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季静  王罡JI Jing  WANG Gang 《遗传》2001,23(4):359-838
我们创建了一个新的染色体模型:YR-黏和染色体模型,30nm螺线管通过JW-梯(或YR-梯)、染色线经螺旋化形成染色体[1].通过包装比、长度的推算、染色体结构的推算、以及碱基对的推算都与实验观测值吻合,确认了YR-黏和模型的可信度.YR-染色体模型能自然、合理地解释所有遗传现象,如交换、着丝粒、全身着丝粒或弥散型着丝粒染色体、同源染色体联会及联会复合体的中央区、多线染色体与膨突、灯刷染色体、染色体分带、姊妹染色体由前期到中期不分开、花粉管会导入外源遗传物质、高等生命是怎样从原始生物进化而来的等等。 Abstract:We provide a chromosome model YR-cohesion chromosome model.30nm solenoid fold and bent through JW-ladder and chromonema spiraling to chromosomeIll.It is checked by this calculation of picked ration,length,chromosomal structure and DNA base pairs,which are all consonant with practical resultsIll.YR-cohesion chromosome model will give a better answer to the questions such as exchange,centromere,holocentromere,synaptonemal complex,polytene chromosome,puff,lampbrush chromosome,chromosome banding,non-segregation of sister chromatid,pollentube pathway and biological evolution.  相似文献   

2.
季静  王罡 《遗传》2000,22(4):243-245
30nm螺线管是如何形成300nm染色线的?高度重复序列占人类第22号染色体DNA量的41 9 % [1],它们的功能是什么?全身着丝粒或弥散型着丝粒染色体是怎样形成的?姐妹染色体由前期到中期为什么不分开?同源染色体联会是怎样形成的?联会复合体的中央区是什么?为什么通过花粉管会导入外源遗传物质?高等生命是怎样从原始生命进化而来的?在此,我们给出一个新的五级染色体模型 :YR -黏和染色体模型。它不仅能解释以上问题 ,同时能解释多线染色体、灯刷染色体以及一些经典遗传现象。  相似文献   

3.
季静  王罡JI Jing  WANG Gang 《遗传》2000,22(4):243-246
30nm螺线管是如何形成300nm染色线的?高度重复序列占人类第22号染色体DNA量的41.9%[1],它们的功能是什么?全身着丝粒或弥散型着丝粒染色体是怎样形成的? 姐妹染色体由前期到中期为什么不分开?同源染色体联会是怎样形成的?联会复合体的中央区是什么?为什么通过花粉管会导入外源遗传物质?高等生命是怎样从原始生命进化而来的?在此,我们给出一个新的五级染色体模型:YR-黏和染色体模型。它不仅能解释以上问题,同时能解释多线染色体、灯刷染色体 以及一些经典遗传现象。 Abstract:How is the 300nm(nanometer)chromonema compacted with 30nm solenoid?What are the functions of repeat family sequence?How does the holocentromere or polycentromere chromosome form?What is the reason that non?separation of sister chromatid occur from prophase to metaphase?How do the synaptonemal complex(SC)occur?What are the compositions in the central region of SC?How to explain the transmission of heterologous?DNA by pollen tube pathway?How did the higher organism evolve from primitive forms?Hereon we provide a new five degree chromosome model-YR-cohesion chromosome model which will give a better answer to the questions above,as well as polytene chromosome,puff,and lampbrush chromosome and many other genetic phenomena.  相似文献   

4.
对采自北京、上海等7个地区及来自日本的金色果蝇Ⅰ(Drosophila auraria)和金色果蝇Ⅲ(Orosophila triauraria)的三龄幼虫的脑神经节进行核型分析。发现在其有丝分裂的晚前期、中期阶段,4对同源染色体都在进行联会。联会发生的频率约为34%。XY染色体往往无联会的表现。常染色体联会时,各对染色体的常染色质区紧密靠拢,而着丝粒区则彼此稍有分开。 本文并提出了以每对同源染色体着丝粒距离的“R_d”值作为判断同源染色体联会的数量指标,通过随机取得的119个细胞的476个R_d值的分析,发现同源染色体联会频率与在显微镜下所观察的结果相吻合。 体细胞同源染色体联会,在双翅目昆虫的特殊现象和在真核生物及其他高等动、植物中作为一般现象的遗传进化意义,本文亦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本工作用Hoechst 33258及着丝粒特异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显示的小鼠粗线期染色体主缢痕区,与以小鼠富集着丝粒DNA为探针在粗线期染色体上的原位杂交主缢痕区作了比较。发现SFA DNA探针不仅杂交于全部常染色体联会复合体上的着线粒区,并且杂交于着丝粒周围的异染色质区;而且,也杂交于X,Y染色体的着丝粒区。由此结论:此富集SFA DNA中含有全套常染色体及X,Y染色体的SFA DNA。  相似文献   

