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小儿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下称重症再障)预后不良,在日本约有60%患者死于发病初期,长期生存者约占30%。因而,虽把骨髓移植作为有组织相容同胞的重症再障患儿的首选疗法,但实际上往往没有组织相容的供髓者。 已知有在骨髓移植的同时进行免疫抑制后恢复自身造血功能的病例,也有在免疫抑制后才开始生效的双胞胎间的骨髓移植的病例。还有再障患者T细胞在体外抑制造血干细胞形成集落的报导。因此,免疫抑制可能参与部分再障病情的发病机制,期望免疫抑制疗法能用于重症再障的治疗。特别是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疗法,其疗效仅次于骨髓移植,故不能进行骨髓移植的病例,应首选此疗法。  相似文献   

2.
无关供者脐带血干细胞移植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脐带血作为造血干细胞的一大来源,已逐渐获得医学界的认可,随着临床实践的不断展开,对脐带血的使用也趋于标准化。我们通过移植物抗宿主病和治愈情况对骨髓移植与脐带血移植进行了比较,提供了移植用脐带血的择优选取办法及移植的最低细胞剂量,对双份脐带血的选择给出建议,同时对非亲缘脐血与骨髓共输注临床使用情况和嵌合体检测做了介绍与评价。可以看出,在治疗恶性血液病时,脐带血移植是一个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应用物质如何进入细胞的知识来制造杀死不需要的细胞的毒素。 三月份Minnesota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试验了一个新的大胆的白血病治疗法。一般给化疗后复发几次的白血病人都施行骨髓移植,但是由于供体骨髓可能含有能在白血病人中引起移植物抗宿主病的严重并发症的细胞,因而这些科学家将供体的骨髓预先以一种免疫毒素处理,这种处理是把一种极强的毒物挂到只识别能引起移植物抗宿主病的供体骨髓细胞的单克隆抗体上。此大学的John Kersey说,这个试验“标志着使用更有选择性的试剂,去除掉不需要的细胞的新纪元的开始”。  相似文献   

4.
AIDS病毒生存所必需的酶已成为科学家最新的突破口,用以设计抗AIDS的药物。美国药剂公司实验室的研究人员Merk Sharp和Dohme已经获得该酶的结晶并确定了其三度空间结构。这些资料有助于药理学家寻找能抑制这种酶的药物,这种酶是一种蛋白酶,其作用是在病毒生长过程中分解蛋白质,病毒离开这种酶就不会成熟。Merck实验室的科学家现正在寻找和生产能抑制该酶的物质。研究者发现病毒制造的蛋白酶是单体的,这些单体必须配对形成双体才有活性,ManuelNavia认为这个发现可使他和同事推测HIV是如何复制的。病毒在宿主细胞中开始制造自身蛋白时,产生称之为多蛋白的长链蛋白质,而病毒在感染其它细胞时必须裂解这些多蛋白,  相似文献   

