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绿化新秀——乐东拟单性木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众多的木兰科植物中,有一树形伟岸丰满,叶片浓绿光洁,花朵洁白芳香,具有极高园林观赏价值的绿化新秀,值得大力推广,那就是乐东拟单性木兰。 乐东拟单性木兰,别名乐东木兰、隆南,为木兰科拟单性木兰属常绿大乔木,是我国特有树种,并已被《中国植物红皮书》收载。树高20—30米,胸径  相似文献   

2.
云南部分木兰科植物染色体数目报道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木兰科是有花植物中最原始的科之一,有15属约250种。其中,我国有11属90多种。研究木兰科的染色体对植物的系统分类、植物进化及开花植物的起源有很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木兰科的染色体较小,细胞去壁较困难,所以对木兰科染色体的研究进行较缓慢。Whitaker (1933)首次对木兰属(Magnolia)进行细胞学研究发现,木兰科染色体基数为x=19。Janaki Ammal (1952)报道,在木兰科中,除木兰属外,  相似文献   

3.
邓朝义   《广西植物》1995,(1):88-88
中国木兰科统计中国木兰科(Magnoliaceae)截至1993年12月的资料统计已达11属138种1亚种5变种1变型。其中种类最多的是含笑属(Michelia)已发表58种.其次是木兰属(Magnolia)34种,木莲属(Manglietia)33...  相似文献   

4.
木兰科植物地理学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木兰科植物共7属的195种,间断分布于亚洲和美洲的热带至温带地区,在地史时期,木兰科植物几乎遍布整个北半球,其在欧洲和格陵兰等地的绝灭,可能是由于气温下降和第四纪冰川的破坏所致,中国南部和西南部及其邻近地区具有丰富的木兰科属种代表,众多的特有类群和该科最原始的成员,以及反映木兰科系统发育不同阶段的类型,是木兰科植物的现代分布中心,分化中心和保存中心,也可能是其起源中心,木兰科植物可能在侏罗纪就已起  相似文献   

5.
云南木兰科植物物种资源及其种质库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980~1993年期间,在对云南省木兰科植物调查中,发现云南省有木兰科植物11属120余种并较集中地分布于滇东南,滇西南和滇西北地区。为了保存、发展和利用木兰科植物资源,建立了三个种质库基地,在24 hm 2面积内,共保存10属129种,初步建立起木兰科种质库网络。  相似文献   

6.
木兰科植物的嫁接繁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对38种木兰科植物的嫁接繁殖进行了试验,全部嫁接成功,平均成活率为44.0%。不同属的木兰科植物之间有较大的亲和力,多数种可进行属间嫁接。嫁接时间和砧木选择是影响木兰科植物嫁接成活率的主要因素,嫁接方法对成活率也有一定的影响。木兰科植物的嫁接苗比实生苗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速生性。  相似文献   

7.
木兰科是被子植物中的原始类群,均为木本植物,有15属250种,比较集中分布在亚洲东南部和南部的热带、亚热带至温带地区,北美和南美也有。中国是木兰科植物特多的国家,有11属100种以上,大部分分布在西南部。  相似文献   

