姑属类似的多心皮雌蕊群,但大量的荧光显微观察表明,与慈姑属植物中不同的是,小毛茛的花粉管生长均局限于每一雌蕊中而不能穿过子房向其他雌蕊生长。雌蕊群的比较解剖发现野慈姑的子房基部有一条通向花托表面的孔道,这正是花粉管由一个雌蕊到另一个雌蕊的通路,但小毛茛的子房基部不存在此孔道。  相似文献   

3.
答:高中生物(乙种本)第91页,讲到生长素促进果1993年第28卷第4期实发育时说:“胚珠发育成种子过程中,发育着的种子里合成大量的生长素。这些生长素能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如果雌蕊受粉后,在子房发育成果实的早期,除去  相似文献   

4.
以朵丽蝶兰为材料,对乙烯和生长素调节的授粉后花的发育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显示,切花和植株上的花授粉后,乙烯的产生和花的发育无明显差异;花瓣的衰老、子房发育、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受乙烯调节;与切花相比,植株上花的子房内无ACC合酶和ACC 氧化酶mRNA 的积累。用生长素运输抑制剂2 [(1naphthalenylamino)carbonyl] benzoicacid(NPA) 处理柱头,授粉诱导的子房发育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抑制, 表明授粉后子房的发育需要转运来的生长素。  相似文献   

5.
生长素与乙烯对兰花授粉后花发育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朵丽蝶兰为材料,对乙烯和生长素调节的授粉后花的发育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显示,切花和植株上的花授粉后,乙烯的产生和发育无明显差异;花瓣的衰老,子房发育,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受乙烯调节;与切花相比,植株上花的子房内无ACC合酶和ACC氧化酶mRNA的积累。  相似文献   

6.
概念辨析二则1单性结实与单性生殖单性结实是指不经过受精过程而其子房发育成果实的过程。其发生有两种可能:(1)没有进行授粉刺激,而依靠自身子房中较高浓度的生长素刺激,使子房发育成果实,如香蕉等。(2)必须给雌蕊以授粉或一些理化刺激(如冷、热、生长素),...  相似文献   

7.
以黄瓜子房 (幼果 )RNA为模板 ,应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 ,首次扩增出黄瓜生长素结合蛋白基因 (ABP1)cDNA片段 ,并进行测序和同源性分析。对ABP1基因在黄瓜子房 (幼果 )中的mRNA表达水平作了初步探讨 ,结果表明 ,该基因在开花前 1d的子房中表达信号较弱 ,在授粉后 2、4和 6d的幼果中表达增强 ;开花后 2d未经授粉的子房中 ,绿而膨大、能形成单性结实果者信号较强 ,黄而萎蔫、不能形成果实者信号较弱。Southern杂交结果表明 ,黄瓜生长素结合蛋白为小基因家族编码  相似文献   

8.
从未授粉玉米植株的雌穗取下完整的子房,接种在试管或三角瓶中的琼脂-马铃薯培养基上。将消毒后的雄花花粉在无菌条件下授在花丝上,其受精率和结实率分别达到48%和9.1%,最高结实率达到31.8%。种子而后的发育程度差别很大。在同一块果穗上有的子房在授粉5天后就可用肉眼看出在形成种子,而有的子房则需在12天后才能看出是在形成种子。在8批试验中共得种子70粒,其中发育完全的种子23粒。从种子长成植株。  相似文献   

9.
商陆科植物几种雌蕊类型的发育和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商陆科植物的心皮发生后,首先形成一个开放的心皮,开口在心皮的腹侧,开口的封闭都是由心皮边缘的:表皮细胞及表皮下的几层细胞的分裂和生长完成。单心皮雌蕊在子房封闭后不留任何痕迹,而多心皮雌蕊的心皮封闭后留下明显的封闭线。封闭线由栅栏组织状组织构成。栅栏组织状组织一直延伸到珠柄,在珠柄基部形成毛刷状结构。离生心皮的隔在子房的生长过程中生长很少,心皮的大部分是分离的;合生心皮的隔在心皮的生长过程中与心皮同步生长,心皮始终是合生的。成熟子房的结构基本相同,子房壁为薄壁细胞,除表皮以外其他细胞均无太:大区别。在子房外侧壁中均匀地分布有3~5个维管束,隔中有一个维管束。胚珠生于子房的基部腹侧。  相似文献   