5.
科学家已找到了一种方法来大量制造胰岛β-细胞,并成功地将此β-细胞移植到Ⅰ型糖尿病患者体中.但是,从供体收集来的这种β-细胞只能少量供应于1%需要移植的患者.建立实验生长的β-细胞系,可克服这种供应不足的缺点.在Ⅰ型糖尿病中,免疫细胞杀灭了β-细胞,从而断绝了体内胰岛素的来源.没有胰岛素,体内组织便不能加工糖类,故而Ⅰ型糖尿病患者依赖胰岛素注射.在2005年10月份的Nature Biotechnology上,研究者报道了一种制造β-细胞的技术,它基本上解决了移植用β-细胞供应短缺的问题.该技术的核心是研究者称之为人β-细胞“可逆性无限增殖化”“reversibly immortalized”细胞系技术.首先,研究者从人尸体收集来的胰脏中抽取β-细胞.由于这些β-细胞在体外趋向于迅速死亡,于是研究者便利用其能保持永久复制能力的基因来做实验.含有这种基因的细胞导致一种危险性,即该细胞可能长出肿瘤来.为了对抗这种危险性,研究者建立了一种关闭这种复制的机制.研究者参入了一种分子标志,可引导一种DNA切割酶到达所增加的基因处.该酶的切割定时发生在制造β-细胞后,而在细胞移植前.下一步,研究者从他们建立的β-细胞系中筛选出271个β-细胞系,再从中找出最适合移植的β-细胞系.他们切除了制造肿瘤的β-细胞系,而不管切除的是否是保持永久复制能力的基因;此外,他们切除了不制造胰岛素的β-细胞或其他β-细胞蛋白质的细胞素.最终,只有1个细胞系通过这两个试验.研究者利用筛选出来的β-细胞系,培养出足够的细胞,引入10个缺乏免疫活性的糖尿病小鼠,每个小鼠引入3百万个细胞.研究者报道,这些小鼠保持正常的血糖浓度达30星期之久.实验室里生长的β 细胞制造的胰岛素仅为正常人体β-细胞制造的40%.于是,人移植所需的β-细胞要多于10亿个细胞.这个巨大的数量明确要求大规模的细胞生长,为此大规模地培养细胞,难免引起发生肿瘤的突变.研究者现在的目标是大量生产可逆性无限增殖化细胞,其安全性与疗效能通过FDA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批准而用于临床.研究者指出,他们所制造的β-细胞在移植于人时,仍有受到免疫攻击的危险性.研究者的目的是最终开发出能抵抗免疫攻击的β-细胞系. (李潇摘译自K.Greene:Science News,October 1,2005,Vol.168,p.212)  相似文献   

6.
研发动态     
<正>加拿大首次实现脐带血干细胞增殖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免疫学和癌症研究所(IRIC)研究人员近日发现了一种新分子——UM171,其第一次让他们实现了脐带血干细胞增殖。研究成果发表于新一期《科学》杂志。新生儿的脐带血是用于干细胞移植的一种极好的造血干细胞来源,因为他们的免疫系统还不成熟,干细胞在受体中诱导不良免疫反应的可能性较低。另外,不同于骨髓移植,供体和受体之间的免疫相容性没必要达到完  相似文献   

7.
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疗法是一种利用合成受体特异性靶向抗原的过继性细胞疗法(ACT),目前在血液肿瘤的治疗中有极大的临床应用价值。虽然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已经批准两款CAR-T药物上市,但CAR-T疗法在治疗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副作用,如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神经毒性、B细胞功能缺失等。同时,CAR-T疗法在实体瘤治疗中的效果甚微,主要原因是缺乏特异性靶点以及肿瘤微环境对CAR-T细胞功能的抑制等。文中将从CAR的结构设计、临床应用、合成生物学对新型CAR的优化来阐述应用CAR-T细胞疗法治疗肿瘤所面临的挑战及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8.
让文亮  季守平 《生物技术通讯》2012,23(1):136-141,152
溶酶体贮积症是一种罕见的遗传缺陷疾病,溶酶体内未酶解的大分子累积,最终导致细胞功能障碍和临床异常情况。许多溶酶体底物在细胞结构和功能上都有关键的作用,因此溶酶体功能失常的影响非常广泛,如神经受累、间质受累、网状内皮组织受累及胎儿水肿。治疗方法主要有骨髓移植、酶替代疗法、底物减少治疗、基因治疗和分子伴侣治疗。利用转基因及其他一些前沿技术,将有可能彻底根除这些长期困扰人类的溶酶体贮积症。  相似文献   