8.
井冈山自然保护区栲属群落植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井冈山自然保护区栲属群落的维管植物75科132属214种,其中蕨类植物有14科19属34种,裸子植物3科4属4种,被子植物58科109属186种。区系分析显示该植物区系起源石老,保留有大量第四纪冰前期区系万分;地理成分复杂,以热带亚热带成分为主,温带成分占有一定比例;珍稀涉危植物和特有植物丰富。植被组成中以壳斗科栲属的植物为优势种,乔木层的主要伴生种有木兰科、樟科、山茶科等科的常绿树种;主要灌木有柃木、杜茎山、草珊瑚、多花山竹子等;草本以淡竹叶、苔草、贯众、鳞毛蕨、狗脊蕨等为主。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6种木兰科植物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及耐寒相关调控基因HSP90和WRKY33的差异表达,为木兰科植物抗寒机理的研究和抗寒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6种木兰科植物的低温LT50在-10.64—-22.06℃,从高到低依次为红花深山含笑、峨眉含笑、杂交含笑、阔瓣含笑、六瓣含笑和乐东拟单性木兰;低温过程中,6种木兰科植物叶片可溶性蛋白(SP)、游离脯氨酸(Pro)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歧化酶(POD)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可溶性糖(SS)和丙二醛含量(MDA)则不断积累;筛选出REC、MDA、SP、SS和Pro作为6种木兰科植物抗寒性评价的关键指标;聚类分析将6种木兰科植物在抗寒性能上分为强、中、弱三类,分别为乐东拟单性木兰和六瓣含笑,阔瓣含笑、杂交含笑和峨眉含笑,以及红花深山含笑。对HSP90、WRKY33基因的差异表达分析表明,2个基因在6种木兰科植物中的相对表达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临近各树种LT 50时,2个基因的表达被强烈抑制且后期表达量不可逆。0℃时,2个基因的表达量差异不显著;-5℃时,2个基因开始被激活,表达量增加;-10℃时,HSP90、WRKY33基因在红花深山含笑叶片中的表达量较-5℃时分别下调了0.76倍和0.68倍,而在其他5个树种中的表达被进一步激活;-15℃时,HSP90和WRKY33基因在抗寒性中等的阔瓣含笑、杂交含笑、峨眉含笑中亦被强烈抑制,较-10℃时分别下调了0.38倍、0.33倍、0.32倍和0.71倍、0.72倍、0.74倍,在抗寒性强的乐东拟单性木兰和六瓣含笑中的表达被进一步激活;-20℃以后,2个基因在6个树种中的表达均被强烈抑制,但在抗寒性最强的乐东拟单性木兰中的表达量仍高于其他5个树种。抗寒基因的激活与表达是影响植物抗寒性的重要因素,抗寒性不同的树种对低温的应答机制明显不同。抗寒性越强的树种越能快速启动低温应答机制,激活抗寒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调整生理生化活动以抵御和适应冷应力。不抗寒树种中抗寒基因的表达则受到抑制,降低了其对低温逆境的耐受能力。  相似文献   

10.
湖南永顺县落叶木莲资源考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报道湘西武陵山地永顺县发现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落叶木莲。分布面积2000 hm2,多呈散生分布,稀有小面积群落,成年大树有5000余株,胸径5 cm以下幼树及小苗有20000余株。落叶木莲群落属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分布海拔400~900 m的山坡中下部,主要有枫香、野漆树、落叶木莲和甜槠、星毛石栎、落叶木莲等群落类型。此前,落叶木莲仅分布江西幕阜山地宜春市明月山,是木兰科木莲属极度濒危的唯一一个落叶树种,对探讨被子植物的起源和木兰科的系统演化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
湖南木兰科植物分类和地理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时野外调查、查阅有关资料及标本,对湖南木兰分类和地理分布进行了系统研究,共有6属29种,1变种,占国产总属数的55%,国产总种数的28%,位于云南、广西之后,居全国第三位;武陵山和雪峰山为我国木兰科现分布的中心之一,南岭山地为南北种类的过渡地带。  相似文献   

12.
广东中山市芳香植物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山市共有芳香植物39科64属90种,其中裸子植物3科5属6种,双子叶植物31科52属74种,单子叶植物5科7属10种。主要集中于木兰科、樟科、桃金娘科、芸香科、菊科、马鞭草科和姜科等,本文详细介绍了樟树、山苍子、黄栀子、山姜和鱼腥草等重要的芳香植物,并结合其特点及加工方法就合理开发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长白山北坡河岸带群落植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对吉林省二道白河河岸带植物区系的研究结果表明,河岸带植被中共有维管束植物68科169属288种,其中包括蕨类植物11科16属26种,种子植物57科153属262种.种子植物中,裸子植物3科6属9种,被子植物54科147属253种;被子植物中,双子叶植物45科118属212种,单子叶植物9科29属41种.由此可见二道白河河岸带的植物种类较为丰富.对其中被子植物分布区类型的分析表明,二道白河流域河岸带种子植物区系科、属的分布类型较为丰富,在科级水平上有6个分布类型2个变型,在属级水平上有9个分布类型7个变型.河岸带植物区系呈温带特性,各类温带分布类型117属,占河岸带种子植物153属的76.5%.二道白河流域河岸带植物区系地理联系广泛,与热带植物区系和东亚区系具有一定的联系,但与地中海植物区系的联系甚少.表明河岸带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经调查,广东省惠州市共有芳香植物52科120属177种,其中裸子植物4科10属12种,双子叶植物43科101属150种,单子叶植物5科9属15种。该地区芳香植物主要集中于木兰科、樟科、桃金娘科、芸香科、菊科、唇形科和姜科等7科共88种,占该地区芳香植物总种数的49.7%。结合惠州地区气候及地理特点,认为山苍子、黄樟、樟树、土沉香、檀香、栀子、黄花蒿、蔓荆、毛麝香等9种植物可作为该地区重点开发的芳香植物。  相似文献   