10.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从黄瓜子房(幼果)中扩增出生长素结合蛋白(ABP1)cDNA片段.该基因在开花前1天的子房中表达信号较弱,在授粉后2、4和6天的幼果中表达较强;在开花后2天有单性结实能力的子房中表达信号较强,不能形成果实的子房中信号较弱,所以ABP1基因可能参与黄瓜果实的生长发育过程.将拟南芥ABP1基因转入黄瓜中,转基因黄瓜的单性结实率平均为31.7%,高于对照(19.9%).由于黄瓜的单性结实主要与生长素有关,所以,转基因植株单性结实率的提高可能是由于子房增强了对自身所含生长素的敏感性所致,说明生长素结合蛋白参与生长素在黄瓜果实生长发育中的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11.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从黄瓜子房(幼果)中扩增出生长素结合蛋白ABP1)cDNA片段。该基因在开花前1天的子房中表达信号较弱,在授粉后2、4和6天的幼果中表达较强;在开花后2天有单性结实能力的子房中表达信号较强,不能形成果实的子房中信号较弱,所以ABP1基因可能参与黄瓜果实的生长发育过程。将拟南芥ABP1基因转入黄瓜中,转基因黄瓜的单性结实率平均为31.7%,高于对照(19.9%)。由于黄瓜的单性结实主要与生长素有关,所以,转基因植株单性结实率的提高可能是由于子房增强了对自身所含生长素的敏感性所致,说明生长素结合蛋白参与生长素在黄瓜果实生长发育中的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12.
南瓜雌蕊与自花及远缘花粉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瓜柱头表面经去垢剂、蛋白酶及Con A处理后花粉不能萌发或花粉管生长受阻,Con A能专一地与柱头表面结合。柱头块加入培养液可促进花粉萌发。不同的远缘花粉授粉后在雌蕊不同部位受阻。在成熟南瓜雌蕊提取液中检测到血凝活性,凝集素可能参与雌蕊对远缘花粉的抑制。  相似文献   

13.
应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etyhfion sensitive amplified polymorphism,MSAP)技术分析了大花蕙兰(Cymbidium hybridium)授粉前后子房DNA甲基化状态的变化(甲基化水平和甲基化差异模式).采用72对引物进行选择性扩增,共得到5892条带,其中748条带为甲基化多态性带.结果显示DNA甲基化在大花蕙兰子房发育过程中发牛频繁,从授粉前后子房的总扩增位点甲基化水平(14%和11.4%)和全甲基化率(9.5%和7.8%)来看,授粉后都略低于未授粉子房,表明子房在授粉后的发育过程中在某些位点发生了去甲基化.除甲基化水平有变化外,大花蕙兰子房授粉前后的DNA甲幕化模式也存在较大差异,共榆测到14种带型,分为两大类(Ⅰ和Ⅱ型).其中,授粉前后DNA甲基化状态保持不变的位点较少,只占25.6%,归为Ⅰ型;大部分榆测位点(占74.4%,归为Ⅱ型)的DNA甲基化模式在授粉前后存在显著差异.上述结果表明,大化蕙兰子房发育过程中以DNA甲基化为代表的表观遗传调控起重要作用.本研究的开展将促进对与大花蕙兰子房发育相关的甲基化差异片段及受DNA甲基化调控的关键基因的克隆,进而为从表观遗传学这一新角度揭示大花蕙兰子房发育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应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ethylation sensitive amplified polymorphism, MSAP) 技术分析了大花蕙兰( Cymbidium hybridium) 授粉前后子房DNA 甲基化状态的变化(甲基化水平和甲基化差异模式) 。采用72 对引物进行选择性扩增, 共得到5892 条带, 其中748 条带为甲基化多态性带。结果显示DNA 甲基化在大花蕙兰子房发育过程中发生频繁, 从授粉前后子房的总扩增位点甲基化水平(14%和11. 4%) 和全甲基化率(9.5%和7.8% ) 来看, 授粉后都略低于未授粉子房, 表明子房在授粉后的发育过程中在某些位点发生了去甲基化。除甲基化水平有变化外, 大花蕙兰子房授粉前后的DNA 甲基化模式也存在较大差异, 共检测到14 种带型, 分为两大类( Ⅰ 和Ⅱ 型)。其中, 授粉前后DNA 甲基化状态保持不变的位点少, 只占25.6% , 归为Ⅰ型; 大部分检测位点( 占74.4% , 归为Ⅱ型) 的DNA 甲基化模式在授粉前后存在显著差异。上述结果表明, 大花蕙兰子房发育过程中以DNA 甲基化为代表的表观遗传调控起重要作用。本研究的开展将促进对与大花蕙兰子房发育相关的甲基化差异片段及受DNA 甲基化调控的关键基因的克隆, 进而为从表观遗传学这一新角度揭示大花蕙兰子房发育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从未授粉的小麦及烟草子房培养出单倍体植株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在子房和胚珠培养方面国内外已做了许多工作,但离体培养未授粉的子房获得单倍体植株迄今国内外尚未见报道。从未授粉的子房长出单倍体植株,不但具有育种工作上的实用价值,同时也具有遗传学、胚胎学及细胞学等基础学科的理论意义。我们用未授粉的小麦和烟草子房离体培养,从胚珠中长出了单倍体植株。现将主要的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不同葡萄品种柱头、花柱发育与种子形成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京秀’、‘香妃’(二倍体)和‘黑奥林’、‘巨峰’(四倍体)葡萄品种的柱头、花柱发生发育以及花粉管在雌蕊中生长与坐果和果实中种子形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京秀’、‘香妃’的坐果率和果实中的种子数明显高于‘黑奥林’和‘巨峰’,而‘巨峰’葡萄的坐果率和种子数最低。开花期‘京秀’和‘香妃’的花柱直径略小于‘黑奥林’和‘巨峰’,但花柱中部引导组织的直径和引导组织所占花柱的比例却大于‘黑奥林’和‘巨峰’;半实心花柱的比例也高于‘黑奥林’和‘巨峰’,说明花柱中引导组织的结构和发育状况可能与坐果和果实中种子形成有关;人工授粉24 h后,在‘京秀’和‘香妃’雌蕊中花粉管的生长速度快于‘黑奥林’和‘巨峰’,授粉后48 h‘京秀’和‘香妃’雌蕊中到达各部位的花粉管数要多于‘黑奥林’和‘巨峰’,授粉后72 h各品种到达子房各部位的花粉管数开始减少。表明‘京秀’和‘香妃’花柱中引导组织较为发达,而且半实心花柱比例也较高,有利于花粉管在雌蕊中的生长和完成授粉受精,使‘京秀’和‘香妃’的坐果率和果实中种子的形成都较高。  相似文献   