9.
白血病是一种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性疾病,目前的治疗手段以化疗为主,还包括给药控制,骨髓移植等常规疗法.但传统的化疗方法副作用大,在杀伤白血病细胞的同时也会损伤机体正常细胞,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因为白血病干细胞(leukemia stem cells,LSCs)的存在,使得传统治疗方法难以根治白血病.目前学者普遍认为LSCs是引起白血病的根源,也是其易于复发的主要原因.因此寻找靶向清除LSCs的有效方法,在降低对机体正常细胞的损伤的同时治疗疾病,延长患者生命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介绍了LSCs的主要生物学特征,以及以此为基础而实现靶向杀伤白血病干细胞的方法,并就靶向白血病干细胞自我更新与凋亡通路,表面免疫受体,生存微环境等方面的分子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脐带血移植的应用进展及脐带血库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脐带血(umbilical cord blood)作为公认的造血干细胞重要来源之一,已经被广泛地用于治疗儿童和成人的良恶性血液系统疾病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实体瘤、缺血性下肢血管病和组织再生等。相对于骨髓移植和外周血来源的造血干细胞移植,脐带血移植(UCBT)在细胞收集使用、干细胞增殖能力以及移植物抗宿主反应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目前的数据显示,因为HLA配型等原因而无法进行骨髓移植的患者应该尽早进行UCBT。此外,UCBT的增多促进了脐带血库的快速建设。本文针对UCBT和脐带血库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为了建立一种在先天性智力低下患儿中快速分析脆性X综合征智力低下基因1(Fragile X mental retardation gene 1.FMR-1)突变的方法,对先天性智力低下儿童进行脆性X综合征的大面积筛查和诊断,应用复式多聚酶链式反应一次性扩增FMR-1基因的(CGG)n的重复区,分析CGG重复序列的大小,判断FMR-1基因状态(正常、突变前、突变后),对脆性X综合征可疑患儿快速筛查,在113倒不明原因的先天性智力低下患儿中,分析有脆性X综合征携带者(FMR-1基因前突变者)7例(2男5女),脆性X综合征患者(FMR-1基因突变者)5例,应用多聚酶链式反应可以对脆性X综合征可疑患儿进行大面积初筛,确定携带者和患者。  相似文献   

12.
东京医科齿科大学的细胞加工中心取得了ISO9001认证。目的是为来自其他设施的细胞加工建立一个质量管理体系。着手进行的是针对骨髓移植后二次感染的免疫细胞疗法。希望首先通过治疗疑难症的病毒感染来向世人展示该治疗法的实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正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分子.1877年,德国科学家Wilhelm Kuhne将这类分子命名为"酶".随后,美国科学家James B.Sumner将其鉴定为一种蛋白质.天然酶具有催化效率高、底物专一、反应条件温和等特点.然而,由于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在酸、碱、热等非生理环境中容易发生结构变化而失活.为此,科学家一直在寻求用化学合成法制备人工模拟酶,以便在非生理环境中应用.但如何提高模拟酶的催化效率,一直是该领域的核心问题之一.特别是,能否用无机材料制造出人工酶,使其不仅具有生物酶  相似文献   

14.
脆性X综合征是一种最常见的智力迟缓遗传病 .患者的X染色体上有一个单个的缺陷基因 ,尽管该缺陷基因已在十多年前鉴定出来 ,但仍不知其的发病原因 .导致该综合征的主要基因编码一个蛋白质 ,称为FMRP即脆性X蛋白质 ,其与mRNA链相结合 .神经科学家已提出理论认为当FMRP不能在细胞内部 ,特别是在脑细胞内部 ,适当地运送mRNA时 ,或不能正确调节mRNA制造蛋白质时 ,便会产生脆性X综合征。研究者将FMRP暴露于参与形成mRNA的多串亚基中发现FMRP与mRNA片段是紧密结合的。这种mRNA片段形成奇特的立方体结…  相似文献   

15.
来自国立神经病和中风研究所(NINDS)(Bethesda,MD)的外科医师们已获得许可开始试验一种基因疗法,该方法是将携带编码疱疹酶胸苷激酶的基因的细胞注入到晚期癌症患者的恶性脑瘤中。此酶对抗病毒药 ganciclovir 敏感,细胞获得基因后给患者服用此药。寄希望该药能够杀死表达上述酶的肿瘤细胞。最后我们告诉读者关于这项奇异的、已获认可的试验,它是在去年夏天得到重组 DNA 咨询委员会(RAC)批准的。从那时起,NINDS 的神经外科医生 Edward Oldfield 和 Zvi Ram 就一直等待着美国  相似文献   