6.
王蕊芳  马昆 《动物学研究》1990,11(4):349-354
以Sunmer法和界面铺张——硝酸银技术,对尼罗罗非鱼(Tilapia nilotica)染色体C带,Ag染带及减数分裂前期精母细胞联会复合体(SC)进行了显微和亚显微结构观察。尼罗罗非鱼的2n=44,核型可分为三个组:第一组为4对亚中着丝粒染色体;第二组为17对亚端着丝粒染色体;第三组为具1对端着丝粒的特大染色体。结构异染色质主要分布于着丝粒附近,其中Nos.6、8、15亚中着丝粒染色体短臂全部深染。带有银染核仁组织者(Ag-NORs)染色体的数目为2-6条,NORs均位于6、8、15亚中着丝粒染色体短臂。银染色可清楚地显示尼罗罗非鱼的联会复合体(SC)结构和减数分裂行为。SC组型与有丝分裂染色体的组型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7.
大壁虎的染色体及减数分裂联会复合体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王蕊芳  马昆 《动物学研究》1989,10(4):271-275
大壁虎(Gekko gecko)的染色体数目为2n=38,核型由2对中着丝粒(Nos.1.4.)、3对亚中着丝粒(Nos.2.3.5)及14对端着丝粒和亚端着丝粒(Nos.6—19)染色体组成。一对核仁组织者(NOR_s),位于第7对端着丝粒染色体的末端。同时,本文还对大壁虎的减数分裂以及联会复合体(S.C)的结构和组型,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以Sumner法和界面铺张——硝酸银技术,对尼罗罗非鱼(Tilapia nilotica)染色体C带、Ag染带及减数分裂前期精母细胞联会复合体(SC)进行了显微和亚显微结构观察。 尼罗罗非鱼的2n=44,核型可分为三个组:第一组为4对亚中着丝粒染色体;第二组为17对亚端着丝粒染色体;第三组为具1对端着丝粒的特大染色体。 结构异染色质主要分布于着丝粒附近,其中Nos.6、8、15亚中着丝粒染色体短臂全部深染。带有银染核仁组织者(Ag-NORs)染色体的数目为2—6条,NORs均位于6、8、15亚中着丝粒染色体短臂。 银染色可清楚地显示尼罗罗非鱼的联会复合体(SC)结构和减数分裂行为。SC组型与有丝分裂染色体的组型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
本工作用Hoechst 33258及着丝粒特异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显示的小鼠粗线期染色体主缢痕区,与以小鼠富集着丝粒(SFA)DNA为探针在粗线期染色体上的原位杂交主缢痕区作了比较。发现SFA DNA探针不仅杂交于全部常染色体联会复合体上的着丝粒区,并且杂交于着丝粒周围的异染色质区;而且,也杂交于X,Y染色体的着丝粒区。由此结论:此富集SFA DNA中含有全套常染色体及X,Y染色体的SFA DNA。  相似文献   

10.
甜菜夜蛾细胞分裂期染色体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精巢组织为材料,采用空气干燥法制备染色体标本,对甜菜夜蛾Spodopteraexigua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染色体形态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甜菜夜蛾的染色体数目为n=31;染色体为弥散着丝粒染色体,2条染色体上存在次缢痕;晚偶线期出现染色体互锁现象;从早粗线期到晚粗线期联会复合体逐渐伸长;终变期同源染色体形成环状、端部交叉、尾尾相对的结构。  相似文献   

11.
长鬣蜥的染色体组型和减数分裂联会复合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蕊芳  贺维顺 《遗传学报》1993,20(3):211-215
本文报道长鬣蜥(Physignathus cocincinus)有丝分裂染色体及C-,Ag-带以及减数分裂联会复合体核型。染色体数2n=36,NF=48,核型组成为12V+24m(V为双臂大染色体,其中No.2为亚中着丝粒染色体,m为微小染色体)。结构异染色质主要分布在小染色体上。一对Ag-NORs分布于第2对亚中着丝粒染色体末端。  相似文献   

12.
汪黔生 《遗传学报》1992,19(2):145-149
经温和固定和展片的玉米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的粗线期染色体,在电镜下,着丝粒和大量的电子致密的染色粒清晰可辨。其数量和位置自减数分裂早偶线期至早双线期是稳定和可重复的。为此,我们对粗线期的10条双价体中各条分别进行详细的染色粒分析,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染色体组的染色粒图。总共识别和定位了达430±12(根据7套染色体组计数平均)染色粒。染色粒图可用于确定原位杂交法定位基因的详细分布区域,染色体重排中断点的定位,识别外源单价体和由于不联会或脱联会而产生的单价体等。  相似文献   