17.
从开花期柿树的未授粉子房中提取并分离出生长抑制物质,用紫外吸收光谱与显色反应法鉴定出抑制物的主要成分是脱落酸(ABA)和水杨酸。利用茄子子房试验测定了这两种抑制物对子房发育的影响,并与标准ABA、水杨酸及其它酚类化合物进行比较。实验的结果表明:ABA、水杨酸与提取抑制物都显著地抑制了授粉子房的发育,其中提取抑制物的抑制作用又比单用ABA或单用水杨酸者更为强烈。其他酚类如肉桂酸、咖啡酸与0-香豆酸等对茄果发育只产生轻度的抑制作用。这些结果说明ABA与水杨酸可能是调节柿子子房发育的主要抑制物质。花期未授精的子房不能继续发育的原因,就是由于这些生长抑制物质累积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未授粉子房和胚珠离体培养诱导植物雌核发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未授粉子房和胚珠培养离体诱导雌核发育的研究已近半个世纪,目前共有20科40余种种子植物的未授粉子房或胚珠离体培养诱导了雌核发育,但成功获得雌性单倍体的植物只有10科25种2变种。本文重点对离体雌核发育的胚胎学的研究资料进行综述,包括离体条件下胚珠中胚囊的发育状况、雌核发育的模式、雌性单倍体形成的途径以及自发胚乳的离体诱导并指出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在研究方法上提出了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用普通小麦作材料,通过对其雌蕊进行离体授粉,成功地获得了试管种子和幼苗以及其成年植株。经过两年的改进试验,建立了一种小麦离体受精的较好方法,其污染率可降低到1.3%以下,结实率可提高到89.1%以上,最高结实率达97.5%。研究了雌蕊年龄对其结实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去雄后第二天到第五天的雌蕊其离体授粉的效果较好,其中以去雄后第三天的雌蕊效果最好。小麦籽粒的发育,MS培养基的效果明显比White 培养基好,说明在离体受精情况下小麦籽粒的发育要求较高浓度的无机盐和氮素。小麦试管受精的成功及其技术的建立,使得小麦受精过程置于人工控制条件之下,为其发育生理学、实验胚胎学和细胞遗传学的研究以及进行远缘杂交提供了另一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花粉——雌蕊相互作用的分子基础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徐义流  张绍铃 《西北植物学报》2003,23(10):1800-1809
显花植物授粉过程包含了花粉与雌蕊一系列复杂的细胞间相互作用。花粉在柱头上必须发生粘附与水合作用后才能萌发,花粉胞被蛋白可能在粘附机制中起主要作用,而水孔蛋白调节了花粉的水合过程;花粉管在花柱引导组织中定向生长,受引导组织胞间质、向化性物质及细胞粘附机制等因素的影响,也与花粉受体及子房有关。在植物的自交不亲和性反应中,配子体型自交不亲和性反应主要是由自交不亲和基因蛋白产物降解花粉RNA或以Ca^2 介导的信号级联反应实现的;孢子体型自交不亲和性反应则依赖于干性柱头以及雌蕊的S受体激酶及S位点糖蛋白与花粉S基因配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