16.
有 4种药物抑制一种突变型酶来制止小鼠的死亡性白血病 .这种突变型酶能诱导骨髓细胞失去控制地增殖 .其中 3种药物现正在急性髓细胞样白血病患者中进行试验 ,急性髓细胞样白血病是一种致命的血癌 .现计划开始进行第 4种药物的试验 .在急性髓细胞样白血病中 ,骨髓干细胞失去控制地增殖 ,而且不能形成成熟的红细胞或其他血液成份 .该病预后不良———只有 14 %的病人可存活 5年 .粗略估计该病患者中的 2 / 5的人 ,其编码一个称为FMS样酪氨酸激酶 3(FLT3)的酶的基因发生了突变 .该FLT3酶在细胞生长周期中起着作用 .在正常的骨髓细胞…  相似文献   

17.
激光能刺激造血细胞增殖,促使粒-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GM—CFUc)增多。从人脐带血中分离制备的有核细胞,加入集落刺激因子(CSF)后,形成的GM—CFUc为18.6±12.6/10~4;如果加入的CSF是经激光照射后的细胞制成的,其GM—CFUc为40.5±20.2/10~4;若先用激光照射脐带血的有核细胞,在培养时加入的是未经激光处理细胞制成的CSF,也有增殖效应,GM—CFUc为36.5±18.5/10~4;如果脐带血有核细胞和制备CSF的细胞都用低能激光照射,就可以见到GM—CFUc明显地增多,其值为57.4±41.2/10~4是未经激光处理者的三倍。表明激光照射脐带血有核细胞及制备CSF的细胞均可使GM—CFUc增殖。  相似文献   

18.
目的:脐带血来源的内皮克隆形成细胞具有高度增殖、自我更新和血管生成的能力,是再生医学和母胎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本研究旨在提出一种有效的、可靠的人脐带血中内皮克隆形成细胞分离和培养方法。方法:取抗凝脐血,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单核细胞并进行贴壁培养,在细胞克隆形成但未融合成片时,进行单克隆的挑取再培养,最后对所得细胞进行表型和功能的鉴定。结果:所获细胞增殖能力强,形态单一,呈鹅卵石样,连续传代8次,未见细胞性状改变。接种到基质胶上,细胞可连接为管状、网状结构。能摄取培养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并结合荆豆凝集素,细胞免疫荧光显示其表达典型的内皮细胞标志性分子CD31、e NOS、VE-Cadherin、v WF。结论:通过本研究的方法,我们从脐带血中获得足够数量和高纯度的内皮克隆形成细胞,这为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SCID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免疫缺陷疾病,以严重的T细胞和B细胞功能缺陷为特征.患者自身不具备免疫系统,只能在完全无菌的条件下生存,因此又称.气泡儿童".基因疗法研究的兴起和深入,给SCID的治疗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该文综述了SCID及其基因疗法的研究进展,并对基因疗法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采集到制备不同的时长对脐带血干细胞的冻前相关质量指标的影响,为确定合适的采集到制备时长提供依据。方法:选取1712份脐带血样本,按照采集到制备的时长分为12 h组、(12-24) h组、(24-36) h组和(36-48) h组,分析脐带血干细胞冻前有核细胞数量、有核细胞活性、CD34+细胞百分比及CFU-GM集落数的变化。结果:(1)冻前有核细胞数量随着时间延长而下降,但各组冻前有核细胞数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各组的有核细胞活性结果比较发现,(12-24) h组和(24-36) h组的有核细胞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间有核细胞活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CD34+细胞百分比随时间延长有微弱的升高趋势,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各组的CFU-GM集落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脐带血采集到制备的时长增加,有核细胞活性会逐渐下降。脐带血采集后在36小时内制备是安全的,其干细胞的质量指标可稳定保持在较高水平,脐带血在36-48小时制备虽然质量有微弱下降,其干细胞的冻前质量也满足临床出库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