13.
首次在国内对兴义维蚋Simulium (Wilhelmia) xingyiense的多线染色体进行研究, 并提供其多线染色体标准图。选取兴义维蚋的成熟幼虫, 用改良苯酚品红染色法进行唾腺多线染色体制备, 并进行测量、 描述及分析。结果表明: 兴义维蚋多线染色体数目为3对(2n=6)。Ⅰ号染色体具中央着丝粒, Ⅱ和Ⅲ号染色体均为亚中央着丝粒染色体。核仁组织者区位于Ⅰ号染色体短臂近着丝粒端。巴尔比尼氏环和双泡位于Ⅱ号染色体短臂近中央位置。3对染色体的着丝粒区可形成明显的染色中心。兴义维蚋多线染色体具有多态性的倒位, 倒位频率为0.64。兴义维蚋多线染色体的着丝粒、 核仁组织区、 巴氏环、 双泡等主要特征性结构的位置及形态恒定一致,可作为该种的重要鉴别特征。其多态性的倒位可为该蚋种在细胞水平上进行蚋类分类鉴别和系统发育等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4.
李文盛 《四川动物》1991,10(4):18-19
本文作者对我国药用动物东亚钳蝎——Buthusmartensi的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和染色体组型进行初步观察。该虫的减数分裂有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和终变期。染色体数目24者居多,2n=24,即2n=22A+xy。染色体组型有3对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7对亚中部着丝粒和1对端部着丝粒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xy均为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  相似文献   

15.
袁永明   《广西植物》1989,9(1):67-75
本文讨论了着丝粒横裂和并合及其在高等植物染色体进化中的意义。着丝粒横裂和着丝粒并合是两个矛盾又辩证统一的过程,是染色体的基本变异形式之一,它们同时影响着植物类群的染色体基数、核型对称性、连锁关系、交叉频率和位点等细胞遗传学的重要方面.从而在高等植物染色体进化中起着重要作用,着丝粒和端粒的复制模型为着丝粒的横裂与并合提供了可能的机理,但尚待直接的生物化学证据的证实,原始基数的确定是判别着丝粒横裂与并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染色体分带技术(G-,C-带和银染色),对云南兔(Lepus comus)的核型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t:2n=48,NF=88。常染色体由6对中着丝粒染色体, 5对亚中着丝粒染色体,10对亚端着丝粒染色体和2对端着丝粒染色体组成;X染色体为亚中着丝粒染色体。除少数几对染色体(Nos.9,14,16,20)着丝粒C-带呈阴性外,其余均呈阳性或浅染,但异染色质的含量差异较大。Ag-NORs的数目为5-6个,分别位于Nos.1 7,19,21。通过与兔科其它属种核型的比较,对其染色体进化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大熊猫与黑熊显带染色体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亚军  陈红卫 《遗传学报》1999,26(4):309-314
以体外培养的大熊猫(Ailuropodamelanoleuca)与黑熊(Selenarctosthibetanus)外周血淋巴细胞为实验材料,应用BrdU复制带显示技术,研究了大熊猫和黑熊染色体晚复制带带型。通过对大熊猫与黑熊显带染色体带型的比较,发现黑熊部分具端着丝粒的染色体与大熊猫部分具中,亚中,或亚端着丝粒的染色体的整个短臂或整个长臂有明显的带型相似性,在黑熊具中,亚中着丝粒染色体中,仅33  相似文献   

18.
本工作以C带、硝酸银染色、对黑眉锦蛇(Elaphe taeniura)的有丝分裂染色体进行了显微观察。其二倍体染色体数目2n=36,核型组成为16(8m+6sm+2t)大染色体+20微小染色体。C带显现于几乎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粒区,有一对插入型C带位于第6对端着丝粒染色体。一个银染核仁组织区(NORs)位于No.12小染色体。同时以界面铺张——硝酸银染色技术,对黑届锦蛇减数分裂精母细胞联会复合体(SC)的结构进行了亚显微观察。发现黑眉锦蛇的SC结构与其他动物的SC相似,是由两股平行的侧线组成,SC组型与有丝分裂染色体组型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9.
王秀珍  王佑举 《蛛形学报》1996,5(2):137-140
报告迷宫漏斗蛛的染色体数目,形态结构和性染色体组成,结果表明,迷宫漏斗蛛体细胞染色体数目是:雄性2n=42,雌性2n=44,性别决定机制属X1X2O型,X染色体是全部染色体中最长的和最短的2个(对),染色体似乎均为端或亚端着丝粒染色体,这由C-显带标本分析所证实,没有亚中着丝粒染色体的证据,C-带标本分析表明,常染色体中,各条染色全的C-带纹,其大小和染色深浅无明显差异,但X2染色体上有明显宽的C  相似文献   

20.
大仓鼠的核型与B染色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骨髓细胞染色体制片法,对分布于山东济南、泰山、东北长白山和陕西西安的大仓鼠的染色体组型、G-带、C-带和银染核型进行了分析研究。济南、西安和长白山的标本的二倍体数目和核型相似,2n=28,22t+4m+XY(st,m)。泰山标本的二倍体数目为2n=28~29,即在675%的中期相中多出了一条形态最小的端着丝粒染色体,这条染色体为B染色体,可能起源于X染色体。泰山标本的A染色体组与上述3地标本相同。4地标本的G-带、C-带和银染核型相似。除B染色体外,每个端着丝粒染色体都具有着丝粒异染色质,AgNORs较恒定地出现在Nos2,4,8,9,13染色体上。也就是说大仓鼠的B染色体为C-带阴性,不携带核仁组织者。这种B染色体C-带阴性的特征在赤狐、黑家鼠和大林姬鼠朝鲜亚种中亦有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