15.
2008—2010年,对南岳衡山野生植物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南岳衡山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7种,其中一级保护3种,二级保护14种。国家珍稀濒危植物14种。列入2007年《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中受胁威的珍稀濒危植物87种,其中极危1种,濒危13种,易危36种,近危26种,无危11种。兰科植物23属46种,且具有附生、地生和腐生各种生态类型。另外对银杏、伯乐树居群进行了分析,得出南岳衡山是银杏野生居群保存和现代分布地区之一,保存在该区的银杏,伯乐树的天然林应为原始林的残遗成分,具有古老和残遗特性。  相似文献   

16.
对福建省尤溪县九阜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芳香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区共有野生芳香植物47科91属132种,占福建省芳香植物89科306属758种的52.8%、29.7%和17.4%。优势科有樟科(22种)、蔷薇科(10种)、兰科(10种)、唇形科(9种)、菊科(7种)、木兰科(5种)、木犀科(4种)、芸香科(3种)、报春花科(3种)、桑科(3种)、金镂梅科(3种);优势属有山胡椒属(6种)、樟属(4种)、润楠属(4种)、蔷薇属(4种)、蒿属(4种)、木姜子属(3种)、石楠属(3种)、珍珠菜属(3种)。开发利用价值较大的种类有马尾松、草珊瑚、鱼腥草、山苍子、樟树、黄绒润楠、刨花润楠、乌药、黄丹木姜子、胡颓子、石荠苎、枫香、金樱子、黄栀子、金银花与艾蒿等。对该区野生芳香植物的种类组成、芳香部位、生活型、分布以及开发利用途径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开发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7.
戴云山罗浮栲群落维管植物组成及其地理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云山自然保护区罗浮栲(Castanopsis fabri)群落有维管植物39科61属104种,其中蕨类植物有4科4属4种,裸子植物有2科3属3种,被子植物有33科54属97种。群落植物组成上,包含物种多的科和属数量少,而包含物种少的科和属数量多。该群落维管植物在科、属级上以热带成分为主;此外,该群落维管植物是华东植物区系的组成部分,在地理成分上与华南、华中地区联系紧密。可见,戴云山罗浮栲群落具有典型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特征。  相似文献   

18.
九连山自然保护区是江西兰科植物集中分布的地区之一。据调查,保护区有30属63种,以地生兰占优势,有20属(45种);附生兰9属(15种);腐生兰2属(3种)。其中单种属16个,占九连山兰科植物总属数的53.3%。与邻近地区相比,九连山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与广东南岭自然保护区共有属最多(24属),与甘肃麦积山共有属最少(11属)。九连山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属的地理成分可划分为9个分布型和2个变型,种的分布以温带分布为主体,以东亚分布为核心,占总种数的38.1%。  相似文献   

19.
井冈山云锦杜鹃群落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井冈山云锦杜鹃群落10个样地调查资料为基础,对该群落的物种组成、区系成分、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群落有维管植物44科67属83种,其中蕨类植物有6科6属6种,裸子植物4科4属5种,被子植物34科57属72种;区系分析显示,该群落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热带性成分和温带成分均占较大比例;群落为复层异龄结构,云锦杜鹃、交让木和猴头杜鹃是组成该群落的建群种;物种多样性分析显示,群落Simpson指数和Pielou指数较高,Shannon-Wiener指数和物种丰富度指数较低,物种多样性指数在样地间有一定差异,在群落不同层次未表现出一致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